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资料-南昌大学.doc_第1页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资料-南昌大学.doc_第2页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资料-南昌大学.doc_第3页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资料-南昌大学.doc_第4页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资料-南昌大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资料绪论: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的概念:1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毁规律和科学保护技术的一门学科二、档案制成材料的概念、演变及不同时期的代表:1概念:是指承受并反映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它由档案载体材料和记录材料组成;演变:从古至今,档案制成材料是随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异。1、我国古代的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和缣帛档案是分别以龟甲、兽骨、合金、石头、竹木、蚕丝等动物质、金属和石质及植物质材料为载体。国外早期的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羊皮档案、棕榈叶和桦皮等档案是以泥土、莎草、羊皮、树皮等材料为载体。2、自汉朝我国发明造纸技术以来,各国相继形成了大量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现代又出现了胶片、磁带、光盘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新型载体档案。三、西周时期的副本制度:3是指在保护制度方面,以副本代替原件提供利用,从而保护原件。四、贯彻“防治结合”原则(阐述展开):41、原始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维护档案的原始性是档案保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档案是完好的,因此,我们首先要防止这部分档案遭受损坏;另一方面,档案上的信息,如内容、签字、批注等都是历史痕迹,一旦遭到破坏,往往又难以恢复原貌。而且档案是不能再生的,更不能以复制品取代,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防的工作。防的作用是延缓档案物质材料的老化速度,因此,要树立以防为主的思想2、强调以防为主,并不是排除治的重要性。因为档案制成材料是物质的,任何物质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而,治的任务始终存在。如果对已遭受破损的档案不及时地进行治,损坏程度就会加重,以致无法修复,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治也是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3、防与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防是根本,是基础,只有首先做好防的工作,才能减少治的任务,否则防不胜治第一章:一、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的概念:9是指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档案制成材料抵抗外界理化因素的损坏和保持原来理化性能的能力二、影响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的因素(大的问答题,结合一、二章内容):2原料质量、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材料的生产过程(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三个: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纸张中主要组分的理化性质;制浆造纸的工艺过程)三、纸张的定义:由悬浮在流体中的纤维(造纸纤维)在网上互相交织,再经过压榨和干燥后产生的薄页物四、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概念:纤维素及其分子式:是植物纤维最主要的化学成分,由一种单糖即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均一聚糖”,分子式为C6H10O5半纤维素:是由许多不同的单糖脱水聚合而成的“不均一聚糖”五、纤维的长宽比:11是指纤维长度与宽度的比值。细长的纤维其长宽比大,粗短的纤维长宽比小。长宽比特别大的一些纤维原料,会对纸张强度产生有利的影响六、纤维细胞的壁腔比:11是指两倍细胞壁平均厚度与壁腔的平均直径之比。壁腔比的大小会影响纸张的性能。壁腔比小的纤维柔软富有弹性,相互之间交织好,造出的纸张强度大七、用于造纸的植物纤维原来应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1、原料中的纤维素的含量大于40%2、纤维素的长度与宽度比值大于30%八、水解纤维素及其影响因素:15/16概念:水解纤维素是指纤维素加水分解断链以后,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的总称,而不是某单一物质的名称影响因素:水分、酸、酶、温度、纤维的种类九、氧化纤维素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17生成:纤维素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氢氧基变为醛基、羧基或酮基,形成了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即氧化纤维素影响因素:氧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光、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温度十、纤维素和纤维维素的比较:十一、机械纸的生产过程:201、制浆。