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高三第二次学分认定试卷.doc_第1页
教师版高三第二次学分认定试卷.doc_第2页
教师版高三第二次学分认定试卷.doc_第3页
教师版高三第二次学分认定试卷.doc_第4页
教师版高三第二次学分认定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今传媒界,作秀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先生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B.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C.虽然今年的中秋月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幕降临后悄然升起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清冷、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赏月的人们默默地送上温馨的祝福。D.2012年11月7日,美国总统大选的尘埃终于落定,奥巴马成功连任。消息传到他的家乡肯尼亚西部的乡村小城克盖洛,当地民众载歌载舞,弹冠相庆。1.参考答案:B(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A.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景。后多喻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望文生义。C.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湿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此处用错对象。D.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此处感情色彩及适用对象均出现偏差。)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连日暴风雨,使荷兰海岸出现大批流离失所的海豹孤儿。它们如果继续暴露在外,几乎难逃死亡的命运。幸好当地的志愿者们建立起了海豹孤儿院。 B过去氢化植物油被广泛用做植脂末的原料。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增多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C活性炭组成成分主要是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配置而成,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D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出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利,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2.D【解析】A项,成分残缺,去掉“由于”或“使”;B项,搭配不当,将“增多”改为“增加”;C项,句式杂糅,去掉“配置而成”。3下面这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5分)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约6.344平方公里。隋炀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桩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答:3参考答案:岛屿组成,位置面积,历史沿革,经济价值,战略价值4. 仿照示例,从“橡皮人”“考碗族”“奈特尔家庭”三种职场现象中选择一个,作劝勉或警醒式的点评。(不超过40个字)(4分)【示例】软实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字漂亮、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职场现象】橡皮人:在职场上我行我素,不接受新生事物,对表扬、批评无所谓,荣辱观淡薄的人。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奈特尔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厚,却很少有时间享受生活的职场人家庭。【答案示例】【点评(橡皮人):多与同事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点评(考碗族):对自己职场的规划可以多种多样,各行各业都有“金饭碗”。点评(奈特尔家庭):事业不是生活的唯一,感受生活,享受亲情,人生会更美好。评分建议:点评有针对性,1分;有“劝勉”或“警醒”意味,2分;语言表达准确、顺畅,1分。】语言表达不顺畅或有语病,扣1分;观点明显偏颇,或表述与所选职场现象风马牛不相及,该题不得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欧阳修距长沙县西三十里,有墓曰狄君之墓者,乃予所记谷城狄君栗者也。始君居谷城,有善政,及其亡也,其子遵谊泣而请。呜呼!予哀狄君者,其寿止于五十有六,其官止于一卿丞。盖其生也以不知于世,若其殁而又无传,则后世遂将泯没,而为善者何以劝焉?此予之所欲铭也。距离长沙县西边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坟墓,为狄君之墓,(狄君)就是我所记载的谷城狄栗。起初,狄栗居住在谷城,有好的政绩,等到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狄遵谊哭着请求我(为他的父亲撰写墓志铭)。