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点滴体会.docx_第1页
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点滴体会.docx_第2页
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点滴体会.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点滴体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作业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进行了改革与探讨,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一、“差生”的作业当面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差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词,一般指在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看到“差生”这个词,不由使笔者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差生”和一个学习好的学生看书时都睡着了。老师的评价却大不一样,对“差生”老师是批评“太懒,拿书就睡觉”,对学习好的学生老师是表扬“睡着了还拿着书”。由于在好多老师眼里,“差生”是“钉子”,是最难教育的学生,因此在作业评价方面,他们也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要么教师在作业上重重的、大大的画一个“”,要么批上“重做!”。这样,“差生”在学习上大都因为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而缺乏信心,破罐子破摔,在情感上也容易与教师产生对抗情绪。为什么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多年来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方式不合理,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给这些学生人为的扣上了“差生”这顶帽子,使他们永远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赞扬和鼓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差生”的作业评价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研究中,笔者以自己所带的135名四年级学生中的后24名(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准)为研究对象,把他们每8人一组,分成了A、B、C三个组,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实验前这24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生1生2生3生4生5生6生7生8A组425761.56372.574.57677B组56.560.562.56771.57475.578C组6567.57172.5757878.580实验中,我对三组学生的作业采用了不同方式的评价:A组学生既当面批改又用语言激励。当面批改时如发现错误,立即进行个别指导,必要时让其口述错误原因,并要求其及时改正。激励性的语言如:“大有进步,继续努力!”“你真棒,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你的进步,表明了你的实力,相信自己,努力吧我的好学生!”B组学生只当面批改,但不激励。C组学生既不当面批改也不激励。一学期后他们的成绩如下表:生1生2生3生4生5生6生7生8A组5361.56463.5757978.583B组616361.57169.578.57780C组666876.570.575.5818278.5实验前、后三个组的平均成绩对照如下表:实验前平均成绩实验后平均成绩A 组64.669.7B 组68.270.1C 组73.474.7对比实验前、后的成绩就会发现,A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进步较大;而B组学生也有进步但不明显,C组学生几乎没什么变化。不仅如此,A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大都有了明显变化,学习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和老师的情感日益深厚。而B组和C的学生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在评价作业时,教师要坚持“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观点,“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多关注学生的起点和个性差异及其努力程度,多进行纵向比较,少进行横向比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正如叶圣陶说的:“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只有这样,“差生”才会在评价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他们发展的“推动器”,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二、作业评价写评语,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不少老师认为,作业评价就是批改作业,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因此,在评价作业时,他们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一个正确与否的判定符号、等级,有的甚至连评定等级的功夫也省去了,只是简单的打一个“”或者“”。这样,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改正,在作业中的精彩表现得不到赏识和鼓励,作业评价的功能得不到发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一样,在学生的作业中写下一句或几句有针对性的、饱含真情实感的评语,以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定学生的作业时,笔者不光简单的评“A、B、C”,还要配上相应的评语。如:对A等作业一般写“棒”、”“优”、“很好”等,如果连续得好几个A等,就在作业本上写“你的作业让老师爱不释手”等激励性的评语。B 等作业写上“良”、“其实你还能做得更好”、“你离 A 就差一点点”、“你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书写再认真些你会更棒”等期待性的评语。对于 C 等作业,有意不写“C”,而写诸如“题你的思路错了,应该这样想”、“计算错误可不该噢”、“换种思路再试试”、“不妨向别人请教请教”等引导性的评语;对于学习态度出现问题的同学,则注明“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你的学习出现了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的话就来找我”等关爱性的评语。采取这种评价方式以来,笔者所带两个班的学生几乎没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即使个别学生哪一天有特殊情况不能交作业,都能主动找老师说明,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每天跟在个别学生后面讨要作业的现象。久而久之,师生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也变得爱学数学、爱写数学作业了,笔者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题,笔者不是简单的画上“”,还要在错题旁边加上批注。如“理解错误”、“计算错误”、“数据抄错”、“单位错误”对于理解性的错误,必要时教师还要写出详细的点拨。这样,当作业反馈给学生时,他们就对自己的错误一目了然,就会立即进行反思,找出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对测试卷的评价,笔者不光是给出分数,还要配以适当的评语。如,成绩优异的试卷,写上“老师真为你高兴”、“看到你的进步我很欣慰”、“你的努力初见成效”等鼓励性的评语,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则帮助其分析试卷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在试卷上批注:“不是成绩好的同学比你聪明,而是他们比你更细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建议你准备一个纠错本,专门用来整理错题,以后隔三差五打开看看,可加深理解和记忆。”用这样的评语来鼓励孩子树立信心,迎头赶上。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的确,教师简短的评语,能使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这样,作业评价就真正变成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动力。总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