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组共5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70分。其中第130题,每题1分,共30分;第3150题,每题2分,共40分。)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完成下面小题。1. 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 轮廓模糊的星云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 太空中的航天飞机d. 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2. 火星属于( )类地行星 地月系 银河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a. b. c. d. 【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依据有“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二看它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否则不是天体。星云、太空中的航天飞机、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都在宇宙空间,都属于天体;天空中的云朵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内,不属于天体,选b。【2题详解】火星属于行星,位于太阳系,属于更高级的银河系和总星系;在太阳系内属于类地行星。选a。3.纬线2326n是划分( )a. 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b. 高纬和中纬的分界线c.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d. 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答案】d【解析】【详解】纬线2326n以北是北温带,纬线2326n以南是热带,纬线2326n是划分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d对。故选d。下图所示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该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充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是()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东北平原d. 青藏高原5.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6.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 风的形成b. 岩浆喷发c. 生物的出现d. 海水蒸发【答案】4. d 5. d 6. b【解析】本题组以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我国太阳能分布、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4题详解】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与使用地区的太阳能丰富程度有关。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所以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d符合题意;而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因海拔低,空气稠密,且夏季多云雨天气,四川盆地还多雾,太阳辐射较弱,排除a、b、c。【5题详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的是太阳活动,而不是太阳辐射,b错。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的是太阳活动,而不是太阳辐射,c错。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其中水循环中的蒸发和水汽输送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d对。【6题详解】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空气垂直运动,从而在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推动空气做水平运动,即产生了风,说明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a不符合题意。岩浆喷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方式,与太阳辐射无关,b符合题意。生物的出现与太阳辐射所给能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海水蒸发是因为海洋表面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而导致,d不符合题意。2017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记录到本次太阳活动周期中最强的一次耀斑爆发。从9月4号开始,一周内,nasa已经记录了6次规模可观的太阳耀斑。2017年正处于太阳活动周期的第九年,即将进入太阳活动极小期。在太阳活动衰退期间,如此大规模的太阳耀斑应当说是十分罕见,但这些耀斑证明,衰退期的太阳耀斑也能达到很大强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此次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 光球层b. 色球层c. 电离层d. 日冕层8. 下一次太阳活动大约将开始于( )a. 2028年b. 2029年c. 2020年d. 2019年9.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b. 干扰地球磁场c. 影响大气降水d. 与某些自然灾害相关10. 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中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是( )a. 煤炭采掘b. 水产养殖c. 航天发射d. 道路施工【答案】7. b 8. d 9. a 10. c【解析】【7题详解】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三层,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人们称之为耀斑,所以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故b正确,acd错误。【8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性,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2017年处于太阳活动周期第九年,加上2年是2019年会出现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故d正确,abc错误。【9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降水量异常等;不会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故bcd正确,a错误。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a。【10题详解】太阳发生的一系列爆发活动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航天发射。与煤炭采掘、水产养殖、道路施工无直接关系。故选c。近期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未来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比邻星属于()a. 太阳系b. 地月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12.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a. 安全的宇宙环境b. 适宜的温度范围c.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 适中的日地距离13. 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 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b. 纵波无法传播,横波能够传播c. 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d. 主要是由熔融态岩浆组成【答案】11. c 12. b 13. c【解析】【11题详解】依据题干提示,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属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会受到影响的是地球本身,正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了白天接受光照温度相对较高,黑夜温度较低的变化。不自转仍然有昼夜现象,但是面对太阳一侧温度很高,背对一侧温度比较低,昼夜温度变化范围很大,所以b选项正确;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a选项错误;月地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太阳光照依旧稳定,cd选项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该圈层属于岩石圈,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不是由熔融态岩浆组成,c对,d错。在这个圈层横波和纵波都能够传播,a、b错。故选c。学习地理,一定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日常所见的现象中,蕴藏着许多地理知识。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肉眼所见的天空中明亮的太阳为太阳大气最外部的日冕层b. 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c.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都是恒星d. 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15. 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a. 2、3、4三个月b. 3、4、5三个月c. 4、5、6三个月d. 5、6、7三个月16. 