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昏墨贼杀:昏是指“恶而掠美”,即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墨是指“贪以败官”,贪得无厌,败坏官纪。贼是指“杀人无忌”,即肆无忌惮地杀人。犯这三种罪之一的,就要被处以死刑。2、圜土:周代监狱名称,一种用土墙围起来的圆形建筑物,用以关押劳役刑徒的监狱。3、亲亲尊尊: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君臣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4、质剂、傅别: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傅别,西周时出现的借贷契约。称责指借贷,傅别即契约。傅别的形式与质剂有所不同,傅别是在一片简犊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椟上的字为半文。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6、七出三不去:七出是: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上恶疾。但是,无子是在妻子五十岁以后才有效,即过了生育期,而此时男方一般有妾生的子女,休妻很难出现,况且还有三不去的限制条件。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忌实际是指自己不生育又不许丈夫纳妾的那种妒忌。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疾病。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结婚时贫穷,后来富贵的。7、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五听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8、庭行事,决事比:廷行事: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司法审判的成例。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决事比:是汉代的法律形式之一。“比谓类似。”即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汉朝广泛采用判例断案,“比”能补充律令之不足,对维护封建统治更具有灵活性,但也为司法官吏破坏法制提供了方便条件。9、城旦春、鬼薪、白粲秦代和汉代的徒刑,即男犯筑城、女犯春米的劳役刑或与之相当的其他劳役刑。其刑期为四岁刑。鬼薪白粲秦代和汉代的徒刑,即男犯入山采薪供祭祀鬼神,女犯择米使之正白的劳役刑或与之相当的其他劳役刑。二者的刑期皆为三年。10、“公室告”:秦朝的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公室告,是指秦朝允许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为公室告。凡公室告,政府则应受理。 “非公室告”:秦朝的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非公室告,是指秦朝不允许告官的案件,如子告父母、臣妾告主人,都属于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这是为了维护封建尊卑关系和主奴关系,反映了在诉讼制度上公开的不平等。11、酌金律:是汉朝颁布的法律。酌,是一种醇酒;金,是祭宗庙时诸侯所献的贡金。此律是惩罚诸侯在酌祭时贡金不合标准的法律,强制和考察诸侯王忠于汉朝廷态度的法律。12、秋冬行刑:汉律规定,除对谋反、谋大逆等犯即时处死,决不待时外,其他死囚的处决须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其理由一是因为秋季天地始肃,草木凋零,此时行刑乃敬顺天时,尊重夭意;二是因为秋季农事己毕,虽因审理大案,可能要牵涉许多证人,但也不至于影响农业生产。尽管秋冬行刑之制夹杂有迷信成分,但也包含不误农时的合理成分,所以二直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13、春秋决狱:在汉朝如果遇到法律无有关规定,同时又无适当判例可以比照时,可以春秋经义附会法律作为断案的依据。这一制度是汉武帝时董仲舒所创,受到朝廷的重视。14、亲亲相隐: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指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1、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2、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3、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15乞鞫: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请求复审,即汉代的案件复审制度。复审期限为三个月。16、八议:中国封建王朝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要上奏皇帝进行特别审议,以便对其减刑或免刑的一种制度。有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封建德行的所谓贤臣)、议能(所谓大才能的大臣)、议功(对封建王朝有大功勋者)、议贵(高官显爵)、议勤(对封建统治有特殊勤劳者)、议宾(先朝君主的后代)。这一制度是为庇护统治集团成员除十恶以外的犯罪而规定的,周礼称之为八辟,汉朝改称八议,三国曹魏正式入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相沿不改。17、十恶重罪:中国封建王朝为维护专制统治而规定的十种不可赦免的罪名,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十种罪名自秦汉以后逐渐形成,北齐称之为重罪十条正式入律,隋律将其改为十恶。从此,经唐至清,除元朝改称诸恶外,历代王朝相沿不改。 18、服饰定罪:准五服以制罪-晋律中确立的以五服制确定亲属间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制度,其原则是:犯杀伤罪,若为尊长杀伤卑幼,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反之则关系越亲处罚越重;犯盗窃罪,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关系越疏处罚越重;犯奸非罪,不论尊长卑幼,关系越亲处罚越重。它不仅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而且为后世法定亲(属)等(级)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一直沿袭至清代。19、留养制度:指对于犯死刑、流刑等重罪人犯,家中尚有待其颐养天年的直系血亲,法律特许死刑犯人侍亲缓刑、流刑犯人权留养亲,等到年老的直系血亲死后,始令罪犯依律服刑的一种制度.此制肇始于北魏,定型于唐代20、张杜律:晋律完成后,著名法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经晋武帝批准一并颁行,注解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以此,后人把张杜的注解与晋律视为一体,称之为张杜律。21、请、减、赎:请,奏请皇帝进行特殊裁决的特殊程序,适用于皇太妃大功以上亲、八议之人期以上亲和官爵五品以上犯死罪之人。减,减一等刑罚,自请的亲属和七品以上官犯流刑以下罪减法定刑一等。死罪不得减。赎,是以铜赎罪,适用九品以上官犯流罪以下。22、覆奏:我国封建时期独特的司法制度之一,即所有死刑必须呈报中央,待皇帝批准后方可执行。它确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历代沿用,至明清臻于完备。其不仅体现了慎刑的精神,更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23、三省六部: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24、录囚:亦称虑囚。是我国古代封建帝王或上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审讯囚犯,借以平反冤狱或督办案件的制度。25、折杖法:就是用脊杖或臀杖代替流刑、徒刑、杖刑、答刑的办法。26、官当:简称为当,又叫以官当徒,这是古代官吏享有的特权,在他们犯罪时可以用自己的官品抵挡徒刑。如果现有的官品不够当罪,还可以用历任的官品来当。如果以现任的官品当罪有剩余,就不再罢官了,交铜进行赎罪即可。如果所有的官品都加上,还不够当罪,就罢官,剩余的也交铜赎罪,不必执行刑罚。 27、象刑:象意即象征,象刑即令违法者穿着不同色质的衣巾服饰,象征施以不同刑罚,给予羞辱与惩戒。28、鞫谳分司:是两宋独特的刑事司法制度。鞫谳分司就是将审与判二者分离,由不同官员分别执掌。