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焓变大于0的是a.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b. zn和稀h2so4反应制氢气c. ba(oh)28h2o和nh4cl反应d. 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有化合价升降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详解】a项: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项:zn和稀h2so4反应制氢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项:ba(oh)28h2o和nh4cl反应,是吸热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项: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是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本题选a。2.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 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 测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a. 因泡沫塑料能隔热,则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a项正确;b. 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液体,且不导热,所以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b项正确;c. 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应迅速一次性加入,减少热量的散失,c项错误;d. 测定酸后的温度计用水清洗后,不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然后测定碱的温度,较准确,d项正确;答案选c。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d.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答案】c【解析】分析: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正确;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c.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错误;d.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正确。故选c。4.如图是溶液与溶液反应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存在平衡: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溶液中减小d. 若加入少量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向 反应后溶液中继续加溶液,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解。【详解】a. 溶液中存在平衡: ,a项正确;b. 向平衡: 加溶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项错误;c. 由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减小,c项正确;d. 若加入少量溶液,会和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d项正确;答案选b。5.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或高温的条件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对于正向吸热的可逆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c. 为了减小稀盐酸与过量石灰石反应的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气体的量,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是否加热才能进行,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故b错误;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盐酸的浓度减小,与过量石灰石反应的速率减慢,并且不影响生成气体的量,故c正确;d浓硫酸与铁反应不生成氢气,常温下发生钝化,故d错误;答案选c。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h1h2b. 由c(石墨)c(金刚石)h=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已知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有关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 -571.6 kj/mold. 在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l) h= -57.3kj/mol,若将含0.5mol硫酸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硫蒸气的能量高于硫固体,所以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高,由于硫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h1h2,故a项错误;b、由c(石墨)c(金刚石)h= +1.9kj/mol,可知,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放热,即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b项错误;c、燃烧热指的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物质时,放出的热量;因此2g h2(即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 kj/mol,故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1/2o2(g)= h2o(l)h= -285.8 kj/mol,故c项错误;d、h2so4的浓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不仅发生中和反应,且h2so4的浓溶液被稀释,放出热量,所以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稀溶液中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即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7.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 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答案】b【解析】【详解】a对2no2n2o4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体积变小,颜色变深,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体积变小,颜色变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cl2+h2ohcl+hclo,次氯酸见光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氯气浓度减小,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正确;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氨的产率提高,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8.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答案】c【解析】【详解】a. 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b. 升高温度,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能量升高,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c. 由于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故c错误;d. 催化剂可使反应需要的能量减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c。【点睛】活化分子是指具有发生化学反应所需最低能量状态的分子。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首先必须互相接触(或碰撞)但并非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只有能量较大的分子互相碰撞才能发生反应。这些能量超过某一数值而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就是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浓度是决定反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活化分子浓度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9.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浓硫酸、稀醋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焓变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h2h3h1b. h1h2h3c. h1h2=h3d. h1=h2h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种酸的性质结合h0分析解答。详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h=-57.3kj/mol,分别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浓硫酸;稀醋酸;稀硝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放出的热量最高,焓变最小,稀醋酸中存在醋酸的电离平衡,电离吸热,则放热最小,焓变最大。稀硝酸是强的稀酸,所以放出的热量为h2h3h1,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电离吸热以及比较h大小时要考虑“”号,即放出的热量越多,h越小。10.co(g)+cl2(g)co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加压、增加cl2的浓度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化学反应co(g)+cl2(g)cocl2(g) 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转化率减小,项错误;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项正确;增加cl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项正确;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o转化率不变,项错误;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为保持恒压,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co的转化率减小,项错误;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项错误;综上所述,项正确,答案选a。【点睛】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理解,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非反应的气体,对反应物的分压无影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会移动。11.反应ch3cooh(g)+h2o(g)co2(g)+3h2(g),经过一段时间后,h2的浓度增加了0.9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ch3cooh(g)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s),则这段时间为()a. 1sb. 3sc. 10sd. 30s【答案】c【解析】【详解】在这段时间内用ch3cooh(g)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s),则v(h2)=3v(ch3cooh)=30.03mol/(ls)=0.09 mol/(ls)h2的浓度增加了0.9mol/l,所以该反应时间t=10 s,c项正确,答案选c。