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诗三首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以及蕴含的丰富情感;了解杜甫前期作品和晚年作品风格的不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三首诗的特点;深入探讨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情感和表现手法。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吟诵初步感受诗歌思想感情,教师进行分析讲评,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2、 教学重点:1、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 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 教学难点:1、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4、 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课5、 课时:三课时。 秋兴教学过程:1、 背景导入: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客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了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即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八首。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经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组诗歌。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一首。2、 整体感知大家先用两分钟的时间读一读这首诗歌,体会一下这首诗是怎样的风格?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内容述评】这是一首随物兴怀,即景写情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由于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返回故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悲秋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但杜甫此诗,不仅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义较一般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层次结构】本诗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分为四个层次。首联: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瑟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败之意,但因为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瑟中见了富丽景象,格调非常劲健。而“气萧森”不仅指的是草木凋落,而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颔联:承上展开:江间,写的是巫峡;塞上,写的是巫山。波浪明明在地上,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说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从下而上,从上而下,生动的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氛。颈联:诗人触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是指离开蜀地已经经历了两个秋天;“孤舟一系”指的是眼下旅途的漂泊。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诗人漂泊在外,眼看菊花两度开放,不禁思绪万千,泪如泉涌,有家难回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一联是全篇的诗意所在。尾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唤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结束,余意绵绵。【内容小结】本诗前四句写景。既传神地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富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后四句抒情。直诉诗人的悲愁和对长安的思念。这种思念诚然与长期客居在外有关,更是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种曲折表现。【艺术特色】1、 情景交融。粗略来看,本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其实,本文自始至终,情景都是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例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仍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悲伤,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瑟秋气则是充溢于作者心头郁闷的象征;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则生动地表现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颈联写思乡之情,同样是通过“丛菊两开”和“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地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诗人苍凉阴沉的心情。2、 语言练达。杜甫诗歌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他曾表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拿此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极为练达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含义深长的韵味。最为杰出的是颈联的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经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放就潸然泪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蕴含深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文笔炉火纯青。 咏怀古迹1、 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什么的吗?知道这两个成语是形容谁的吗?这是古代的四大美女,但美真的能给人带来好运吗?我国有句古语叫“自古红颜多薄命”,正如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一样。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玉环、琵琶行中的琵琶女都是如此。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如此2、 咏怀古迹简介:咏怀古迹一共有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它的内容是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3、 整体感知探讨1、 学生朗读诗歌注意音调、语速和感情。2、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赏析诗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由群山万壑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悲剧的一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有怜惜之情。作者用这样气势雄伟的起句来衬托昭君的惊天动地,气韵不凡。颔联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昭君远嫁异域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的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地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堂皇,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为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这里似乎指的更多的是空间,即和无边大漠连在一起,笼盖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清!这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是委婉的讽刺,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另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对她的同情。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运用一个典故,揭示了昭君不幸的原因。【提问】王昭君的不幸是由画工毛延寿造成的吗?【明确】不是。是由于皇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悲剧。【提问】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明确】怨恨。【提问】昭君的怨恨包含哪些内容?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有何目的?【明确】昭君的“怨恨”一是指“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二是指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乡的忧思,后者是主要的。诗人写昭君之恨,寄寓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暗含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颈联由咏史转向抒情、议论,揭示了王昭君悲剧的根源。尾联正面写王昭君的怨恨,点明主旨。【小结】诗歌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板书】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 入题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的根源 铺垫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 高潮【主旨】借古伤今。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叹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时也在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深沉怨恨。 登高1、 新课导入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有一位老人却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入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动荡不安,他孤身一人漂泊在外,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不禁放声高吟。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同来欣赏1200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2、 朗诵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 赏析文本1、 赏析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风急:使人感觉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非常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感觉它的叫声非常悲凉。飞鸟:一只孤独痛苦的鸟。首联起句是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疾风猎猎、秋高气爽、猿啼悲秋的特点,格调高亢,气势恢宏,境界阔大。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2、 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落木萧萧,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长江滚滚”写出了时间之无穷。这两句对比着写的,人的生命越短暂,就越能显示出历史和时间之悠久。颔联写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里感受秋天的气息: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仿佛在为三峡的秋日壮大气势。诗人被这大自然的景象震撼了,不免感伤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3、 鉴赏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与现在的“做客”不同,“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上句写羁旅之愁。“万里”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常作客”表明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多病”写迟暮之年百病缠身之苦,“独”字写举目无亲的孤独寂寞,“登台”二字点题。颈联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4、 欣赏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笔锋一转,诗人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归于和缓的理性思考:白发日多,护病断饮,根源于时事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民的情感便跃然纸上。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极其萧瑟悲凉的景象中,充满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后四句写登高所感,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信息咨询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巷道掘进培训课件
- 2025年春运出行预测分析报告
- 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课件
- 屋面拆除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小麦春季管理课件
- 知识产权担保借款协议
- 专业物流公司特种车辆驾驶员合同样本
- 出租车车辆二手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上海房产交易资金监管合同
- 二八时间管理法则
- 光传输习题库(附答案)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小学课件】《音乐家聂耳》课件
- 大型活动火灾应急预案
- 金属热处理工(高级工)职业技能认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12S101矩形给水箱国家标准图集
- 统编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 体表肿物护理常规
- 3.1做有梦想的少年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新版)资金分析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资料-下(多选、判断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