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法 课程讲稿(二).doc_第1页
日语语法 课程讲稿(二).doc_第2页
日语语法 课程讲稿(二).doc_第3页
日语语法 课程讲稿(二).doc_第4页
日语语法 课程讲稿(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日语语音第一节 语音和发音器官一 语音的性质人们为了表达语言而使用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称为语音(言語音)()。人们有意识地使用发音器官以表达某种意思时所发出的一切声音,包括语音在内都可以称之为音声(音声)(),以区别于自然界的其他各种声音(包括人们有意识地敲门、拍桌子的声音以及无意识地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咳嗽声、打嗝声等)。音声包括语音和非语音(非言語音)()。向别人打招呼时说,这种声音是语音。为了提醒他人注意而故意清嗓子的,不随心或厌烦时咋舌头等,这种声音是非语音。语音和非语音的区别在于:语音是可以分节的,可以通过发音器官的调节任意组织各种音节;非语音则是不可以任意分节的,不是任意调节、组合的音节。研究语音的性质、具体发音方法和特点的语音学,在日语中叫做音声学(音声学)()。音声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语音,不包括非语音。语音有社会、生理、物理三个方面的属性。(一) 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是表达语言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语言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某种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二) 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对发音器官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必然会发出不同的语音。语音的生理属性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还牵涉到听觉器官,即对语言的感知(对语音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也有基于听觉的一面)。(三) 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物理要素。1 音高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即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发音体振动的频率与其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发音体频率小,声音低,反之则声音高。同一个人是靠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音高的。音高在日语中对区别语言意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每一个词或词组的特定的声调都是通过音高的调节来组成的。例如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在东京语里的音比高的话,是箸的意思,反之则是橋或端的意思。这里所谓的音高,是指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词或词组中的各个音节的高低。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讲话时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这种音高叫做绝对音高,绝对音高对区别语言意义不起作用。2 音强音强(音強)()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受到的作用力的强弱。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发音器官(主要指声带)的强弱来决定的。音强在某些语言中对区别语言意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音强也是指各个音节的相对音强。