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莆田一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卷高二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欣赏)命题人:王明霞 林容青 审核人:黄喜彬(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卷首寄语: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赏析,品味,诗词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需要精神支点,细心为伴,真诚感知 好,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吧!第卷(选择题,共18分)一、(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怆(chng)然 寂寥(lio) 羌(qing)笛 木屐(j)B.汀(tng)洲 芙(f)蓉 扁(pin)舟 浣(hun)女C.倏(sh)忽 戏谑(xu) 堆砌(ch) 将(qing)进酒 D.訇(hng)然 舟楫(j) 玉簟(din) 芳椒(sh)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驰骋 蓦然 弥望 瀛州B. 沙鸥 豆寇 琼瑶 绸缪C. 修葺 樊笼 婉惜 踯躅 D. 鹧鸪 憔悴 岱宗 城阙3下列有关诗词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B.东晋时期,谢灵运热衷于山水,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C.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出现了陈子昂、王昌龄、韩愈、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和杜甫。D.词,又称曲子词。唐、五代时候出现,盛行于宋,一般分上下两阕。其中大词人苏轼对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以诗为词”,拓展了词的内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6分,每小题2分)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术语。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 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而对于意境则不容易体悟,感受意境美对欣赏者的修养、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李白的诗歌多意象美,而杜甫的诗歌多意境美,这也是李白的诗歌较受欢迎的一个因素。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多为超越现实的,奇丽雄浑又飘逸不群。读李白的诗会获得精神的极大自由,是对生命的超越。李白的注意力多落在奇峰险山,云海大川,想象超越天际,神鬼难及,感情恣意喷发,跌宕起伏,一泻千里。 李白的诗歌中的山给人很强的亲切和归属感,多奇丽雄伟,高入云霞,飘然如神仙之境,大川的意象则波澜壮阔、蔚为壮观,表现了李白蓬勃激昂的精神世界。李白诗歌中意象总是鲜活的,充满力量。山如果是李白诗歌意象的伟岸气质,而大川就是李白胸中的力量源泉,生生不息。 李白号称诗仙,杜甫世尊诗圣,李白的飘逸不群值得欣赏,杜甫的为人和苦吟也值得尊敬。但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也许杜甫更胜一筹。杜甫的诗歌相对于李白的诗歌更耐读,很值得细细推敲品味,越读越有意境。 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杜甫的诗多表现对生命的怜悯,杜甫本人与广大人民同悲同苦。杜甫的伟大之处也在于作者的人格力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杜甫无论穷达都兼善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念及苍生,不顾个人的荣辱得失,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描绘着一个苦难而又真实的动荡社会和沉重历史。杜甫的诗歌散发着仁爱的情韵,表现的多是意境美。 有评论家言未到四十岁不易喜欢杜诗,杜甫诗多为颠沛流离之作,没有一定的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不易欣赏杜诗,很难感受诗人的痛苦与艰难,没有杜甫高尚的人格,无法理解杜甫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就无法感受诗中的意境。4根据文意,下列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B意境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C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 D所有的诗都能创造出意境美,否则就没有诗味。5下列对“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诗歌中意象是奇峰险山,云海大川等物象与蓬勃激昂的情感的融和。 B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多为超越现实的,没有创造出意境美。C李白诗歌中意象是鲜活的,充满力量的,使读者获得精神的极大自由。D李白诗歌意象中,山表现的是李白的伟岸气质,大川是李白的力量源泉。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意象美比较容易感受,意境则不容易体悟,所以李白的诗歌较受欢迎。 B杜甫的诗歌相对于李白的诗歌,更耐读,更多意境美。C没有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无法欣赏杜诗,无法感受诗人的痛苦与艰难。D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表现了作者伟大的人格力量。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6分,每小题2分)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略有删节)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辙亦迁海康 迁:迁徙B.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癯:清瘦C.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 贻:遗留D.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沛然:充沛的样子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葺茅竹而居之 B.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以遗后之君子 D. 