唉!我对狄君的死很伤心,他的寿命只有五十六年,他的官职只是一个卿丞。他生前不为世人所熟知,如果他死后又没有传记,那么后世就会将他忘记,(如果这样)为善的人凭什么受到鼓舞呢?这就是我要为他撰写墓志铭的原因。君字仲庄,世为长沙人。幼孤,事母,乡里称其孝。好学自立,年四十始用其兄棐荫,补英州真阳主簿,再调安州应城尉,能使其县终君之去无一人为盗。荐者称其材任治民,乃迁谷城令。汉旁之民,惟邓、谷为富县,尚书铨吏常邀厚赂以售贪令,故省中私语,以一二数之,惜为奇货,而二邑之民未尝得廉吏,其豪猾习以赇贿污令而为自恣。至君一切以法绳之,奸民、大吏不便君之政者,往往诉于其上,虽按覆,率不能夺君所为。其州所下文符,有不如理,必辄封还。州吏亦切齿,求君过失不可得,君益不为之屈。其后民有讼田而君误断者,诉之,君坐被劾。已而县籍强壮为兵,有告讼田之民隐丁以规避者,君笑曰:“是尝诉我者,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也,吾岂挟此而报以罪邪?”因置之不问,县民由是知君为爱我。是岁,县民数万聚邑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绝粒,君发常平仓赈之。有司劾君擅发仓廪,君即具伏,事闻,朝廷亦原之。又为其民正其税籍之失,而使得岁免破产之患。逾年,政大洽,乃修孔子庙,作礼器,与其邑人春秋释奠而兴于学。时予为乾德令,尝至其县,与其民言,皆曰:“吾邑不幸,有生而未识廉吏者,而长老之名所记,才一人,而继之者今君也。”问其一人者,曰:“张及也。”推及之岁至于君,盖三十余年,是谓一世矣。呜呼!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择乎?君其可不惜其殁乎?其政之善者可遗而不录乎?狄栗,字仲庄,世代都是长沙人。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他)热爱学习,生活自立,四十岁时才因为哥哥狄棐的功绩,补任英州真阳主簿,后调任安州应城尉,能让该县在他离开之前没有一人做盗贼,推荐他的人称赞他的才能能够担当治理百姓的重任,于是升为谷城令。(生活在)汉水流域的百姓,只有邓县、谷城县是富县,尚书省(的官员)在选拔官吏的时候,为了谋取丰厚的财物常常把一些职位卖给贪腐的县令,因此尚书省的官员私下商议,把邓、谷城二县官吏职位的价格排在一二位,像奇货一样来惜售,因而这两个县的百姓不曾遇到过廉洁的官吏,而那些有声势的不法之徒就用贿赂的手段来收买县令,进而胡作非为。狄栗上任后,一律依法惩治他们,认为狄君的做法不利自己的奸民、大吏,常常向狄君的上级告状,即使(上级)来核实,(也)都不能让狄栗改变他的做法。州里下发的文件,有不合事理的,(狄君)一定封好退回。州吏也很痛恨(他),(千方百计)寻找狄君的过错,但始终未能如愿,狄君更加不会因此而屈服。后来,有一个老百姓为田地打官司,狄君误判,(该百姓)控告他,狄君因此而遭到弹劾。不久,县里征召强壮的人入伍,有人揭发因田地打官司的那个百姓隐瞒自己的强壮来逃避兵役,狄君笑着说:“这是曾经控告我的那个人,他有冤情能够为自己申雪,这正是县令所希望的,我怎么能借他逃避兵役这件事来报复他让他获罪呢?”于是搁置了这份告发而不追究。谷城县的百姓从这件事上认识到狄君是爱民的。这一年,县里的几万百姓聚集在县城,正值秋天,大雨连绵,米价上涨,变得昂贵,(随后)断了粮食供应,狄君打开常平仓库救济百姓。官吏弹劾狄君擅自打开粮库,狄君当即立具承认(注:具伏=具服,此为“立具承认”的意思),这件事上奏到朝廷,朝廷也原谅了他。(狄君)又替百姓纠正征税簿册上的错误,而让他们免除了当年破产的忧患。过了一年,政治非常和谐,狄栗就修建孔子庙,制作祭器,与百姓在春、秋两季陈设酒食祭奠孔子(注:古代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兴学习之风。当时我担任乾德县令,曾经到他所管辖的县,跟他的百姓交谈,(百姓)都说:“我县很不幸运,我们生下来就没见过清廉的官吏,年长的人称说他们记得的(此指“清廉的官吏”)只有一人,接下来的就是现在的县令了。”问他那个人(是谁),说:“张及。”推算张及(离任)的那一年到狄君,大概已有三十多年,这是一世了。唉!让老百姓经历了一世(或:三十多年)才得到一位好的县令,官吏怎能不慎重地选拔呢?您又怎能不痛惜狄君的死呢?狄君好的政绩(又)怎能遗忘而不记录下来呢?君用谷城之绩,迁大理寺丞,知新州,至则丁母郑氏忧。服除,赴京师,道病,卒于宿州。狄栗因为(治理)谷城的政绩,升为大理寺丞,掌管新州,到任就遇上母亲去世。守丧期满,赴京城,在路上得病,死在宿州。(选自文忠集,有删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诉之,君坐被劾 坐:因犯罪B.已而县籍强壮为兵 籍:登记C.有司劾君擅发仓廪 发:毁坏D.而长老之名所记,才一人 名:称说 参考答案:D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狄栗爱民的一组是(3分) ( )往往诉于其上 君益不为之屈 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也 因置之不问 君发常平仓赈之 又为其民正其税籍之失A. B. C. D.参考答案: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为狄栗写作墓志铭,不仅是因为狄栗儿子的请托,更是为了让后人了解狄栗,并从其生前为官的德政中受到鼓励,积极为善。B.狄栗四十岁才因哥哥的功劳踏入仕途,不过,他颇有吏才,在他升任谷城令后,他曾治理过的安州应城县仍没有一个百姓做盗贼。C.狄栗所处的时代,尚书省的官员在选拔官吏时,常常为了一己之私而卖官,以致富甲一方的邓、谷二县的百姓很少遇到清廉的官吏。D.狄栗在谷城县县令任上,修建孔子庙,制作祭器,与百姓在春、秋两季祭奠孔子,大兴学习之风,后因政绩显著,升为大理寺丞。参考答案:B(对文中“终君之去无一人为盗”的理解有误。应城县百姓无一做盗贼,是狄栗担任应城县尉一职任上事。)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虽按覆,率不能夺君所为。(3分)参考答案:即使(上级)来核实,(也)都不能让狄栗改变他的做法。评分建议:以“按覆”“率”“夺”作为三个得分点。