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选修一专题3、4).doc_第1页
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选修一专题3、4).doc_第2页
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选修一专题3、4).doc_第3页
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选修一专题3、4).doc_第4页
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选修一专题3、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天家教网 伴您快乐成长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十)(选修一专题3、4) 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指出哪幅图片反映了北方民族大融合A B C D2关于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关于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 D彻底解决了“积贫” 问题3、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A BCD4、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5、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 B、鲜卑贵族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 D、汉族地主阶级6、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7、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青苗法 募役法 将兵法 市易法A、 B、 C、 D、8、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 A、发展经济 B、加强军事 C、整顿吏治 D、调整阶级关系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 B、募役法C、市易法 D 、方田均税法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人民融合进程的是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11、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1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 B C D14、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15、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与认识,正确的有 它是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和议书 它是牺牲人民利益换取和平的产物 是北宋在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和议书 从此,北宋对辽采取被动防御的方针 A B C D 16、王安石变法中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农业的发展问题、大地主特权 、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兼并土地17、变法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18、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19、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20、“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给北宋统治者带来了转机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 B C D 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十)答题卷(选修一专题3、4) 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材料解析题(60分)21、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摧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邓广铭王安石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8分)(2)材料二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2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王安石与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分)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4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分) (4)简要评议孝文帝均田法令的影响。(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如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1) 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6)(2) 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4分24简述题: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4分)厦门市2008年高二历史测试卷(十)参考答案(选修一专题3、4) 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AAABDDCBDCCBAC1617181920BAADB21(1)士:科举改革 (改革学校制度) 2分 兵:将兵法(保马法、保甲法) 2分农: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2分) 商:市易法(青苗法) 2分 (2) 大地主、大官僚(2分) (3)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2分)(4)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2分)王安石通过抑制大地主的暂时利益,增加封建政府收入,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既有利于农民利益和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3分) 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而造成的一些弊端问题。但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积弱危机有所缓和 (3分27(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2分)(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所以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4分)(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4分)(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4分)28答案:(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 2分)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6分)(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4分)29答案同: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