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B卷.doc_第1页
湘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B卷.doc_第2页
湘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B卷.doc_第3页
湘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B卷.doc_第4页
湘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 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8分)1. (1分)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 A . 甲醛B . 食盐C . 亚硝酸钠D . 一氧化碳2. (1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西瓜榨汁B . 粮食酿酒C . 铜锅生锈D . 面包变质3. (1分)青少年应该多吃菠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这里的“铁”是指( ) A . 铁元素B . 铁原子C . 铁离子D . 铁单质4. (1分)201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B . 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 .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D . 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5. (1分)硼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单质硼(化学式为B)获取的方法:2BC13+3H2 6HCl+2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硼与稀盐酸易发生反应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D .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6. (1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通过点燃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鉴别氢气和甲烷B . 通过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C . 通过加热法鉴别黄金和黄铜D . 通过观察固体颜色鉴别高锰酸钾和氯酸钾7. (1分)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金属粉末M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AgC .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 . 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8. (1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 .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C .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D .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二、 简答题 (共5题;共20分)9. (3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 (填化学式),其是最简单的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能。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 (4)中国政府决定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量垃圾对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 “洋垃圾”中的废五金含有多种金属。若摄入下列金属不会造成中毒的是_(填字母序号)。a.铅 b.铁 c.汞无用“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中_(填化学式)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0. (4分)请将以下物质按要求填入空格中(填编号): 稀盐酸 煤气 氢氧化钙 生石灰 硝酸钾 食盐(1)有毒气体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死亡的是_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 (3)热水瓶中少量水垢可用_除去 (4)适量的_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5)可作复合肥料的是_ (6)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 11. (4分)如图中的 、 是钼元素的部分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 (2)钼元素的原子易_(填“得”或“失”)电子 (3)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 填序号 (4)请写出Na元素与图中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 12. (4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c中混有少量的b,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c。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与_(填“a”、“乙b”或“丙c”)相似。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4)t1时,向盛有15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65g溶液。若要增大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 (5)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 13. (5分)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高温时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2)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_。 (3)经测定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增重0.88g,则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是_g。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14. (2分)如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可溶性银盐,D与E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图中用“”或“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请写出:(1)B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_; (2)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四、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15.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猜想三:氢氧化钠、_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同学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一成立乙同学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一成立丙同学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猜想一成立(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碳酸钠;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_。(得出结论)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反思迁移)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两种盐溶液可以是_。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_。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6. (2分)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合金质量/g12.512.525所用稀硫酸质量/g120140100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8分)1-1、2-1、3-1、4-1、5-1、6-1、7-1、8-1、二、 简答题 (共5题;共20分)9-1、9-2、9-3、9-4、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