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考)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2、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a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b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2“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总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4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详”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俱”人事。此思想a强化了尊卑等级关系 b强调“天”为君主服务c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 d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5汉武帝亲政之后,其根据儒家学士的建议设立了“五经博士”,根据五经的内容来教授、选拔官吏,而后论语和孝经得到官方重视,进一步扩大经书的内容。汉武帝的这些做法表明a.法家、墨家思想已经消失 b.儒学思想地位日益巩固c.官方教育体系已经成熟 d.汉朝教学质量得到保证6明清之际,明朝官员、百姓盲目尽忠现象很普遍,官员如史可法、黄道周,百姓如扬州、嘉定、江阴军民,尽忠的形式越来越惨烈,但并未能挽救明朝的灭亡。这从侧面反映出a.科举制走向没落 b.理学影响社会观念c.封建制度的腐朽 d.小农经济的狭隘性7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8在唐代,纸质图书交易已很发达,有经书、医术、佛经,还有诗人的个人专辑;到宋代,官方出版与民间出版竞相发展,大相国寺就有很大的图书市场,并且兼营字画、古玩交易。这可以反映a商品经济已发展到新阶段 b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古代民众的文化素质较高 d统治者对文化教育事业重视9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的画作市担婴戏图,该画描绘了一位走村串户货卖千家的老货郎挑担,吸引妇女儿童围观购货的嬉笑欢闹场面。画面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货担上的杂物历历可数、无不尽力摹写。下列对于该画作的评论正确的是a.宫廷画师思想僵化,创作题材狭窄 b.突出体现商业活跃,追求得意忘形c.绘画风格严谨写实,市井风俗毕现 d.强调追求借物抒情,讲究神韵意趣10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体,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a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b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c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d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11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 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12赫胥黎原著天演论的本意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只适用于“生物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生物界”没有道德标准,而人类有着相亲相爱、互助互敬的本性,其发展模式必然不同于“生物界”。但严复却在译著里公然宣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严复的做法实质上反映出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b严复企图以进化论观点来宣传维新思想c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3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之前,1902年梁启超就撰文指出“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将马克思介绍给国人;1907年资产阶级自由派张继等人对马克思的学说进一行过正面的介绍:192年孙中山曾在演讲中賞传马克思主义,这些现象说明a近代知识界已经普遍接受了马克思的学说b三民主义借鉴马克思学说并指导辛亥革命c资产阶级借助马克思学说扩大自身影响力d近代中国又一次出现思想的大融合大发展14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严格限制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只允许他们在五口通商口岸中的一定范围内活动。清政府这一做法a客观上抵制了西方文化冲击 b体现其外交观念逐渐走向成熟c延缓了西方列强的侵华步伐 d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1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论“中体西用”中说,“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寝寝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作者意在说明a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c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历程障碍重重 d“体用”言论为引进“西体”开路16明清之交国破家亡,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 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17受宋代理学影响,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观念被不断强化。然而,与这一社会背景迥异的是,明代社会士人层面却出现一股“尊女”的思想清流。这反映了a思想解放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 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c借时代语境重构性别秩序的努力 d专制的强化遏制了新思潮的发展18张之洞在1898年4月完成的劝学篇中主张“中体西用”,日本人福泽谕吉在1880年成书的劝学篇中提倡“文明开化”。这两个劝学篇的相似之处是a以维护传统为目标,劝勉学问为宗旨 b为本国维新运动提供指导思想c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 d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产物191894年7月9日申报:“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这一观点a是对洋务运动客观公正的评价 b折射出盲目自大的传统华夷思想c准确地预测了中日战争的走向 d是对中国近代工业化成就的认可20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2年时间内总计出版了69期,每期3万字,译稿约占一半。以下为部分译稿名称,这些译稿体现了时务报编者的主要意图可能是期数、出版日期部分译稿名称18期1897.2.22电光摄影奇观、脚踏火龙、雨不落地、诺贝尔奖设立19期1897.3.03从御气球、电制坚钢、温水疗病27期1897.5.22新创号灯29期1897.6.10实验炮弹穿力、岛石吸铁、紫铜用绿水炼成a以西方社会学说为武器推动变法进程 b进行社会启蒙以唤起国人的科技意识c利用报刊媒介大力宣传君主立宪思想 d着眼于发展工商业的手段以批判专制211902年,梁启超指出权臣于国有利有弊,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以宰相为例,宰相与天子共治天下,而非天子之私人,相权之尊类似近代之立宪国。梁启超此言旨在a提倡建立民主共和制度b否定丞相制度的历史作用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为袁世凯掌握国家权力辩护22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提倡政治革命23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24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尚浅 b文学革命影响译者表达方式c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各种理论 d译者尝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5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26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27.光绪二十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a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 b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28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29.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实质上反映出a.中国当时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30.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 材料题31. (18分)材料:中国传统蒙学经典概况简介蒙学经典简介千字文南朝梁武帝时期周兴嗣奉命将1000个单字,编纂成每句4字共250句的韵文。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性与艺术性,堪称双绝。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收集中文姓氏504个。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颇具实用性。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小儿语明代的吕得胜所撰,他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他认为民间儿歌对儿童固然无害,但对品德修养以及后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编写新的儿歌,用来代替旧的儿歌,是以成此书。弟子规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编撰。以三字韵文方式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注重童蒙养正、敦伦尽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9分)(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9分)32. (22分)材料一康有为的“经世之学”是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但绝不是非儒”。这种既不抛弃传统又在器物层面上实行西化的要求决定了康有为不得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来重新解释传统的儒家经典,以使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康有为)在潜意识上无疑还是“蕴含着对西方近代文明深刻的疑忌,强烈的不满乃至发自内心的痛恶”。可以认为,康有为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没落”,并努力“种下新思想的种子”这样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举动的必然产物。摘编自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材料二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思想所体现的“时代矛盾”,并分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识创业投资风险评估与决策试题集
- 2025年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教程及题库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模拟考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CCD光电荷耦合二极管及其组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建筑防水卷材及制品合作协议书
- 报关业务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2025年全自动变焦照相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手工制纸及纸板合作协议书
- 抢救车药品管理规范课件
- 2025年物理治疗康复设备合作协议书
- 眼睛保健操教学课件
- “时空对话”朗诵剧剧本
- 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挑战
- 算法认识与体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 2025年辅警笔试考试题库题库与答案
- 2025危险品押运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 2025年银发族市场洞察报告
-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
- 2025年幼儿园食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存款定期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