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网络课堂测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5题)1帝乙的长子启,因其母亲非正妻,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故继承帝位。材料说明()a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父权家长制b殷商时期已经实行嫡长继承制c分封制加强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d宗法观念规范了社会生活习俗2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这表明当时()a出现了天下一统的趋势b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c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3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d“天人合一”学说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这反映了()a诸侯纷争b中原文化中心地位c百家争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5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二者都认为()a道生万物b顺应天命c人定胜天d天人合一6下图所示国家治理体系确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7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d导致了暴政统治8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因此采取的措施是()a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b汉景帝实行削藩c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9汉武帝时期,为了对盐、铁行业进行整顿和治理,采取的措施是()a将铸币权收归中央b盐铁官营c抑制工商业者发展d均输平准10史记载: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表明()a丞相拥有最高行政权力统帅百官b相权不断增强,君权逐渐削弱c利益冲突使君主与丞相矛盾尖锐d承相职责辅佐皇帝,位高权重11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12唐时所取进士,不过二三十人,仍须应吏部省试,或被人荐举,方得入官;授官亦不过丞尉。这说明唐朝科举制()a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b改善了文官队伍的结构c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d扩大了社会统治的基础13唐中期出现了“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a租庸调制b两税法c募役法d方田均税法14 “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材料表明宋朝的创新是()a地方行政由中央官员治理b强化高层政区监察权c地方行政由各地官员治理d采用多级制地方自理15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四监司”的设立()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杜绝了政治腐败1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17理学家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据此可知,理学家们主张()a存天理b格物致知c致良知d隆礼重法18元朝的行省辖区广阔,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长官就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据此可知,行省制的设置()a削弱了中央集权b消除了割据隐患c完善了对地方的管控d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19张居正一生鞠躬尽瘁,死后却被万历皇帝抄家问罪。万历皇帝认为其“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而清代张廷玉认为其“威柄之操,几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这一现象反映了()a内阁地位日渐衰退 b皇帝大权旁落 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d大臣专权乱政20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这说明了()a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c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战术运用决定战争成败21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22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该“革命”()a实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b根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3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道:“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b领事裁判权 c居住及租地权d使馆驻兵权24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该思想()a否定了八七会议做出的决定 b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c是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 d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25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并不局限于国内问题,也适应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目前世界存在着许多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来处理,就可以消除许多争端和冲突。使各个地区和全世界得到和平、稳定与发展。这表明,邓小平认为“一国两制”()a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 b利于消除国际争端c主要为解决台湾问题 d得到所有国家认可二、材料题(2题,共25分)2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废止“田里不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摧毁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结合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5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6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题)1 b 2 a 3 c 4 d 5 d 6 a 7 c 8 a 9 b 10 d 11 b 12 c 13 b 14 a 15 b16 a 17 b 18 c19 c20 b21 d22 a 23 b 24 d25 b二、材料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26 (1)说明: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建立军功爵制度;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6分,回答三点即可) (2)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