从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中分离出纤维的过程,制浆后得到纸浆2、漂白。用各种漂白剂去除有色物质,获得洁白的、具有良好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纸浆3、打浆。用机械方法来处理悬浮在水中的纤维及纤维素,使纤维的形状及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是植物纤维润胀、疏解和分丝的过程4、施胶。在浆料中加入抗水性的胶体物质和沉淀剂,经过沉淀和干燥成膜的生产过程。施胶能提高纸张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5、加填。在浆料中加进一些基本不溶于水的白色矿物质,从而改善纸张的适印性、平滑性和不透明性十二、纸张中酸的来源:?酸的来源1、纸张生产制浆漂白过程中残留的酸2、书写、印刷在档案纸张上的字迹材料含酸3、档案长霉后,分泌出有机酸4、纤维素、半纤维素,尤其是木素在氧化或水解时产生酸性物质5、在运输中与人体接触带来的酸性。十三、加填的作用:22可提高纸张的白度;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增加平滑度;提高纸张吸收印刷油墨的能力;提高纸张的柔软性;加入的碱性填料能抑制纸张中的酸十四、手工纸为什么比机械纸更耐久:231、原料质量好;2、生产过程中处理条件缓和,不使用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因而对纤维损伤小;3、生产手工纸时,一般使用流动水,而且生产地一般都在没有污染的山区农村,因为水质好;4、手工纸的生成工具多以竹、木制作,很少使用金属材料,因此,纸中很少含有能加速纸张老化的金属离子;5、手工纸的抄造技艺好,纤维在纵横方向交织均匀十五、分析纸张老化的原因:29纸张老化的原因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纸张的内部原因,即纸张主要成分具有老化的可能性以及纸张内部存在着促进纸张老化的不利因素;二是外部原因,即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于纸张,引起和促进纸张的老化(论述:试论纸张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纸张的寿命:)1、纸张老化:是指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A-内部原因:(1)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易发生氧化水解光解作用,使纸张强度下降。(2)纸张内部的有害物质:制浆过程中残留的酸;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施胶过程中酸性施胶时加入的明矾;造纸用水的酸性;整个制浆过程中带来的金属离子;B-外部原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2、延长纸张的寿命:一方面要生产选用耐久性好的纸张,同时应对已形成的档案纸张采取多防措施,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氧化、防酸和防霉等。 十六、纸张中酸的来源(重要,包括第二章):161、来自纸张生成过程;2、来自档案形成过程中,如一些酸性墨水;3、来自档案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十七、档案人员如何选购档案用纸:1、纸张中纤维素越多越好2、纸张中的木素越少越好3、纸张中含酸、碱等各种有害物质越少越好4、纸张平滑、洁白,要有一定强度和抗水性十八、定量和白度的概念/单位:27定量:是最基本的一项质量指标,指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纸张有多少克表示,即g/m2白度:是纸张最重要的光学性能,指纸张受到光照后全面反射的能力,以百分数表示第二章一、决定字迹耐久性的因素:33字迹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色素成分的耐久性,同时与字迹色素同纸张纤维结合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纸张的种类、书写方式等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二、字迹耐久性概念/炭黑概念:33字迹耐久性:是指字迹形成之后,在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原有色泽及清晰度的能力炭黑:是一种黑色的、颗粒极细的粉末状固体,是碳氧化合物加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时形成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碳三、档案字迹的色素成分有哪几种:33炭黑、颜料和染料三种类型四、色素字迹成分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有哪几种:36结膜方式、吸收方式、填充或黏附方式五、如何综合评价字迹耐久性/影响:37评价一种字迹的耐久性,必须将字迹的色素成分和色素成分与纸张的结合方式两者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评价其耐久性,可将字迹的耐久性分为三种类型:1、最耐久的字迹:凡色素成分是炭黑,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是渗透结膜的字迹最耐久。属于这类字迹有墨、墨汁、黑色油墨等;2、比较耐久的字迹:凡色素成分是颜料,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是结膜或吸收的字迹比较耐久,属于这类字迹有彩色油墨、蓝黑墨水、印泥、铁盐蓝图线条等;3、不耐久的字迹:分两种情况,一是凡色素成分是染料,无论以何种方式与纸张结合,都属于不耐久的字迹,如纯蓝墨水、红墨水、圆珠笔;二是凡字迹仅以填充或黏附方式固定在纸张,无论其为何种色素成分,都属不耐久的字迹,如铅笔六、字迹耐久性的因素和保护措施:60因素:字迹的耐久性除了取决于色素成分和结合方式外,还受到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光。