中药所有总结范文.doc_第1页
中药所有总结范文.doc_第2页
中药所有总结范文.doc_第3页
中药所有总结范文.doc_第4页
中药所有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所有总结范文 总论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集注2.归经的概念是指定向3.3.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4.4.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药物的偏性5.5.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6.6. 二、八月最适宜采集的药材是根及根茎7.7.使大批古代方药文献得以保存传世的是证类本草8.“十八反”中甘草不能与下列何药配伍同用甘遂9.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是薄荷、白豆蔻10.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11.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12.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13.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为相反14.四气的确定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15.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16.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17.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证18.广东的道地药材是砂仁19.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恶20.下例哪项不是沉降药物的作用透疹解表药1.1.薄荷、蝉蜕共同具有的功效是透疹2.2.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蝉蜕3.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药物是葛根4.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作用的药是荆芥5.5.细辛具有的功效是温肺化饮6.6.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香薷7.7.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燥湿止带的药是白芷8.8.细辛作散剂每次宜服1-3g9.9.治疗肝气郁滞,胁肋疼痛,宜选用柴胡10.10.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是蝉蜕11.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薄荷、葛根、升麻12.发散风寒药中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药是麻黄13.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香薷、麻黄14.14.功效与羌活最为相似的药物是藁本15.15.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组是防风、白芷16.16.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阳虚水肿17.17.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牛蒡子18.18.麻黄配伍桂枝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19.19.治疗风寒表证,鼻塞头痛可选用的药是白芷20.20.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升麻、牛蒡子清热药1.1.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鱼腥草2.2.长于泻肝火的药是夏枯草3.3.牡丹皮与地骨皮均可治疗虚热证4.治疗梅毒,肢体拘挛,首选的药是土茯苓5.清热泻火药中苦寒性较强的药物是栀子6.既可治气分实热证,又可治虚热证的药是知母7.清热泻火药的药性特点是甘寒8.牡丹皮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9.玄参具有的功效是泻火解毒、滋阴10.治疗热毒血痢首选的药是白头翁11.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败酱草、大血藤12.12.生用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止血的药是石膏1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14.清热燥湿,又能止血的药是黄芩15.青蒿具有的功效是清虚热、解暑16.以下哪项不是生地黄的主治病证热毒炽盛的咽喉肿痛17.善清胃热,能治胃热呕吐,牙痛及消渴的药是黄连18.18.清热燥湿,又能除骨蒸的药物是:黄柏19.19.治疗热毒血痢首选的药是白头翁20.既能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清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龙胆草泻下药,祛风湿药1治火热上炎、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最宜选用大黄2既能祛风湿、止痛,又可用治诸骨刺在喉之轻症的药物是威灵仙3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郁金4祛风力强,善治风湿顽痹的药是蕲蛇5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海藻6甘遂内服时,宜入丸散7既能祛风湿、通络,又可祛风止痒、止痉的药物是蕲蛇8肝肾不足所致之胎动不安,应首选桑寄生9大黄用于攻下,以下用法哪项是正确的入汤剂后下微煎10药性辛热,有大毒的峻下逐水药为巴豆11祛风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是防己12大黄用治湿热黄疸,常与下列何药配伍栀子13以下哪项不是大黄的禁忌症妇女月经期14下列哪项不是秦艽的功效强腰膝15木瓜具有的功效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16具有祛风湿,强腰膝作用,兼能温补固涩狗脊17独活与羌活共同具有的功效是祛风湿,解表18下列药物哪味药属于泻下药牵牛子19历来被认为舒筋活络的要药是指秦艽20祛风湿药的药性特点是辛苦温化湿药,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能泄肾与膀胱之热的药是茵陈2.2.