音强在日语中一般不构成区别语言意义的作用。3 音长音长(音長)()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具体地说是各个音节的长短。音长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区别语言意义的作用。日语中的长音即是元音拖长发音的结果。4 音色音色(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所以又叫做音质。音色的不同区别于发音体本身的物质结构、共鸣器、形状以及发音方法的不同。同一个人,以不同的方法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可以使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带之后以不同的方式受到不同部位发音器官的阻碍和节制,并在发音器官内形成不同形状的共鸣器。二 发音器官发音器官(発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呼吸部分、发声部分、调音器官。(一) 呼吸部分呼吸部分包括肺和气管。肺部呼出的气流为语音的原动力。气流由肺部呼出,通过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鼻腔以及口腔等各类发音器官。(二) 发声部分发声部分指的是喉头部分。喉头有两片声带,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做声门(声門)(),声门可以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或留下极小的空隙),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时,就会引起声带振动并使之发出声音。人们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变化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打开着的声门时,声带不振动也不发出声音。振动声带的声音叫做有声音(有声音)(),不振动声带的声音(即气流冲击发音器官但不振动声带的声音)叫做无声音(無声音)()。(三) 调音器官自咽头往上至口腔与鼻腔的各个器官为调音器官。这一部分又叫做声道(声道)()。控制调音部分的各个器官,部分性地改变其形状或位置,可以使得由此通过的有声音和无声音形成种种不同的音色。控制口腔中的某些器官,将其上下贴紧阻住气流,并让软口盖和小舌下垂,从而使气流从鼻腔中呼出,这样发出的声音叫做鼻音(鼻音)();使气流从口腔和鼻腔中同时呼出,这样发出的鼻音叫做鼻化音(鼻化音)()。除上述情况外,大多数音色的调音都是在鼻腔封闭(软口盖和小舌上升堵住鼻腔)的状态下来进行的。口腔中的调音器官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部分的器官有上唇、上齿、上齿龈、硬口盖、软口盖等,这部分器官在调音时动作幅度较小;下面部分的器官有下唇、下齿、下齿龈、舌头等,这部分器官活动灵便,动作幅度较大。调音时动作幅度较小的器官叫做调音点(調音点)(),活动灵便的下面部分的器官叫做调音者(調音者)()。调音时起主要作用的器官叫做调音部位(調音位置)()。区别语音的调音部位一般以调音点为主要特征,但是分析齿音、双唇音、舌尖齿音、上唇下齿音等的调音位置时,则要把调音点和调音者都考虑进去。口腔中的下面部分的调音器官中,以舌头的活动最为灵便。调音时改变舌头各部位的形状和位置,都会对声带发出的声音(包括有声音和无声音)产生种种阻碍和影响,并造成不同的音色。舌头主要分成舌尖、舌面、舌根三个部分,他们在调音时发音各不相同,其中舌面又分为前舌面、中舌面、后舌面,元音的调音主要是通过控制舌面的不同部位来进行的,而辅音的调音往往也需要辅以对舌面各个部位的控制。控制调音器官,使气流在口腔或鼻腔中呼出,还可以使气流在口腔中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阻碍。例如从口腔中呼出的气流,有时是冲破上下两个部位的封闭,迸裂而出,爆发成声,有时是从上下两个部位接近并留下的窄缝中摩擦成声,等等。对气流形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叫做调音法(調音法)()。第二节 单音单音(単音)()是从音声学的角度区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 单音的分类(一) 单音的分类方法单音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个基准。