在同一观察地点,某人今晚9点观察到的星空图,于明晚什么时刻可以再次看到( )a. 晚上9时b. 晚上8时56分4秒c. 晚上9时3分56秒d. 晚上9时56分4秒【答案】14. d 15. b 16. b【解析】【14题详解】a日常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指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日冕层肉眼无法看到,故a错误。b. 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辐射释放的能量,太阳活动主要是是黑子和耀斑,故b错误。c.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不都是恒星,还有行星,卫星等,故c错误。d. 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因而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为了使季节的划分与气候的变化大致吻合,北温带的国家一般将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 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b对。故选b。【16题详解】在同一观察地点,某人今晚9点观察到的星空图,明晚再次看到时间相差23时56分4秒,时间为晚上8时56分4秒。故选b。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完成下列问题。17. 远在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时,纽约的区时是( )a 17日20时b. 18日20时c. 17日22时d. 18日22时18. 十九大开幕当天,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b. 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c. 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d. 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答案】17. a 18. d【解析】【17题详解】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时,北京时间是10月18日上午9:00,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区时是10月17日20时,远在纽约的华人收看时,纽约的区时是17日20时,a对。b、c、d错。【18题详解】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十九大开幕当天,是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d对。a、b、c错。【点睛】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一小时,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即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19.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在北半球偏向右,南半球偏向左。由经纬度的增加可知道a、b表示地区位于北半球,c、d表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图中实际流向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的。a项、b项,位于北半球,实际运动方向偏向初始运动方向右边,故a正确,b项错误。c项、d项,位于南半球,实际运动方向偏向初始运动方向左边,故c项、d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 北京时间6月11日至7月11日,法国欧洲杯将聚集全球球迷的目光,欧洲杯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 )a. b. c. d. 21. 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 年9 月3 日上午10 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开始阅兵式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a.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b.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c.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d. 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22.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时48分至23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据此完成下题。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a. 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b. 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c. 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d. 南半球各地时差逐渐变小【答案】20. b 21. c 22. a【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为春分日、为夏至日、为秋分日、为冬至日、为春分日北京时间6月11日至7月11日,法国欧洲杯将聚集全球球迷的目光,欧洲杯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21题详解】阅兵式为9 月3 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因此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不是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也不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而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而太阳高度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故选c。【22题详解】a.此次月全食时间是1月31日,发生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移向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a对。b. 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b错。c. 月全食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南极极昼范围变小,c错。d.直射点向北移靠近赤道,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之差逐渐变小,而各地时差不会因直射点的移动发生变化,d错。故选a。太阳的稳定时期还会维持约50亿年,之后,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读下面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3.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是银河系的核心b.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 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色球层d. 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24. 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a. b. c. d. 25. 如果地球不再宜居,人类就要寻找“地球2.0”。关于“地球2.0”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仍然属于太阳系b. 有液态水c. 可以是气态行星d. 可以是恒星【答案】23. d 24. a 25. b【解析】【23题详解】a. 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不是银河系的核心,a错;b.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错;c. 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而不是色球层,c错;d.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因此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d对。故选d。【24题详解】由图中的小行星带和土星的位置提示,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规律可知应该为地球,a对,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a. 因为太阳已经不存在,因此不可能属于太阳系,a错;b. 必需要有液态水,生物才可能生存,b对;c. 气态行星上不可能有液态水,没有液态水,生物不可能生存,因此不可以是气态行星,c错;d. 恒星温度太高,不适合生物的生存,因此不可以是恒星,d错。故选b。【点睛】“地球2.0”所具有的特征应该和现在的地球差不多,因此解题的关键仍然是围绕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入手,看“地球2.0”是否具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等条件。26.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120e的地方时120w的地方时 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和联系,试题难度容易。【详解】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指的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也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正确;北京所在经线的经度是116e,120w是西八区,所以错误。