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路检测员材料公路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0年公路检测员材料公路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0年公路检测员材料公路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0年公路检测员材料公路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0年公路检测员材料公路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现场密度的检测方法有(A灌砂法)、(B环刀法)、(C核子法)、(D钻芯法)、(E水袋法)。2、路基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有(A击实法)、(B表面振动压实仪法)、(C振动台法)。3、沥青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有(A马歇尔试验法)、(B试验路法)、(C空隙率折算法)。4、弯沉测试的方法有(A贝克曼梁法)、(B自动弯沉仪法)、(C落锤式弯沉仪法)。5、贝克曼梁法测定的是(A回弹弯沉),自动弯沉仪法测定的是(B总弯沉),落锤式弯沉仪测定的是(C动态总弯沉)。6、路面弯沉仪由(A贝克曼梁法)、(B百分表)和(C表架)组成。其前臂与后臂长度比为(D2:1)。7、沥青面层厚度大于(A5厘米)且路面温度超过(B202)范围时,回弹弯沉值应进行温度修正,修正的方法有(C查图法)和(D经验计算法)。8、测定回弹模量的试验方法有(A直接法)和(B间接法)两种。前者主要有(C承载板法)、(D贝克曼梁法),后者有(E CBR法)、(F贯入仪测定法)。9、CBR又称(A加州承载比),是用于评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指标,试验方法有(B室内法)、(C室外法)、(D落球式快速测定法)。10、抗滑性能测试方法有(A制动距离法)、(B偏转轮拖车法)、(C摆式仪法)和(D手工、电动铺砂法)。11、厚度的检测方法有破坏性检测和非破坏性检测两种,前者有(A钻芯法)和(B挖坑法),后者有(C雷达超声波法)。12、石料分级的依据是(A磨耗率试验)和(B极限抗压强度)。13、压力机压试件时,加荷速度越大,测定值越(A大)。14、石料磨光值越高,路面的抗磨光性越(A好)。15、沥青面层用粗集料的力学指标有(A集料压碎值)、(B磨光值)、(C冲击值)、(D道瑞磨耗值)。16、通常砂的粗细程度是用(A细度模数)来表示,细度模数越大,砂越(B粗)。17、砂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A泥)、(B泥块)、(C云母含量)、(D硫酸盐硫化物)和(E有机质)。18、随着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A降低)。酸性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B65%),与沥青的粘附性(C差)。碱性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D7.5)KN,流值(B20-40)0.1mm;其他等级公路(C5.0)KN,流值(D20-45)0.1mm。92、沥青混凝土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A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93、沥青混凝土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A0.075mm)、(B2.36mm)、(C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94、常用的砂浆强度等级分别为(A M20)、(B M15)、(C M10)、(D M7.5)、(E M5)、(F M2.5)六个等级。95、预应力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任何情况下不行超过(A550Kg/m3)。96、公路桥涵等混凝土施工时中,配制混凝土的粗集料,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按质量计要求小于或等于(A5%)。97、混凝土的坍落度主要反映混凝土的(A和易性)。98、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水泥重量不宜超过(A500kg/m3),水泥与混合料的总量不超过(A550-600 kg/m3),砂率应控制在(B28-34%)。100、某白云岩石抗压强度88Mpa,洛杉矶法测的磨耗率为30%,则某岩石属(A 2)级石料。二、名词解释:1、毛体积密度:干燥状态下,单位毛体积(包括实体体积、闭口、开口孔体积)集料的质量。2、表观密度:也称视密度,是指干燥状态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集料的质量。3、最大粒径:集料全部(100%)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的筛孔尺寸称为该集料的最大料径,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限制粗集料超尺寸的指标。4、公称最大粒径:是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者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量小于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5、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0.1mm表示。6、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表示。7、延度:是规定形状的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8、级配砾石:粗、中、小砾石各占一定的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级配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符合规定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