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乐教育内部讲义学乐教育2013年春季八年级物理课程讲义 静电现象 二、互动突破:(一)物质的微观世界1预习先知:分子 (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由 构成的。2化合物分子和单质分子,你能分别举例说明吗? (二)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1活动7.4 摩擦起电 (1):用塑料直尺快速摩擦头发几下后,靠近纸屑,看到了什么现象? (2):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或者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小结: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吸引 ,就说它带了“ ”,或者说带了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通过摩擦起电实验,你认为原子 (可以/不可以)再分(提示:分子和原子都呈电中性,即不带电)。2活动7.5 两种电荷(1)猜一猜:通过摩擦使物体所带的电,它们的性质是否都相同呢?(2)看一看: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看到什么 现象? (3)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可知: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是 (相同/不同)的;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是 (相同/不同)的。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吸引),异种电荷相互 (排斥/吸引)。 (4)信息快递: 富兰克林提出: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并一直沿用至今。 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一类是正电荷,一类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议一议:相互排斥是否一定是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是否一定是带异种电荷?(三)原子构成初步及摩擦起电的解释1问题:既然物体是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直接是由原子构成)那么,分子和原子是不带电的,为什么摩擦以后物体会带电呢?这电从那儿来得呢?2 (1)19世纪末,谁发现了电子?电子带正电还是负电?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即不带电)?(3)是不是任何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起电?需要什么条件?(4)满足条件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哪个物体带正电?哪个物体带负电?3小结: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将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总结提升:1. 分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 化合物分子,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2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现象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3. 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类,一种是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称为正电荷;一种是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英国的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5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构成,而且电子和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量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6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将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四、当堂训练:1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 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 和带正电荷的 构成的。通常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2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通过摩擦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_电,丝绸带_电。3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4将一带正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时,塑料小球被吸引,由此可以判断,塑料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五、课后作业:(一)第一节课后巩固:1我们在打扫房间时,如果用绸布擦玻璃,发现擦过的玻璃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玻璃因 带了电,带电体具有的 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引在玻璃上。2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 首先发现了_,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_和_ 组成的。3实验室里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若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会发现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_。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 电。4当用毛皮与橡胶棒相互摩擦的时候,因为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 ,在它们相互摩擦的时候,橡胶棒因 电子而带 电,毛皮因 电子而带 电。5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6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带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7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A球一定是(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 D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ABC8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C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9下列对摩擦起电的理解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B摩擦起电说明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C摩擦起电说明原子内部有带电的微粒存在D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10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中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吸起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11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用干净的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能竖起且一根一根分开B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衣时,会在毛刷上吸出许多细微脏物D一阵风吹过后,墙角堆了一些灰尘12电视机的玻璃屏幕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荧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荧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13将毛织物和琥珀摩擦,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则毛织物吸引丝绸,琥珀吸引泡沫塑料球,玻璃棒也吸引这个泡沫塑料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毛织物带正电,泡沫塑料球带负电 B毛织物带负电,泡沫塑料球带正电 C毛织物带正电,泡沫塑料球不带电 D琥珀带正电,泡沫塑料球不带电14下表是两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带正电,次序在后带负电。西耳斯资料石棉玻璃云母羊毛猫皮纸木棉赫西蒙科马利资料羊毛尼龙粘胶丝木棉火碱丙烯树脂聚乙烯醇 (1)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 (2)由表中可知,玻璃棒与石棉摩擦后,玻璃棒带 电。 (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 (强/弱)。 (4)由表中 (能/不能)判断猫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7.2 静电现象 1如图,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纸屑,此现象说明 ( ) A毛皮有黏性 B摩擦后的物体一定带电 C塑料尺遇热熔化 D塑料尺带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 ( ) A塑料尺有粘性 B塑料尺带电,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纸屑与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相同 D纸屑与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相反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玻璃棒被摩擦后 ( ) A得到了质子 B得到了电子C失去了质子 D失去了电子4一个中性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 ( ) A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B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电子数等于中子数 D电子数等于夸克数 5现有三个通草球(很轻的绝缘小球),甲与乙相互吸引,乙与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正电,则 ( ) A甲球一定带电B甲球一定不带电 C甲球可能带正电D甲球可能负带电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 B把A物体和B物体摩擦,结果A物体带负电,B物体带正电,由此可以断定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一定是A的强 C分别用丝线吊起甲、乙两个小通草球,互相靠近时若相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推开,小球一定带负电 7分子是由_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_分子,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_分子 8经过摩擦的绝缘体能够_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_了,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_ 9我们平时所说的“摩擦起电”仅仅是电子发生了迁移,而并不是通过摩擦产生了电荷物体因得到电子而带_电,因失去电子而带_电 10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费城风筝”实验验证了“天电”与“地电”是一致的,同时他又提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为_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为_电 11带电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异种电荷相互_ 12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且带负电的粒子叫_,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13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_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_,电子围绕原子核_,其形状非常类似于“太阳系” 14验电器的原理是_,一带正电的验电器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_ (变大变小不变) 15如图所示,水分子是化合物分子,一个水分子是由_氢原子和_氧原子构成的 16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_电子,带_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_电子,带_电 17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纸屑,小纸屑会被吸引,其原因是_小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又立即被弹开,这是因为_ 18甲、乙两个验电器,甲带正电,乙带负电,用一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电子将从_转移到_,两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_(变大变小不变)19小明用塑料笔与头发摩擦后,发现塑料笔能够吸引轻小纸屑;而用金属笔与头发摩擦时,不能看到上述现象,小明感到很纳闷他怎样才能使金属笔吸引轻小纸屑呢?20某同学用手握住一根金属棒去接触一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会如何变化?为什么?21当人们在漆黑的晚上脱毛衣时,常有电火花出现并伴有一定的声响仔细观察,考察其中的道理这种电火花会给人类造成危害的?请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D 2B 3D 4A 5D 6B 7原子化合物 单质 8吸引 电 摩擦起电 9负 正 10正 负 11排斥吸引12电子 13电子正 中子 中心高速旋转 1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变小15两个一个 16电子的得失失去正得到负17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8乙 甲 变小19手上戴绝缘手套20变小就是验电器带电,人不带电; 变大人带的电比验电器多限都为同种电; 不变两者带同种电,而且一样多。 探索更小的微粒【课前活动】1、原子是由_ _和_构成的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_。3、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是 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是 电荷。4、原子的结构又是什么呢?电子与原子核是如何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分?【课堂学习】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1911年,物理学家_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核式结构模型类似_ 3、该模型认为_类比:1、原子直径约10-10 m,原子核直径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如果把一个原子发大为一座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馆,而原子核也不过象这个巨型体育馆中央的一个灯泡,而电子只不过象一粒沙子在绕原子核以近似光速运转。2、原子核虽然很小,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二、百年来科学家探索物质微粒的进展年代科学家发现成果1897汤姆生1919卢瑟福1932查德威克1961盖尔曼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3、质子和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三、自主学习:生活&物理&社会1、_是探索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2、高能物理中的能量单位是_、符号是_小结:这节课,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探索了更小的微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继续探索。信息快递: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从氦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1964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一种叫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二、总结提升:1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外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原子核虽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原子的质量。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3构成物质微粒的尺度从大到小的大致顺序为:大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课堂反馈】1、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 ,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具有 的。2、 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1988年我国在北京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练习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新质生产力五个核心要素
- 音乐欣赏课程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教案
- 校园的鱼池400字(13篇)
- 医患关系解决方案
- 元宵节的作文作文(10篇)
- 读书分享会感悟
- 联考改革后素描课件
- (正式版)DB15∕T 2672-2022 《沙袋沙障固沙技术规程》
- 融资风险评估报告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录入与排版教学计划
- 2023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 云计算技术基础应用教程(HCIA-Cloud)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1000个高频必考词汇汇总
- 全屋定制家居橱柜衣柜整装安装服务规范
-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小学音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