光是引起字迹发生不同程度退色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以有机染料为色素成分的字迹,光对其影响更大;2、温度。字迹色素的退变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高温会加速光、氧化剂、酸、碱等因素对字迹的影响;3、湿度。环境湿度大,一方面会使耐水性差的字迹发生扩散,另一方面,潮湿还会加速光、热、氧化剂、酸、碱等因素对字迹耐久性的影响。4、酸、碱。在酸、碱介质的作用下,会使某些字迹变色或退色;5、氧化剂。破坏档案字迹的氧化剂,主要是指空气中存在的一些氧化性气体,如NO2、O3、CL2,他们具有氧化性,能与字迹色素中的某些发色团发色作用,从而使色素中的发色团遭破坏而退色;6、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十分复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字迹产生影响;7、灰尘。在档案整理、保存、利用过程中,随着移动和翻阅,会引起灰尘对档案纸张的摩擦,使纸张表面起毛,影响字迹的清晰度保护措施:首先在文件形成时,就要注意选择耐久性好的书写材料和印刷材料,其次在档案保管过程中必须注意防光、防热、防潮、防水、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酸碱物质接触等第四章一、平时使用计算机时如何保护硬盘:1101、防止随意关机和频繁启动;2、保持电源稳定;3、保持空气洁净;4、防止温度骤变;5、硬盘的反震;6、磁头的归位;7、降低写电流第五章一、影响光盘耐久性的因素:129主要因素有光盘材料的性能和生产工艺过程和环境因素。二、如何保护光盘档案:1381、减少使用。光盘档案寿命的长短,与光盘累计使用时间的长短息息相关2、防治空气污染物。光盘档案的保管环境要注意远离使用有机溶剂的工厂和实验室等场所3、调控空气温湿度。光盘档案保存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424摄氏度,较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45%-60%,且每天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2摄氏度,湿度不要超过+-5%。4、保持信息读取面的清洁。每次拿光盘档案时,职能接触光盘档案的内外沿,使用完毕后要立即放回盒中5、防止标记面的机械损伤。绝对禁止在标记面上进行任何的书写、划伤,以免造成信息记录不可挽救的损坏三、档案保护环境的概念:142是指围绕档案保存和利用等各种环境相关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库房建筑及设备、库房内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光线)和档案在使用流通中所使用或与之相关的设备或所处的暂时环境条件(包括档案利用、展览、修复等过程)第六章一、档案库房建筑原则(原则基础上+绿色档案馆内容):1441、适用原则。适用是建筑物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档案库房建筑的适用性首先是它必须长期有利于档案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满足“九防”的要求上,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毒气体、防盗、防火、防震。档案需要长久保存和提供利用,库房则是满足这一条件的基本前提,适用是衡量档案库房建筑成败的关键,是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2、经济原则。档案库房建筑在贯彻经济原则时,首先到考虑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其次是档案库房建筑的要求应该与所保存的档案重要程度相适应。经济原则中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智能化管理要求。3、节能环保原则。节能环保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强调的主流原则和新观念,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节能环保是非常迫切的需要,其核心内容是倡导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贯彻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4、美观原则。一个建筑物是环境整体的一部分,在适用、经济基础上适当考虑美观,与周围建筑即协调一致,又体现独自的专业建筑特色,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这是最佳选择。美观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要考虑到建筑文化的内涵,注意把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传递出档案文化、地域特色的内涵则是更高境界的一种美观原则。但要注意不能片面追求外观美,而影响了适用、经济等其他基本原则二、库房选址:1461、防水、防潮:远离江河湖泊和地势低洼区,远离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2、防有毒气体、防尘、防雾、防虫:远离工业区、居民区、交通要道口,选择上风口3、防火、防盗:远离城市繁华中心区4、便于利用:选择绿化环境好的城市近郊,交通方便5、便于扩建:库房周围留有空地,便于扩建三、库房围护结构的防热:152库房围护结构的隔热重点是对屋顶、墙体、门窗,采取相应的隔热、遮阳措施1、屋顶的隔热:a外形:基本上分为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一般选择坡屋顶更为有利隔热;b结构:有实体材料隔热和空气间层隔热屋顶2、库房外墙的隔热:a利用墙体材料、结构进行隔热;设内走廊隔热;c植被绿化隔热3、门窗的隔热:尽量少而小,每间房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不应大于1:10,同时不应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门应做成保温门,或用过渡间隔离(库房外墙如何进行隔热:1、利用墙体材料、结构进行隔热:加厚墙体,提高其隔热效果;墙体使用隔热材料;空气层墙体;2、设内走廊隔热。指环绕档案库的封闭式走廊;3、植被绿化隔热。即在库房周围种植树木、花草、可降低库外热源对墙体的作用。