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平均数(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过渡】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平均数这个概念。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遇到这类问题,比如我们在每次考试结束后要进行横向对比,看本班级在年级中的所排名次如何,自己在本班中排名第几,这就需要知道各科分数这些数据,并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得出结论,现在,我们就来回忆一下平均数。1、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七位裁判给某体操运动员打的分数分别为:7.8,8.1,9.5,7.4,8.4,6.4,8.3.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那么,这位运动员平均得分是多少?(学生回答)【过渡】刚刚的问题呢,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更进一步的关于平均数的问题。二、新课教学1平均数【过渡】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么,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有该如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呢?课本问题1.【过渡】对于问题(1),我们之前学习过,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对这两个应聘者的成绩求取平均值,即能得到两者的综合成绩。(学生计算回答)【过渡】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时候会侧重其中一点考虑,这个时候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看一个第二个小问题。【过渡】对(2)理解发现,(2)中更侧重于读写,因此,在求平均数时,我们不能像上一个那样,而应该将不同项目的比例考虑进去。对两者的成绩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乙的成绩更好,因此,(2)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乙。【过渡】刚刚的(2)中,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度相应的比重,这其中,2、1、3、4分别称为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权,而相应的平均数则称为加权平均数。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过渡】想一想,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那么甲、乙谁被录取?(学生计算回答)【过渡】通过刚刚的计算,大家能总结出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吗?【过渡】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特殊的地方就在于算术平均数的各项权都是相等的,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求取这两种平均数呢?(学生讨论回答)【过渡】在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当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过渡】通过刚刚的计算,和之前的两个问题相比较,我们能够发现权的作用,权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例1吧。课本例1讲解。【过渡】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与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选手A的95分是演讲能力,B的95分是演讲内容,而根据题意可知,演讲内容所占的权重比演讲能力所占的权重大,所以A的95分就不如B的95分在综合成绩中占的分值大在此更能显示出“权”的重要性。【过渡】通过刚刚的计算,我们理解了权的重要性,那么权的意义由多大呢?权代表了数据的重要程度;权衡轻重或分量大小。【过渡】既然学习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吧。【练习】一组6个数1,2,3,x,y,z的平均数是4,求x,y,z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过渡】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首先,我们判断这个问题是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解决的。现在,大家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计算回答)【知识巩固】1、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单位共有13人参加捐款,其中小王捐款数比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据此可知,错误的是(D)A小王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B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最多C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十二位D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一定比第七名多2、某学校要招聘一名教师,分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笔试、面试和最后得分的满分均为100分,竞聘教师的最后得分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3:2的比例计算在这次招聘考试中,某竞聘教师的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0分,则该竞聘教师的最后成绩是(C)A43分 B85分C86分 D170分3、若m个数的平均数为x,n个数的平均数为y,则这(m+n)个数的平均数是( D )A B C D 4、某校团支部为了增强学 生的集体荣誉感,举行了一次体操比赛,总分10分,纪律占25%,队形、服装占25%,体操的准确、整齐占50%,七年级(2)班这三项所取得的成绩分别为(单位:分):9.8,9.5,9.6求七年级(2)班的最后得分。解:纪律占25%,队形、服装占25%,体操的准确、整齐占50%,七年级(2)班的最后得分为9.825%+9.525%+9.650%=9.625分。5、某学校八年级三名学生数学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如下表:平时期中期末学生甲909585学生乙908595学生丙809097(1)分别计算三人的平均成绩,谁的平均成绩好?(2)老师根据三个成绩的“重要程度”,将平时、期中、期末成绩依次按30%、30%、40%的比例分别计算3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按这种方法计算,谁的平均成绩好?解:(1)学生甲的平均成绩=90学生乙的平均成绩=90学生丙的平均成绩=89 学生甲和学生乙的平均成绩好(2)学生甲的平均成绩=9030%+9530%+8540%=89.5学生乙的平均成绩=9030%+8530%+9540%=90.5学生丙的平均成绩=8030%+9030%+9740%=89.8 学生乙的平均成绩好 【拓展提升】1、某次歌唱比赛,最后三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如表:比赛成绩/分比赛项目王晓丽李真林飞扬唱功989580音乐常识8090100综合知识8090100(1)若按算术平均分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则冠军、亚军、季军各是谁?(2)若按6:3:1的加权平均分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则冠军、亚军、季军各是谁?(3)若最后排名冠军是王晓丽,亚军是李真,季军是林飞扬,则权重可能是多少? 解:(1)王晓丽的平均分:,李真的平均分: ,林飞扬的平均分:,冠军是林飞扬、亚军是李真、季军王晓丽.(2)王晓丽:=90.8,李真:=93,林飞扬:=88,冠军是李真、亚军王晓丽、季军林飞扬.(3)如果按8:1:1的加权平均分,则王晓丽:=94.4,李真:=94,林飞扬:=84,则冠军是王晓丽,亚军是李真,季军是林飞扬,所以按8:1:1的权重.【板书设计】1、加权平均数:权:表示数据重要程度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教材中在让学生体会了上述加权平均数后,给出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但这里的“权数”往往是用连比的形式或是所占百分比的形式体现了一组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且用一道例题改变其中的权数,讨论哪个人会被录用的问题,通过此例反映了权数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显然权重不同,最终导致了结果的不同。