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禮記學記講課提綱 梅州 黃能武目 錄:一、簡介禮記和學記二、學習古代經典的心態三、學習學記的方法四、學習禮記的內容簡介禮記和學記一、禮記(1)儒家經典“三禮”儀禮十七篇為本體,成書最早,現存最早的關於禮儀的典籍。禮記發揮儀禮之意義與應用,又分為大戴禮和小戴禮。大戴禮八十五篇,梁人戴德所輯;小戴禮四十九篇,德之兄子戴聖輯,即“十三經”中之禮記是也。周禮,原名周官五篇,失去冬官一篇,後以考工記補之。乃古代(周)官制,以此完整嚴密之政治組織,用以經國治民。(2)禮記儒家思想和禮儀論著的選篇(戰國至漢初),它充分論述了西周以來的人本主義思想,處處折射出儒家人文關懷的光輝,廣泛討論了禮的本質、理論、運用等問題,富有哲理,爲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思想資源。其中大學中庸學記樂記四篇與教育關係最密切。二、學記我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較有系統的教育論著,即中國之教育學。它論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教育體系的設置和管理,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它闡述了教學相長、慎于開始、循序漸進等教學經驗,以及長善救失、善喻而教的教學原則。雖然篇幅不長,內容却相當豐富,其教育原理對當前的教育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習古代經典的心態一、不可以批判的眼光去審視,否則所看到的全是自己的看法,又怎能明白古人的意思?EG:朱熹教導學生讀書取其精華:古聖先賢的存心是精華。去其糟粕:自己懷疑,不受教的心是糟粕。二、必須要虛心恭敬,才能領會前人的思想,真正明白書中所講的道理。禮記曲禮:毋不敬禮記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印祖教誨: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學習學記的方法論述有系統,學習抓綱領。現代教育的四大基本要素: 教育目標 教育評價 教育內容 教育方法 學記的落實在弟子規學習禮記的內容一、 教育目標(1)教育的重要性、總目標:化民成俗(化人明德、化子成才)化:感化、教化、潛移默化、自然而然。杜甫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民:世界(人類) 國家(國民) 團體(學校與企業)(師生與員工) 家庭(親人)個人(自己)成:形成、造成俗:淳和優美之風尚,敦厚崇禮之人生(庸俗、低俗、習俗)潮流(時尚)、國風、校風班風、企業文化、家風、德風。、其必由學乎要完成目標,必須靠學習,要達到效果,必須靠教育。全球化教育(分工與合作) 政教(政以濟民,教以化民) 學校教育學習型組織 家庭教育(家規、家訓、家法) 自我教育(修身)、君子有仁慈博愛之心,又能影響大眾,帶動良好社會風尚的人。當下社會能影響大眾的人物:領導者、教師、媒體主持人、演藝界、體育界明星良俗還是庸俗,美俗還是惡俗就在他們一念之間。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教師的本分教師對待工作事業的四種人生態度:(1)以謀生為目的(2)以自傲為動力 (苦)(3)以教育為己任 (4)以愛為根本 愛 (樂)教師的職責與本分:“和諧世界、和諧社會”我的責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拓展,聖賢教育是社會教育的昇華。(二)教育的緊迫性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宇清國安家和人樂,壹是皆以教學爲先。“至要莫如教子”:教育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 教育家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重視家庭教育的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家訓與家書)EG:猶太人複國首建學校 韓國人建國教育先行2、念終始典于學兌:即說,殷代賢臣傅說。 兌命:尚書商書說命篇。傅說對殷高宗武丁曰:應知事理之終始,須學典籍。古書中“學”字,始見於此篇,故引此二句以為證,證學古籍之重要。經典是源頭活水,永不枯竭;是太陽光芒,曆久彌新;是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走得更穩,跑得更快。學經典的孩子,人生起步就領跑。(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哦,補鈣的廣告,文化的鈣更需要補。)(三)教與學的關係1、教學相長“學,然後知不足”(越學越謙卑,知學問之無窮)“教,然後知困”(越教越深究,知己之未通達)“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反省自己有無傲慢)(不力行,但學文;任己見,昧理真)“知困,然後能自强”(勇猛精進,提升道德學問)學習孔老夫子“吾學不厭,教不倦”2、關係處理的結果 教學相長:老師能多反省自身德行修養,而不主要反思教學技巧方法,以身作則才能感化學生。EG:我的自然老師 教學相消:師生相互埋怨,老師覺得學生不受教,學生認為老師不會教。(由果推因,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相互感恩,終身學習才能創造和諧課堂。