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1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1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1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1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学习西方器物与救亡图存 旧知检查 抽背 3分钟 1 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层面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和作用 2 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层面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及其实质 结果及意义 3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层面 代表人物 列举一人说出其主张 康有为思想特点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结果和作用 多角度分类法 对政治 经济 思想等 二 学习西方制度与救亡图存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多读多记多理解 镜头一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前对联 镜头二 鲁迅的 药 华老栓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 不去求医 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于是拼命积攒铜钱 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搞到手 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 思考 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特点是 愚昧 迷信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 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 就把她娶回家了 回家一看 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思考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 镜头三 民国初年 北京 中华新报 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 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 未婚夫就死了 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 历尽了喝符灰水 吞金 上吊 投河及三次绝食 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镜头四 乌黑 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 思考 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的什么社会现象 传统伦理道德束缚人的思想 文言文影响人民阅读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 渐渐有点废然思返 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 决计不可能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思考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说明了什么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改变旧心理 唤醒全人格的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想一想 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如何 二十一条 签订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 材料探究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政治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材料二 想一想 材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经济 一战期间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各科教科书 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 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 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 军制等课 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 材料三 1914年袁世凯身穿皇帝礼服举行祭天仪式 袁世凯上台后 通令全国 尊崇孔圣 强迫国各学校 尊孔读经 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材料四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 政治方面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袁世凯复辟帝制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2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 思想文化 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影响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运动 说明 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为一定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 直接原因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兴起标志 2 主要阵地 3 代表人物 4 旗帜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陈独秀 青年杂志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封建文化 后改名为 新青年 一 新文化运动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兴起标志 2 主要阵地 3 代表人物 4 旗帜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大 合作探究 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蔡元培提出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方针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新青年 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兴起标志 2 主要阵地 3 代表人物 4 旗帜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大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兴起标志 2 主要阵地 3 代表人物 4 旗帜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大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蔡元培 德先生和赛先生 即民主与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羞为浅化之民也 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与人权 并重 陈独秀 敬告青年 材料2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 即民主 并重 陈独秀 敬告青年 材料1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 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材料3 打倒 孔家店 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 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 吃人 鲁迅 狂人日记 材料4 文学要 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 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材料探究2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兴起标志 2 主要阵地 3 代表人物 4 旗帜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大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德先生和赛先生 即民主与科学 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提倡民主 科学 反对专制 愚昧和迷信 核心 2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思想革命 3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形式 手段 文学革命论 建设新鲜 平易 通俗的新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开始 新文学的典范 1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工具 2 北洋军阀时期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 尊孔复古 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拓展探究如何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 尊孔 与新文化运动中的 打倒孔家店 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 利用孔子权威来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新文化运动抨击服务于封建统治的儒家道德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和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四 1919年5月李大钊为 新青年 主编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材料二 新青年 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被誉为青年的 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 如清夜闻钟 如当头一棒 材料一 我没见过他 怎么能爱他 我没有爱他 又怎么能嫁他 这简直是一件买卖 拿人去当牛马罢了 我要保全我的人格 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 自觉的女子 材料三 中国存亡 就在这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节选 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探究3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材料五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 打倒孔家店 吴虞取消汉语 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 刘半农 局限性 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全肯定的情况 材料探究3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四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 1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 弘扬民主和科学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爆发提供了条件 3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文化转型 最重要 局限性 1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代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思考 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我们如何看待此观点 4分 观点 只要引进西方民主 科学 就可以救国 2分 评价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思想空前解放 但存在着绝对肯定西方的偏激看法 2分 效果检测 拓展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思考 可能是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 宣传马克思主义 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开始传入 新文化运动后期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 李大钊 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 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爆发后 撰写文章 1919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法俄革命之比较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问题与主义之争 成立社团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 湖南 组织建立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创办刊物 新青年 劳动界 劳动者 劳动音 1921年 中共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 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3 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缔造了新中国 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兴起内容评价 政治 经济 思想 前期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积极局限 新 在何处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活动基地 指导思想 比较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 君主立宪 三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