鞫,指审理犯罪事实。谳,指检法议刑。所谓鞫谳分司,只是一个司法官员在审理某件案子时,不能既是鞫司官,又是谳司官,二者只能任其一。有一人出任鞫司官,必须有另一人出任谳司官。29、同职连署:唐朝要求有关官员共同审案判决,共同承担错案的责任,以利于互相监督,避免错判的。30、保辜:中国古代刑法中一种保护受害人的制度。凡是斗殴伤人案件,被告要在一定期限内对受害人的伤情变化负责,如果受害人在限期内因伤情恶化死亡,被告应按杀人罪论处。这种制度称为保辜,所定期限称为辜限。31、换推:为防止审判官因为亲属、仇嫌关系在审判中徇私舞弊,唐律规定了审判回避制度,即“换推制”。32、三司会审:又称三司推事,中国古代三法司(三个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的制度。商君书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的三法司之称即源于此。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明、清两代从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为三法司,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会同审理。33、出入人罪:唐律中规定的一个罪名。若司法官不依律断罪,适用法律错误,以致造成“出入人罪”的,要依律追究司法官的刑事责任。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轻罪判为重罪。司法官故意出入人罪的,依律处刑;过失出入人罪的,减等处罚。唐律作此规定,意在强调加重司法官的责任,以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减少冤案的发生。34、干名犯义:“干名犯义”是元朝确立的一种罪名,除了反叛、谋逆、故意杀人以外,儿子不许作证父亲所犯罪行,奴隶不许告发自己的主人,妻妾、弟弟、侄子不许告发自己的丈夫、哥哥、叔叔伯伯,否则就是违背伦理道德、大伤风化的“干名犯义”。如果有人不遵守法令规定,出现告发情况,对于被告作自首处理,对于告发的人则给予惩罚。这是元朝加强对诉讼人身份控制的一种措施,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35、“九卿会审”:清代的会审制度之一。针对更重大的案件,当事人又两次翻案,或经反复审判而人犯仍然翻异不服的案件,根据皇帝的诏令,则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中书省下面的官职,出纳皇帝的命令,通达下情)九个高官共同审判,但判决仍须奏清皇帝审核批准,又称为“圆审”。1、简述唐律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唐律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封建法律。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礼法合一”。唐律把封建伦理道德力量与政权法律统治力量结合起来,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约束作用,礼的约束力增加了法的威慑力量,真正做到了礼与法的统一,有力地维护了唐代统治。二是科条简要。唐代沿袭隋制,实行精简、宽平的原则,定律12篇502条,并为后世所继承。因此,唐代立法具备了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的特点。三是予以精确、立法技术高超。唐律在律文内容上,所涉广泛,但多而不乱,文字简约,却保证疏而不漏,法律概念和术语的使用准确而规范。在体例篇目上,结构严谨,排立有序,篇目之间联系清晰。其语言之精确,结构之严谨,立法技术之高超为举世公认。唐律的历史地位及影响表现在: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唐代承袭秦汉立法成果,吸收汉晋律学成就,使唐律表现出了高度的成熟性,对宋元明清法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律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朝鲜的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的大宝律令大都参用唐律。可见,唐律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2、论述西汉前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汉初的政治形势与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汉朝建立后,统治者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轻徭薄赋、省减刑罚、让人民休养生息乃是争取民心,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汉初所推崇的道家学派是黄老之学。黄老学派在思想上兼综道家与法家学说,主张治国应德刑并用,但须以德为主,先德后刑,刑罚要轻缓,法令要省减,反映了一种重德轻刑的主张。“重德轻刑”是“无为而治”的一种表现,汉初统治者采取这一治国主张,为当时的政权稳定、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独尊儒术”的原因与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景之后的统治者放弃了“无为而治”的政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种政策与当时统治者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相悖。而儒家学说对有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统治集团内部的离心倾向、巩固社会程序等非常有利,故儒家学说取代黄老学说被汉朝统治者采纳成为历史的必然。董仲舒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汉元帝继位后,儒学在实质上获得了独尊的地位,而“罢黜百家”的过程也最终完成了。三是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法律的儒家化实际上是儒家思想法律化,它开始于汉初。在汉代司法的儒家化的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大的是董仲舒及其“春秋决狱”。春秋决狱成为汉代的一种司法制度,其实质是用儒家的道德精神指导司法审判。事实上,汉代儒家士大夫不仅根据春秋之经义断狱,而且还扩大范围,根据其它的儒家经典断狱。我们从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看,无论是引经决狱还是引经注律都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步骤。它们为后世的“纳礼入律”即直接把儒家道德纳入封建法典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从此,儒家思想开始全面登上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舞台。3、 论述清末变法修律的内容、特点、影响。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一是制定了大清现行刑律。这是清政府于1910年颁行的一部过度性法典。在大清律例上稍作修改而成;二是制定了大清新刑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罚典。1911年正式公布,预定宣统五年正式实施,但未正式实施;三是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民法草案,未正式实施;四是制定了一些主要的商事立法。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法规;五是修订了主要的诉讼法规。如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等;六是诉讼体制发生了变化。调整了司法机关,改革了诉讼制度等。清末变法修律的特点:一是在立法上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同时又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即“参酌各国法律”进行变法修律,但又不能违背“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民情”。这是清朝变法修律的基本特点;二是在内容上表现出封建专制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即大量使用了西方法律理论、原则、制度和法律术语,使得保守落后的封建法律内容与先进的近代法律形式同时存在;三是在法典编纂上,改变了“诸法合一”的传统形式 ,明确了各部门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或起草了有关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四是清末变法是清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被迫进行的。