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隧合福箱梁技-工程位置徽州梁场工程名称预制箱梁工程项目32米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施工日期2010年9月28日交底内容及附图为确保徽州制梁场制梁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特对预制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进行交底。一、施工前准备1应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混凝土关键工序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2 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咨询、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3 应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4 应明确施工质量检验方法。质量检验方法和手段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以及国家和铁道部的相关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应真实可靠。5 应针对不同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季节、环境条件特点进行混凝土试浇筑,验证并完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二、混凝土搅拌1 开盘前试验人员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用量。水、胶凝材料及外加剂的用量应准确到1%,粗细骨料的用量应准确到2%。2 混凝土配料和计量:混凝土配料必须按试验通知单进行,并应有试验人员值班。配料应采用自动称量系统计量。3 开盘前应检查砂、石的质量情况,核实所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通知单是否相符,数量是否足够生产一片梁。4 开盘前应校核上料计量装置,使误差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检查各运转设备是否完好,保证开盘后设备能正常运转。5 开盘前要校核电子秤及其他计量器具,根据施工配合比调整用料,并由试验人员复核。6 开盘前,应检查拌合机、混凝土输送泵及管道、浇筑、振动等各工序设备的运转情况,风、水、电、汽的供应情况。7 开盘前,应办理模板、钢筋等工序的检查签证手续。8 开盘前应准确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对各种不利气候有相应的准备措施,如夏季的施工措施、砂石料保温或降温措施、雨天的防雨措施等。9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10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11 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满足混凝土最低入模温度(不宜小于5)要求。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或骨料中含有冰、雪等杂物时,也可先将骨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12 开盘后的第一盘混凝土应适当增加胶凝材料。13 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45min损失不宜大于10;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24,入模温度宜在1030。14 根据单片梁6小时左右灌注完的安排,要求混凝土供应能力为40m3/h,而我预制场设置了2台生产能力为120 m3/h的拌和站,因此混凝土工厂生产能力有充分的储备。三、混凝土的运输1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制梁台位,通过混凝土泵泵送到液压全自动布料机,再有布料机布料入模。2 泵送时输送管路应固定牢固,且不得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应始终连续输送。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应分别采用湿帘或保温材料覆盖。3 混凝土前,应先泵送一部分水泥砂浆,以润滑管道。4 混凝土泵开始工作后,中途不得停机。如非停机不可,停机时间不应超过30min,炎热气候停机时间不能超过10min。停机期间应每隔一定时间泵动几次,以防混凝土凝固堵塞管道。如停泵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将管内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泵管。5夏季施工时,应将输送管遮盖、洒水、垫高。6 混凝土泵送完毕后应立即彻底清洗管道,直到管道排出清水为止。7 布料机布置在制梁台座靠近主干路的一侧,共两台,两台布料机布料范围重叠没有出现布料死角。本施工方案采用回转半径为28m的液压布料机。布料机出口处采用一节软管放料,每个软管由二人掌握放料方向,灌筑底腹板混凝土时出料口不得正对抽拔橡胶管,也不宜对着外模翼板。在混凝土灌注至翼板前应及时清除掉粘附在翼板上的水泥浆,以避免翼板底部形成干灰、夹渣及麻面四、混凝土的浇筑1 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梁体混凝土采用一次性连续灌筑成型。单片梁混凝土灌筑时间不宜超过6h。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2.04.0,模板温度宜在535,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1030。梁体混凝土的灌筑顺序及要求如下:2 浇注原则:自下向上,先腹板后底板,分层浇注,对称布料,振捣密实。3 浇注顺序:2台布料机(或泵车)分别先从两梁端开始浇筑,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从梁体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浇筑的方法。水平方向沿梁体纵向分段从一端向另一端;竖直方向先底腹板结合部位,再腹板,后底板,最后浇筑顶板,每层厚度30-50cm。4 灌筑腹板梗斜处时,为保证底板交接部位及其附近区域混凝土密实,应将振动棒插入模板预留孔内,沿周围振捣。底板混凝土的振捣完全以振捣棒振捣为主。振捣下梗肋处的底板混凝土时应特别小心,不得将振捣棒插入下梗肋下部,以免造成下梗肋上部形成空洞。腹板的下部砼以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为主;振捣重点为近模板处、预埋件(预留孔)处,预应力管道周围及锚下、钢筋密集处。5 腹板混凝土灌筑采用纵向分段斜向分层的方式,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宜超过30cm,层间时间间隔不大于30min。两台布料机分别从两端向中间灌筑,但在跨中部位应交叉搭接,以防跨中部位形成水泥浆集中造成截面薄弱。6 灌筑底板混凝土时应让混凝土充分翻浆,保证腹板下梗肋处的混凝土密实。下梗肋处的腹板混凝土在没有灌满之前不应将翻浆堆积的混凝土摊平。7 灌筑底腹板混凝土时滴落在内模及翼板顶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除掉,以免底部形成干灰或夹渣。8 在腹板灌筑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用小锤敲击内外模,通过声音判断腹板内混凝土是否灌满。9 在梁体混凝土灌筑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值班检查模板、钢筋,如发现螺栓、支撑等松动应及时拧紧,漏浆处应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移位,应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10 混凝土灌注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每次振捣按混凝土所灌注的部位使用相应区段上的附着式振动器。11 混凝土振动时间,应以表面没有气泡逸出和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宜。混凝土振捣应有专人指挥、检查,振捣应定人定点分片包干、责任到人。12 操作插入式振动器时宜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应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每点振动时间约20s30s,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注的混凝土面层下50100mm为宜。13 桥面混凝土应确保密实、平整、坡度顺畅,因此除应按规定进行振动外,还必须执行两次收浆抹平,以防裂纹和不平整。桥面振捣应采用滚动式提浆机。提浆机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激振力及施工荷载作用下变形不大于5mm。14 滚动式提浆机振动提浆完后,还有采用人工抹平机收浆、抹平。人工抹平机和滚动式提浆机同轨道,收浆人员站在人工抹平机上对箱梁顶面进行收浆抹面。收浆抹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桥面一经收浆抹面初凝前不得践踏。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员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要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按照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严格按施工的机具的操作规程办事,禁止超载工作,布料管在模型上下移动时要注意起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空飞行器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案
- 铝灰渣资源化回收技术研究
- 酒店预订系统优化及客户体验提升策略制定方案
- 美术系毕业论文选题
- 临床药理学考题及答案
- 台球俱乐部教学学员选拔规章
- 风电机组基础施工方案
- 2025版锚具研发项目招标合同范本与文件编制细则
- 2025版新型工艺抹灰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中途退租合同及权益维护
- 电厂消防培训
- 农产品加工可行性报告
-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
-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
- 煤矿项目部管理制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一年级得稳稳地走-一年级家长会【课件】
- 园林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学校食堂员工安全培训
- 静脉采血安全管理
- 18项核心医疗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