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命题学校:嘉峪关市一中 历史:张家晏 吴恭芳 秦桥生 24. 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 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 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25. 宋史列传所载1533人中,布衣出身的文臣武将占5512%。又有记载说“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数年复见之,有缧绁(囚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这在宋代不胜枚举。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宋代A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B社会等级森严C家族制度快速嬗变 D贫富差距悬殊26. 嘉庆二十二年,清廷谕令皖、浙、闽三省巡抚,“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永禁出洋贩运”,“别经发觉除将守口员弁严参外,并将该巡抚惩处不贷”。“谕令”所体现的经济观总受到时人批评,其批评依据合理的是A茶叶出口可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B参与交流以推动制定经贸规则C发展外贸可适当增加财政收入 D贸易保护并不能消除市场竞争27. 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从中也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 C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 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28 .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C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29. 卢梭认为:“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这表明卢梭A认可精英政治 B推崇代议制度 C崇尚直接民主 D反对纯粹民主30. 在英国,战争极大地扩大了劳合乔治和丘吉尔的权力,丘吉尔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绕过议会而由战时内阁直接做出。在法国,戴高乐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剥夺了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利,赋予总统任命总理的权力、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权力”以及越过议会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特殊权力。上述变化说明了A权力制衡原则逐渐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B行政权力的扩大适应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C立法权力逐渐被行政权力边缘化是发展趋势 D国内外情况的变化促使行政权力适当调整31.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32.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西汉有“布衣将相”之说,当时“布”的主要材料是棉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水排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禁止对外贸易A B C D34.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分析认为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这揭示了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原英属殖民地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治安恶化C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南北贫富鸿沟的加深 D经济全球化仅对发达国家有利35.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体现了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自我意识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69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1706年,乐凤鸣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的制药原则。1723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廷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8代皇帝,188年之久。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作出了一系列歧视中医的规定,如:实行限期登记、禁止开办中医学校等,目的是在中国最终消灭中医学。抗战时期,日本大量向中国倾销药品,为了抢夺中国市场,日伪当局不惜用各种手段对中国药商进行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使同仁堂获得了新生,企业面貌大改观。1959年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职工人数由190人增长到了539人,增长了近2.4倍;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了78.3倍。2000年10月,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1年7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的转变,也是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摘自国宝同仁堂材料二:2004年欧盟颁布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允许中国草药产品销售7年,销售期截止2011年3月31日。在此期间允许采取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获取药品的合法地位。 摘自欧盟药事管理法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同仁堂在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同仁堂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及其应对措施,并简要谈谈你的启示。(10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序号历史信息11977年10月21日,我国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正式宣布恢复高考。21980年,万维网(WWW)在日内瓦附近的一个原子物理学研究中心被首次开发出来。31982年,中国农村实行责任制的生产队达719%,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总数的67%。41986年初,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在完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51986年10月,全国人大通过民法通则,使民事审判活动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依据。6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71994年,APEC茂物宣言要求各成员国在1520年里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81996年,伊朗生产出身穿长袍,头戴面纱的萨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91999年底,中国有股份制企业40多万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6200家。102000年初,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1630岁最年轻群体的第一选择是“电脑工程师”。112000年,美国网络企业占据股市价值的三分之一。联邦政府财政盈余1895亿美元。122005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逾200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信息(至少3条)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1写出所选择的“信息序号”和“主题”(如:我选择的信息序号是XXX,主题是XXX)2论述要结合所选择的历史信息,但不得照抄。3论述字数200字左右。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材料二:雅各宾派1793年颁布法令,逃亡贵族的土地一律没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贵族地主在最近200年内从农村公社中夺占的一切土地,应当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进行分配。这样,数十万农民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还无条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雅各宾派专政时恐怖政策的研究(1)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并概述材料一所述内容的主要方面。(6分)(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对比概述关于农民政策的异同点。(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礼逊一部中文英语语法书里将“She”译为“他女”。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中创造性的将“She”译为“伊”。1918年,“她”开始公开使用。19191922年,“伊”字在和“她”字正式的争论中一度领先。直到30年代前中期,“她”字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同。“她”字是一个形声字,女是形,也是声,和“他”形异声同,这种“有节制改变”遵从了汉语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简便特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其社会优先进入现代化,故其语言在许多方面也较早地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她”字虽不能说是这一西方语言现代性引进中国的直接产物,但它无疑是中国人在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中,通过与西方语言文化接触、碰撞而创造出来的美妙之果。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1)根据材料,简述英文“She”字译文的变迁过程。(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她字得到社会认同”的原因。(7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领域时段分布情况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合计1945198919901999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1749646633218183会员国加入59051620059其他47131120194660 摘编自黄海莉 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材料二: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摘编自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10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5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力邀杨度参加,他表示:“吾主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材料二:“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杨度君宪救国论1915年4月材料三:杨度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 何汉文杨度传(1)根据材料概括杨度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追求。(9分)(2)以上三则材料体现的杨度的政治主张是否矛盾,并请说明理由。(6分)历史参考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ACCCCDDBACC二、非选择题答案40、(1)清朝:状况:由小到大,并成为“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1分)原因:诚信经营;独办官药,政府支持。(4分)民国:状况:发展曲折,日渐萎缩。(1分)原因:政府对中药行业的政策打压;帝国主义侵略。(4分)新中国:状况:重获新生,稳步发展。(1分)原因:民族独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4分,任意两要点即可)(2)新环境: 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4分) 应对措施:进行体制改革;适应国际需求提高科技含量。(4分) 启示:传统产业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形势;民族独立与政府支持使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2分,任意一要点言之有理即可)41、评分标准 一等:(1)主题明确,符合所选信息;(2)合理引用史实,论述完整;(3)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12分。) 二等:(1)主题较明确,比较符合所选信息;(2)引用史实,论述较完整;(3)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69分)三等:(1)主题不清晰,不太符合所选信息:(2)未引用史实,论述有明显缺漏;(3)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5分或5分以下)(另:没有完整填写“信息序号”和“主题”,酌情扣12分。)示例:信息序号:6、9、12 主题: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论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股份制企业也有很大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和欧盟的经贸关系。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力,促进民生,推动了社会进步。 其它主题举例,供参考: (1)改革路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3、4、6) (2)网络的力量(2、10、11)(3)经济全球化中的“和”与“不同”(7、8、12)(4)“人”与“制度”是改革的两大支点(1、3、5)(5)中国与经济区域组织的关系(6、7、12)45、(1)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