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性根管桩在乳牙外伤及乳牙残冠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1页
可吸收性根管桩在乳牙外伤及乳牙残冠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2页
可吸收性根管桩在乳牙外伤及乳牙残冠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3页
可吸收性根管桩在乳牙外伤及乳牙残冠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4页
可吸收性根管桩在乳牙外伤及乳牙残冠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吸收性根管桩在乳牙外伤及乳牙残冠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可吸收性根管桩(以聚乳酸根管桩为例)在治疗儿童乳牙外伤以及残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童口腔门诊就诊的50例患儿共计9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基本上均是上下前乳牙外伤或者残冠,其中乳牙外伤以上乳中切牙最为常见。所有患牙均给予有效、完整的根管治疗,采用聚乳酸根管桩制作桩核进行修复,对所有患儿的修复效果进行跟踪随访。结果:经12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未发现牙齿根折的现象,其中88颗患牙的修复体边缘密合,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也没有发现脱落或继发龋损,牙周很健康,其中有1颗牙齿出现纤维桩核松动脱落的现象,1颗纤维桩折断,因此本次修复成功率为97.8%,所有患儿对本次修复的美学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聚乳酸根管桩对于儿童乳牙外伤或残冠的修复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全冠修复的美学效果良好,很难造成根折,因此采取该方法进行修复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乳牙外伤; 残冠; 可吸收性根管; 聚乳酸;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139-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absorbable root canal pile (using polylactic acid root pile for example) in the treatment of deciduous teeth trauma and residual crown of children.Method:A total of 90 teeth of 50 children in childrens oral out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basically upper and lower anterior teeth trauma or residual crown,the deciduous teeth trauma or deciduous teeth was the most common.All the teeth were treated with effective, complete root canal therapy,pile nuclear was made by polylactic acid tube pile to repair,the fixed effects in all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Result:After 1-2 years of follow-up,the tooth root fracture phenomenon was not foun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among them the restoration margin of 88 teeth were closed,with no sign of any loose,also found no shedding or secondary caries,periodontal health,which included 1 tooth appeared fiber post core loosening phenomenon,1 fiber post was broken,so the repair success rate was 97.8%,all patients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repair.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ccess rate of polylactic acid tube pile for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deciduous teeth trauma or residual crown is high,and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full crown is good,it is difficult to cause root fracture,and therefore take the method of repair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effect. 【Key words】 Deciduous teeth trauma; Residual crown; Absorbable root canal; Polylactic acid; Application analysis 根据笔者查阅的资料显示,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乳牙残根残冠大多数都是选择对症治疗或者拔除,但是目前这种保守治疗不但影响患者的牙齿美观和今后的发育,而且严重影响后继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正常生长发育,给患儿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痛苦,所以本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将探讨选择一种合适的可吸收性的根管的固定装置来对外伤或残冠的乳牙进行功能、形态以及符合生理特点的修复是否可行及其应用效果1-2。本文选择的聚乳酸也是目前临床用于临床最多最广的生物可吸收性材料,因为聚乳酸具备优良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能。本研究选取聚乳酸根管桩来修复乳牙外伤和残冠,应用效果良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童口腔门诊就诊的50例患儿共计9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上下前乳牙外伤或者残冠,其中乳牙外伤以上乳中切牙最为常见。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8岁,平均4.5岁。 1.2 方法 笔者选择SmartPinTM医用生物可吸收棒(Linvatec,Finland)作为本次乳牙修复的临床试验材料,其是一种具有高强度搞韧度的聚乳酸聚合物。将可吸收棒采用无菌切割的方法制备长度为10 mm的根管桩,并无菌常温保存备用。在治疗前,医生对患儿进行专业行为诱导来缓解患儿紧张的心情便于配合治疗。对牙龈表面进行麻醉处理,去除外伤牙的牙髓或患牙龋坏组织,采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进行交替冲洗,后将根管抗生素糊剂充填牙根一周从而消除和控制患牙根尖的炎症,并且按医嘱口服3 d抗生素。一周后复诊没有异常后,将根管内的抗生素糊剂去除,同时交替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根管干燥后填充好并修整聚乳酸根管桩形态以便适合植入后采用粘结性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固定,再行冠修复。所有患儿定期复查每半年一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的评定标准分4个等级,A级:边缘完整,无缝隙;B级:边缘有细微缝隙;C级:探针可探入缝隙且能触及牙齿基底;D级:修复体松动、破损或脱落3-4。 2 结果 经12年的随访,以最后一次随访的结果进行登记处理,在随访期间未发现牙齿根折的现象,其中88颗患牙的修复体边缘密合,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也没有发现脱落或继发龋损,牙周很健康,其中有1颗牙齿出现纤维桩核松动脱落的现象,1颗纤维桩折断,因此本次修复成功率为97.8%,所有患儿对本次修复的美学效果表示满意,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在临床的不断应用,如骨科的固定装置等,临床实践发现,生物可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一定的可塑性以及机械性能,可吸收性材料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这种特点在临床能够用于治疗或替换人体的受损组织、器官或增强器官功能或促进受伤部位的愈合5-6。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牙发生了松动,笔者发现,发生修复体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剩余牙体组织太少以致于力度不足以支持修复体,因此使部分患牙根管口呈喇叭再加上过紧的咬合致使最早发现松动。研究发现,牙根的长度和根管的大小与失败也存在一定的关系7。对于那些牙体较短、牙体残存量比较小的患牙,则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保留牙体组织,这对患牙的修复效果十分重要。对于缺损较大无法获得足够固位力的患牙,则可以采取吸收性根管桩的修复,不过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8。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剩余牙体组织越多,修复效果就会越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聚乳酸根管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于儿童乳牙外伤或残冠的修复治疗的成功率较高,且全冠修复的美学效果良好,短期内很难造成根折,因此在治疗修复乳牙外伤或残冠时可以采取聚乳酸根管桩这一可吸收性根管桩进行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Edelstein B L.Solving the problem of early childhood caries:a challenge for us all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9,163(7):667-668. 2聂二民,张春元,陈霞云,等.残根牙体剩余量对纤维桩核全冠修复体力学性能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9,10(1):5-8. 3邓辉,徐征.北京市1-4岁儿童龋流行情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20(4):418-421. 4 American Academy on Pediatric Dentistry,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Policy on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classifications,consequences,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J.Pediatr Dent,2008-2009,30(7 Suppl):40-43. 5许卫星,徐侃,阮丹平.DT Light-Post纤维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