3、應有的教學態度老師給學生上課,不是在教他什麽,念頭裏有我在教他,我要教他,已經傲慢,已經在控制,古聖先賢教化人民從來沒有這樣的念頭,他們只是告訴大家宇宙人生的真相,分享他的智慧經驗,快樂自在,感恩學生聽他的話,願意來學習,至于接受與否,力行與否,他們不强迫也不勉强。“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明白:教與學是個動態的過程,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的人事物都是老師,學生只有一個就是自己。4、學學半學攴 者,覺悟也。即教字之義;學,學習,效也。說文解字: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教人所以覺人,上所施也。教與學同爲一事,教人乃增益己學之半,即教與學相互而進也。教學一體,密不可分,拋學談教,拋教談學,全無意義。(四)教育的分目標(圖解)離 經 辨 志敬 業 樂 群博 習 親 師論 學 取 友知 類 通 達化 民 易 俗強 立 而 不 反總目標 (近悅遠懷) 止於至善 親民 分 明目 明 標 德 1 3 5 7 9 小 成 大成 此大學之道也(學習的次第) 國 大學:大國三個,小國一個。西 學 小學周 學 校 體 塾:每閭設之系 鄉 庠:每黨設之 注:500家爲一黨 學 序:每州設之 12500家爲遂(術) 校:每鄉設之1、方向明確強調建立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立志、敬業樂群、博習通師、擇友、擇善固執思想行為習慣性格命運境隨心轉:思想觀念越正確,周圍的世界越美好。EG:牧師與兒子 林肯的母親2、學習的次第(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離經辨志:因材施教、學貴立志、夯實基礎敬業樂群:尊師重道、好學近智、團結和睦博習親師:先專後博、一專多能、一通百通 (博習:博學而篤行。曾國藩冰鑒。習:本義為鳥數飛,引申為練習嫺熟。)論學取友:見和同解、志同道合、切磋琢磨 知類通達:通權達變、學道立權、比物醜類 強立而不反:擇善固執、屹立不搖3、教育啟示有沒有把書教好不是最重要的,教沒教對才是最重要的,教學一體,學亦如此。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奮鬥,而是抉擇。人生跨出脚步的大小不是最重要,有沒有跨對才是最重要的。4、明白教學教哪一科不重要,有沒有落實德行教育重要。有這份明白,任何一門學科都可以融合德行教育和弟子規EG:我上美術課先學弟子規。爲孩子一輩子負責,不只爲一堂課的目標和效果。二、 教育內容(1)教倫有七(慎於開始) 1、示敬道也 皮弁祭菜 尊師重道 有禮貌的孩子有福氣 對老師有禮貌的家長 他的孩子有福氣 能遇到好老師2、官其始也 宵雅肆三(鹿鳴、四牡、皇皇者華) 立志報國 明白為什麼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3、孫其業也 入學鼓篋 恭敬學業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EG:父親包課本;訂課外讀物;我回家先寫作業。4、收其威也 夏楚二物 軟硬兼施 寬猛相濟 規矩成方圓 境教的作用EG:大戴禮武王踐阼5、游其志也 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有孝心的孩子會滿父母的願反問家長:是你們的興趣還是孩子的興趣?興趣班變成了負擔班,媽媽的興趣變成了孩子的煩惱。家裏的書桌變成了課桌,溫暖的家庭變成了嚴肅的課堂。6、存其心也 親子互動 孩子需要心靈的交流而不是物質的給予每天給孩子講德育故事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多十少” 7、學不躐等 幼者聽而弗問 幼者:初學者 EG:我初學中國傳統文化的疑問:繁體字、豎著寫。(二)教學安排時教:及時教育。四時季節教育 春秋教禮樂 冬夏教詩書正業: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退息:下課及放假的時候。 動靜相宜 內外結合居學:課後溫習,課外自習,研究作業等。聽課是啟發,用功在課後。臺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老實、聽話)(三)教學內容1、操縵安弦 操縵,曲名,簡單小曲,練習指法,調心扎根。安,熟習而不勞;弦,琴瑟,音樂。 為何學樂?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樂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樂能攝製住人情 情令智隔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2、博依安詩博依:博識而善依附譬喻也。博通於鳥獸草木,天時人事的情狀而能譬喻。為何學詩?詩經,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可以譬喻。 (關睢)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心正)不學詩,無以言。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3、雜服安禮雜服:各種禮服。服,事也。雜服就是雜事,灑掃應對進退無非禮為何學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禮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有別。