综上可知,选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 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c.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 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28. 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净化、增温b. 净化、增湿c. 增温、增湿d. 减温、减湿【答案】27. b 28. b【解析】【27题详解】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量的差异形成了垂直运动,从而产生水平气压差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水平运动。故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热量差异。故选b。【28题详解】城市风环流近地面是由郊区吹向城市,绿色植被在城郊之间可以起到吸附尘埃,阻止污染物进入城市中,即为净化的作用;另外植被具有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即为增湿的作用。故选b。29.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的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正确。故选a。【点睛】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两种类型:纵波、横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30.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地转偏向力b.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c.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d. 风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答案】b【解析】17.试题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a错。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b对。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c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d错。故选b。【考点定位】大气运动的原因31.大气运动的最根本热量来源是( )a. 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c. 重力能d. 地球内能【答案】b【解析】【详解】大气运动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最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b对,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混淆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根本热源两个概念。首先要交代清楚这里的大气是指对流层大气,然后对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行分析。对流层大气在吸热的过程中,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而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弱,因此太阳短波辐射只有被地面吸收之后,将这部分能量转化为地面长波辐射,才能大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32.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详解】根据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可知,“热”的近地面空气会膨胀上升,故选项a正确;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山谷则相反,近地面空气由山谷吹向山坡,高空则相反,故选项b正确。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可知,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故c项不正确;市区由于人口密集,人们生产、生活等产生的废热多,导致市区气温较郊区温度高、气压低,因而近地面空气由郊区吹向市区,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33.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 全球7个气压带,包括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b. 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 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答案】b【解析】【详解】a. 全球7个气压带,包括3个低气压带,其中1个赤道低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其中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2个极地高气压带,a对;b. 受热力因素的影响,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受动力因素的影响,就不是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b错;c. 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两个高压带之间是低压带,而两个低压带之间是高压带,c对;d.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冷却凝结,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冷却凝结,多晴天,d对;故选:b。34. 每年的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是( )a. 都向南移b. 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c. 都向北移d. 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每年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运动即向南运动。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与直射点运动方向一致,所以此时段,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方向是向南。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 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向一定相反b. 甲一定是赤道低气压带c. 风向可能相反d. 甲盛行下沉气流36. 若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在北半球 甲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 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甲地易形成极锋a. b. c. d. 【答案】35. c 36. d【解析】【35题详解】从图中看,甲处高空气流向两侧运动,则近地面为辐合气流,即甲地盛行上升气流,应为低气压带,d项错误。甲地可能是赤道低气压带,也可能是副极地低气压带,b项错误。若甲为赤道低气压带,则为南、北半球的信风,风向不相反,a项错误;若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则为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反,所以c项正确。【36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若风向相反,则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此易形成极锋,该气压带是动力作用辐合上升形成的。甲所在半球无法确定。故d项正确。【点睛】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的掌握要非常熟练。要注意甲地可能是赤道低压带,也可能是副极地低压带,解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同时对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特点要非常熟悉。读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将所在的气压带切断。据此回答问题。37. 关于a、b两图的正确说法是( )a. 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 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 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 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38. 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 极地高压带b. 副极地低压带c. 赤道低压带d. 副热带高压带【答案】37. a 38. b【解析】试题分析:37题详解】a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判断为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b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低压中心,即亚洲低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故选a。【38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亚洲高压位于60n附近,故切断了60附近的副极地低压带。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垂直气流运动判断气压中心,并结合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即可。