治疗湿热阳黄、寒湿阴黄都可选用的药是茵陈3.3.海金沙的入药部位是孢子4.4.既可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藿香5.5.豆蔻具有的功效是温中止呕6.6.苍术的性味是辛、苦,温7.7.苍术的功效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8.8.车前子的功效为利尿通淋,止泻9.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的药是车前子10.长于排石,治疗石淋首选的药是金钱草11.11.具有安胎作用的化湿药是砂仁12.12.主治膏淋的药是萆薢13.13.下列哪组药物既能化湿,又能温中砂仁、豆蔻14.14.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厚朴15.金钱草的功效为利湿退黄、解毒消肿16.能治水肿,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的药是茯苓17.17.砂仁、豆蔻共同具有的功效是化湿行气18.18.化湿药的主要适应证为湿阻中焦证19.19.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是茯苓20.20.能治淋证,水肿,目赤肿痛的药是车前子温里药,理气药1.理气药的药性特点是辛苦温2.下列药物中何药具有助阳止泻的功效吴茱萸3.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的药物是青皮4.4.药用部位是花蕾的药物是丁香5.5.温里药中长于温脾阳,为温中的要药是干姜6.治疗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宜首选的药物是乌药7.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药物是乌药8.8.陈皮主治脾胃气滞9.9.能引火归原,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的药是肉桂10.10.既能破气消积,又能化痰除痞的药物是:枳实11.11.治疗肝郁胁痛、月经不调宜选用的药是香附12.陈皮具有的功效是:理气健脾13.功能散寒止痛,主治肝寒气滞诸痛证的药是吴茱萸14.治疗大肠气滞,下痢里急后重,宜首选的药物是木香15.附子与肉桂共同具有的功效是散寒止痛16.16.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肉桂17.川楝子具有的功效是行气止痛,杀虫18.下列药物中,哪组药物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附子、干姜19.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功效的药物是木香20.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与黄连配伍应用的最佳药物是:木香止血药,活血药1.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药物是:三七2.凉血止血,主治下焦便血痔血的药是地榆、槐花3.活血行气,被誉为治头痛要药,是指川芎4.下列哪项不是白茅根的主治病证目赤5.善于活血调经利水,为妇科经产要药的药是:益母草6.止血药中,能清肺胃热的药物是:白茅根7.既能活血调经,又能除烦安神的药是:丹参8.味咸微寒,可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9.下列哪项不是仙鹤草的功效消肿生肌10.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药物是三七11.蒲黄与五灵脂共同具有的作用是:化瘀止血12.功能收敛止血,主治肺胃出血的药是白及13.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消痈的药是:地榆14.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功效的药是土鳖虫15.治疗血热夹瘀的出血证,宜选用茜草16.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的首选病证血虚经闭17.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的药是地榆18.治疗虚寒性崩漏下血宜首选艾叶19.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牛膝的功效祛风湿20.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的药是:郁金化痰止咳平喘药1.功能消痰软坚,主治瘿瘤瘰疬的药是海藻2.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之品为桔梗3.治疗心下痞、结胸、梅核气,宜选用药是半夏4.功专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均可选用的药是百部5.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肠通便的药是:瓜蒌6.既能止咳平喘,又能润肠通便的药是紫苏子7.白芥子的功效为温肺化痰,利气散结8.治疗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宜选用药是葶苈子9.治肺痈咳吐脓血,宜选用桔梗10.紫菀的功效为润肺化痰止咳11.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为葶苈子12.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是竹茹13.既能宣肺化痰,又能利咽排脓的药是桔梗14.治疗胸痹证是因为瓜蒌能:宽胸散结15.治疗脏腑湿痰宜选用的药物是半夏16.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咳喘病证的药是苦杏仁17.主治风痰的药是天南星18.川贝与百部共同具有的功效是降气化痰19.旋覆花的功效是降气化痰,降逆止呕20.