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能攝製住人欲 欲令智迷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不學禮,無以立(位立於天地人三才之列,沒有資格立於天地間)禮樂的重要性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禮樂交錯于中,發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禮記文王世子)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幹揚也,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爲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魏文侯問子夏,古樂與鄭衛之音,所問者樂,所好者音(鄭衛之音當新樂)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德音之謂樂。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有五穀昌,疾疢不作而無妖祥,此之謂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於內,而民莫不承聽,理髮諸外,而民莫不承順。(禮記樂記)詩禮傳家(樂經失傳了,只剩下樂記)陳亢問伯魚 問一得三 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梅州寶樹堂受益樓對聯:受承詩禮家聲遠,益紹箕裘世澤長。4、興藝樂學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射: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射為諸侯也。(侯,仁、矢。)孔子與弟子練習射箭,對觀者的要求: 奔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爲人後者,不得入,其餘皆入。 幼壯孝弟,耆老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在此位。 好學不倦,好禮不變,耄期稱道而不亂者,則在此位。射之為言者,繹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射者各射己之鵠。(父鵠、子鵠、君鵠、臣鵠)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己矣。(禮記射義) 射箭,韓國叫“弓道”儀禮鄉射禮:三番射禦:駕車(開車)能把四匹馬拉的車駕得像一匹馬拉的一樣,就入道了。書:書法練一萬個點(磨心) 每天寫(摹)一個字(專定)數:計算 天文地理、朔望時節,占卜祭祀等5、學成的關鍵:安與樂安住于當下,心是定的,定能生慧,靜水照大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6、學習的態度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修,習也,行住坐臥。 息,安也,神心俱安。)藏之于心,行之于外,勞逸結合,學而悅乎。(蔡季通睡決)7、學習的效果“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敬道,孫業,務實,及時,好學。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三、教育方法(一)教學弊病(教師的過失) 教學達不到效果的原因1、呻其佔畢 老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 (呆)(傻)2、多其訊言 煩瑣問,一言堂 (多)(蒙) EG:孔子教學 問問題 學生分別作答 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 (士) 子貢:智者知人,仁者愛人。 (士) 顔回: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士君子) 孔子家語三恕3、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趕進度,求多教(備教材,不備學生) (急)(累) EG:教經典趕進度,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4、使人不由其誠 教者沒有誠意(把教書當職業,而不是當事業)導致學生不能自發誠心。(虛)(怨)5、教人不盡其材教學一刀切,沒有因材施教,人盡其材。 (齊)(煩)6、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育違背規律,要求空疏,不得其要。 (歪)(假)施者違背正道,求者流于空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7、教學反效果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李鎮西對教師的定義:能讓學生知識折服,情感依戀,道德欽佩。(二)教學方法運用落實在弟子規 以經解經 相得宜彰1、成功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預防法)弟子規: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教育現狀:奧特曼 蠟筆小新 櫻桃小丸子 老夫子 綜藝節目 愛恨情仇 打打殺殺 恐怖片等論語:少年戒之在色,中年之在鬥,老年戒之在得。EG:我讀幼師,父親約法三章,母親三句教誨。EG:鄰居大年三十卡拉OK廳殺人 表哥死于肝癌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EG:扁鵲名氣為何大?故事啟示:老師有四類。