在实施以上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四、耐火极限的定义:162建筑构件从受到火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裂缝,或者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这一段对火的抵抗时间,单位为小时。五、防火间距的概念:164一栋建筑着火,对面建筑物在热辐射作用下,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不会起火的间距。防火间距一般不小于30m-50m六、空调“四度”:164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流动速度七、建筑上的环保节能与智能化管理之间有什么关系(论述、利用):145+174节能环保是经济原则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强调的主流原则和新观念,其核心内容是倡导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贯彻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的环境。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在于它采用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一体化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以达到“节能、安全、高效、舒适、环保”的目的,取得较高的建筑投资效率。有关建筑设备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技术核心是综合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4C技术建立了一个由计算机管理的一元化集成系统,实现系统管理的最优化设计和节能目的。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体现在智能化建筑上主要包括建筑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和结构化布线系统。“智能”是今后建筑行业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绿色”则是建筑行业追求的建设目标,绿色建筑就是要为人们提供节能、降耗、环保、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智能化建筑必须体现出对“绿色”理念的追求,将新能源、绿色生态等体现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智能化建筑不仅应该包括绿色能源与生态设施的运用与管理,也应该涵盖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才能够实现智能技术与绿色建筑的完美结合八、试述BAS的含义。档案库房设备的管理中如何应用该技术:175含义:BAS即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又称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或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应用:对于档案库房来说主要是把各种设备和档案馆的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温湿度调控系统、防火监控安保系统、终端控制等进行智能化的设计和管理。目前已经研制成功档案库房计算机安全监管系统,它是一种可对库房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和对火警、盗警进行自动监视的微机综合管理系统,有效地保证了档案库房各种功能的实现九、4C技术:175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第七章一、概念:温度/湿度/绝对湿度/饱和量/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焓湿图:178-182温度:是物质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用来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状态参数湿度:一般物质的湿度用含水量表示,它指每一克物质所含水分的重量克数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通常以每立方米实际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克数表示,单位是g/m3饱和量:即空气中所含的最大限度的水蒸气的量相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重量与同温下饱和状态所含水蒸气重量的百分比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焓湿图:由四组等值线(等焓湿量线、等焓线、等温线、等相对湿度线)一条水蒸气分压力线和一组热湿比线共六种线条构成的二、温度、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三者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达):181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蒸气重量同温下饱和状态所含水蒸气重量10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同温下的饱和量100%第一,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就越高,空气越潮湿;反之,绝对湿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低,空气就越干燥第二,当绝对湿度不变,温度增高时,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增大第三,如果相对湿度不变,若温度升高,则绝对湿度增大;温度降低,绝对湿度减小三、温湿度对档案寿命的影响:185温度:温度对档案的影响主要通过促进档案制成材料大分子转变和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两种途径实现的,对一般化学发言而言,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温度在30以上就是高温,高温会加速各种有害化学物质、有害生物因子对档案载体的破坏作用,还会促进自己材料及声像材料档案的影像的分解;低温有利于档案室的保管,但是,并不意味着温度越低越好,必须坚持低温不得低于纸张等载体材料中的水结冰时的温度这一原则湿度:湿度主要通过直接途径、间接途径影响档案材料。