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pdf_第1页
_红楼梦_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pdf_第2页
_红楼梦_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pdf_第3页
_红楼梦_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pdf_第4页
_红楼梦_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登山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2级硕士研究生 红楼梦 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 夏登山 摘 要 红楼梦 中的人物姓名大都引自古诗或以谐音寓意 并能符合人物性格 身份和命运 无论是音 译还是意译 都不能以寥寥数词译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命名艺术又是 红楼梦 重要的创作特色 不可漏 译 因此 要忠实地再现 红楼梦 的文化内涵 就必须采用注释译法译出其中姓名的含义 关键词 红楼梦 姓名翻译 文化内涵 注释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Names in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lating and Annotation Xian Dengsh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Some of the names inA Dream of Red Mansionsare taken from ancient poems some are created with homophonic association All of them imply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y status or end As showed in the existed translation both transliteration and paraphrase cannot mirror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ose names in one or two words The naming art howev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novel It cannot be neglected As a result the only way to reflec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ames and their source po2 ems is to translate with annotation 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Name Transla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Annotation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红楼梦 的文化 底蕴是独一无二的 历史事件 宗教祭祀 人物言 行 乃至命名 无不出自传统的色调 气质 风格手 法 这些文化的浓缩正是小说无穷魅力之所在 但也正是这独特而又博大的文化内涵 几令翻译 家们辗转踌躇 数代译者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动力 驱使下作了不懈的努力 从最早的传教士节译 本 王际真教授节译本 到杨宪益夫妇的全译本和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David Hawkes的全译本 译家 们不断探索着文化与翻译的前程 为比较这些巨 人们的成败得失 以飨后来人 本文拟从 红楼梦 的人物姓名翻译入手 分析各版本的译名长短 以 抛砖引玉 在人物的姓名中寄以寓意 古今中外作品皆 有先例 早曹雪芹两千多年的庄子就在 齐物论 中 以 罔两 喻 无二 在 人世间 和 应帝王 中 又以 支离疏 浑沌 忽 和 倏 命名人物 17世纪英国小说 天路历程 也以Christian和 Faithful来命名小说主人公 然而 曹雪芹却是 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自觉 全面和卓越地运用人 物命名这一艺术手段的作家 红楼梦 中的人 物姓名几乎无一不无出处 典故或特别的用意 主要角色如宝 黛 钗 次要如丫环和大观园外的 人物 其名氏或贴合身份 或代表性格 或隐示命 运 凡此种种 皆有所指 且一洗 红香翠玉之恶 习 春花腊梅之俗套 而饱含诗意 足见曹雪芹在 第15卷第2期 2004年4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Tongji University J 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 Vol 15 No 2 Apr 2004 人物创名时所下的心思 正如 脂砚斋重评石头 记 甲戌本 所说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 寻常 红楼梦 的命名方法大体分为四类 取自 诗词或提炼而出 如黛玉 宝钗 取自与主人身 世相关的典故诗词 如莺儿 紫鹃 取自事迹相 同的人名 如小红 谐音 其中主要人物大都 根据前两类命名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所取诗词都 能结合人物性格 身世和命运 且不露痕迹 浑然 天成 如何将这些融涵灵魂和内质的姓名译成目 的语已不再是词与词的对应关系 而是浓缩了的 文化的移植 显然其翻译较之俗语成语等更为不 易 下面我们就以袭人 宝钗和黛玉等主要人物 姓名的翻译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 