1、高明的老師能禁於未發 EG:我生命中的幾位老師 2、優秀的老師能防微杜漸 3、一般的老師在亡羊補牢 4、平庸的老師卻放任自流教育啟示:一般人只打生理的預防針(接種疫苗) 智者還會打心靈的預防針(紮德行的根) 重視家教,蒙以養正,這是最好的預防法。家訓家規重要。教學運用: 慎於開始我現在帶班先立規矩(對比以前)定規矩要講存心,教人之善勿過高。規矩師生共同遵守,規矩是成就學生的德行,挽救老師的悲心。不是管住學生,利益老師(看存心)規矩與自由是一不是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是方便,自在,不是隨便、無序。 恩威並施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教對學對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聖經舊約 當其可之謂時(及時法)弟子規:凡出言 信為先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置冠服 有定位 讀看畢 還原處 顔氏家訓强過卡爾威特的教育胎教:最早見於青史氏記周氏三母:太薑、太妊、太姒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顔氏家訓胎教的關鍵在于受孕母體的身語意三業的清淨無染,而且夫妻雙方從想要有一個孩子就開始注意。(心地善良的母親容易生出好寶寶) 現代胎教的誤區。早教:大戴禮保傅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順。召公爲太保,周公爲太傅,太公爲太師(教育成王)。同時置三少(師保傅),皆上大夫,與太子宴者也。以下為培養太子的教育過程:孩提時 逐邪人,不見惡行,選天下端士孝悌閑博有道術者與太子居處出入(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少年時 知妃色 入小學(五個學宮)東學 上親而貴仁 親疏有序 為恩相及南學 上齒而貴信 長幼有差 為民不誣西學 上賢而貴德 聖智在功 而功不匱北學 上貴而尊爵 貴賤有等 而下不逾太學 承師問道 太傅罰其不則 達其不及既冠成人時免于保傅之嚴,則有司過之史,虧膳之宰。有過則書,不書則死;書過,宰徹去膳。進膳之旗,誹謗之木,敢諫之鼓。鼓史誦詩,工誦正諫,士傳民語。習與智長,化與心成(應當追求的教育目標)早教的重要 天下之命懸于天子,天子之善在于早諭教與選左右,心未疑而先教諭(小孩爲什麽好教,不懷疑呀)則化易成也。 選左右早諭教最急,左右正則天子正,天子正而天下定。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治國如此,齊家亦然)教育啟示:關鍵期教育,德行教育的關鍵期(三歲看老,八歲定終身)教學運用: 重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第一次” 開口講話就給他正確的名稱,讓他說真實的話。 看到的第一本書就是善書、好書;寫的第一個字是“人”(開筆禮) 第一次拿東西就告訴他物有定處,動物還原。 正視孩子的錯誤,明白自己的職責。 EG:父親引導不承認錯誤的兒子(善體親心,勇於自責)教兒教女先教己EG:母親引導打碎牛奶瓶的兒子(指責變寬容,機會不放過,善後教方法)孩子犯錯就是我們教他的時候孩子犯錯也是他們成長進步的開始 不陵節而施之謂之孫(漸進法)(順適法)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大學: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孝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EG:北京朋友學弟子規。 入則孝,父母不在身邊。(可以不學) 出則悌,我們是獨生子女。(可以不學)教育啟示: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EG:楊老師學書法,教書法。教學運用: 學中國傳統文化一定從弟子規開始 三字經: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學弟子規必須從落實“入則孝”開始。 教師要把忠孝仁愛時時放在心間:對父母盡孝,對國家盡忠,對同事施仁,對孩子施愛。相觀而善之謂摩(觀摩法) 學弟子規,結合德育故事,則整本書都在用此法。 學弟子規就是在觀摩古聖先賢的為人處事之道。弟子規: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觀善,觀存心,觀德行,不只觀方法和技巧。(這個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 讀善書,學善人,見善事都是觀善(觀摩法時時處處都可以用)教育啟示:教學觀摩要觀教者的存心 教學實踐要反觀己心,善體(學)生心。教育運用:請家長、孩子上臺分享學習心得。 學友之間相互走動,觀摩學習,檢驗效果。 觀看好的影片暖春愛回家牽手人生天下父母。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2、失敗之因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EG:康熙教導子孫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EG:印度狼孩卡瑪拉姐妹 “三翻六坐九爬”, 爬足六個月。 EG:顔氏家訓: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 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 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複製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EG:我從事幼教的感受 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 EG:不要媚於西方 美國鮑哲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士無教友則失聽 論學取友燕朋,逆其師。