由此发现,对“权数”的理解是否到位,制约了计算公式的运用。课堂上学生能仿照例题的模式去解决类似问题,但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样做的道理,而且,只要稍加变化学生就会出错。因此应该加强对权的理解的认识。20.1.2 平均数(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2)学会用组中值和频数求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利用组中值求取平均数。【教学难点】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权平均数,理解了权的意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现在,我们来看一道问题,看谁回答的最快而且准确。某校团支部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举行了一次体操比赛,总分10分,纪律占25%,队形、服装占25%,体操的准确、整齐占50%,七年级(2)班这三项所取得的成绩分别为(单位:分):9.8,9.5,9.6。求七年级(2)班的最后得分。(学生回答)【过渡】刚刚的问题是简单的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别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他不同情况下的平均数该如何计算。二、新课教学1平均数【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统计一个班里的年龄,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年龄是相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讲解课本例2。【过渡】对于例2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将每一个年龄下有多少人的那个数看做权,即8、16、24、2分别是权,然后再计算就可以。【过渡】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学习到另一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在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也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权。【过渡】除了这样的情况之外,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说统计公交车的载客量,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几个段,然后再进行计算。我们来看探究的内容。【过渡】表中我们看到了组中值这个词,在分段的计算平均数时,这个词可是很重要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如第一段的组中值就是1+21的一半得到的。【过渡】在计算这类问题时,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过渡】大家计算看看吧,看与课本的答案是否一致。【过渡】一般的计算器都是有统计功能的,大家阅读以下这段话,总结一下如何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吧。课件展示,学生回答填空。【过渡】平均数一般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趋势,此外,用样本的平均数也可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我们一起来看例3的内容。【过渡】对于这批灯泡的寿命,由于灯泡的数量较大,因此,我们不可能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考察平均使用寿命。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呀采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整体平均数的方法。课件展示解题过程。【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进一步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吧。例4 为了帮助贫困失学儿童,宿迁市团委发起“爱心储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到期后取回本金,而把利息捐赠给贫困失学儿童某中学共有学生1200人,图1是该校各年级学生人数比例分布的扇形统计图,图2是该校学生人均存款情况的条形统计图(1)求该学校的人均存款数。(2)已知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2.25%(“爱心储蓄”免收利息税),且每351元能提供给1位失学儿童一年的基本费用,那么该学校一学年能够帮助多少位失学儿童? 【过渡】通过刚刚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权会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直接以数据形式给出,如统计年龄时,每个年龄有多少人。(2)比例形式给出,如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不同的项目占有的比例等。(3)百分数形式给出。【知识巩固】1、在一次“爱心互助”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单位:元)如下表所示:金额/元56710人数2321这8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C)A. 3.5元 B. 6元 C. 6.5元 D. 7元2、某中学初三(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0分,男生平均成绩为82分,女生平均成绩为77分,则该班男、女生的人数之比为(C)A. 1:2 B. 2:1 C. 3:2 D. 2:33、下图是根据今年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跳绳的成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跳绳考试,根据该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得这些同学跳绳考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一班人数:20022%44,二班人数:20027%54,三班人数:20026%52,四班人数:20025%50,这些同学跳绳考试的平均成绩为:(18044170541755217850)200175.5.答:这些同学的平均成绩为175.54、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出口BC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32解:(1)由图可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人均购买= = =2瓶。(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则有3x+2(x+2)=49,解之得x=9。所以B出口游客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总结员工代表发言稿
-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无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 3ds Max基础建模知到智慧树答案
- 矿业资源开发行业发展状况评估报告
- 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千回百转游响停云”–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经典赏析(长青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 试卷A中英文答案
- 水边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进销存管理管理制度
- 【清远】2025年广东清远市清城区财政局公开招聘聘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安装空调试题及答案
- 滨州传媒集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SPCI 00001-2022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 odm框架合同协议书
- 冻品供货合同协议书
- 服装代工保密协议书
- 《城市更新的》课件
- 2022水环式机械真空泵选型计算手册
- 2025-2030中国辣椒酱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