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二一 二 至二一 三 学年度第 一 学期)论文题目: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学生姓名: 李智深 程航 李裕辉 许朦 张海浩学生学号:2012171431006720121714310051201217143100192012171431008020121714310043 所在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2012 级 金融 专业任课教师: 方英群完成日期: 2012年 12 月 10 日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李智深 程航 李裕辉 许朦 张海浩) 世界风云变幻,中国十载腾飞,中国经济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迅速发展繁荣,与之相应的,是经济发展向社会提出的人才渴望,政治、商业、文娱、工业、科研、农业、等领域发展出成百上千的职业体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胜劣汰”,大学生不再是捧着铁饭碗的群体,高校的扩招更是促使当代的大学生步入人才竞争的时代。成百上千的职业选择不可不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如此多得职业,正确的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入错了行,耽误几年时间,碌碌无为,选对了职业,方能尽展才能,崭露头角。因此,树立和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就十分必要了,摸清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变化的真实情况及其基本走势,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才能使大学生从主观上适应现实,少走弯路,为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了调查,下面就调查所得提出我们的分析和看法。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包括择业理想、择业动机、对择业的认知、择业途径、择业原则五个方面。第一,择业理想,包括职业的地域、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稳定程度、工作环境、与自己特长的关系、接受教育的机会等。第二,择业动机,是个体的成就动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三,择业的认知,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相关事物的认识、了解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第四,择业途径,是大学生为实现一定职业目标而对择业途径、方法、手段等的认识与选择,包括互联网、报刊杂志、社会职介机构、校园招聘等。第五,择业原则。 (1)择业理想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表1毕业后你会选择频率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直接求职找工作4657.561.3考研1822.585.3考公务员67.593.3自主创业45.098.7出国11.3100.0合计7593.8缺失56.3合计80100.0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毕业后的打算中占居主要地位的依次是直接求职、考研、考公务员。毕业后要找工作的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57.5,这与整个社会习惯是相关的,人本身的从众心理和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参加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所以毕业后的首选就是找工作。再加上目前的就业情形已经很紧张,毕业人口众多,工作岗位却是有限,这也可能足其中的原因之一。继续深造在其中占居了225的比例,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不是很满意,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深造以达到更高的要求。有5的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毕业后选择创业,7.5%的同学准备考公务员,给自己多一个就业的机会。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择业时你首选的地区是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的东南沿海城市4556.360.060.0乡镇45.05.365.3西部及基层地区22.52.768.0家乡2430.032.0100.0合计7593.8100.0缺失56.3合计80100.0图1图2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明显的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开放的东南沿海城市,而不愿意去乡镇或者偏远的西部地区。从图1中看到,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中,选择在东南沿海城市的人数占了56%,更愿意回自己家乡的占了30%。愿意去乡镇的占了5%,最后选择了去西部地区的只有2.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大学生的觉悟还不够高,亦或西部大开发的宣传在近几年渐渐冷淡了的后果。而关于回家乡就业的子项目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相比而言,女生更倾向于回家乡工作,且都不愿意去乡镇工作;而男生偏爱去沿海城市奋斗,这与男女生性格的本身差异息息相关,女生更为感性,男生肯吃苦,敢于拼搏。大学生就业单位的选择你希望今后在哪种单位就职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的政府机关1518.820.020.0国企和事业单位3341.344.064.0外企和合资企业1620.021.385.3民营企业67.58.093.3自主创业56.36.7100.0合计7593.8100.0缺失56.3合计80100.0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是择业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图3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国有企业以其工作的稳定性仍位居榜首,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有44愿意选择到国有企业去就业。居第二位的外企单位(占20%)和第三位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18.8%)不相伯仲,这两方面依旧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方面,外资资企业仍受青睐,良好的经济待遇、科学的人事化管理、完善的培训制度、精湛的工艺技术等对大学生均有很大的吸引力。薪金待遇表2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为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的1000一2000元810.010.710.720003000元3543.846.757.330004000元1518.820.077.340005000元78.89.386.75000元以上1012.513.3100.0合计7593.8100.0图4薪金的高低一直是影响大学生择业方向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从图5中显示,参加调查的大学生对薪金的要求,有43.8的大学生选择了20003000元的月薪。依次是:有18.8的大学生选择30004000元,有12.5的大学生选择5000元以上的,有10的大学生选择了1000一2000元的,85的大学生选择了4000一5000元的月薪。从这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薪会的要求是很不平衡、存在一定差异的,1000-2000元所占比例人数与5000元以上所占比例人数基本持平,在薪酬预期上,要求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人数已近半数。(2)择业途径在择业途径的选择中,社会招聘依然在大学牛就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其涉及的专业多、规模大、需求面广的特点,有30.8%的大学生选择于此。24.5%的人选择了校园招聘会,这意味着依然在大学生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其次是20.1%的人选择了互联网为主要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互联网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资源和业务应用愈益丰富,信息交流更加快捷、高效,所以大学生要勇于和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在其中发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排在第四位的是导师、亲友的介绍,大约占了18.8%,这种社会资源只是一种信息渠道,真正体现这个单位是不是在开后门,在于它的用人制度是不是公平,是不是真正公正的择优录用,而不在于信息是从哪个渠道来的。报刊和杂志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他们只占有了其中5.6的比例。(3)择业认知3.1社会竞争表3你认为当前在社会上的竞争主要是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的学科、专业的竞争810.010.710.7学习成绩的竞争33.84.014.7社交能力的竞争1721.322.737.3全面素质的竞争2936.338.776.0学校名气的竞争33.84.080.0社会关系的竞争1518.820.0100.0合计7593.8100.0缺失56.3合计80100.0从图6中不难看出36.3%的人认为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另外有21%的人认为是社交能力的竞争,而倾向于学校名气的人只有4%,可能与我们学校自身的状况有关,大多数的人更加愿意相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有18.8%的人认为家庭社会关系也占有很重要的比重。3.2 择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图7在大学生目前择业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上,同样多的28.8%的人选择了1和3选项,即“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占据了主要部分,17.5%的人认为是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不论是人才供大于求、就业市场不规范还是用人单位过于挑剔,而这都是政府部门所管辖的范围。自1999年高校正式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以每年70万的人数巨增,而作为政府部门是否考虑过扩招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招聘、应聘中的弄虚作假,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随意插手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种乱收费现象以及某些招聘活动中的非公开、非公正行为的存在等等,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5)择业原则 图8在择业原则的选择上,40.01%的学生选择了有利于成才,说明多数学生倾向于关注自身发展,32.79%的学生选择了发挥个体优势,争取及时就业的学生达到了26%,这可能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有关,仅有2.10%的学生选择了服从社会需要,这说明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以自身为主。目前,大学生遇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挑战,同时也遇到了难得的人才发展、培养、成长机遇。一是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空间;二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逐步完善,政策性障碍正在消除;三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大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2)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3)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