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燕辟,廢其學。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3、教學原則 君子之教,喻也。 譬喻(啟發法)(暗示法) 教育學稱啟發法 心理學叫暗示法 佛家百喻經道而弗牽:引導而不強迫 則和:方法溫和,易於接受 EG:蔡老師引導小女孩撿垃圾 EG:阿朗要看奧特曼,我用故事引導強而弗抑:勉勵而不抑制 則易:學習容易,效果顯著 EG:陶行知的四塊糖(提起正念,長養善心) 流不進大海就流進杯子(引導孩子反思) 阿文阿翰畫老師(感恩學生,贏得尊重)開而弗達:提示(綱要)或啟發(途徑)而不告訴(結果) 則思:促進思考,深思自明 EG:阿朗不學習,我講小貓愛哭的故事(教學相長) 日本孩子心中的“懶爸爸”(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4、學習問題(學生的過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備學生 備教材或失則多(多學) 藝多不養身,藝多不壓身。 (前提是定功有無) EG:啟功練書法 楊老師學電腦 EG:初中學政治 學傳統文化的心得:抓綱要失之因:貪 欲速則不達或失則寡(寡聞)不會深思,不能舉一反三EG:孔子勸學 子路 好長劍 南山竹子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失之因:慢 輕慢或失則易(易成)耍小聰明,走捷徑,學得不紮實;見异思遷,淺嘗輒止。EG:陶淵明勸學 學問哪有什麼捷徑可走勤學(行善)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失之因:癡 走捷徑是最大的愚癡下愚之人上上智,上智之人沒益智或失則止(止步)不求上進,知難就退(懶)止在看別人的過失,評判別人講課的進步。EG:海口講學(理雖頓悟,事須漸修)君子以其所不能而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而不信人三字經苟不教,性乃遷(不是去教別人,是自己要受教) 失之因:疑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妄想(愛走捷徑) 執著(貪戀聖教) 分別(看人過失) 救失:用弟子規就好 去貪: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師長教導一門深入。只取十分之一,十分之九要捨得放下。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要有膽量放下! 弟子規:專與博的完美結合。專:經典 博:生活 去慢: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EG:子路爲蒲宰,爲水備修溝洫(仁禮統一)孔子家語觀思 “是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破:做好事就行,何必學經教) 師長教導長時熏修 去癡:寬為限,緊用功。(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EG:三隻小豬 空中花園 去疑:勿畏難,勿輕略。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讀誦受持,爲人演說。 行孝不能等 行善不能等 百善孝為先 是一不是二5、教學技巧 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善教者:有綱領、師承、法脈的老師 有家規、家訓、家法的家長 繼其志:弘揚正法,承傳家風 關鍵在於師長處處愛護學生,成就學生的存心(傳心) EG:史可法與左光鬥 許浚與柳義泰(心醫)學友與他的初、高中班主任備課講課所追求的目標:言約而達,理微而臧,罕辟而喻。四、教育評價評價一種教育好不好,主要看兩個方面:教師的教學水準高不高(擇師,為師的標準)學生的學習能力強不強(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現代教育重視硬體設施,其實軟體提升才是關鍵。(1)為師的標準經師:知難易,知美惡,能博喻 難易:強迫則難 熏習則易 “教學規律” 言教、說教難;身教、境教易。 美惡:才有高下,質有美惡 “學生狀況” 博喻:喻切則理明,喻誤則理謬。 “善用譬喻” 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對症下藥。人師:君以身作則 親關懷愛護 師引導教誨三王:禹、湯、文武 四代:虞、夏、殷、周 唯其師:賴師以治,四代以前君親師一體,四代之後君為民擇師(2)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嚴師:師對生是嚴格,生對師是尊敬 師嚴道尊敬學(尊師重道,教學為先) EG:教師節溫總理去小學聽課 EG:季羨林生日溫總理去祝壽真正的尊敬老師是聽話(依教奉行),而不是鞠躬送禮。尊敬老師是尊敬每個人自己本有的性德。雪公師訓(3)師生互動,一問一答 1、教學境界 理想: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 糟糕: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評價老師不能光看勤奮,還要看存心。EG:老師拼命辦班賺錢2、學問學問學會提問和答問 學生不明白有疑問,向老師提出,老師答疑解惑。 