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户县宋村中学九年级语文“443”模式导学案课 题: 出师表 (2) 设计人: 裴雄文 审核人: 班 级: 姓 名: 编 号: 自研课导学基础积累:翻译下列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诚宜开张圣听。(3)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0)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自我感悟:细读本课,走进文本: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其中最根本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组 评】: 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梳理课文前五自然段的大意,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及其借鉴价值。 2、积累归纳本文的重点词汇,做到能写懂义。 【学习重点】梳理课文前五自然段的大意,积累归纳本文的重点词汇,做到能写懂义。【学习难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及其借鉴价值。【课堂流程】导(研悟)复习导入,检查积累1、赛读课文片段;2、词语书写对抗.【自评】: 预 时:3分钟 学(分享)自主学习通读文本,梳理情节 内 容: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一至五自然段。学 法:再读文本,紧扣注释,注意重点字词用法。深入文本,赏析人物 内 容:前五自然段中,诸葛亮言辞恳切的向后主刘禅提出哪些建议?学 法: a、反复读课文,摘录原句回答.b、将摘录的语句进行综合归纳.思考:提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品析文本,明晰主题 内 容: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亲贤的好处是什么?学 法:斟酌语句,用原文回答。 预 时:15分钟 小组学习交流分享 查漏补缺 优化展示 组内预演 【互评】: 预 时:5分钟展(质疑)展示单元一:词句冲关 建议:1、可以两组之间展开词语和句子翻译对抗赛,答对了得分,答错了就失去挑战机会,以总分决胜负. 2、所选词句符合重要实词和常用虚词的原则,不能以刁难对方为目的展示单元二:诸葛建议 要求:1、罗列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刘禅提的几条建议,可以借助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2、向大家分析:诸葛亮提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3 、形式自定,鼓励创新。 质疑笔记: 预 时:22分钟练(延展)阅读诸葛亮后出师表片段,说说你读到了诸葛亮的什么精神?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明,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互评】: 预 时:5分钟 训练课导学基础题: 1、下边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帝感其诚 B.诚宜开张圣听 C.以光先帝遗德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以塞忠谏之路也2古今异义。卑鄙:a.古义: 痛恨:a.古义: b.今义: b.今义: 开张:a.古义: 感激: a.古义: 涕:a.古义: b.今义: b.今义 b.今义3词类活用。此皆良实: 以光先帝遗德:亲贤臣,远小人: 攘除奸凶:恢弘志士之气: 深入不毛:提高题:直击中考(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用原文回答)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古诗赏析 蜀 相 (唐)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借人喻己,看似写诸葛亮,实际也是在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慨。B、第三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C、第四联的“英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