一般将相对湿度高于70%的湿度环境成为高湿,高湿对档案耐久性是不利的,高温加速了档案载体强度的破坏,并且会使耐水性较差的字迹材料泅化退色;低于50%的湿度环境称为低湿,当环境湿度太低时,档案制成材料所含的水分向外蒸发,会使档案制成材料变硬、变脆,柔性下降,强度降低温湿度的协同效应:温度和湿度对档案纸张耐久性的综合作用,大于天它们独立作用之和四、高湿/低湿:188高湿:相对湿度高于70%的湿度环境低湿:相对湿度低于50%的湿度环境五、库房温湿度标准及制定依据:1921、有利于档案的耐久性2、考虑我国气候和经济条件3、考虑工作条件4、参考国外有关标准六、库房温湿度的调控:203库房温湿度的调控方法很多,如密闭、通风等。事实证明,采取增温、降温、增湿、将湿相结合是调控库房温湿度行之有效的方法七、如何做好库房的通风工作:203 通风方法经济、简便、收效快,但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对比已经测定的库内外温湿度状况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当时当地的风力、风向为参考,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通风原则:1、通风调节库内温度的依据: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库内增温,只需库外温度高于库内即可。如果是为了库内降温,库外温度必须低于库内;2、通风调节库内湿度的依据:当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绝对湿度时,可以通风降低库内的湿度;当库外绝对湿度大于库内绝对湿度时,可以通风增加库内湿度通风时应注意的事项:1、根据以上原则调节库内温湿度时,要随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通风;2、通风时调节库内温湿度的手段之一,必须与密闭等控制手段相结合,才能使通风后得到改善的温湿度状态维持较长时间,以保证通风的效果;3、通风不仅可以调节库内温湿度,还可以调节库内空气流速,空气洁净度,有害气体的浓度,但库外风力不得超过3级。如果风力过大,空气中含尘量也会增加,此时不利于库房防尘。尤其是当库房没有空气过滤与净化装置时,更不宜通风;4、通风过程应注意防虫防鼠。库房应配备纱门、纱窗,以防虫、鼠入库;5、库内外温差较大(如10)或梅雨季节、库外温度低于库内露点温度12时,不宜进行通风 总之,根据库内温湿度状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采取通风措施可以调节库内温湿度。八、某库房相对湿度高达85,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湿度?并说明理由:九、如何实施密闭措施:203库房密闭的重点是门窗。考虑到自然通风的需要,库房门窗、通风空洞应尽量做到密闭时不透气,需要时又可敞开通风。这样,库房的密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永久性密闭,即封闭部分窗户,为美观起见,在外面做上装饰假窗。再一种是暂时密闭,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密闭,一旦需要通风时又可以打开。这种暂时性密闭又可分为库房密闭、箱柜密闭和档案密闭三种情况第八章一、档案制成材料最敏感的紫外线波长:218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二、光化学第一定律:220只有被物质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地引发光化学反应三、影响光化学反应危害档案的因素:220光的波长、物质的结构及环境条件1、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化学反应能否发生);2、光的强度与功率(光化学反应发生速度快慢);3、光的作用时间(光化学反应的破坏程度);4、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氧气、其他物质四、光的照度概念:224表示档案所处环境的光线照明情况,用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通量来表示五、防光措施(大题):2251、减少光照:A-选用合适的照明光源:档案工作中的照明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自然光源具有无偿和取用不尽的巨大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人工光源启闭适时,波长与强度易于调节,辐射温度能予控制,其中人工光源的白炽灯紫外线含量较低,对档案的危害要轻与其他光源。自然光的损伤率高于人工光,因此档案馆宜选用人工光B-确定光照适宜的强度:为了保护档案,应该尽量避免在强光下长时间利用档案,并在能搞清楚阅读档案、不影响档案利用的前提下,确定档案利用时的适宜光照强度,尽可能使用低功率的人工光源照明,最大限度地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光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特别是在使用档案原件时,应采取必要的限光及滤光措施,以保护档案原件不受损害C-减少光照时间:尽量减少档案利用过程中的光照时间,可以复印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但要减少复印次数并严格控制档案外借次数与外借时间,对参展档案的环境限定光源,采用感应光源照明与弱光保护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照作用时间,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D-档案库房建筑的防光:库房的窗户要小而少,并注意窗户的朝向;档案库房宜采用环形走廊;在窗户上安装遮阳板、百叶窗或窗帘,采用内外遮阳措施;在窗户上安装滤光的毛玻璃、有色玻璃及氧化铈和氧化钻玻璃,能阻挡大部分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E-档案库区的防光:加强库区环境的绿化,阻挡阳光直射作用;库区照明电源开关必须分区设置;查阅与提取档案时,应做到人走灯灭、减少光对档案的损害F-档案的避光保护:库房采用暗色内遮阳,加装木板窗或铁皮窗,提高防光效果;当库房不需要采光时,将窗户关闭,当库房不作业时,关闭库房光源。