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1页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2页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3页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见,陶冶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渲染,就可以使儿童真切地感受并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发展他们表达美的创造能力。那么,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呢?一、创设情境,想象美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美。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儿童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好的倾向。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我创设了三种情境:一是意境美,课前谈话时,我请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背诵优美的诗歌听听,秋的声音,在学生富有激情的朗诵中,一起聆听了秋的声音,渐渐进入了秋天。把学生带入飞舞着丝丝秋雨的秋天中去,就这样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秋意。二是声音美,整堂课我温柔地娓娓道来,语调语气极富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静静地品味秋天,品读美文。三是语言美,我精心预设了导语、过渡语和评价语,教学语言富有诗情画意,和五彩缤纷的秋色融为一体。例如“是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听,会发现秋的声音遍布每个角落。”“这首富有情趣和韵味的小诗,其实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雨。”“绚丽的秋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同学们用心去朗读,一定会被陶醉的。选择你最想读的一句话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味道。”“你扇得多温柔,就像妈妈手中的扇子。我已经感受到了片片银杏叶带给我的阵阵凉意。” “是啊!秋天的雨多么神奇,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陶醉!”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享受秋天的美丽,享受丰收的喜悦吧!”通过这样美好的教学语言,让美文和美景水乳交融,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二、绘制彩图,感受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美育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造美意识的培养。如对画面感强的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出美的画面并画出来,以此激发学生表现美的热情。如学了古诗咏柳一课,在指导学生读通诗句,理解诗意后,就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进入诗歌的意境。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一棵柳树像一位小姑娘花枝招展地向我们走来。同学们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画一个山坡,绿草茵茵,一棵柳树,随风摆动;有的画一个小姑娘坐在百花丛中,长发披地,恰似柳枝柳叶;还有的画清清的河边,一排排柳树迎风伸展着柳条-不仅如此,同学们还把这些画面画到了自己办的自办报上,一边是画面,一边是诗句,在校自办报展评中,深受好评。三、品词析句,鉴赏美在教学课文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言或含义深刻的词句,反复推敲、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揭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部分时,可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体现五壮士痛恨敌人、英勇顽强的动作的词。有一位学生划出了“砸”,马上就有一位同学提出抗议:“老师,五壮士为什么要把枪砸了!我认为不该砸,这可是战斗武器,砸多可惜!”被他一提,班上的同学分成两派,有的认为该砸,有的认为不该砸。砸,还是不砸,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若是不砸会怎样?同学们马上得到一致的答案:该砸,否则武器会被敌人抢走,继续残害中国人民。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体会到英雄人物的精神美。四、延伸拓展,创造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好奇喜新,乐于表达是学生的天性。而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这时我们就应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整个审美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可采用表演、写作练习、续写、仿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创造美的训练。鸟的天堂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以富有情味的语言描写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语文教师应多方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美,拓展美,创造美。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巴金的耳朵里,那生活在大榕树的鸟儿,已经不是在叫了,而是在唱了,课文中已经讲到引读: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1、我们来给画眉填歌词好吗?它会唱什么歌?(歌唱自己的生活、歌唱美丽的家园、歌唱人们对它的精心呵护)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