译名比较 1 袭人 小说第二十三回 宝玉回贾政 因素日读诗 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 花气袭人知昼暖 因这丫 头姓 花 便随便起的 此句原出陆游 村居书 喜 红桥梅市晓山横 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 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 经年无吏叩柴荆 应该一提的是宝玉所引诗句与原作相差一 字 昼 与 骤 显然是作者故意改动 一方面透 露宝玉的习性爱好 另一方面 作者通过 知昼暖 怕夜寒 来暗指袭人在贾府辉煌阶段如哈巴狗一 般忠于主人 而在衰落时期毅然外嫁蒋玉涵 但 细考之后 发现比陆游更早的卢照邻已有诗 节 选 如下 长安古意 自言歌舞长千载 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 桑田碧波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读罢此诗才知原来 袭人 一名出自此处 其 原因也正是作者的意图 此诗所写的盛衰转 变和荒凉意境正同贾府经历以及日后景象 袭人姓花 而在小说第五回和二十八回均称她 似 桂如兰 与此诗的桂花不谋而合 飞来飞 去 正是袭人前后遭遇 从贾母 湘云 到宝玉 蒋 玉涵 数易其主再嫁出贾府 除了上述引自唐诗的含义外 袭人 一名也 给汉语读者 袭击 的联想 正如她在怡红院的所 作所为 对所讨论的姓名背后的文化和联想 前 人的几种翻译见下表 译者王际真杨宪益 David Hawkes 黄新渠 译文 Pervading Fragrance Hsi2jenAromaAroma 正如表中所示 红楼梦 的译名方法分为两 类 一类译音 一类译意 此四种翻译只有杨氏译 音 另三种都译意 可见译者大都注意到并试图译 出原作者在命名时所强调的字面意义 王译 Per2 vading Fragrance 显然不可取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 类似 花气袭人 之意 但回译 back 2translation 后更 像是 流芳 对照上面的分析即可发现其所译出的 内涵不过十之一二 况且行文过长 杨氏译音方法 忠于原作 读者可以根据读音推断出原作中的姓 名 但没有传达任何文化背景 对于英文读者来说 Hsi2jen 只是一个带有东方色彩的姓名 霍译和 黄译都采用 Aroma 此词在字面上和 花香袭人 确有相通之处 比 Pervading Fragrance 简洁含蓄的 多 也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 2 宝钗 宝钗一名 如六十二回中香菱所说 又有一句 宝钗无日不生尘 取自李商隐 残花 残花啼露莫留春 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 宝钗何日不生尘 正如诗中 独梦 怨别 所示 宝钗婚后便与 丈夫分离 此外 钗 一字自古以来就是分离的 象征 白居易 长恨歌 中有 钗留一股盒一扇 钗 擎黄金盒分细 杜牧 送人 中有 明镜半边钗一 股 此生何处不相逢 亦有更多古代诗作以钗作 为情人分别的相赠礼物 因此 传统文化赋予 钗 字的含义已远远超越指代姓名的符号 而是 一种如 钗头凤 中所描绘的生离死别 凄凉无奈 的象征 再来看翻译家们的几种译语版本 021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译者王际真杨宪益 David Hawkes 黄新渠 译文 Precious Virtue Pao2chaiBao2chai Precious Hairpin 就表面看来 采用译音方法行文较简洁 在主 要人物姓名上也可以保持对称 如 宝玉 宝钗 和 黛玉 中相同的 宝 和 玉 二字可以在译语中 体现出来 使译语读者联系到三人复杂的感情纠 葛 而译意方法使译语读者获得和原语读者同样 的字面意义 似乎更倾向于考虑译语读者 但显 而易见 无论哪一种翻译都无法复制出原名的文 化背景来 译语读者不可能产生类似原语读者所 获得的文化联想 因此 曹雪芹在命名时为暗示人 物性格身份所费的苦心也在译者笔下付之东流 更有甚者 将 鸳鸯 译为 Faith 忠信 平儿 译为 Patience 耐心 宝钗 译为 Precious Virtue 宝德 令人觉得她们不是 红楼梦 中的 漂亮的少女 而是 天路历程 一类 圣书 中虔诚 的基督教徒 3 宝黛及其他 和宝钗袭人一样 宝玉 黛玉 也出自诗 词 第六十二回中香菱说道 现有一句说 此乡 多宝玉 原出岑参 送张子尉南海 末句为 此 乡多宝玉 慎莫厌清贫 且不论此诗暗示日后 真 假宝玉 如何清贫 单是 玉 字在原文化中就 有了独特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 玉除了作为祭祀 礼器 辟邪佩饰外 还是权力 财富和高贵的代表 其派生意义和比喻意义就更多了 纯洁 珍贵 美 好 宝玉的译名如下 译者王际真杨宪益 David Hawkes 黄新渠 译文 Precious Stone Pao2yuBao2yuMagic Jade 如前所述 音译保持了宝黛钗姓名中的同字 意译联系到了小说开卷中提到的 通灵宝玉 但 其他方面似乎毫无用处 如果说宝玉的译名还勉 强可以接受 那么黛玉的译名就不敢苟同了 黛 玉 不是直接出自诗词 而是由提炼而出 晏几道 虞美人 问谁同是忆花人 赚得小鸿眉黛也低 颦 楼中翠黛含春怨 自弹双泪惜香红 暗 恨玉颜光景与花同 黛玉其人 其名及其诗风都 如同这些诗句的意境 孤傲 清高而又忧郁 而两 位意译者将这样一个名字都译为 Black Jade 其 中不妥之处显而易见 其一 黛并非黑色而更近 青色 其二 Jade 在英语中常是贬义 如Long2 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第815页 的解释为a woman esp a rude or immoral woman Webster 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第645 页中的解释有一条是a disreputable woman或a flirtatious girl 此外 侍女的姓名多同主人身世有关 钗黛 的丫鬟莺儿和紫鹃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莺 