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9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9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9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9单元 戊戌变法 第4课 戊戌政变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戊戌政变一、选择题1戊戌变法中新政法令颁布后,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对变法法令的态度是()a积极贯彻执行b全都对法令进行抵制c大多数人对法令支持d大多对变法法令进行或明或暗的抵制【答案】d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势力弱小b袁世凯的叛变c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d封建顽固势力勾结帝国主义对维新派进行联合绞杀【答案】d3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把京津地区的兵权都抓在手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abcd【答案】c4戊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维新派的政治愿望,主要表现在()a使民族资产阶级有可能参与政治b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得以实现c新政鼓励发展工商业d设立京师大学堂【答案】a5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试图改革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极大地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c6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d可以走印度革命之路【答案】ca、b两项在中国行不通;c、d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历史经验”之意的是c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答案】(1)历史背景: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失误之处: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树敌过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雷颐维新的挫顿材料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材料三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材料四“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光明日报材料五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四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两位作者有何共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当代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答案】(1)视角:材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原因)、变法理论;材料二整体的社会环境(现实原因);材料三变法的影响。(2)侧重点:材料三侧重于对民主革命的影响;材料四侧重于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共识:都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3)可从以下角度展开,供参考:总论:当代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其实,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的。分论:当代史学家关注了传统文化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惯性与西方政治制度之间的矛盾。可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当代史学家关注了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和结果的关系,改革理论不成熟,造成了必然的失败。可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当代史学家关注了改革的社会环境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关系,改革缺少相应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中间力量,造成了必然的失败。可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当代史学家关注了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与变法失败的关系,他们之间力量的悬殊,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可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答案】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理由:戊戌变法期间时间过于短促,中国资本主义并没有获得大的发展,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行变法,仅仅局限于上层;变法期间大部分地方官员对新政采取不理睬或抵制的态度,因此新政对地方改革影响有限。故综合分析认为,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有限,是失败的。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理由:戊戌变法期间提出了一些改革政治制度的措施,也改善了民族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