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心理合理.doc_第1页
字理-心理合理.doc_第2页
字理-心理合理.doc_第3页
字理-心理合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字理心理合理 王琳芳09年的11.1311.15,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在何老师的带领下,有幸到上海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聚焦课堂“有效设计与实施”小学语文的研讨会。今天我就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老师的讲座和大家进行分享。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汉字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演化和特别是近代的简化,但是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有“理”,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依 据字理教学,也就自然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依据字理进行教学其功效是多方面的,在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方面尤其彰显。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汉字具有平面的二维结构的特点,它的形旁是信息存储体,它的声旁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可以望文生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样的信息载体的特点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我们应尽量通过析解汉字的形义,让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在字理析解中可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文合一,使人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尔后的会意字内涵丰富,组构巧妙。例如“监”,繁体为監,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下视水盆(皿)照面的情状,本义是照镜子。这个字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磨制出了可以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别原来的水盆镜子。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了,但我们仍沿用“镜”字,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2、在字理析解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3、在字理析解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是一种比较科学、能产的造字方法,其表意的形旁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词的原始意义,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又如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里,以妇女为中心,很多姓氏都加上“女”旁表形,如“姜、姚、姬、嬴”等,连“姓”字本身也是女旁,一些美好的字眼也用上女旁,如“好、姣、姝”等。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就出现了许多侮辱女性的痕迹,如“嫉、婪、嫌、妓、奸、妨”等字,就连“偷”字和“懒”字也曾加上“女”旁。“政、教”以“攵”为形旁,从“攵”的字往往与“打击”有关,由此可知上古时代的“政”、“教”都与刑罚和体罚有关。如此析解字理,能使学生领悟到祖国汉字所蕴涵的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字理规律进行教学呢?我们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识字教学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 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依理而行则兴,逆理而为则衰。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凸显字理教学呢?黄老师认为应该特别地注重如下方面的教学。一、运用“溯源对照”法,教好构字率强的基本字 汉字的构成一般来说是先有象形,尔后派生出指事、会意、形声乃至假借和转注。据此可知,独体的象形字具有极强的组构功能,教好象形字对稍后学习的指事字特别是合体的会意和形声字是十分重要的,将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较好地形成小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对构字率较强的象形、指事这类基本字的教学一般可采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进行。“溯源”,就是指简明扼要地阐述这些汉字产生、演变的大体过程,一般可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动作演示、故事介绍、根据基本笔画分析和点拨等方法进行。“对照”,就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篆体、客观物体各重点部位进行对应比照,以形象地感知画图篆体楷书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和识记所学楷体汉字的形义。如教“山”字可绘出或参看课本中的群山图,教“丁”字可用钉子进行直观演示,教“大”字,则可由教师或学生伸开两脚张开双臂显示形体,尔后与篆书和楷书的汉字进行笔势对照。象形字是由实物图演变来的,教学中常常要把原始的实物图复原出来,以找到汉字形成的根源。而这个图决不是一幅任意的图画,它需要体现特定情境下的典型意义,表现出汉字形成的过程,便于学生浮现出记忆的痕迹。如“鸟”字,它是由一只头向左栖于树枝的鸟形演变而来,而“燕”字却是由一只向上飞翔的燕子形状演变而来。然而,一些版本的教材没有掌握好这个典型形象,而是任意画一只飞鸟和一只横飞的燕子,且没有概括抽象图,这就很难在对照时从汉字与图画中找到共同之处,也就达不到让孩子感悟汉字演变过程的目的。二、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地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以及会意字。