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 如果m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距日远近适中 质量和体积适当有卫星绕转 不停绕日公转a. b. c. d. 2. m与n组成一天体系统,与该系统级别相同的是a. 总星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根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若m行星也存在生命,应距日远近适中,保证温度适宜,正确;质量和体积适当,引力适当,能吸引一定的大气,正确;有卫星绕转以及不停地绕日公转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排除。故选a。【2题详解】m为行星,n质量小,绕m运动,是m的卫星,其组成的天体系统为行星系天体系统,选项中属于行星系天体系统的只有地月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北京时间2019年11月5日凌晨1时4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 关于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各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都相等b.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c. 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无变化d. 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4. 在发射这一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5. 在发射这一天,地球公转的特点是a. 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加快b. 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c. 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d. 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减慢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在发射这一天直至2020年元旦期间,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位于图中的a. 甲乙段b. 乙丙段c 丙丁段d. 丁甲段【答案】3. b 4. a 5. c 6. d【解析】【3题详解】地球上,两极点的角速度为0,其余地区角速度为15/h,a错;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b正确;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近日点快,远日点慢,c错;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d错。故选b。【4题详解】发射该日为11月5日,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选a。【5题详解】地球1月初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发射该日为11月5日,地球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故选c。【6题详解】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知地球近远日点的位置,2020年元旦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发射该日为2019年11月5日,图中甲乙丙丁将地球公转轨道平分为四份,由此可知图中丁处的时间约在11月前后,因此从发射日到2020年元旦地球处于丁甲之间(注意:2020年元旦地球公转未到甲处,应在近日点附近)。故选d。7.新华网2014年10月26日电,近日,太阳表面突现一个面积很大的黑子群,达地球表面积的50余倍。在华北地区严重雾霾天气下,肉眼清晰可见。对于该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正处于宁静时期b. 太阳黑子位于色球层上c. 往往伴发耀斑现象d. 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详解】由材料可知,黑子群的面积很大,是太阳活动活跃期,a错。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b错。太阳活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黑子往往伴发耀斑现象,c对。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d错。故选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 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a. 2月b. 5月c. 8月d. 11月9. 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 增强b. 增强c. 减弱d. 减弱【答案】8. d 9. d【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数树深红出浅黄”可判断出树叶变成红色和浅黄色应为秋季11月,d正确。【9题详解】“夜来霜”的成因是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的,图中是大气逆辐射,d正确;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地面辐射。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2. 若图中四条线段气压差相同,风力较大的是a. 甲、乙之间b. 乙、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丁、甲之间【答案】10. d 11. b 12.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等压面分布图的判读。【10题详解】根据等压面弯曲特点,上凸为高压,下凸为低压,且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相反,据此判断可知,甲、丙两处的气压性质为高压,乙、丁两处为低压;根据气压与海拔的关系,乙丁两地海拔较高,气压值低于甲乙两地,故四地中气压最低的是丁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一般情况下,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对流层中,近地面的气温总是高于垂直方向上的高空,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乙的气温高于丙丁两处;甲处气压值高于乙地,所以乙地气温高于甲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甲乙之间位于近地面的风,空气摩擦力较大,风力较小;丙丁之间为高空的风,空气阻力较小,风力较大;丁甲之间为空气垂直运动,气流以下沉为主,乙丙之间为空气的垂直运动,气流以上升为主,不能形成风(风是空气水平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 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 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 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4.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 乙地背斜成山c. 丙地向斜成谷d. 丙、丁之间有断层15.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3. b 14. a 15. b【解析】该题考查天气系统、地质作用。【13题详解】冷暖气团交汇后,暖气团向上爬升,冷气团位于锋面下方。图中冷气团方向发生逆转,说明暖气团势力强盛,为暖锋。乙地受暖锋影响,气压将降低、气温将升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所以选b。【14题详解】图中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构造;乙地岩层向上弯曲,形成背斜,因其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丙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岩层挤压而坚硬,不易被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丙、丁之间并未出现岩层断裂错位现象,没有断层。所以选a。【15题详解】从上述分析可知,乙地岩层向上弯曲,形成背斜,因其顶部受张力作用,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而形成谷地。所以选b。1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 冷锋b. 暖锋c. 准静止锋d. 