“按覆”译为“核实”或“审查核实”;“率”译为“都、全都、一概”;“夺”译为“改变”。答对一点得一分,若整句译文不流畅,在正常踩点赋分的基础上,扣1分。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择乎?参考答案:让老百姓经历了一世(或:三十多年)才得到一位好的县令,官吏难道能够不慎重地选拔吗?评分建议:根据关键“始”“更”“其可乎”踩点赋分,一点1分;“始”译为“才”,“更”译为“经历”, “其乎”译为“难道吗”;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若译文末尾缺失了问号,再扣1分。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绝粒,君发常平仓赈之。参考答案:正值秋天,大雨连绵,米价上涨,变得昂贵,(随后)断了粮食供应,狄君打开常平仓库救济百姓。评分建议:以“霖”“ 踊”“ 粒”“发”作为四个得分点。“霖”译为“连绵雨”,“ 踊”译为“物价上涨”,“ 粒”译为“粮食”,“发”译为“打开”。答对一点得一分,若整句译文不流畅,在正常踩点赋分的基础上,扣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淮城感兴南宋张绍文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注】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蒙古自灭金后,就着手灭宋,淮水是宋与蒙古对峙的前线。神京:此指北宋故都汴京。“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2分)参考答案: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词人对岌岌可危时局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苟且偷安的棒喝。词人在上、下片先后发出“天地凭谁整”与“毕竟中原谁定”这两问,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两次发问的具体原因。(4分)参考答案:发“天地凭谁整”的原因是:国土沦丧;侵略者肆意横行;发“毕竟中原谁定”的原因是:暂时安宁是假象;战事未休,战争未止。(一点1分)补充答案:【注意】作答时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抄写词中的原句作为答案,否则,不得分。全词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收复失地的渴望;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壮志难酬的悲愤;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对当权者不思进取的不满。(答对任意四点即可)补充答案:原答案,实际上可整合为以下四个角度:对己: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对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不满。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论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七里茶坊(节选) 汪曾祺 天已经很黑了,房顶上的雪一定已经堆了四五寸厚了,我们该睡了。 正在这时,屋门开处,掌柜的领进三个人来。这三个人都反穿着白茬老羊皮袄,齐膝的毡疙瘩。为头是一个大高个儿,五十来岁,长方脸,戴一顶火红的狐皮帽。一个四十来岁,是个矮胖子,脸上有几颗很大的痘疤,戴一顶狗皮帽子。另一个是和小王岁数仿佛的后生,雪白的山羊头的帽子遮齐了眼睛,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女孩子。他脸色红润,眼睛太好看了!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六道木二尺多长的短棍。虽然刚才在门外已经拍打了半天,帽子上、身上,还粘着不少雪花。 老刘小声跟我说:“是坝上来的是赶牲口的,赶牛的。你看他们拿的六道木的棍子。”随即,他和这三个坝上人搭起话来:“今天一早从张北动的身?” “是。这天气!” “就你们仨?” “还有仨在十多里外,两头牛掉进雪窟窿里了。他们仨在往上弄。俺们把其余的牛先送到食品公司屠宰场,到店里等他们。” “这样天气,你们还往下送牛?” “没法子。快过年了。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他们把粑粑头放在火里烧了一会,水开了,把烧焦的粑粑拍打拍打,就吃喝起来。 我们的酱碗里还有一点酱,老乔就给他们送过去。“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咋样?” “好!”高个儿回答得斩钉截铁。显然这是反话,因为痘疤脸和后生都噗嗤一声笑了。 “不是说去年你们已经过了黄河了?” “过了!那还不过!” 老乔知道他话里有话,就问:“也是假的?” “不假。搞了标准田。” 啥叫标准田?” “把几块地里打的粮算在一起。” “其余的地?” “不算产量。” “坝上过黄河?不用什么科学家,我就知道,不行!”老乔向我解释:“老刘说的是对的。坝上的土层只有五寸,下面全是石头。坝上一向是广种薄收,要求单位面积产量,是主观主义。” 老乔把烟口袋递给他们:“牲畜不错?” “不错!也经不起胡糟践。头二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夜战,把牛牵到地里,杀了,在地头架起了大锅,大块大块煮烂,大伙儿,吃!那会吃了个痛快;这会,想去吧!他们仨咋还不来?去看看。” 高个儿说着把解开的老羊皮袄又系紧了。 痘疤脸说:“我们俩去。你就甭去了。” “去!” 他们和掌柜的借了两根木杠,把我们车上的缆绳也借去了,拉开门,就走了。 听见后生在门外大声说:“雪更大了!” 