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第二课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地图版 必修) xx-2-13 20:39:00 | By: 小木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人类休戚与共,需要我们善意对待、健康使用 教学重点: 1 从四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 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 3 合肥市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难点: 1 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 2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课时数:1课时 正课讲解 课本第5页的资料说明了信息的什么问题? 答:说明信息与先进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点出了信息技术这一主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1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电报、电话、广、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电报: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情报人员使用最简单的电脑,“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 电话:听一下壶胆里的声音 电视:从黑白到彩色,频道增多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练习: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_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_。A.信息时代 B.电子时代 C.高科技时代 D.现代化时间 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简称 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下面有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促进科技进步 (B)给人带来麻烦(C)创造新的人类文明(D)加速产业的变革 2从国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看,大体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造了班级授课的办学形式和直观教学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起步阶段(17世纪20世纪初)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后半叶) 练习: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引起各国的重视,问:人造卫星是在第 阶段发射上天的,我国人造卫星是在第 阶段发射上天的。 3从我国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2040年代) 特点: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先在民间展开,扣引起政府部门关注;先用社会教育领域,后介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三大电大教育系统: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和卫星电视教育系统 思考: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外国技术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 4从信息的存储过程来看,呈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结论 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是对以住信息技术的超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不同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断更新人类的优秀文明。不同时代产生的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此优彼劣和相互替化的关系。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 二、信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面向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大众化的原因: 时代和生产的要求,使需要受教育的人数急剧递增,迫使信息教育趋向大众化、普及化; 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有责任有能力承担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其打造基础,提供人生发展需要; 信息技术更要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让人们对虚拟网络不再存有迷感,对电脑不再有恐惧之感。 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 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世纪末) 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3I”特点:强烈的“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777飞机) 练习: 1给下列的虚拟现实技术归类:虚拟现实作战指挥模拟,飞机、船舶、车辆的虚拟现实驾驶训练,飞机、导弹、轮船与轿车的虚拟制造,虚拟现实建筑物 的展示与参观,虚拟现实手术培训,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影视艺术。 2虚拟现实技术与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的结合,将诞生人类的第 艺术。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 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蜘蛛”程序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8bit=1B 1kb=210B 1MB=210KB 1GB=210MB 1TB=210GB 练习: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 奔腾4 2.8GHz/ 256M/ 80GB/50/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CPU主频大小的是( )。(单选) A、Intel 奔腾4 2.8GHz B、256M C、80GB D、50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破解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传播淫秽、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 做练习,回顾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 1、 信息既是什么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类生存的什么? 2、 信息具有哪些一般特征? 单选题 1、 甲骨文是考古工作者了解商周时期文化历史的重要物证。文字刻在甲骨上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 时效性 B 载体依附性C 共享性 D 价值性 2、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信息不能共享 B 信息可以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C 某信息被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D 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3、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精神、物质、知识B 财富、能量、知识 C 物质、能量、知识D 物质、能量、信息 4、交通信号能同时被许多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A 依附性 B 共享性 C 价值性 D 时效性 一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以及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列举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二)过程与方法 (1)研究、分析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并选择适当的工具制作作品,以呈现信息、发表观点及交流思想。 (2)能够通过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对自己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与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社会和生产实践在推动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又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2)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第二个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老: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课本上第五页的资料这一部分,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篇资料说到的信息是什么?运用到的信息技术又是什么? 学: 老:信息:救命信息,这艘越南籍游船随时面临着沉船的可能,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需要救援。但是这个信息要怎么传送给相关部门呢?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呢? 这个时候,就有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还有一点点信号,所以就立即运用到手机里的发送信息功能传送了这个救命信息。 老:比如,收到手机短信是,手机肯定会有一种接收信息的功能,而这功能就具有了一定的技术。 提问:那么,信息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六页第一段内容。 信息技术(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用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 通用技术(简称GT)在高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 老: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哪五次?请同学们看一下以下的图片。 语言的使用 老:哪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六页。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什么? 板书: 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什么? 板书: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什么? 板书: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什么? 板书: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 板书: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老:好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有什么特点? 老: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印刷术是在文字的基础上,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也是在前面发生了三次信息革命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是对上几次的信息技术的超越。 举例:以前人们使用甲骨文、竹、本、石头记录文字,而现在的我们,大多数使用电脑、移动硬盘、U盘、磁盘等来记录文字,所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超越。 老:那是不是说现在使用的技术就完全取代以前的技术呢?并不是,比如,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纸质出版物的消失,我们使用的电子邮件,也并不意味着传统信函的消失。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这里需要说两个内容,一个是DOS操作界面,一个是GUI操作界面,看课本两幅图, 以下的技术更能说明人际界面的友好性。 1、 虚拟实现技术 三维图形生成技术 多传感交互技术 高分辨显示技术 3D电影、3D眼睛,智能手机上也有一些3D的游戏,比如切西瓜,电子宠物等 2、 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人说话的语言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识 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也就是让 机器听懂人类的语音,就是说你说了什么,计算机也 可以根据你说出最象的那个音输出什么。 语音合成技术(TTS):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 术 3、 智能代理技术 机器人、Office 助手、淘宝 如Office助手就是一种智能代理,这些代理软件通常会在适当的时候帮 助人们完成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以手机为例) (三)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老:比如说,我们买的手机,以前我们买两千块钱的手机,现在就可以一千块钱左右就可以买到了,说明什么?说明随着时间的增长,一些产品或者是电脑的硬件的价格会更便宜。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而要客观认识、扬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24538-2025坠落防护缓冲器
- GB/T 20863.2-2025起重机分级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 GB/T 34197-2025电铲用钢丝绳
- GB/T 44651.2-2025知识管理实施指南第2部分:制药
- 【正版授权】 ISO/TS 5617:2025 EN Tea - Classification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兴趣爱好的课件
- 化尘残影课件
- 夏季餐厅营销活动方案(3篇)
- 初中生安全逃生技能培训课件
- 化学用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焊工考试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云原生压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关联交易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