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为苏子安神药,开窍药1治疗热闭神昏,常与麝香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冰片2合欢皮的功效是解郁安神,活血消肿3龙骨煅用具有收敛固涩4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是:麝香5既可治疗寒闭昏迷,又能治疗热闭神昏的最佳药物是:麝香6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宜选用的药是:磁石7朱砂内服的用量是0.10.5g8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证,宜选用的安神药是:龙骨9开窍药宜用于神昏闭证10具有镇惊安神功效的药物组是:磁石、龙骨、琥珀11龙骨入煎剂应先煎12忌火煅的药物是:朱砂13既能镇惊安神,兼能聪耳明目的药是磁石14治疗热闭神昏,常与麝香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冰片15养心安神,为治虚烦不眠的要药是酸枣仁16磁石与龙骨共同具有的功效是:平肝潜阳17既能镇惊安神,又具有收敛固涩功效的药是龙骨18首乌藤具有的功效是养血安神,祛风通络19磁石的功效是镇惊安神,纳气平喘20不能润肠通便的酸枣仁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1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功效的药是:牡蛎2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石决明3息风止痉,又能平肝潜阳的药是钩藤4地龙的功效是清热定惊5既平肝又疏肝的药物是刺蒺藜6下例除哪项外均为羚羊角的主治证热毒疮疡肿痛7功似石决明,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8入汤剂须后下的药物是钩藤9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牛黄10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散结的药物是僵蚕11息风止痉又祛风止痛的药是僵蚕12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先煎13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的药是:牛黄14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宜选用的药是:羚羊角15有“定风草”之名,为治眩晕、头痛的要药是天麻16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功效的药是:牡蛎17治疗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首选用蜈蚣18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功效的药是:全蝎19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降逆,止血的药是代赭石20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功效的药物组是:钩藤、羚羊角、天麻补气药1味甘,具有缓急止痛作用的药物是甘草.2人参具有的功效是:补脾益肺,安神益智3治疗卫气不固、表虚自汗,宜选用黄芪4能缓和药物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的药物是甘草5量大久服可引起浮肿的药物是甘草6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喘,有痰无痰均适宜的药是:甘草7治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宜选用的药是:黄芪8下列哪项不是人参的适应证阴虚内热证9治疗气虚自汗,常与黄芪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白术10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宜首选的药是:黄芪11治疗消渴气阴两虚证,最适宜的药是:山药12患者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宜首选的药是:党参13治疗脾虚胎动不安,宜选用的药是:白术14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的药是山药15黄芪的功效为益卫固表、升阳16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是:黄芪17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是指:白术18能补心气,治疗心气亏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者,宜选用的药物是人参19具有补脾肺肾,固精止带作用的药是:山药20具有燥湿与利尿功效的补气药是白术补阳药1冬虫夏草不具备的功效是养心2治疗气血不足诸证,宜选用的补阳药是:紫河车3肉苁蓉的功效是润肠通便4治疗肾阳虚衰,风寒湿痹,宜选用淫羊藿5杜仲、续断共同具有的功效是补肝肾,强筋骨6能补肾阳,托疮毒的药物是鹿茸7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作用的药是:鹿茸8治疗久咳虚喘,劳嗽痰血,宜选用的药是:冬虫夏草9能固精、缩尿,止泻、平喘的药物是补骨脂10下列哪项不是补阳药适应证心阳不振,胸痹心痛11淫羊藿、巴戟天共同具有的功效是补肾壮阳,祛风湿12治疗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宜选用的药是:鹿茸13具有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作用的药是:蛤蚧14集补肾、养血、益气作用的药是紫河车15不具有安胎功效的药物是紫河车16能温补肺肾的药是蛤蚧17能温补脾肾的药是补骨脂18治疗肾阳亏虚,腰膝酸痛,肠燥便秘,宜选用的药是:肉苁蓉19具有温补脾肾,开胃摄唾作用的药物是益智仁20既能补益肝肾,又能疗伤续折的药物是:续断补血药,补阴药1既能补血,又能平抑肝阳的药是白芍2治疗肝肾不足,常与墨旱莲配伍的药物是女贞子3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润肠的药是当归4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是阿胶5治疗肺胃阴虚证均可选用的药是北沙参、麦冬6龟甲与鳖甲共同具有的功效是:滋阴潜阳7治疗精血不足,视力减退者,宜选用的药物是枸杞子8南沙参具有而北沙参不具有的功效是补气9熟地与阿胶共同具有的功效是补血滋阴10长于退热除蒸的药物是鳖甲11麦冬具有功效的药是:养阴润肺,清心除烦12既能补血又能敛阴,柔肝的药物白芍13赤芍、白芍均具有的功效为止痛14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作用的药:百合15枸杞子与菊花配伍属于相使16既能止血,又能滋阴润燥的药是:阿胶17当归与白芍都具有的功效是补血止痛18既益胃生津,又滋阴清热的药物是石斛19生用解毒通便,制用补血生精的药物是何首乌20治疗肝肾阴虚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