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国完成下面小题。39. 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a. 出现在白天b. 出现在夜间c. 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d. 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40. 乙图中a. 市区气温低于郊区b. 市区气压高于郊区c. 在地建设绿化带比在地更合理d. 在地布局水泥厂比地更合理【答案】39. b 40. d【解析】【39题详解】从图中可见,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高空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故c、d错误。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砂石,晚上海洋放热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陆地放热快,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b正确,a错误。【40题详解】城市气流垂直上升,说明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故a错误。图中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市区,说明市区气压低于郊区,故b错误。绿化带应建在热力环流圈之内,因此在地建设绿化带比在地更合理,故c错误。地位于热力环流圈之外,水泥厂若建在地,则水泥厂废气对城市污染比小,因此在地布局水泥厂比地更合理,故d正确。【点睛】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固定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路灯提供电能。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1. 图中道路走向大体为()a. 南北走向b. 东西走向c. 西南东北走向d. 东南-西北走向42. 般情况下,每天路灯关闭时间早于日出时间,与此相关的原因是()a.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b. 大气的散射作用c. 大气的反射作用d. 大气的吸收作用【答案】41. d 42. b【解析】【41题详解】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刻为正午,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北温带,正午时太阳全年都位于正南方向,因此为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固定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应朝向正南方向。读图,太阳能电池板朝向左下角,说明左下角指示正南方向,电池板的左侧为西边、右侧为东边,平直的道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并不平行,而是成一夹角,且图中道路前方偏向于电池板的左侧、道路后方偏向于电池板的右侧,因此道路的前方为西北方向、后方为东南方向,图示道路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故选d。【42题详解】路灯是用于道路照明的,路灯关闭时间早于日出时间是因为日出以前天色已经较亮,不需要借助路灯照明了,而日出前天空已经较为明亮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的散射作用,散射作用将位于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部分光线散射到地平线以上,故选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主要是对面起到保温作用,降低地面夜晚的降温幅度,a错;大气的反射作用是指云层、尘埃等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反射作用会使地面的亮度变小,c错;大气的吸收作用是指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等,吸收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也不能使地面亮度增大,d错。【点睛】学生应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并能灵活的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问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如二氧化碳、水汽吸收太阳光的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臭氧空洞会导致吸收的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如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更容易被散射,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返回给地面,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由于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晚更为明显,云层、二氧化碳等含量越多,大地逆辐射越强,保温作用越强,如多云的夜晚气温较晴朗的夜晚高。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3. 图中字母 a 代表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摩擦d. 近地面风向44. 对风速度有影响的力是a. a、db. a、bc. b、dd. b、c【答案】43. b 44. c【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原理。水平气压梯度力d是风的原动力影响风向和风速度大小;摩擦力b对风起阻力作用,影响风速大小;地转偏向力a,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相同;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摩擦力与风向相反。【43题详解】图中字母 a与风向垂直向右,是地转偏向力;c是风向,b是摩擦力,d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选b正确。【44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d是风的原动力影响风向和风速度大小;摩擦力b对风起阻力作用,影响风速大小;地转偏向力a,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选c正确。2017年2月26日,我国华北地区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45. 图中分别代表()a. 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b. 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46. 出现雾霾时,会导致()a. 增强b. 减弱c. 增强d. 增强47. 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a. 交通污染加重b. 空气对流很强c. 空气流动微弱d. 大风降温【答案】45. a 46. d 47.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45题详解】由图可知,为太阳辐射,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为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故为地面辐射,大气具有保温作用,为大气逆辐射故选a。【46题详解】由图可知,为太阳辐射、为大气的削弱作用、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发生雾霾天时,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故选d。【47题详解】交通污染严重不是气象条件;空气对流强均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灰霾天气;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灰霾天气;空气对流微弱污染物不易扩散,易形成灰霾天气故选:c【点睛】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从而导致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相比年平均气温较高,主要是地势较低,导致大气密度、水汽含量多,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导致年平均气温较青藏高原高。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结合实际分析。下图是北半球等压线的水平分布图,分析回答各题。48. 若该图表示近地面的气压分布,则r地的风向是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49. 若该图表示的是高空的气压分布,则r地的风向是a. 西风b. 东风c. 南风d. 北风【答案】48. b 49. a【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与风。【48题详解】图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偏。【49题详解】高空的风向,则利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并与等压线平行。点评:点评:知识性内容,简单题。50.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下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相连。下列连接河岸表述正确的是( )与甲岸相连与乙岸相连与丙岸相连与丁岸相连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面朝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为南半球(纬度向南增加),依南半球左谝可知水流向乙处偏,乙处水流速度快冲刷严重,甲处流速慢沉积为主,小岛最终与甲岸相连。第二幅图为北半球(纬度向北增加),北半球右偏,丙处水流速度较快,丁处水流速度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小岛与丁岸相连,故选d。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