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PPT教育课件.ppt_第1页
生命的起源PPT教育课件.ppt_第2页
生命的起源PPT教育课件.ppt_第3页
生命的起源PPT教育课件.ppt_第4页
生命的起源PPT教育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生命的起源 1 授课内容 生命起源的时间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前生物的化学演化生物学演化生命的进化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2 生命起源于何时 200亿年以前 没有能量 质量 时间和空间150亿年前 宇宙大爆炸 从此诞生了能量 质量 时间和空间45亿年前 太阳系与地球的形成是同步的 来自于宇宙埃云35亿年前 化石记录生命起源于45 35亿年之间 3 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生论化学进化说 4 1 特创论 也叫 神造说 认为生命是由神或上帝所创造 基督教认为上帝在七天之内 创造了天地 并创造了包括植物 动物和人在内的生命 这种特创论在西方统治了上千年 圣经 中详细描述了上帝创造各种生物以至最后创造人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 有关女娲补天 挖土为人的神话也与此相类似的 5 拉斐尔作品 6 2 自生论 即 自然发生说 古希腊科学家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蛆 蛇 鼠和鼹鼠来自土壤 蛙和鱼来自淤泥 而昆虫则来自许多腐烂的动植物尸体 我国古代也流行着 肉腐生蛆 草腐生萤 的说法 在他们看来 生物能自然发生的 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较低 但已能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根据现象作出结论 7 17世纪意大利医生F Redi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 雷迪的实验大大动摇了自然发生论 既然连小小的蛆都不可能自生 那么高级复杂的生物更不可能自生了 生命必有母体 生命来自生命 这就叫做生源论 8 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微生物 9 3 生生论 即 生源说 巴斯德主张一切生物都来自生物 这就是生生论也叫生源说 生生论没有解决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 10 4 宇生论 地球上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彗星 陨石坑 11 火星上有生命吗 1996年美国太空总署发表一篇报告说 他们在南极的一颗陨石上发现了细菌化石 这陨石来自火星 说明在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但是很多科学家也提出疑问 1 这块陨石落在南极已有一万叁千年之久 这陨石上的生命迹象是直接来自火星 还是在落到地球之后的一万叁千年之中的地球上的生物化石呢 2 以目前的研究发现 火星上没有适合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 有人猜想火星上曾经发生过生命 它们由于某些原因而中断了 或者直至今日生命还存在于火星的某些环境中 这样的假定不应该被看作天方夜谭 目前 许多人已义务地加入到搜捕宇宙生命的工作中 12 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 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 1924年苏联学者A N 奥巴林首先提出了这种看法 五年后英国学者J B S 霍尔丹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他们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 这一过程被称为化学进化 5 化学进化说 13 二 前生物的化学演化 14 1 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反应物 条件 产物 原始大气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米勒实验 15 1953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的模拟实验 StanleyMiller 1953时23岁 16 用电击提供能量 从简单小分子可得到复杂的稍大分子 米勒的实验装置 17 米勒的实验装置 用电击提供能量 从简单小分子可得到复杂的稍大分子 18 米勒模拟实验得到的有机物 共计20多种 有机物产量 mol 甲醛2330脲 尿素 20乳酸310琥珀酸40甘氨酸6谷氨酸 19 2 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高分子 反应物 方式 产物 缩合聚合 20 3 从有机高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反应物 方式 产物 浓缩 多分子体系 多分子体系实例 21 多分子体系实例 22 奥巴林的团聚体学说 混合白明胶 阿拉伯胶团聚体 小滴 蛋白质 多糖 23 团聚体小滴的性质 直径1 m 500 m 稳定存在几小时至几周 外周增厚呈膜状结构 与周围水液有明显界限 具有原始代谢特征 可以增长和繁殖 24 美国福克斯 F FOX 试验证实 将氨基酸混合物倾倒在160oC 200oC的热砂或粘土上 水分蒸发 氨基酸浓缩并化合生成类蛋白质分子 后来的类似实验 HCN NH3类似肽的化合物单核苷酸多核苷酸50oC 60oC 实验 25 试验 美国福克斯 F FOX 试验证实 将氨基酸混合物倾倒在160oC 200oC的热砂或粘土上 水分蒸发 氨基酸浓缩并化合生成类蛋白质分子 后来的类似实验 HCN NH3类似肽的化合物单核苷酸多核苷酸50oC 60oC 26 微球体 福克斯实验 27 微球体的性质 直径1 m 2 m 相当于细菌大小 可吸纳周围环境的脂类 并形成膜状结构 膜表现选择透性 反映渗透压的变化 吸纳周围环境中蛋白质分子 微球体可 增长 和 繁殖 28 4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反应物 方式 产物 多分子体系 演变 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的特点 29 多分子体系具有下列性质 就成为原始生命 1 具有脂双层膜围成的与周围环境隔开的含水囊泡 2 囊泡内有多种核酸 蛋白质 糖类大分子 3 能选择性地从周围环境中吸纳 食物 4 利用 食物 的分解 复制自身一部分起核心作用的大分子 5 囊泡因大分子增多而 生长 和 繁殖 30 原始生命的特点 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现象 具有繁殖 生殖和发育 的能力 31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32 地球孕育了生命 地球之所以能孕育出生命 与太阳本身的特点 地球的大小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有关 迄今为止 人类尚未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寻找到生命 更不用说高等智能生命 整个宇宙中的情形如何 只能靠推想和猜测 33 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场所 物质 能量 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CH4 NH3 H2O H2 H2S HCN等等 宇宙射线 紫外线 闪电 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 34 1 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几个阶段46亿年前 地球形成 38亿年前 地壳变硬 地球上原始的生命开始孕育 35亿至20亿年前 以原核生物蓝细菌为主体 从深海向浅海扩展 大气中的CO2逐渐被固定 O2含量增加 大气逐渐由还原态向氧化态转化 大气圈臭氧层开始形成 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减弱 20至18亿年前 真核生物出现 海水表层的浮游生态系统和海滨底栖生态系统形成 35 1 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7至6亿年前 多细胞植物 动物出现 大气O2含量显著上升 CO2含量大大降低 全球气温下降 海平面下降 为生物登陆准备了条件 4 2 8亿年前 泥盆纪 石炭纪 维管植物首先登陆 继而出现陆生动物 出现陆地生态系统 蕨类植物繁茂 全球生物圈形成 2 1 1 4亿年前 侏罗纪 恐龙等爬行类繁盛 6500 3800万年前 第三纪 类人猿出现 恐龙灭绝200 1万年前 第四纪 直立人 早期智人出现 旧石器时代 如我国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65 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 69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万年前至今 现代人类发展 如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等 36 自养型细胞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卟啉化合物 是一种有色物质 能吸收太阳光能 进行光化学反应 有了卟啉就有了自养营养 现代生物中的叶绿素 血红素及各种细胞色素中均含有卟啉 发现于澳洲西部的35亿年前的蓝细菌化石 垫藻岩 岩石上面有35亿年前原核生物的踪迹 37 自养型细胞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光合作用大气中有了氧 不再是还原性环境 大气上层有了臭氧层 臭氧层出现 挡住紫外线 38 2 生物圈的形成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生物在地球上的产生 