老師爲瞭解學生的狀况,向學生提問,學生回答讓老師知道。提問的技巧 學生問:循理而問 (為什麼“幼者聽而弗問”?因爲抓不住理,未能掌握綱領之前,要麽亂問,要麽關注枝末。) 老師問:因人而問 (才有高下,質有美惡。)多問有啟發性、有多種答案的開放型問題,如:假如你是大舜,你會怎麼想怎麼做?蔡順拾椹為什麼用兩個籃子?少問是非問,如:可不可以?好不好?對不對?不問刁難問。答問的技巧老師答:應機說法,師生共鳴(契機契理,啟迪人心)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中人以上可以語上學生答:從容思考,圓滿回答(量力而作,不問此答彼) 教學留白,提問之後停頓幾十秒再請學生回答(4)人師一定要解行相應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強調力行) 為什麼不足以?因為不能啟發人。為什麼不能?因為沒有力行。沒有力行就體會不深,心得、見解出不來,又如何去引導別人。契機契理(觀機能力) 决定老師水平的高低(修身重要) 機是言語、行爲,言爲心聲,行由心主,聽言察行,知其心志,然後示之以方法是智慧。 “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為諸庶人,做不請之友”舉一反三(權變能力) 決定學生能力的強弱(悟性重要)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焉”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5)學習的方法 基礎教育重要,教育的基礎在家庭,基本功訓練必須扎實有效,來不得半點虛假,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明白) 1、善學之法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 冶金須知火性,為裘,亦須火烤之,為裘,則知冶金矣。 冶金須器皿結合平整嚴密,為裘,亦須縫製平滑整齊(線走得疏密如何) 遷移能力 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為弓須知力學,為箕,彎竹柳而為之,為箕,則可以為弓矣。先學為箕,可以熟悉材質、韌性、力度,有經驗之後,材料拿來,一眼就可以判定能不能做一把好弓。 EG:醫道、大長今學醫從采水開始 同化能力 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 初駕之幼馬,使隨於車後,習之熟,則可以駕車,此言先習而後學也。EG:上崗之前先實習觀摩學習、間接學習 觀善能力(模仿能力) 良:有智慧的長者、優秀的老師 必:必須經過打基礎這一步 思考:為什麼學冶先學裘,學弓先學箕? 為什麼師長讓我們學聖教從弟子規開始?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打好基礎就是善學的方法,老老實實從基礎學起,不好高騖遠,同時多思多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是學習的正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EG:我是天才優等生根基牢固,基礎紮實,才能突飛猛進,厚積薄發;依教奉行,不走捷徑,就是學習的捷徑。2、學習要抓住綱領 提綱挈領,才能融會貫通;綱舉目張,方可妙用無窮。“萬變不離其宗” 化繁為簡 大道至簡比物醜類 比物:觀事物之同异而爲分合也。 醜類:等類也。 比物醜類:比較事物之間的異同 並把它們分門別類 比物醜類與知類通達相應,鍛煉譬喻能力比物醜類是要讓學生能觸類旁通,知類通達,舉一反三,培養他們分析研究與綜合判斷的學習能力。五聲:宮、商、角、徵、羽 鼓是敲打節奏的,雖不是五聲之一,五聲演奏形成旋律,但沒有節奏的襯托,就顯得雜亂無章,不和諧。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07年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仓储管理实务》课件
- 幼儿园小班科学《水果百宝箱》课件
- 2025合作伙伴委托培训合同
- 2025聚氯乙烯塑料地板铺设合同
- 《夜晚的霓虹灯》小学语文课件
- 外贸单证商业发票课件
- 2025智能家居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深圳申论真题及答案
-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2月)数学 无答案
- 水井清理淤泥施工方案
- 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MOOC】道路交通安全-河海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监测平台操作手册-单位
- 2024年秋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终考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1-5答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考试卷【3套】
- 过程审核表(产品组评分矩阵评审提问表(评分))-2024年百度过
- 二人合伙开餐饮店协议书范文电子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4-03-03 眼镜验光员 人社厅发2018145号
- 高速公路运营期保险方案
- 演唱会安保工作委托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