12.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 +co2(g)2c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2 mol co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d.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a、消耗co2,生成co,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b、根据m=m/n,因为c为固体,因此气体质量应是增加,co2系数为1,co2系数为2,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c、c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错误;d、根据=m/v,气体质量增大,容器是恒容状态,因此当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用不同物质来表示达到平衡,应是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也就是先看反应的方向,消耗co2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co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选项a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1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正反应吸热:mnpqc. 正反应放热:mnpqd. 正反应放热:mn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h也将随之改变b.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c.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 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的浓度将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a.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的活化能降低;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c. 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d.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移向移动。【详解】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但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始态和终态不变,反应的h不会改变,a项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正向移动,h2s分解率增大,b项正确;c.该反应随反应进行气体分子数增多,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由于正反应吸热,所以平衡逆向移动体系温度升高,c项错误;d.恒容体系中充入h2平衡逆向移动,但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很微弱的,只能减弱这种改变,不能抵消这种改变,因此再次平衡时h2的浓度比原来的大,d项错误;答案选b。15.对于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当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将增大b.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中nefd.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由左图可知,根据先拐先平衡,条件高,则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同理由右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详解】由左图可知,根据先拐先平衡,条件高,则温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同理由右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ne+f;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c的百分含量不变,故a错误;b达到平衡后,a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压强增大,c%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ne+f,故c错误;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a、b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a(g)+bb(g) c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28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a+b=cb. 该变化使平衡正向移动c. b的转化率降低d. c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aa(g)+bb(g)c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若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为0.25mol/l,而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28mol/l,则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详解】a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bc,故a错误;b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平衡逆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故c正确;d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c。17.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 反应2no2(g)n2o4(g) h 0,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 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 co2h2 coh2o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答案】d【解析】【详解】a、改变压强平衡可以正向进行,反应物转化率增大,但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选项a错误;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所以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选项b错误;c、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选项c错误;d、平衡常数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则co2+h2co+h2o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选项d正确;答案选d。1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2co2(g)2h2o(l)h1870.3 kj/mol(2)c(s)o2(g)= co2(g)h2393.5 kj/mol(3)h2(g)o2(g)= h2o(l)h3285.8 kj/mol则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的焓变为().a. 488.3 kj/molb. 244.15 kj/molc. 488.3 kj/mold. 244.15 kj/mol【答案】a【解析】【详解】由盖斯定律可知,(2)2+(3)2-(1)可得热化学方程式2c(s)+2h2(g)+o2(g)ch3cooh(l),则h=2h2+2h3-h1=2(-393.5kj/mol)+2(-285.8kj/mol)-(-870.3kj/mol)=-488.3kj/mol,故选a。19.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51042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 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 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答案】c【解析】【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常数降低,说明反应向逆反应反响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故说法正确;b、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应是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倒数,即1/5104=2105,故说法正确;c、在80 时,k=2,此时的浓度商为0.5/0.54=82,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p 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y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np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像可知,随着压强的增大,b的含量增大,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n小于p,故此项错误;x点要达到平衡状态,则应该保持压强不变,此时b的含量减小,因此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此项正确;y点要达到平衡状态,则应该保持压强不变,此时b的含量z增大,因此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故此项错误;根据项分析,此项正确,故选b。【点睛】由图象可以看出,增大压强,b%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有np,注意a为固体的特征。在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状态,图象中x和y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根据b的含量判断反应趋向于平衡分析反应进行的方向。21.在1.5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3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0.8,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 0.34b. 0.64c. 0.44d. 0.54【答案】c【解析】【详解】氮气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2+h22nh3,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mol,则由反应方程式 n2+h22nh3,设氮气的物质的量变化为xmol,得起始物质的量 2 3 0变化物质的量 x 3x 2x平衡物质的量 2-x 3-3x 2x解得,;所以平衡后,;。22.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bc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l-1s-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故a错误;b.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 =0.2moll-1s-1,故b正确;c.t1时仅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 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动,则no2的转化率应减小,图中关系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23.