老刘起来解手,把地下三根六道木的棍子归在一起,上了炕,说:“他们真辛苦!” 过了一会,又自言自语地说:“咱们也很辛苦。” 老乔一面钻被窝,一面说:“中国人都很辛苦啊!” “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我老是想着大个儿的这句话,心里很感动,很久未能入睡。这是一句朴素、美丽的话。 半夜,朦朦胧胧地听到几个人轻手轻脚走进来,我睁开眼,问: “牛弄上来了?” 高个儿轻轻地说:“弄上来了。把你吵醒了!睡吧!” 他们睡在对面的炕上。 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晚。醒来时,这六个赶牛的坝上人已经走了。11小说第二节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1l、概括描写人物外貌,(1分)暗示人物身份和特点,为进一步刻画人物张本(作准备);(1分,“暗示”“张本”任答一点给1分)突出天气恶劣,(1分)为展开情节做铺垫,为表现主题蓄势,(1分,“环境”“主题”任答点给1分)。12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12、第一处:为了让坝下人过年吃上肉,克服困难雪天送牛,(1分)朴素的语言表现了赶牛人善怠和无私;(2分,两个特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第二处:直陈对大跃进、大炼钢铁等做法的不满,(1分)嘲弄的语气表现了赶牛人率真和正直。(2分,两个特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13小说中说“中国人都很辛苦”,结合全文看,为什么这么说?(4分)13、当时极左的政策和做法(1分),使老百姓普遍工作异常劳累(1分)、生活极为艰难(1分)、内心产生怨气(或精神压抑苦闷)(1分)。 (4分,每点得1分)14有人认为小说七里茶坊中写的那些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支柱。结合选文,试做探究。(6分)14、“那些人”在生活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吃苦耐劳,勤奋坚忍;对于当时的错误政策和作法,敢于批评,心忧天下; 不畏艰难,冒雪送牛,以工作和他人为重,一心为公; 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即使素不相识,也能彼此关爱,相互理解。(6分,答对点得2分,满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六、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季羡林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我们中国人确实从西方国家拿来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我们也拿来了不少的糟粕。 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的根据何在呢? 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尽人皆知的,无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是细微的发明,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人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 然而,日往月来,星移斗转,西方兴起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遍及全世界。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靠坚船利炮,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任务。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靠暂时的科技优势,今天制裁这个国家,明天惩罚那个国家,其劣根性至今没有丝毫改变。 现在屈指算来,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是,仍然有许多精华,他们没有拿走。比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眼前全世界大声疾呼的环保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另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这些东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别是西方,却偏不来拿。怎么办呢?你不来拿,我们就送去。 我们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汉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汉语是“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部分和现代智慧的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因此,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 此外,汉语本身还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我在工作中发现: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汉语之功可谓大矣。 说来说去,一句话: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我们首先要送出去的就是汉语言文字。 (选自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有删改)15试从文中找出作者主张“送去主义”的根据。(6分)15西方人拿走了我们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却成为他们掠夺、征服、控制世界的武器,我们现在要送去中国精神文明中的伦理纲常,用“和”文化影响西方。中国的“天人合一”的,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积极作用,在环保方面济西方之穷。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汉语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传递最多信息。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16试理解文中“天人合一”的含意及其在环保方面的意义。(6分) 16天人合一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2分)环保方面:“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的改造,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自然为人类服务,我们要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4分)17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论述“送去主义”的作用。(6分) 17“送去主义”指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体现了一种宽广的胸襟。奉行“送去主义”可以增强中外文化交流,加强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送去和文化,对于消除民族间的隔阂与对立,促进世界的和平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七、作文(70分)在今天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连你今天晚上吃的鱼长什么样,通过微博,两分钟内就能告诉全世界,更不用说那些社会热点了。舆论喧嚣,争议纷呈,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各种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对象,对此也有不同的态度: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说:争议让我有些麻木。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一切有价值的话题都会有争议。而15年连任河南省人大代表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面对种种争议,他只是这么淡淡一句:“出家修道,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科附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19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6分)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选自苏轼答谢民师书)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6分)20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学说的开创者。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是 。(2分)20儒家(1分) 论语(1分)2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对扬雄文章的看法。(2分)21(1)扬雄的文章艰深难懂(1分,大意对即可。) (2)扬雄反对“雕虫篆刻”,但他有的文章却是这样的。(1分,大意对即可。)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三个泛神论者中代表着诗人泛神论思想的三个来源是西方、印度和中国。B主人公哈姆莱特犹豫、懦弱,多次因他的犹豫错失报仇机会,最后在比剑中,随同克劳狄斯、皇后、雷欧提斯的死,自己也中毒剑而死。这一悲剧结局完全由悲剧主人公的性格弱点造成。C“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边城中爷爷的话,表现祖父对孙女爱情的关心。D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和探春改革都显示出了不凡的管理能力,但前者主要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树立威信,后者是为了挽救贾府的颓势。E风波中赵七爷虽然很有学问,但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狡诈,是一个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论,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妄图卷土重来的欲望和野心。22BE(B“完全”说法错误。最主要的原因是反动势力强大。E“很有学问”错误,应是“不学无术”。) (对一项2分,两项对5分)23简答题。(10分)(1)请概括说明“赤壁之战”中曹操如何一步步败给孙刘联军的。(6分) 曹操夺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