因而根本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清末变法的影响:一是导致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二是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四是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4.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和意义。要点:1、概述题意: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成文法的公布,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在走向瓦解,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2、答出成文法公布的几次主要活动:(1)郑国“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铜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邓析的“竹刑”:公元前530年,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之上,称为“竹刑”。最初属私人著作,后来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所接受,从而成为官方的法律。(3)晋国“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之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2、主要意义: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运动的历史意义:(1) 公布成文法运动是对传统的的法律观念、传统的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2) 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3) 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4) 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5.简述唐律中比附类推的主要内容。要点:1、概括比附类推的来源:此乃唐律中所规定的一个司法原则,叫做入罪举轻以明重,出罪举重以明轻。唐律是实行罪行法定主义的,即对于犯罪行为必须依据律条量刑定罪。但社会现象错综复杂,犯罪行为形形色色,不可能对每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事先在法律上予以具体规定。为了弥补这种刑事立法上可能出现的遗漏,唐律以专条规定了对律文没有直接规定的犯罪,可运用比附类推的方法,参加奉律中最类似的条文规定,庄加庄减,拟定罪名,作为论罪科刑的标准。2、 具体解释两个方面的含义:所谓入罪举轻以明重是指一个行为,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要想把它作为犯罪来处理,可以采取举轻明重的方法,就是说一个轻的行为在刑法当中都规定为犯罪,你这个行为比它重,即使刑法没有规定,也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3分)所谓出罪举重以明轻指的是一个行为刑法没有规定它不是犯罪,要想不作为犯罪来处理,就可以采用举重明轻的方法。意思是说一个重的行为刑法都明文规定不是犯罪,那么这个行为比它轻,当然更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通过这两种方法就使得法律当中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或者没有明文规定不是犯罪的行为能够分别按照罪或非罪来处理。3、 举例说明:所谓入罪举轻以明重。比如,规定伤夫判死刑,而你不但伤夫,还致其死!那就更要判死刑了。再比如,预谋盗窃罚银100两,而你不但预谋了,还实施了盗窃行为,就更要罚了。所谓出罪举重以明轻:比如,子过,父杀子,无罪,如父伤子,就更无罪了等等。6.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内容和实质。要点:清末主要的预备立宪内容包括: (1)制定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于1908年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分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实质: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精神。其突出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 (2)成立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筹备机关。实质:该机关实为“预备立宪”的御用机构。 (3)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谘议局实质是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的性质。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它实质上也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 (4)抛出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承继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然而却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5)从实质上看,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而玩弄的政治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通过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绝对权力,体现了清朝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而十九信条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而被迫抛出的宪法性文件。但由于其继续体现皇统精神,因此,十九信条的颁行没有挽救清朝的灭亡。十九信条的公布,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最后记录。 论述题试论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历史成因及体现。答题要求:1、中心观点明确:围绕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进程。(分)2、基本史实清楚、论据充分:包含儒家思想及孔孟流派、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产转让合同样本
- 2025简易版个人借款合同
- 2025个人汽车委托贷款合同
- 戴森吸尘器介绍
- 医药商业项目评估
- 2025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症状解读及护理心得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史简介及护理
- 混合训练操课件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网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数字化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培训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工程模考试题(附答案)
- 华师一附中初中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供货方案供货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 急诊床旁超声诊断
- 地铁礼仪知识课件
- 课件-领越领导力
- 小学生护眼健康知识讲座
- 《化妆基础》课件-化妆造型的工具与用品
- 压力管道培训课件合集
- 氢气呼吸机氢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