儿 出自唐代诗人金昌绪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诗中人的处境显然暗示着宝钗婚后夫妻分离 的结局 黛玉的丫鬟 紫鹃 之名则是因为杜鹃啼 血 又有诗云 蜀人悲子鹃鸣也 故取之隐示林黛 玉的悲切身世 杨译同前面的姓名一样 一律音 译成 Tzu2chuan Ying2erh 另三种都意译成 Nightingale Cuckoo 和 Oriole 但无论音译 意译 用姓名影射主人命运的艺术手法都没有在 译作中体现出来 二 注释译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由于译文 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 译语读者不可能欣赏到原 作中人物姓名的微妙内涵 即便译者从乔叟或莎 士比亚的作品中引用或提炼出一个姓名来 也决 不会融于源语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译文的艺术效 果也因此而不完整 这些由谐音双关或语义双关 造成的不可译通常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的局限 如 新编奈达论翻译 第108页和 当代西方翻译 理论探索 第108页所论述 相应的翻译方法也随 译者观点而莫衷一是 对于 红楼梦 中的姓名 杨氏采用了音译 黄氏意译 王氏用 双重标 准 男译音 女译意 霍克思较为灵活 男女主 角译音 次要角色译意 但显然都未能以一两个 词的姓名译出浓厚的文化内涵来 然而 红楼梦 中的姓名文化是全书锦上之 花 要翻译出这部小说的文化精华 姓名背后的文 121 第2期夏登山 红楼梦 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 化内涵就非译不可 既然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不 能用三言两语传达 加注释的方法就是唯一的选 择 一方面 注释不受篇幅 时间限制 可以详尽 地表达音意译所不能译出的内涵来 另一方面 脚 注也不会使译文失去原文的简洁和含蓄 因此 上述姓名均可加注释以将原文中的含义 联想和 所引源诗词在姓名第一次出现时注明 如宝钗可 以简要地注释如下 Bao Chai literally means Precious Hairpin in Chinese Hairpin is usually used to symbolize departure between lovers in Chi2 nese ancient poems As this novel says in chapter 62 this name is taken from Li Shangyin s Tang dynasty poemWithered Flower which depicts a gloomy atmosphere of the heroin of the poem as well as withered flowers 对注释译法持反对意见者声称有些情况下 这种靠注解或旁人点拨而领悟 奥妙 的感觉 与 我们读原文时自己品出 奥妙 的乐趣截然不 同 他们认为这只是读者被动消极的被告知 谜底 事实上 红楼梦 的汉语读者大都也只 有通过注释才能了解到某些名字的源诗及其内 涵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一艺术手法的欣赏 而且 译文读者也是有想象力的 第一次遇到这 些姓名时 他们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搭起名 字和内涵之间的 联想桥 但上百次的重复会使 这一 联想桥 根深蒂固 正如法国小说 红与黑 的书名翻译 红 黑在源语文化中的代表意义分别 是军队和教会 汉语中并没有这样的联系 但实践 证明 红与黑 早已深入人心 不失为一个好的译 名 读者想象力由此可见一斑 莎士比亚的Son2 net18中的名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2 mer s day 也并非一定要改成 将你比作春日 相反 夏日 倒更为常见 汉语读者也不会认为此 处诗人是出于贬义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雪 莱的 西风颂 西风和西风的联想在欧洲和我国 正好相反 但却并不影响我国读者对这首诗的接 受 国人对与译语文化背道而驰的译名都能搭起 积极的联想 更何况 红楼梦 中的这些姓名 随 着译语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姓名及注解的内涵会 融为一体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三 结 论 必须承认 注释译法不是 红楼梦 姓名翻译 的最佳选择 翻译过程中译者若得神来之笔 将 源语文化和译语习惯集于一身 自是译文龙凤之 睛 因为好的译名体现人物性格命运 提携全文 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和 爱憎感情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但更多情况则 是由于受文化欠缺的阈限 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 词 若译者不假思索 信手拈来 就会漏失原作精 华 甚至曲解原意 诓误读者 此时 注释补充译 语中缺乏的文化背景就是唯一而又有效的手段 只有全面反映作者的意图 才能算是真正的忠于 原作 也只有忠于原作 才是真正的忠于读者 注 释 傅继馥 红楼梦 人物命名的艺术 红楼梦 学刊 第二辑 1980年 第223页 赵冈 红楼梦 里的人名 海外红学论集 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第164页 吴世昌 红楼梦 探源外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第282 283页 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 2000年 第39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