此外,档案应入袋、盒及档案柜、档案箱保存,选择使用具有防光能力的黑色的包装袋与盒等,形成一个局部良好的防光环境,并使档案制成材料尽量少接触、甚至不接触光线,从而减少光对档案的破坏作用2、虑紫外线:A-物理过滤:滤除入库紫外线,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物理阻挡。在库房的透光部位安装防光性能的玻璃,尽量减少光的破坏作用B-化学过滤:某些物质对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它们能淬灭及传递能量,达到滤除紫外线的目的。如在窗玻璃上涂布一定量的清漆;将白铅粉与桐油的混合物用汽油稀释后,涂布在窗玻璃上,作为一种防紫外线的材料;紫外吸收剂防护3、增强档案制成材料自身的防光能力:A-选择防光性能强的档案制成材料B-在制成材料中加入部分紫外吸收剂,提高档案耐光性六、洁净空气:230由恒定组分及正常状态下的可变组分组成的空气七、空气污染的界定:231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农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性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八、空气污染范围分类:232根据污染的范围,空气污染可以分为四类:局部地区性污染、地区性区域污染、广域性地区污染、全球性污染或国际污染九、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的典型:232一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次: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十、灰尘对档案的危害表现、抑制措施:236危害表现:1、增加档案制成材料的机械磨损,影响信息的读取。档案制成材料表面的飞尘大多具有一定的色泽,污染档案字迹,影响对档案的解读2、增加酸、碱对档案的影响。这些具有酸、碱的灰尘落在档案表面上,增加了档案的酸碱性,从而加速了档案制成材料的老化变质3、使档案黏结成档案“砖”4、向档案传播霉菌孢子,迫害档案制成材料。抑制措施:1、档案库房周围的绿化:由于植物数目枝冠茂密,能降低空气流动速度;加之树木表面粗糙不平,部分植物的绒毛能分泌油脂,使得树木能阻挡与吸附灰尘,因此植物体对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有明显的滞尘过滤和吸附作用2、库房的密闭:档案库房防尘防有害气体必然要求库房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这样才可以有效杜绝空气污染物进入库房。提高库房围护结构密闭性的对促有:档案库房的门窗应尽可能少而小;库房门窗的密闭性要好,并加用胶条密封及安装双层门窗;建立环形走廊或西廊,达到防尘、防光或隔离的效果十一、光化学烟雾及其形成条件:237概念:光化学烟雾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汽车尾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强烈阳光辐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混合物,它包括强氧化性的臭氧、有机醛类等形成条件:1、一定强度的阳光照射;2、适当的温湿度条件:23以上,75%以下;3、相对稳定的空气层结构,能使污染物聚集;4、汽油产生的污染物要达到一定的浓度十二、微生物的六大特征:246比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大、转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容易变异、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十三、为什么说绿色植物对空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这种作用与那些因素相关联?如果一个馆区周围存在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污染情况,请推荐两种能够同时有效降低污染物危害的绿色植物:241绿色植物对空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主要表现为:1、吸收有害气体。绿色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使其大部分积存于叶内,少部分转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绿色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氯气,使之变成氯化物积存于叶片内降低空气中氯的含量;2、由于植物树木枝冠茂密,能降低空气流动速度;加之树叶表面粗糙不平,部分植物的绒毛能分泌油脂,使得树木能阻挡与吸附灰尘,因此植物体对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有明显的滞尘、过滤和吸附作用第九章一、如何预防档案长霉:263预防措施的基本方法是在库房内设法创造不适于档案霉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条件。1、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将一般档案库房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胶片母片库房温度控制在13-15,相对湿度控制在35%-45%的做法是比较科学的;2、认真执行库房清洁卫生制度:净化入库的空气、检查入库的档案、做好库房的清洁卫生、档案存放于装具、保持工作人员的清洁卫生3、使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剂:防霉剂的种类很多,选择档案库房中使用的防霉剂应满足:不影响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