1 有声音和无声音的区别2 气流受发音器官阻碍与否3 调音部位和调音法的不同(二)单音的种类根据单音分类的基准,单音一般主要分成元音和辅音两种,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也可以称为半元音。1 元音元音(母音)()原则上都是有声音。振动声带、呼出的气流不受发音器官阻碍的单音成为元音。元音还可以根据口腔的开合、圆唇与否、舌位的高低及前后进一步分类。2 辅音辅音(子音)()包括有声音和无声音。气流受发音器官阻碍的单音成为辅音。辅音还可以根据声带振动与否、调音部位、调音法进一步分类。3 半元音半元音(半母音)()是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半元音接近于元音的发音,因此有时候被作为元音看待。反之,由于半元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发音器官的阻碍,因此也往往被作为辅音看待。二 日语的元音元音在发音时虽然不受口腔发音器官的阻碍,但是受到各种节制和影响,如口腔的开合程度、圆唇与否、舌位的高低和前后等。因此,元音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其中舌头的高低与口腔开合大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 按口腔开合大小分类口腔张开大的称为开元音(広母音広口母音大開母音),舌位低。口腔张开小的称为闭元音(狭母音狭母音),舌位高。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有半开元音(中開母音)和半闭元音(中閉母音)。为开元音,但与中国汉语的a相比,张口程度小。为闭元音,比中国汉语的i、u张口程度大,舌位也低。介于半开和半闭元音之间,偏半闭,日语中称为中開母音。(二) 按圆唇与否分类可以分成圆唇音(円唇音)和不圆唇音(非円唇音)两种。日语中只有是圆唇音,都是非圆唇音。(三) 按舌位高低分类(与口腔开合程度有关)舌位低的称为低元音(低母音),口腔张大。舌位高的称为高元音(高母音),口腔张开较窄。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有半低元音和半高元音。为低元音。是高元音,舌位比中国汉语的i、u偏低。的舌位介于半高与半低之间,日语中称为中元音(中母音)。(四) 按舌位前后分类前舌面接近硬口盖的元音成为前舌元音(前舌母音)。中舌面接近硬口盖的元音称为中舌元音(中舌母音)。后舌面接近软口盖的元音称为后舌元音(奥舌母音)。是中舌元音。是前舌元音。是后舌元音。按照上述分类方法,日语元音的发音情况如下。a (非圆唇)中舌低元音i (非圆唇)前舌高元音u (非圆唇)后舌高元音e (非圆唇)前舌中元音o (圆唇)后舌中元音日语元音发音的口腔和舌位示意图如下。前舌 位后i u 小口腔的开合e o大a三 日语的辅音日语的辅音可以按以下三个条件进行分类。(一) 按声带振动与否分类1 有声辅音气流振动声带的辅音叫做有声辅音(有声子音)。2 无声辅音气流不振动声带的辅音叫做无声辅音(無声子音)。(二) 按调音部位分类按调音部位分类时,一般以调音点为主要依据。1 双唇音通过上下嘴唇调音的辅音叫做双唇音(両唇音)()。如p、b、w、m。2 齿音通过上下齿(或上齿龈与舌尖)调音的辅音叫做齿音(歯音)()。如:s、z、ts、dz。3 齿龈音通过上齿龈(或上齿龈后部与硬口盖前部)与舌尖(或前舌面)调音的辅音叫做齿龈音(歯茎音)()。如:t、d、n、 、r。4 硬口盖音通过硬口盖与舌面调音的辅音叫做硬口盖音(硬口蓋音)()。如:、j。5 软口盖音通过软口盖与后舌面调音的辅音叫做软口盖音(軟口蓋音)()。如:k、g、N(拨音)。6 喉音通过声门调音的辅音叫做喉音(声門音)()。如:h。日语辅音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把上述齿音、齿龈音、硬口盖音三种音分成齿龈音和齿龈硬口盖音两种,齿龈音包括t、d、s、z、r、ts、dz、n,齿龈硬口盖音包括、j 、。这是一种对舌位比较重视的分类方法。在其他语言中比较常见的还有唇齿音f(上齿与下唇调音)。日语中书写外来语的、的发音,其辅音也接近于唇齿音。(三) 按调音法分类按调音法分类,主要是考虑气流受调音器官的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法。1 爆破音爆破音(破裂音)()发音时上下两个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的瞬间爆发成音。如:p、b、t、d、k、g。2 摩擦音摩擦音(摩擦音)()发音时上下两个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并摩擦成音。如:、w、s、z、j 、h。