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58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三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58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三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58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三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58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三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5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自主预习 一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 时代背景 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 正统理学家宣扬 存天理 去人欲 2 基本思想 1 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的主张 认为 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2 否定以 圣人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否定儒家经典的权威 3 提出 绝假纯真 的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理 童心说 4 在诗文写作方面 主张 真心 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3 著作 流传至今的有 续藏书 焚书 续焚书 等 4 评价 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批评 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藏书 特别提醒 李贽的 离经叛道 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程朱理学丧失活力矛盾发展的结果 其思想带有民主色彩 是反封建的先驱 二 黄宗羲的 天下为主 君为客 说1 背景 明清之际 中国出现继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活跃局面 2 著作 明夷待访录 3 思想主张 1 政治上 批判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主张建立 天下之法 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 经济上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认为 君主专制 工商皆本 4 作用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特别提醒 黄宗羲之所以能提出 工商皆本 的思想 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结果 在新的生产方式冲击下 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这说明一定时期的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思想 三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 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2 思想主张 1 批判君主专制 将批判锋芒指向 的君主专制 深刻揭露君主政治 私天下 2 提出 众治 主张 以天下之权 寄之天下之人 3 指出 亡国 与 亡天下 的区别 亡国 就是改朝换代 亡天下 是指整个民族国家的沦亡 梁启超将其归纳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3 评价 顾炎武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四 王夫之的 孤秦陋宋 批判1 著作 船山遗书 2 思想主张 1 政治思想 主旨是 深刻揭露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循天下之公 2 哲学思想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是一位 思想家 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3 评价 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 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唯物主义 五 唐甄论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 著作 潜书 2 主张 1 积极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2 批判专制君主 自秦以来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3 抨击 官 大多数官吏 为盗臣 为民贼 3 评价 1 进步性 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局限性 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 的高度 只揭露黑暗现实 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 没有跳出儒家修身 治国 平天下的理想 制度批判 齐家 误区点拨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他们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 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他们共同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预习小测 1 2016 河南学业水平测试 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 反对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是 a 董仲舒b 朱熹c 王夫之d 李贽 解析 选d 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故选d 2 2015 天津学业水平测试 提出以 天下之法 取代 一家之法 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a 秦汉时期b 魏晋南北朝c 隋唐时期d 明末清初 解析 选d 材料给出的是黄宗羲的思想观点 他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故选d 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 实学 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 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 重农抑商b 工商皆本c 经世致用d 民主科学 解析 选c a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不符 b是黄宗羲关于经济的主张 d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 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体现了 经世致用 的思想 因此选c 4 2016 贵州学业水平测试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 出现一股 崇实 务实 的社会思潮 过去学术界有人把它称为 早期启蒙思想 有人把它称为 经世致用思潮 近几年则通称为 明清实学思潮 这一 思潮 的代表人物是 a 朱熹b 沈括c 顾炎武d 曹雪芹 解析 选c 结合所学知识 顾炎武非常注重实学 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c正确 朱熹和沈括都是宋朝时期的人物 与题干中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 时间界定不符 排除 曹雪芹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 d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顾炎武主张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a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b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c 三人行 必有我师d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 选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梁启超将题干材料中顾炎武的主张概括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故选a 5 2016 保定高二检测 易培基 亡弟白沙事状 说易白沙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 早岁读船山 王夫之 遗书 于是有革命之志 由此可知 a 王夫之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b 王夫之反专制思想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c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主要继承了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d 王夫之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解析 选b 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代表开明地主阶级的利益 故a的表述错误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主要继承了欧洲的启蒙思想 故c的表述错误 由题目中的信息 读船山 王夫之 遗书 于是有革命之志 可知王夫之反专制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d 选择b 6 2016 南宁高二检测 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根本原因是 a 政治的腐败b 人民的反抗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 解析 选c 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 出现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 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故c与题意相符 探究1李贽的思想主张 互动探究 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二 三自然段及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之用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 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 皆衣与饭类耳 焚书 思考 归纳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 提示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反对以 圣人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认为 理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探究总结 正确认识李贽的思想1 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 2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 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3 李贽主张承认个性的意见 也是有意义的 李贽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同所说的 私 和 心 的关系 肯定了思想的独立性 4 他排斥人们盲目相信 上人所道 君子所闻 他的思想有助于引导人们开放思想 同时他的思想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深化点拨 李贽思想的产生 与明末专制政治强化腐朽 阶级矛盾尖锐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以及儒学日益僵化 传统专制思想扼杀人性等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探究训练 下列观点中 思想家李贽会同意的是 a 夫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b 儒家经典是 万世之至论 c 仲尼之道 广大悠久 与天地并 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解析 选d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把握李贽的主要思想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明确指出圣人之道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补偿训练 李贽 道古录 载 则千万其人者 各得其千万人之心 千万其心者 各遂其千万人之欲 是谓物各付物 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 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今之不免相害者 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 若肯听其并育 则大成大 小成小 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b 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c 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 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 解析 选b 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 是陆王心学的主张 故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材料表现出李贽要求尊重人的自然天性 实现人人顺其本性 随心所愿的理想政治局面的观点 故b正确 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 是辩证法 在材料中未体现 故c错误 新文化运动中 反对旧道德动摇了传统礼教统治地位 故d错误 探究2明末清初思想家 互动探究 1 阅读课本第二目第三自然段及 资料卡片 思考 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什么 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什么主张 提示 批判君主专制 君臣平等和限制君权的主张 2 阅读课本第四目第四自然段 思考 王夫之提出怎样的哲学观点 提示 在发挥古代 气一元论 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顾炎武说 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 当世之务者 一切不为 止为一人一家之事 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王夫之说 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 黄宗羲说 学问必以六经为根柢 游腹空谈 终无捞摸 而 经术所以经世 方不为迂儒之学 思考 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提示 做学术要有利于国家与社会 做学术与做人一致 要做到身体力行 这体现了他们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探究总结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 反传统 反教条 1 李贽反对孔孟教条 痛恨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 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2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也对传统的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2 反专制 倡民主 1 李贽主张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不应该被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 2 黄宗羲认为君主是 天下之大害 顾炎武提出 众治 取代 独治 黄宗羲提出建立 天下之法 建立监督机构 3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1 李贽痛斥传统道德观念和 存天理 去人欲 的说教 提出 人皆有私 2 黄宗羲提出 工商皆本 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王夫之鼓吹 大贾富民者 国之司命也 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深化点拨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但它与近代民主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在当时也没有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探究训练 1 2016 北京学业水平测试 明朝后期 黄宗羲提出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反映其政治主张是 a 维护封建礼教b 提倡经世致用c 反对君主专制d 主张君主立宪 解析 选c 材料中的 一家之法 就是指君主专制 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表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深化点拨 黄宗羲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思想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