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ntentsPage 目录页 1 考点精讲 3 命题探究 2 易错剖析 4 视野拓展 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核心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考点精讲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汉字 1 文字的作用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意义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 汉字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考点精讲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二 史书典籍 意义 原因 特点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 并设有史官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为世界所仅有 考点精讲 1 文学艺术的作用 2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特点 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风格鲜明独特 作用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上的地位 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独特性 文学艺术 独树一帜 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考点精讲 1 科学技术的地位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地位 贡献 特点 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长达两千多年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意义 科学技术独领风骚 考点精讲 1 成因 2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3 具体表现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 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长期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区域性 吴越文化 具有水乡文化的特征 滇黔文化 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的特征 考点精讲 2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4 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3 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1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 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 共同发展的历史 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 向心力 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意识 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考点精讲 2 易错剖析 易错剖析 易错点一 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 典例1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 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 包容广纳B 推陈出新C 博大精深D 源远流长 2 设计陷阱 通常的设陷方式一是混淆二者的表现 二是混淆二者的见证 把文字 史书典籍当成博大精深的见证等 3 应对策略 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 要从纵向上来理解 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影响深远 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 要从横向上来理解 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1 典例剖析 就本题而言 材料 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 意在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源远流长 而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 博大精深 未体现出来 比较 源远流长 与 博大精深 易错剖析 易错剖析 对应训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写山曰峻嶒嵯峨 状水曰汪洋澎湃 蔽芾葱茏 恍逢丰木 鳟鲂鳗鲤 如见多鱼 故其所函 遂具三美 意美以感心 一也 音美以感耳 二也 形美以感目 三也 由此可见 汉字 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A B C D 解析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说法错误 汉字能够生动形象的对事物做出概括和表现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 该题选C 易错剖析 易错点二 对区域文化理解偏差 典例2 2013 安徽文综 T9 安徽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 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 三种文化底蕴深厚 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 融合统一A B C D 2 设计陷阱 通常的设陷方式一是认为区域文化的性质是有区域地理特点决定 二是误解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3 应对策略 地域可影响但不能决定文化 决定文化的是经济 政治 一方面文化差异不等于文化冲突 另一方面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相互融合 但不会融合统一 1 典例剖析 就本题而言 地域可影响但不能决定文化 决定文化的是经济 政治 错误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相互融合 但不能说是融合统一 错误 易错剖析 对应训练 2015 广东卷 31 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 气温较高 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 粤语一般称之为 冲凉 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 北方天气多寒凉干燥 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 北方话多称之为 洗澡 盆浴 池浴盛行 澡堂子随处可见 这说明 A 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B 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 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 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 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 文化特性是由政治经济所决定的 排除A 通过南北方洗浴文化的不同 可见文化差异 但是文化差异并不等于文化冲突 排除B 通过南北对洗澡表述方言的不同 可见文化的地域性 故C正确 材料凸显了不同的实践和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 没有涉及文化的发展 排除D 3 命题探究 命题探究 典例1 2015 福建卷 30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 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 长城饮马 河梁携手 北人之气概也 江南草长 洞庭始波 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 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1 定考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 抓关键 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差异 3 析选项 材料中的 吴楚 北人 南人 表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应选B项 A C D项中的源远流长 多元一体 自强不息都不符合本意 舍去 命题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 命题探究 训练1 2012 安徽卷 7 京剧 文房四宝 剪纸 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 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 中国元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