例如:学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偏旁时变写为四点底“灬”(“燕”字的四点底是燕尾的变写),那么,当学到“热”、“煮”、“照”、“煎”、“熬”、“熟”、“烈”、“焦”、“蒸”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火”去析解它们的形义。学了“首”字(表人头)并懂得“首”作形旁时变写为“页”, 那么,当学到“顾”、“颈”、“项”、“颜”、“顶”、“须”、“烦”等字时就能把该字与“人头”联系起来理解。如果了解了“手”可变写为“扌”、 “又”、“”“”、“廾”以及与手有关的偏旁为“爪”、“彐”、“攵”、“ 攴”等,那么,学到“挥”、“举”、“取”、“看”、“有”“戒”、“牧”、“采”“秉”、“敲”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手”或与手有关的动作去析解它们的形义。概言之,掌握了字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学生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是,只要他懂得四点底“灬”表示火,“饣”是食字的简写,食字旁与食物有关,那么,就能轻易地推出“烹饪” 的大意是烧煮食物的意思。如此依据字理的教学,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让学生意义地识记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潜能。再如下面的一些汉字偏旁也是常常混淆的:“心”字做偏旁写作“忄”一般教师也知道,而“恭”和“慕”的“”是“心”的变写则不甚了解。“月”在左旁和下底表示肉(除“朦胧”两字外)而非表示月亮之“月”,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肚”字时竟说形旁是月亮之“月”,人吃饱时肚子圆圆的像个圆月亮,肚子饿时瘪瘪的像个弯月亮,按此说法,在讲到“腿、肝、肠”等字时真不知他如何方能自圆其说了。至于“然”、“祭”两字的左上部件也是“肉”的变写,可称为斜肉旁,相当部分老师对此就感到更模糊了。 左“阝”和右“阝”分别表示山岭高地和区域方位,而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左“阝”是表示左边的耳朵,右“阝”是表示右边的耳朵。“玉”做偏旁省点为“王”,下横为避让而变写为斜提,俗称“斜玉旁”,而一些教师教到“珍”“珠”两字时竟说与大王有关,大王才有珍珠,老百姓哪有呢?所以,黄老师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让学生能依据字理去创造性地学习汉字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字学水平。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掌握“六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常作形声字形旁的偏旁部首必须熟记于心且能娴熟地运用,才能真正地做到教师“教一个”,学生“得一串”。三、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汉字。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的方法,象形、指事造出了基本字,这些基本字一般是独体字。而运用会意法和形声法造出了合体字,合体字又都是由基本字组成的,基本字大多充任合体字的偏旁。所以,教学会意或形声这些合体字时,通过先分解其组合的部件(基本字),了解其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而后再“合二而一”或者“合三而一”地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或意义功能,这样就能透彻地了解其字义,意义地识记其字形,概言之,也就是“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这种汉字析解方法既教学生识字,又授以识字之法,并能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机械识记。 “分解组合”当是我们进行合体字教学的一种最主要的方法,也是中国传统的优良的汉字蒙学方法,我们应传承并发扬光大。例字分解组合名会意字,分解为夕、口二字晚上(夕)漆黑,见有来者不知是谁,须张口问其名,故夕与名会意为名。罚会意字,可分解为 (网)言、刀三个部件。 触犯法网,情节轻者受言斥责,情节重的将被用刀(刂)处以极刑。故网、言、刀组合成罚。“分解组合”主要是针对会意、形声这类合体字而言,而对于一些独体字进行笔画的分析实际也蕴含着“分解组合”的原理。在实际的教学中,“分解组合”的教学方法常常又是灵活多样的:1、图示法。 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如教学“飞”字,可以画一只飞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 ”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教学“采”字可绘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简笔图。由于图画形象、具体, 十分有利于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 2、演示法。通过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分手为“掰”、合手为“拿”这类字以手演示就十分直观。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则形义不言自明。3、描述法。就是运用精炼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原理,这种方法多适宜于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教学。如教学“牧”字,只要解析“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牧牛,这类字无须图示,只要这样点拨讲述学生也就理解和掌握了。4、联想法。在析解字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可引导学生从河水少想到沙子出现,这就是沙字的由来。这类字难以图示和演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想即可再现情境。5、故事法。即运用故事阐明字理。如教学“家”字,就可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这样,就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原理,还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6、比较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利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请、清、晴、精、睛”和“幕、摹、暮、墓、慕”等字,通过形旁的辨析比较,学生就能形象分辨和识记。7、歌诀法。可运用歌诀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