3 塞擦音塞擦音(破擦音)()是由爆破音和摩擦音在同一调音位置先后于一瞬间发出的音,也就是说,先调爆破音,紧接着转换成摩擦音,如果拖长发音的话,则只剩下摩擦音。这种音不能认为是两个辅音。如:ts、dz、。4 鼻音鼻音(鼻音)()发音时口腔封闭,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呼出。如:m、n、g、N。5 弹音弹音(弾音)()发音时舌尖弯向硬口盖,受气流冲击轻轻向前探出。如:r。有些分类方法中把弹音归入摩擦音一类。按调音法分类,在其他语言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辅音叫做“边音”(側面音),即舌尖与上齿龈接触并使气流从舌头两边留下的空隙中通过而发出的有声音,如中国汉语的l。这种音与日语中的弹音r(即行音的辅音)有所不同。日语的辅音按上述分类方法列表如下。日语辅音表双唇音齿音齿龈音硬口盖音软口盖音喉音爆破音无声pt(c)k有声bdg鼻音无声有声mn 摩擦音无声 sh有声wzj塞擦音无声ts有声dz弹音无声有声r注1 w和j为半元音,因为带有较轻微的摩擦音,往往也作为辅音看待。注2 促音的发音方法,实际上是重复下一音节的爆破音(以及塞擦音中的爆破音部分)或摩擦音。如一歩(ippo)、一着(ittyaku)、一足(issoku)。kstnhmyrwgzd第四章 形式名词日语里有许多很少或根本不具备实质性语义的形式名词(形式名詞)。形式名词又称形式体言(形式体言),由于其只具名词的形式而不具实质意义,故不能独立使用,一定要跟在具有实质意义的定语(連体修飾語)后面,方能连同该定语在句中作主语或谓语等。反之,某些具有实质意义的动词句等要在句中起到一个体言的作用时,也须后接形式名词方可。可见,形式名词在句中虽不具实质意义,但具有很重要的语法作用。注意,这些词为实质名词时,大部分可以用汉字书写,但为形式名词时,大都用假名书写。1 、形式名词“”由表示所有的格助词“”演变而成,有的语法学家将此称作准体助词(準体助詞)。判断是否形式名词时,只要它不用在句末,看它是否在句中充当定语,即如在句中修饰后面的名词,则为定语,该“”是格助词,否则就是形式名词(注意不要和并列助词“”混淆)。“”作为形式名词,所表示的语义根据前后文意思的不同而有所异,如例(1)指某人之物,(2)指示人,(3)表示事情,(4)代替了“不好的事情”,(5)指代事件,等等,不一而足。() 鞄()誰。() 私子供。() 日本語漢字覚大変。() 天気悪。() 私家近立派建。形式名词“”经常在句末与断定助动词“(、)”一起使用,可以表示各种语气:如例(6)表示理由和解释;(7)具有“换句话说”的语义;(8)表示发现;(9)表示强调;(10)表示预告;(11)表示强求或命令等。此时的“”有时音变为“”。() 昨日学校休。頭痛。() 今日、私大学卒業。明日学生。() (掲示板見)明日会議。() 道渋滞。()先生、話。部屋伺。()帰。(快回去!)“”的否定形式是“”(口语中经常变为“”),但此“”如例(12)所示,只表示部分否定,而非表示全盘否定。 ()私新宿買。秋葉原()買。2如例(13)所示,“”原是具有实质性语义的名词。()起不注意。(事情是由于不注意引起的。)形式名词的“”是由实质名词“”的语义抽象化所演变成的。形式名词“”的语义根据其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和前后文意思的不同而有所异,比如(14)表示事情,(15)为值得之意,(16)表示有时,(17)表示事实,(18)表示情形,(19)表示的是状态。()難。()高金出。()朝電車乗。()少知。()大学入。()悲、金全然。形式名词“”还可以和其他语词组合成多种惯用表达法,比如例(20)用“”的形式表示经验,(21)用“”表示自己的决定,(22)用“”的形式表示“当作”之意,(23)用“”的形式表示假装之意,(24)以“”的形式表示结果,(25)的“”之形式表示不必要,(26)的“”表示可能,(27)以“()”之形式表达愿望和劝告之意,同样形式的(28)则表示感叹之意。 ()行。()今日止。()話聞。()母病気、会社休。()会社。()今手紙書。()人大勢見。()A:文章。B:文章読。()娘人形抱眠。以上所举均为形式名词“”用法中之常用者,余不赘述。至于接于句末的“”,业已转成了语气助词,这里不予讨论。 如例(29)、(30)、(31)所示,“”原为实质名词。()値段高。()私村田、主人。()言。(懒得说话。)形式名词“”系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来,一般用“”的形式,如(32)表示感叹,(33)表示“应该”、“必须”等意。其否定的表达方式则如(34)所示,是“”。()新幹線速。()大人言聞。(大人说的就得听!)()人悪口言。(不应该说人家的坏话。)用“”的形式,可以表示回忆以往常有的事情,如(35)。