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杰课件(2).ppt_第1页
杨英杰课件(2).ppt_第2页
杨英杰课件(2).ppt_第3页
杨英杰课件(2).ppt_第4页
杨英杰课件(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抗日战争 1931 1945 一 侵华战争和日军罪行 一 日本侵华 材料一 1927年6月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 东方会议 会后向天皇密奏如下 按明治大帝遗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等 皆已实现 惟第三期之灭亡满蒙 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材料二 1929 1933年日本的经济危机情况表工业下降16 5 外贸缩减48 失业人数85万 1 发动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有利条件 既定方针 历史必然性 经济危机 寻求出路 国共对峙 蒋 无心北顾应对危机 英美 无暇东顾 2 侵华过程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一 二八事变 进攻上海 溏沽协定 打开门户 华北 华北事变 矛盾上升七七事变 全面侵华八一三事变 直逼南京广州 武汉陷落 进入相持 二 日军罪行 政治上 扶植傀儡政权经济上 掠夺财物和劳动力思想上 推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 三 殖民统治 1 目的 巩固 扩大 2 表现 3 影响 二 抗日救亡运动 一 背景 日本疯狂侵略蒋介石不抵抗 二 概况 中共 发表宣言 制定方针 领导抗联东北军民 组成抗日义勇军国民党爱国将领 淞沪抗战 福建事变 山海关抗战 长城抗战 西安事变工商学界 罢工募捐 抵制日货 游行示威民主爱国人士 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三 特点 社会阶层多地域范围广反蒋与抗日相结合 三 全民族抗战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中共的积极倡导和努力推动 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1 形成条件 2 形成过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月8日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号召国共亲密合作7月15日 中共递交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 蒋发表庐山谈话 确定准备抗战的方针 8月14日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 9月间 改编中共武装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22日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二 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旗帜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地域 全国范围 前方抵抗侵略 后方挽救危亡 参与力量 包括各阶级阶层和各民族立场 顾全大局 求同存异核心 国共合作 一致抗日 三 全民族抗战的经过 防御 相持 反攻 1 国民党正面抗战 淞沪会战 粉碎日军狂妄计划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首次胜利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最大胜利 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殉国 主要战役 结果 相继失败 失败原因 敌强我弱 仓促应战 路线错误 评价 抵抗较有力和积极 是抗战初期的主战场 有力地阻击了日军的进攻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扩大了中国抗战在世界上的影响 但因路线错误 导致大片国土沦丧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三 全民族抗战的经过 2 共产党敌后抗战 洛川会议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建立根据地 八路军 新四军 陕甘宁边区 斗争概况 粉碎日军的 扫荡 蚕食 清乡 发动百团大战 地位 是相持阶段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四 抗战的伟大胜利 一 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改变力量对比 中共 七大 召开 奠定胜利基础 中外联合对日作战 二 胜利概况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向盟国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 中国战区举行投降仪式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四 抗战的伟大胜利 三 历史意义 是近代以来第次反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彻底打败侵略者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败了最凶恶的敌人 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 抗战的伟大胜利 民族性 全民族参与双重性 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 正面和敌后 两条战线 片面与全面 并存中共是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弱胜强持久性开始斗争时间最早 持续斗争时间最长 四 特点 四 抗战的伟大胜利 1 客观原因 敌 非正义性 国情不利 无力持久友 世界人民和同盟国的巨大援助2 主观原因 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共有强大的依靠力量 人民群众有正确的路线和策略 全面抗战和持久战有较好的国内政治条件 国共合作 统一战线有有利的客观条件 正义性 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五 获胜原因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 中国之领土主权 已横受日本之侵略 国联盟约 九国公约 非战公约 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中国决不放弃中国领土之任何部分 遇有侵略 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1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 1937 7 1938 10相持阶段 1938 10 1943底反攻阶段 1944初 1945 82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条件 日方 速胜破灭 战线太长 兵力不足 消耗巨大 中方 短期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