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组歌.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组歌(节选)【精彩开篇词】同学们大海是广阔无边的,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拍岸,去过海边的人最不能忘记的是海面上起伏的波浪,那么在诗人的笔下,浪花又是怎样的风情万种呢?潮起潮落,都是动人的诗,都是美丽的画,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憔悴、馈赠、真谛、海誓山盟、长吁短叹”等词语。2理解作者笔下海浪的形象,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3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把握诗歌的主题。【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作者笔下海浪的形象及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播放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是的,对于生活在海滨城市的我们来说,海浪声对我们太熟悉了。那请你来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海浪和海岸有什么不同特点?学生畅所欲言。海浪时而惊涛拍岸,时而水平如静,但是相对海岸来说,它是随着潮涨潮落在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海岸则是静态的,不管潮涨潮落,它始终屹立在那里。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组歌中为我们塑造了关于海浪的全新的形象,他的想象与你的想象是否有一些相通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浪之歌。(板书课题与作者)二、听范读,初步感知海浪形象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地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诗中美好的情韵。听完后请用一个词或短语说说你听到的是一个_的海浪形象。(教师配乐朗诵课文)2学生简要谈谈听完的感受。听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_的海浪形象。如:热情洋溢的海浪; 一往情深的海浪;无比忠诚的海浪;多情浪漫的海浪;温柔善良的海浪;痴情的海浪;缠绵的海浪;任性的海浪;可爱的海浪等。三、品读探究、形象赏析 1教师引导:你赞同以上哪种看法?为什么?请同学翻开书本,自由朗读后,结合文中词语和句子来回答。小组内交流。2同学自由朗读,教师提示:模仿范读,注意语言流畅,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3探究:诗中的海浪是什么形象?她对海岸的感情如何?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看出来。读完课文后,你有没有不懂的句子,请说出来。明确: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分难舍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具体体现在第2节,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第4节,涨潮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退潮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面对海浪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海岸是异常感激的。把海浪紧紧地抱在怀中,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4老师指导全班深情朗读第2节、第4节。朗读提示: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5探究:海浪海岸相亲相爱,那海浪的感受应该就只有“幸福”两字了,是吗?明确:不,她既幸福又痛苦。请看第6节,她“彻夜不寐”“时而叹息”“形容憔悴”等。6探究:为什么海浪会形容憔悴呢?明确:第一段中的“与海岸相分相离”,第五段中的博爱(爱屋及乌),因为爱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她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时而痛苦。7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第5节,体会海浪作为一个人世间守护神的博大情怀。要注意读出排比句式的语势来。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要读出欢快的语气来);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要读出忧伤的语气来);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要读出失落、痛苦的语气来)。8探究:这种幸福而又痛苦的爱,让海浪退缩了吗?明确:没有。请看第6节和第7节,海浪说,爱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无怨无悔!9探究:联系作者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补充:(幻灯片展示)纪伯伦虽然出生于黎巴嫩,具有阿拉伯血统,但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他1883年出生,当时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2岁随母亲去美国谋生,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5岁被送回故国学习阿拉伯古典文学,同时进修绘画,18岁因思想激进、创办呼吁民间疾苦,被认为带有叛逆性的刊物真理而被驱逐出境,重新返回美国家中。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哥哥、小妹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25岁得到贵人相助,为他申请到赴巴黎深造的奖学金,学习绘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予指点,3年后再次返美,并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直到48岁英年早逝。他一生在黎巴嫩待过15年,在法国2年,在美国生活了共31年,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如,他曾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10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11教师小结:礁石的态度,让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这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四、美读体验、理解情感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有了生命,有了灵气,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情人,他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让我们带着深情的语气,舒缓的节奏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笔下全新的海浪的形象。五、拓展延伸、模仿写作1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情。2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六、自读、学以致用 1现在让我们依据我们总结的学法,小组合作学习雨之歌:小组合作学习:(1)感受诗的音乐美:读出节奏、语气、语调。(2)理解诗的形象美:给“雨”加上修饰语。(3)体悟诗的情感美:依托“雨”这个意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赏析诗的语言美:动情地读读你喜欢的句子。2风情雨态是最难以描摹的,作者笔下的雨特点鲜明请大家交流一下,雨有什么特点?雨是滋润万物的雨她装点千山万壑,又镶嵌绿叶大地,她能使花草昂头挺腰绽开笑脸、解除田野难耐的饥渴,还可以启迪敏感的心扉。3“润物细无声”,雨献出了自己的精魂,它代表着怎样的形象呢?它能把遥远的事物连接起来,它又充当了什么角色?4作者借雨表达怎样的精神和情怀呢?5你一定能欣赏出文章语言的美点,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喜欢的诗句?请动情地读一读!这就是组歌,在纪伯伦笔下,无论是“忠诚痴情的浪”还是“充满爱心的雨”,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这正是作者写作的高妙所在,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借物抒怀6作者热情地赞美了“浪”和“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是否也存在“浪”和“雨”一样有着“博爱”“奉献”情操的人、事、物?七、延读,写感受既然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热情歌咏的写作题材,在座各位小诗人,你们能不能也即兴创作几句诗,表达你心中的赞美之情呢?温馨小提示:能用上拟人、排比等修辞就更完美了!结束语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