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导学案(教师用) 实验中学 高二政治备课组 2012年12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要求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5、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知识梳理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A.传统习俗的继承,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B.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成为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顺应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每逢佳节倍思亲,台湾的“乡愁”)(2)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区别: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其中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是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的。其中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最主要因素。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训练反馈一、判断改错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节,因此我们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有效形式。(错)4、传统建筑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5、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其内涵是不变的。(传统内涵能够因时而变)6、文化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7、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求淘汰所有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求淘汰传统文化过时的消极的东西)8、民族节日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9、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0、当代文化总是优越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传统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华与糟粕)二、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 CA、对我国传统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2、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A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3、(2010年高考江苏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4、不管是在中国内地还是台湾地区,每到清明节都有祭祖扫墓,端午节都会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待。这说明 D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5、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D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C A、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部吸收 B、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删除7、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B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8、(2008江苏卷2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9、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10、现在不仅青少年看动漫,不少成年人也喜欢看动漫。随着FLASH动画、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动漫文化的繁荣的飞跃将加速。动漫作为一种新的视听语言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其中的主要原因是BA.社会制度的更替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思想运动的开展 D.文化交流的发展1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C选择文化的功能传播文化的功能创造文化的功能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A、 B、 C、 D、三、简答题:12、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答案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措施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解析 本题指定的答题范围是“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因此应围绕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与创新进行回答。山东省教育厅要求“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了批判继承,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3、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答:(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晋教版2017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悲愤的吼声2说课稿 浙教版
- 幼儿园夏季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 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与风险防范策略
- 医院血液样本采集及检验操作规范
- 长沙团队管理咨询方案
- 小学英语教学单元教案设计
- 秋季美容院营销方案模板
- 大学生反诈宣传课件
- 体育行业体育产业园区建设方案
- 2024-2025年历年成人高考民法真题及复习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研活动
- 幼儿烫伤课件教学课件
-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1 砌筑工 人社厅发20235号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沪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中小学危险化学药品分类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