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苏轼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他称赞苏轼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认为其诗可以和陶渊明相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的佩服之情。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他对陶渊明的自我评价“性刚才拙”表示赞同。D. 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第卷(共82分)四、(30分)10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0分)(一) 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请分析景与情之间的关系。(3分)(二) 浣 溪 沙 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3分) 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4分)11请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0分 ,每小题1分)(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2). ,擗蕙櫋兮既张。(屈原湘夫人(3). ,风多杂歌声。(杨炯从军行)(4).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 ,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7).日晚江南望江北,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8).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9).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 )(10). ,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12庄子阅读。(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踌躇满志:从容自得的样子B. 外合而内不訾 訾:采纳C怒其臂以当车辙 怒:奋起。D成然寐,蘧然觉。 蘧然:突然。(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译文: 13简答题(5分)(任意选做1题,100字左右)。围城中借赵辛楣之口称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结合方鸿渐的经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肖像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围城的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外貌特征,以传神的笔法描绘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肖像。指出以下肖像描写的是谁,并试作简单分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罐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都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五、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8分)翩然于古诗的鸟儿 王剑冰春来到的时候,百花竞妍,百鸟争鸣,丽日和风中,总能让人换个心情。 只是鸟儿不多了,百鸟争鸣的景象只是一个概念了,只有公园里可以感觉到。鸟们都去哪里了?应该是归入了山林。年代不同了,人多了,城区多了,乡村也就少了,绿树也就少了。即使在乡村,也难见“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好事情。翻看古诗的时候,这种感慨尤为多。“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于被窝中伸懒腰时,鸟儿鸣唱得何等欢快;“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久病初起的谢灵运因为鸟儿的鸣唱,忘记了官场的失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贯喜景的王维画出了一幅写意。看到这样的诗景,有时会羡慕古人的生活,发一些不合实际的奇想。古人写景中带鸟的诗,多半与黄莺有关。黄莺不大,但很美,尤其它悠扬婉转的鸣叫。这是在动物园中观赏的印象。野外是否见过它,已不大记得。小时候生活的乡村,“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以及“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的景色还是能够看到的。树上和房檐下到处都能见到鸟窝。那种鸟不太高贵,一般是乌鸦和麻雀。那时常与这些鸟捣乱。不是用弹弓射就是搭个人梯去屋檐下掏。我掏过麻雀窝。麻雀较傻,做的窝极易被人发觉,有时从窗子下过,能听到在屋檐下墙洞里做的窝里雏鸟的叫声。约了伙伴,踩着肩膀上去,伸手就能掏出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小鸟来,鸟妈妈在不远处直叫,干急没办法。有时我们把鸟还放回去,想等长大些掏出来养着。过一段再去看,那几只雏鸟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而在古时,不管哪个朝代的诗人都用笔描写了这种美丽动人的鸟儿。像王维的“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郑州近来有个怪现象,沿金水大道的梧桐树上,不知从何处飞来了成千上万只白鹭。开始谁也不知这是什么鸟,后来才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因为树的缘故,很难看到白鹭展翅上青天,却时时感受到它的袭扰,它们排泄的带有油性的便溺,往往直落而下,溅得人身上、车上白斑点点。为此报纸上曾展开了让白鹭是去是留的讨论。白鹭们依然在枝头上繁衍生息,照样随意大小便。而人们生气也只是生气,理解原谅得很快。相比五六十年代的打鸟运动,真是千里万里的进步。但是白鹭不恋青山野田,何以栖身这繁华的闹市?至今也是个谜。白鹭飞起来好看,叫起来并不好听。如果这条有名的大街上不是千万只白鹭而是黄莺儿,那该是何等景致。杜甫、王维们再来了,又会为郑州留下一句千古绝唱了。现在人们有了环保意识,多少年后,也许“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景象会随处可见。大自然的景象是为人的,也是人为的。 (散文2001年4期)14如何理解“大自然的景象是为人的,也是人为的。”这句话?(2分)15作者说“翻看古诗的时候,这种感慨尤为多”,为什么?