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教案.doc_第1页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doc_第2页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doc_第3页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No.27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28 课题: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教学目标:1、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含的乡土风情。 2、学习生动传神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二、阅读主场 (一)老师提出问题,学习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共同完成下列知识的积累。 1、何为“本命年”? 2、民谚“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里包含了“四时二十四节气”。你能说出“四时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吗? 3、“今年岁逢丙子”“丙子”是干支纪年的内容。干支是如何纪年的? (二)合作学习 课文按时间推移,按气氛渐浓,通过十件事,具体描绘了家乡过大年的火热景象。学习小组集体找出显示气氛渐浓的词语,拟出所写的十件事,在班上交流。 显示气氛渐浓的词语: “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所写的十件事: 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 挑绒花宰牲畜备食物 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 拜新年 (三)讨论问题 1、从腊月初一写到正月初一,为什么没有记流水帐的感觉? 2、过大年如此热闹、隆重,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劳动成果。 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合家团圆,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 学习目标: 1 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 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习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 1、 媒体播放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2、 媒体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谈过年感受,产生了解过去过年情形的欲望,自然引入本文教学。 三、第一板块教学:研读课文,了解过去 (一)、媒体显示学习目标1:正确、简洁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学生齐读) 1、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指导阅读的方法(媒体出示): 读一读:正确流利 想一想:写了几件事 比一比:哪一组概括得正确又简洁(如:吃腊八粥)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生字词相互质疑。 3、自主思考,写了几件事。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圈点批注,理清条理,加以概括。 4、小组合作,集中各成员的概括,并交流明确。(实物投影各小组归纳的几件事,学生点评,评出最佳。媒体显示教师归纳的十件习俗,供学生参考) (二)、放影片祝福片段(出现祭祀用的鱼,画面静止):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影片中反映的习俗(能力迁移);说出鱼所寄托的寓意(学生:年年有余)。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 (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媒体出示送灶图和包团子图,这些习俗包涵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答:平安、团聚?) 2、课文中还有哪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满、来年丰收、邻里和睦?) 3、媒体出示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用含义深刻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