已知:zn(s)o2(g)=zno(s) h1351.1 kj/molhg(l)o2(g)=hgo(s) h290.7 kj/mol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是()a. 260.4 kj/molb. 254.6 kj/molc. 438.9 kj/mold. 441.8 kj/mol【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盖斯定律求解。【详解】结合盖斯定律可知,-得到zn(s)+hgo(g)=hg(s)+zno(s),则h3=h1-h2=-351.1kjmol-1-(-90.7kjmol-1)=-260.4kjmol-1,故答案为a。24.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3c(g) h b. 的平衡转化率:c. 平衡时,中d. 中的平衡转化率为40%【答案】d【解析】【分析】a.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 增加h2,h2自身转化率会减小,转化率会增大;c和d.根据三段式和平衡常数可以解答。【详解】a. 反应开始时,中起始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a项正确;b. 相当于在基础上加0.1 h2,增加h2,转化率会增大,所以的平衡转化率:,b项正确;c.设平衡时,h2浓度变化量为x,利用三段式: 起始浓度() 0.1 0.1 0 0变化浓度() x x x x平衡浓度() 0.1- x 0.1- x x xk=,则=,x=0.06。则平衡时,中,c项正确;d. 由c项分析,中的平衡转化率为 100%=60%,d项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这类题目需要善于利用三段式以及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相等等来解答,难度中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26.(1)n2h4和h2o2混合可作火箭推进剂,已知:16g液态n2h4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310.6kj的热量;2h2o2(l)=o2(g)2h2o(l) h196.4kjmol1。反应n2h4(g)o2(g)=n2(g)2h2o(l)的h_kjmol1。n2h4和h2o2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kj能量,根据下面的能量图,回答下列问题:分别写出、的数值:_kj;_kj。(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2ch3oh(l)3o2(g)=2co2(g)4h2o(g) h1275.6kjmol1h2o(l)=h2o(g) h44.0kjmol1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4)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为_;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1和0.55moll-1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选择_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答案】 (1). 621.2 (2). n2h4(l)+2h2o2(l)=n2(g)+4h2o(l) h=817.6kjmol1 (3). 1370 (4). 1852 (5). ch3oh(l)3/2o2(g)=co2(g)2h2o(l) h-549.8kjmol1 (6). 环形玻璃搅拌棒 (7). 0.55【解析】【分析】先写出液态联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来解答;根据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分析解答;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及盖斯定律计算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及原理分析解答。【详解】(1)16g液态n2h4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310.6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1.2kjmol1 ;2h2o2(l)=o2(g)2h2o(l) h196.4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得:n2h4(l)+2h2o2(l)=n2(g)+4h2o(l) h=817.6kjmol1,故答案为:621.2;n2h4(l)+2h2o2(l)=n2(g)+4h2o(l) h=817.6kjmol1;(2)如图所示,断开2mol氢气、1mol氧气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2+498kj=1370kj,形成2mol水释放的能量为:1370kj+482kj=1852kj,故答案为:1370;1852;(3)甲醇燃烧热是指1mol甲醇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根据盖斯定律1/2-2得:ch3oh(l)3/2o2(g)=co2(g)2h2o(l) h(1275.6kjmol1)1/2-(44.0kjmol1)2=-549.8kjmol1,故答案为:ch3oh(l)3/2o2(g)=co2(g)2h2o(l) h-549.8kjmol1;(4)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1和0.55moll1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naoh应过量,所以选择0.55moll1的溶液进行实验,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0.55。27.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1)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可能的原因_、_。(2)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ti 已知:c(s)o2(g)co2(g); dh-393.5 kjmol-12co(g)o2(g)2co2(g); dh-566 kjmol-1tio2(s)2cl2(g)ticl4(s)o2(g); dh+141 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_。(3)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1/3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l浓度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一定条件下,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_(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请设计一种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实验方案_。(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已知: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_。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kj。【答案】 (1).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2).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3). -80 kjmol-1 (4). cl2+h2o hcl + hclo (5). 增大 (6). 正反应 (7). 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其他合理设计也可) (8). 4hcl(g)o2(g) 2cl2(g)2h2o(g) h115.6 kjmol1 (9). 31.9【解析】【分析】(1)可以从速率和平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利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3)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勒夏特立原理分析离子浓度的变化;(4)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5)利用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进行计算。【详解】(1)两个方面考虑: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由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2)已知:c(s)o2(g)co2(g); dh-393.5 kjmol-12co(g)o2(g)2co2(g); dh-566 kjmol-1tio2(s)2cl2(g)ticl4(s)o2(g); dh+141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2-+可得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80 kjmol-1答案: -80 kjmol-1(3)根据题意可知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h+oh-=h2o,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l浓度增大;答案: cl2+h2ohcl + hclo 增大(4)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ccl4可以萃取碘单质到有机层,溶液中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立原理,可以采用增大生成物浓度(如加入少许碘)或者减小反应物浓度(如加入少许铁粉,铁可以把+3价的铁离子还原为+2价的亚铁离子),使平衡逆向移动;答案:正反应 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5)依据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依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4h-cl+498-(2432+4h-o)=-115.6,得到4h-o-4h-cl=498-486+115.6=127.6(h-o)-(h-cl)=31.9答案:4hcl(g)o2(g) 2cl2(g)2h2o(g) h115.6 kjmol1 31.928.氢气用于工业合成氨 n2(g) + 3h2(g) 2nh3(g);h = -92.2 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t5 t7时刻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t5 _。t7_。.已知化学反应:fe(s)+co2(g) feo(s)+co(g), 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k1.472.3811732.151.67(1)1173k时,若c(co2)=2mol/l,c(co) =5mol/l,则此时反应平衡向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现有反应co2(g)+h2(g) co(g)+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k3=_(用k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护理
- 公司职工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面部皮肤护理概述
- 结构化书面汇报
- 小学数学教师秋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021年
-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材料课件
- 电商运营助理年度工作总结
- 美妆年度工作总结
- 公司福利新员工入职课件
- 公司电气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滑雪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与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
- 2025年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 2025年土方坍塌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2英威腾MH600交流伺服驱动说明书手册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新疆教育惠民政策课件
- 非法言论主题班会课件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管道保温检查管理制度
- 伙伴计划团队管理制度
- 19 .3 跨学科实践:为家庭电路做设计 课件 人教版(2024)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