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九年级授课人谢雯雯科目语文课题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小说三要素,尝试概括小说故事情节;2理解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通过主人公心理变化,分析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4:树立奋发进取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材分析重难点: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2:通过主人公心理变化,分析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播放王睿卓演唱的张三的歌,同学们,正如歌词所表达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想乘着风,飞向远方,去看一看最美好的风光。但是,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轩() 嬉()闹 凹()地 雍() 掺()杂胆怯() 撅() 给予( ) 觅()食 撩()逗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厚实:丰富,富裕。嬉闹:嬉笑打闹。撩逗:挑逗,招惹。驱除:赶走,除掉。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3.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4.背景链接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速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情节,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交流点拨】人物(主人公):杜小康;故事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二)深层探究1.环境描写的作用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交流点拨】(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2.人物赏析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1)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教师点拨: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先后的顺序重新排列,或让学生据此复述课文。)【交流点拨】A想上学(我不去放鸭子了,我要上岸回家)。B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C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D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E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F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都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G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H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I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J惊喜地发现鸭子下蛋了。杜小康心理的变化: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坚强。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2)根据故事情节,你能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理历程吗?【交流点拨】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感到孤独不再恐惧坚强(3)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交流点拨】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4)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语句是什么?【交流点拨】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孤独”渗透于人物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康来说,“孤独”含义是: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对未来的恐惧。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句子是:“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五拓展延伸1读书贵在感悟,谈谈读了孤独之旅这篇小说,你有哪些收获?是不是对孤独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以“孤独”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对孤独的独特感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两到三分钟时间;教师指导,全班共同交流)(师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时常会想起傅雷的一句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同学们,即使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要把它当成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交流】示例一:我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并且使自己在与困难的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示例二:我认为这篇小说启示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饰工程技术支持团队职责
- 轨道交通施工质量保证计划
- 智能制造项目分包和采购计划
- 2025小学二年级班主任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计划
- 新能源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 小学教师学科竞赛培训计划
- 大型活动保安安检流程
- 华师大版数学信息化教学推广计划
- 投标人对食品安全监管项目的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送给老师的花|沪教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最新开工报告范文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 GB∕T 3099.4-2021 紧固件术语 控制、检查、交付、接收和质量
- 山东临清实验中学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 7课背影共3课时教案(表格版) 人教新课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