反气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诗文可知,最开始“黑云”如被打翻的墨汁一般,而后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表明降雨强度大),忽然间大风卷地而来吹散了天空中的乌云,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湖面上水色和天空一样明净。该天气现象表明此次降雨强度大,历时短,为典型的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a正确;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多为连绵阴雨天气,反气旋过境多为晴朗天气,bcd错。故选a。17.放飞气球是节日里的一种庆祝形式,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a. 赤道地区b. 副热带地区c. 副极地地区d. 极地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上升最快,即上升气流最明显,由于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故上升气流明显。故选a。18.下图中四条年温度曲线依次代表的气候类型,排序正确的是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全年各月均温大于15,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大于0,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排除abd。全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30,为极地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急促,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选c。【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总结如下: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9. 若图中数码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则数码依次表示a. 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 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c. 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d. 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20. 若图中数码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则数码依次表示a.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b.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c. 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d. 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21.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维持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联系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各大圈层a. b. c. d. 【答案】19. b 20. d 21. a【解析】【19题详解】大气水通过降水的形式直接补给地表水和海洋水,海洋水通过蒸发的形式补给大气水,地表水可通过地表径流的形式补给海洋水,通过下渗形成补给地下径流,从而补给海洋水,地表水一部分也可以蒸发形成大气水。综上分析,为大气水,为海洋水,为地表水,为地下水。故选b。【20题详解】根据小题(1)的分析,为大气水,为海洋水,为地表水,为地下水。所以为蒸发,为地表径流,为降水,为下渗。故选d。【21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水循环主要联系了地球表面的各大圈层,并未联系地球内部各大圈层,错,均是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故选a。【点睛】水循环的类型以及主要环节总结如下图:22. 由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是a. 岩层的水平位移和弯曲隆起b. 地壳的抬升或下沉c. 海陆变迁d. 地势的高低起伏【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地壳运动。【详解】地壳的水平运动引起岩层的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是指沿着平行于岩层方向的运动,水平运动使岩层挤压,板块边界则形成岩层的碰撞弯曲和隆起,a正确;垂直运动使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形成海陆变迁,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及两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属于沉积岩的是a. ab. bc. cd. d24. 形成甲图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波浪的侵蚀作用b. 流水的堆积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流水的侵蚀作用25.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反映乙图中岩石形成过程的是a. b. c. d. 【答案】23. c 24. d 25. a【解析】【23题详解】据图可知,指向c的箭头表示固结成岩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只能转化为沉积岩。故图中属于沉积岩的是c,故c正确。故选c。【24题详解】a.波浪的侵蚀作用是波浪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故a错误。b.据图可知,图中乌江峡谷呈“v”型,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与流水堆积无关,b错误;c.图示为乌江峡谷,处于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而风力侵蚀地貌多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故c错误;d.读图可知,图中乌江峡谷呈“v”型,是流水下蚀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25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图为六合桂子山石柱林,为火山喷出形成的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反映乙图中岩石形成过程的是。因为图中a为岩浆,b为岩浆岩。代表的作用为上升冷却凝固。a.代表的作用为上升冷却凝固,乙图为六合桂子山石柱林,为火山喷出形成的岩浆岩,故a正确;b.为外力作用,在其作用下形成沉积物,故b错误;c.为变质作用,在其作用下形成变质岩,故c错误;d.为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故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过程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再到新岩浆的产生的过程。河流水流有破坏地表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水流破坏地表有三种方式,即冲蚀作用、磨蚀作用和溶蚀作用。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6. 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堆积作用27.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左图中的()a. b. c. d. 【答案】26. b 27. c【解析】【26题详解】读图,图中河道弯曲,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在凹岸和凸岸的侵蚀能力不同导致,b正确。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逐渐变成松散物质的过程,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外力作用下,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acd均不是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故选b。【27题详解】由于河流在凹岸和凸岸侵蚀能力不同,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河道深,在凸岸堆积,河道浅且有沉积物,图中t岸水深为凹岸,p岸水浅且有沉积物为凸岸,所以乙图的剖面图对应甲图中的,故选c。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8.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 生产功能b. 