(3分)16文中引用了很多优美的古诗,这样写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六、(4分)17请以“道别”为话题,模仿第一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 每句1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壮士慷慨的道别。 , 。 , 。七、作文(40分)阅读下列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儿时,只要听到一声妈妈的呼唤,就破涕为笑了。青年时,只要听到一声恋人的呼唤,就转愁为喜了。中年时,只要听到一声儿女的呼唤,就苦累全消了。老年时,只要听到一声孙儿的呼唤,就返老还童了。在人生之路的跋涉中,这一声声的呼唤是春天的鲜花,是夏天的清泉,是秋天的果实,是冬天的炉火,是一支最甜美的歌,是一首最动人的诗。 人的一生中又何止是有亲人的“呼唤”,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时时处处回荡着“呼唤”的声音。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字迹端正清晰。莆田一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答题卷高二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欣赏)四、(30分)10. 11(1). (2). (3). (4). (5). (6). (7). (8). (9). (10). 12.(1).( )(2). 13.选第( )题。 五、(8分)14. 15. 16. 六、(4分)1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壮士慷慨的道别。 , 。 , 。莆田一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参考答案高二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欣赏)一、知识积累(6分,每小题2分)1B(A怆(chung)然;C玉砌(q);D芳 椒(jio))2D (A瀛洲;B豆蔻;C惋惜))3C (陈子昂是初唐诗人,李商隐、杜牧是晚唐诗人)二、阅读理解(6分,每小题2分)4D(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 5B (太绝对,原文只说李白的诗歌多意象美 ) 6C (“不易”、“很难”不等于“无法”)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6分,每小题2分)7、A(迁:贬谪)8D(语气词,表诘问,难道;A 表承接关系;表示递进关系;B 介词,从;介词,比;C表目的,用来;介词,表示工具,拿 )9B(苏轼称赞苏辙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四、(30分)10.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0分)(3分)以乐景反衬哀情,春光融洽、清新怡人(2分),反衬出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长久旅居他乡的感慨(1分)。(4分)“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2分)。“拍”刻画了春水活泼的生命(2分)。(3分)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1分),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2分)。11. 诗词默写(10分 每小题1分)(1)谓我心忧(2)罔薜荔兮为帷(3)雪暗凋旗画(4)惟有幽人自来去(5)我欲因之梦吴越(6)长使英雄泪满襟。(7)寒鸦飞尽水悠悠(8)镜中衰鬓已先斑(9)尽荠麦青青(10)缺月挂疏桐12. 庄子阅读。(5分)(2分)(1)D(蘧然:自适的样子。)(3分)(2)泉水干枯了,鱼儿一同困在陆地上(1分),它们相互吐着湿气滋润着对方,又用唾液沾湿彼此的身体(1分),与其如此,它们宁愿回到江湖中,把彼此都忘掉(1分)。13. 简答题(5分)(任意选做1题,100字左右)。方鸿渐本性善良,颇有几分小聪明,还善于诡辩。但是毫无主见,事业上处处依赖赵辛媚。他进内地教书是辛楣介绍的,后来回上海找不着工作,又是辛楣把他弄进报馆当资料室主任,到最后穷途末路和太太闹翻,还是想着去重庆投靠赵辛楣。方鸿渐风流儒雅,招人喜爱,但爱情上屡屡受制于人。除了追求唐晓芙时有主动外,在和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的关系中,他始终是别人眼中的猎物。鲍小姐的肉体诱惑,苏文纨的精神施压,以及孙柔嘉的暗使手腕,他一样都不能逃脱,最后终于被孙柔嘉设下的婚姻圈套所收服。(答到一点即可)这里是作者对孙柔嘉的外貌作轻微的讽刺,表明孙柔嘉脸皮薄,没有经过世面,还有点小家子气的意思,使她一出场就处于不利的位置。五、阅读理解(8分)14(2分)大自然的景象是让人欣赏,为人服务的(1分),而大自然的美景也要人去创造和保护(1分)。15(3分)春天听到百鸟争鸣,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好事(1分);只是现在鸟儿不多了,百鸟争鸣的景象只是一个概念了(1分);然而翻看古诗,古诗中处处可见鸟儿鸣唱,让人心生羡慕,感慨良多(1分)。16(3分)引用古诗,充分展现了古代百鸟争鸣的美好自然景象,也体现了美景给诗人带来的愉悦的审美享受(1分);反衬了现在听不到鸟鸣的遗憾,从而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热情(2分)。17.仿写两句(4分, 每句1分)略附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麻醉药取药科普
- 悦活四年级模板
- 福利需求动态预测-洞察及研究
- 教育资源开发策略-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化肥技术咨询制度
- 前膜剥离风险因素分析-洞察及研究
- 楼体led数码亮化工程施工合同7篇
- 跨代社会支持网络-洞察及研究
- 广东省阳江市2025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练习(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部分学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学学校“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完整版)室外散水专项方案
- 压力容器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2025年乡村产业发展笔试模拟题库
- 2025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招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基础化学(第五版)课件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 化疗药物使用顺序课件
- 福州市晋安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教学课件模板美术
- 三基三严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