发展和繁荣反过来使地球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使地球大气圈的气体成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游离氧的产生使地球大气从还原性向氧化性转变地球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 主要成分是 CH4 NH3 H2O H2S等 由于放氧的光合作用的出现和繁荣 使地球大气出现游离氧量 逐渐演变为氧化性的大气 氧在大气中的增加为生物的进化和繁荣创造了两个极端重要的条件 一是大气臭氧层的出现 使生物能够从海洋向陆地进军 二是为需氧生物 主要是动物 的大发展创造了前提 39 2 生物圈的形成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其次是温室气体的减少降低了地球大气温度 降低了海平面 使更多的陆地浮出海面游离氧的产生使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的烃类化合物逐渐氧化 产生了CO2 一部分CO2与岩石中的硅酸盐相互作用形成碳酸盐 一部分溶解于海洋中变为碳酸盐沉积于海底 一部分被海洋藻类同化 特别是陆生植物大繁荣之后 大气中的CO2进一步减少 达到0 03 的水平 现代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总量为2 8 1014吨 而全球的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可以释放1 2 1011吨氧气 即植物只须2 3千年即可形成目前大气中的全部游离氧 40 有氧呼吸的产生是生命进化的一大飞跃 有氧呼吸极大地提高了生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的效率葡萄糖无氧分解 糖酵解 2个ATP有氧分解36个ATP 41 生物进化的探索永无止境 单细胞到多细胞 异氧到自养 厌氧到有氧 42 前寒武纪 43 地球形成 44 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生物进化的主要时期 45 生命进化理论 拉马克的进化论 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综合进化论 46 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 他在18世纪初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 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 环境改变了 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着变 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 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叶 当然颈长的有优势 它们想要长颈 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 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47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虽有一定道理 但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遗传给后代 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 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 物种起源 一书 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 不适者则被淘汰 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 变异和自然选择 从低级到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 发展着 48 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生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自然选择决定适应进化生物普遍强大的生存与繁殖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历代变异的积累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49 过度繁殖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 一对夫妻最多的能产生十几个子女 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个子女 平均30年传递一代计算 每隔50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 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 显然 这是不可能的 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多很多倍 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 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50 过度繁殖 51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 要生存就必须与无机环境 异种个体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 生存斗争 52 遗传变异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 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 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遗传变异 53 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 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适者生存 54 原始种 变异个体 生存斗争 有利变异的个体活下来 适者生存 长期的选择和遗传的不断积累 微小有利变异 显著有利变异 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自然选择过程分析 55 意义 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的概念与意义 56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原因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做出科学解释 而且仅限于对生物个体的分析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精华部分 运用现代遗传学 生态学 物理 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7 现代生物进化论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精华部分 运用现代遗传学 生态学 物理 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58 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个体间彼此交配 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生活在这里的每一种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都构成一个种群 生物个体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一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59 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这些金鱼各自有自己的基因 共同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 它们各自的基因都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个体数目越多 个体间的差异越大 基因库也就越大 基因库 60 3 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基因频率 人类把鲫鱼的后代培育成金鱼 实质就是通过选择改变基因频率 从图中看 显然红色基因的频率显著提高了 4 生物进化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如 假设一群金鱼有1000条 它们有2000个颜色基因 其中纯合灰色200条 杂合的有200条 红色的有600条 则灰色基因频率为 红色基因频率为 公式 基因频率 某基因数目 该基因各等位基因总数 70 基因频率 30 61 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的变异 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某海岛上的昆虫出现残翅和无翅类型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 桦尺蠖形成了不同的体色 二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62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具有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 不适应环境的性状及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会因个体死亡或难以繁殖而减少 频率降低 反之 适应环境的基因其频率会升高 如某海岛上的昆虫 普通能飞的个体会因被风吹到海中淹死而导致基因频率降低 残翅和无翅的基因频率却相对提高了 三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3 物种的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