平衡功能c. 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 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29. 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a. 围湖造田b. 修建水库c. 梯田建设d. 植树种草30.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有的演化比较快,有的则很稳定b.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不具备统一性,各要素按各自的规律演化着c.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和其他要素无任何联系d. 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答案】28. d 29. a 30. d【解析】【28题详解】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所以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永和,d错误,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故选d。【29题详解】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调节区域小气候的能力下降,且生物多样性减少,使得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其他选项均使得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良性方向发展。故选a。【30题详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ab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与气候、地形、土质、植被等要素均有密切的关系,c错;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d正确。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31.读“世界局部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洋流的名称:a_;b_;c_;d_;e_;f_;g_;h_。(2)在洋流aceh中,按性质属于寒流的是_;在洋流e和h中按成因属于风海流的是_,该洋流是由_风的吹拂而成的。(3)根据图中洋流流动方向,洋流c和b为_时针方向, 洋流g和f为_时针方向。(4)在图中e洋流影响下,该海域形成世界著名的_渔场。而北海道渔场是由_和_交汇形成。(5)在图中洋流e的影响下,分布在南美西海岸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呈_(东西/南北)延伸最长。【答案】 (1). 墨西哥湾暖流 (2). 厄加勒斯暖流 (3). 巴西暖流 (4). 本格拉寒流 (5). 秘鲁寒流 (6). 加那利寒流 (7). 北大西洋暖流 (8). 西风漂流 (9). eh (10). h (11). (盛行/中纬)西 (12). 逆 (13). 顺 (14). 秘鲁 (15). 日本暖流 (16). 千岛寒流(或:千岛寒流 ; 日本暖流) (17). 南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根据所学地理可知,a为墨西哥湾暖流,b为厄加勒斯暖流,c为巴西暖流,d为本格拉寒流,e为秘鲁寒流,f为加那利寒流,g为北大西洋暖流,h为西风漂流。(2)根据小题(1)可知,aceh中,属于寒流的是eh;h为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属于风海流,e为秘鲁寒流,属于补偿流。(3)洋流c和b均由低纬流向高纬,呈逆时针;g为北大西洋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f为加那利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g和f为顺时针方向。(4)e为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该海域形成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是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的渔场,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附近。(5)e为秘鲁寒流,寒流由降温减湿的作用,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呈南北延伸(向低纬度延伸)。【点睛】世界表层海洋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如下图所示:32.下图是“北半球亚欧大陆盛行风模式图”,图中字母a和a、b和b、c和c以及d和d是各自在不同季节的同一地区,箭头表示某季节该地区此时主要盛行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图中a、b、c三地各自所在地的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其气候特点:a_气候,气候特点是_;b_气候,气候特点是_;c_气候,气候特点是_。(2)写出乙图中a、c、d三地此季节(7月)盛行的主要风向。a地盛行_风;c地盛行_风;d地盛行_风。(3)b和b处所属气候的主要成因是_。乙图所示季节b正受_(气压带/风带)的控制,并出现_的特点。(4)c和c所在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5)叙述d和d处所在地在乙图所示季节(7月)盛行风向的形成原因_。【答案】 (1). 温带海洋性 (2). 终年(全年)温和湿润 (3). 地中海 (4).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 温带季风 (6).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或:冬冷夏热,雨热同期 (7). 西南 (8). 东南 (9). 西南 (10).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11). 副热带高气压带; (12). 炎热干燥(高温少雨)。 (13).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4). 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处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处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c处于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2)a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南风;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c位于东亚,此季节盛行东南风,d位于南亚,此季节盛行西南风。(3)b和b所在地区处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乙图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b为地中海气候,该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4)c和c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5)d和d所在地区为南亚,乙图季节表示北半球的夏季,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点睛】理想大陆的气候分布如下图所示:3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科普教育
-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案例
-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管理
- 线上考级方法分享
- 小儿消化不良护理科普
- 声音管理员工自我介绍
- 钉钉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
- 长期打针血管护理方法
- 脑瘤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要点
- 力量训练形体课
- 早产儿视网膜病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银行账户共管协议(三方)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专题四模型拓展-旋转模型教学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第一节(一)
- 开山螺杆空压机说明书
- HG/T 6312-2024 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正式版)
- 交通银行测评题库答案大全
- 铁路电务劳动安全培训课件
- 喷浆工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第八课 我的身体》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