还对已经实现的事实解说其原因或理由,如(36)。()川君遊。(记得当年常和你在这条河里游玩。)()今年車使用義務付。子供自動車事故死亡率上昇法制化決。(由今年起规定轿车上必须使用儿童专用椅。这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儿童死亡率升高而用法律规定的制度。)用“”的形式表示强调,如(37)。()彼潜在能力。(他的潜力非常好。)此外尚有接于句末的“”和由“”与其它词组成之“、”等皆已助词化,故这里不予探讨。“”和前面的“、”一样,如例(36)、(37)所示,原本也是实质名词,表示地方、场所。 ()乗。()駅出口待。由实质名词演变而成的形式名词“”如例(40)表示部分或一个点,(41)、(42)和(43)表示时间,(44)的“”表示场合,(45)的“”表示的是范围,而(46)之“”则用于说明。()悪怒。(你的缺点是动辄就发火。)()来。一緒茶飲。(你来得正好,一块儿喝茶吧!)()忙下、。()食写真撮。(正吃饭的当儿给照了相。)()見、水。(看上去很漂亮,可就是怕水。)()聞、今度新国語辞典出。()求、小。大夢。(我们所追求的绝非如此小事,而是更大的理想。)动词谓语的不同时态后接“()”可以构成不同的时间概念,如例(47)表示的是正要进行某一动作,(48)表示某动作正在进行,(49)表达的是刚过去的事情,而(50)用“()”描写的是过去的某种状态。()出掛。()書。()今、帰。()少火事。(差点儿失火。)由“”和其它词组成的“、”、和“()”已助词化,这里不予细述。形式名词“”通常与表示肯定判断的助动词“”组合成“”的形式使用,如例(51)表示当然的道理,(52)表示预定。()今、探覧。()汽車10時出。如果用“”,则如例(53)所示,表示确信。()佐藤帰宅。 “”表示按理应该如此,但实际结果却不同之时。()彼来、急用来。“”还表示理由,用“()”的形式,如例(55)所示,表示不会、不可能。()太郎次郎勝。用“”的形式,表示现实与预测不同时发话者的失望、后悔之意。()。思。(不该这样的,应该更好些的呀。)6“”作为实质名词时的主要语义如例(57)所示为意思、(58)为理由。()外人速話、何言分。()学校休、話。“”作为形式名词时用时,常与助动词“”结合,表示基于一定的理由而推导出来的结果。()A:洋子、結婚会社。B:寿()退社。(就是说婚后退职罗。)()A:真理()帰国子女。B:道理()英語。(难怪她的英语这么好。)形式名词“”可以和其它语词组合成惯用表达法,如例(61)之“”表现部分否定,(62)用“”的形式表示简单、轻而易举,(63)的“”表示不行、不可之意。而(64)“違”表达的是不同、并非同类之意。()私魚、肉好、肉方食。()。(这是很简单,马上就行。)()今日忙、遊。()今日違。許。(今天非比平常,绝不允许。)7“”原系实质名词,为利益和起作用之意。()子供本。(这是对儿童有益的书。)作为形式名词的“”,如例(66)表示目的,(67)表示原因、理由,常用“”的形式,但并非全部,如例(68)。()行貯金。(为了去夏威夷而存钱。)()行貯金少。(因为去了夏威夷而存款减少了。)()病気学校休。8形式名词“”如例(69)所示,表示原样之意,(70)表示顺从某种状态,(71)表示随心所欲、任意之意。()帽子部屋入。()足向歩。(信步而行。)()思金使、。9“”原系实质名词,为街道、来往、通顺、声誉等意。作为形式名词的“”,如例(72)、(73)所示,为照样、原样意。()教覧。()間違。10.形式名词“”如例(74)所示,意为打算,(75)、(76)为自己的看法、自以为之意。()来月帰国。()私還暦()迎、若。(我虽已属花甲之年,但自己觉得还很年轻。)()、私眼鏡知?置。(嗯,我的眼镜呢?我记得是放在这儿的呀。)如例(77)、(78)所示,用“”的形式,则表示假设某种情形,意为“就算”、“当作”。()旅行、金貯金。(权当去旅行花了,把钱存了起来。)()死頑張。(以死拚搏就没有不成功的。)如(79)所示,“”用于没有这种打算或意愿之时,而“”则如(80)那样,多用于辩解,表明自己没有那种意思。()今行、勉強。(我并没有现在就去的打算,现将有关美国的情况学好再说。)()、邪魔。(对不起,我并没有打搅您的意思。)11“”作为形式名词,如例(81)所示,用“”的形式时表示影响所及的范围,如例(82)那样用“”形式时为某种状况下之意。()各国選挙監視団監視、建国以来初()民主的選挙行。(在各国选举监察团的监视之下,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的民主选举。)()両親了解3年間留学可能。12“”作为实质名词时,意为上面、表面、在之上。当“”作为形式名词时,例(83)表示累加,(84)用“”的形式表示顺序,(85)用“”的形式表示“关于方面”之意,(86)用“”的形式,表示条件,相当于汉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