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小吴庄小学:夏家鑫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精神品质。3. 使学生能理解“永生”的含义。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深远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按照课文前的“连接语”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器官捐献的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调查表如下: 姓名年龄职业学历 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 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 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 A觉得了不起 B认为出风头 C无所谓 您会捐献角膜吗?() 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哪些了解?()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 出示眼角膜图片,问:“这是什么?”2. 读一封写给琳达家人的信。二、 复习回忆课文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三、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导背诵这段话。()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指导背诵这段话()“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怎样的一种骄傲! 指名读句子 自己默读这句话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指名读句子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请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四 、回读课文内容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五、延伸情感实践拓展 1链接相关资料: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左右的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2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公和她虽然永远离开了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他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 六、 布置作业谈谈你对器官捐赠的看法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极不情愿)(遵从遗愿)(主动捐献)教学反思: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展开调查访问、搜集资料,了解到捐献器官在中国面临着重重困难,身边的许多人不愿意捐献器官导致器官供体严重缺乏,患者的迫切需求与人体器官来源十分紧张形成重大的矛盾。有了这样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