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2、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这段话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对比(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答案: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说理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论证 B.归纳论证 C.对比论证 D.类比论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分为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三种,其中比较法又分为对比法和类比法。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先摆事实,后求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先假说,后求证,这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4、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请回答:A.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比喻、设问。B.这段话是谁所问?他为什么要以“战喻”?答案:孟子所问。因为“王好战”所以就“请以战喻”。C.这段话中“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有何作用?答案:这里用“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是为了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或多或少罢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没有词类活用或者通假现象的一句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和“王好战,请以战喻”中“请”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将战,曹刿请见B臣请为王言乐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D请君听我弹一曲3下列译句错误的一项是 A直不百步耳译: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的人跑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五十步之后停下来。C是亦走也译:这同样是逃跑啊。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译: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又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B孟子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C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没有本质区别,“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继而孟子具体阐述要“天下之民至焉”,必须养生丧死尊老重教、赈灾救民,使黎民不受饥寒。D全文围绕使“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先正后反,排比铺张,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1D 2B 3D 4D1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曳兵(y) 数罟(cg) 洿池(w)B鸡豚(tn) 狗彘(zh) 庠序(yng)C孝悌(t) 饿莩(pio) 供养(gng)D衣帛(y) 王天下(wng) 不可胜用 (shng)2 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玉体(贵体,表示尊重对方) 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黎民(百B庠序(殷代的学校) 萧墙(宫门内的照壁) 社稷(国家) 山陵崩(国王或王后死)C饿莩(饿死的人) 弭谤(阻止) 面刺 (指责) 孝悌(敬爱兄长)D数罟(密网) 膏腴(肥沃) 豚彘(小猪) 洿池(浊水不流)3下列句中加粗的“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移其粟于河内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谨庠序之教 参考答案1A(B项中“庠”应读为“xing”,它与“痒”形似易误渎。C项中“莩”应读为“pio”,声调易标错。D项中“衣”当动词用,应破读为“y”)2B(“庠”、“序”都是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3C(A项的“于”作“对于”讲;B项作“到”讲;c项作“比”讲;D项作“在”讲。)4D(A项中“颁”通“斑”;B项中“涂”通“途”,道路;“莩”同“殍”,饿死的人;C项中“无”通“毋”,不要。)【同步达纲练习】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 B.弃甲曳兵而走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1)( );(2)( )(1) A.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 B.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C.或百步而后止(或者) D.王道之始也(开端)(2) A.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子一类的工具)B.数罟不入氵夸 池(洼地积水)C.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D.尽心焉耳矣(在那里)3.下列加点的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1)( );(2)( )(1)非我也,岁也A.年岁 B.时光C.年成 D.星宿名称(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A.强取;季节 B.丧失;时机C争夺;时代 D.削除;时间4.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移其粟于河内A. B. C. D.5.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 是仅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A./ B./C./ D./6.解释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移其粟以河内请以战喻以五十步笑百步斧斤以时入山林二、课文阅读训练“不违农时,未之有也”。1.这部分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_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另外,请用在文中划出孟子主张“教民”的具体内容。2.这部分第一段共五句,可分几层?请回答,并概括每层的大意。答: 3.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B.驴不胜怒,蹄之C.日出江花红胜火 D.不胜枚举4.“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孝悌之义 B.树之以桑C.百亩之田 D.邻国之政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氵夸 池(数罟:密网)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死:丧失生命)C.谨庠序之教(庠序:学校)D.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彘:猪)6.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弃甲曳兵而走 D.无乃尔是过与7.孟子的谈话具有雄辩的气势,这一部分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 )A.使用比喻句式 B.使用对偶句式 C.使用排偶句式 D.使用排比句式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C 2.(1)C (2)D 3.(1)C (2)B 4.A 5.B6.介,表对象 介,表方式 介,表凭借 介,表条件二、1.七;谨庠序之教,不负戴于道路矣。2.分三层:一层(13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二层(4句)小结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三层(5句)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3.D 4.B 5.B 6.D 7.C【创新能力训练】1.帝,者。善,也。2.好 善于 友善 友善 友善 友善3.伟大的 大的美德 大的 4.有,通“又”。5.与人为善。善意地帮助别人。 6.处处吸取别人的长处 和别人一同为善【学科渗透训练】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区别得分高低的其实只有14分;高考作文的评分有待改进。一、解释句中红色的字词:1、河东凶2、河东凶亦然3、填然鼓之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王无罪岁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红色字词古今意义各有什么不同。1、河东凶亦然2、非我也,兵也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四、文句翻译: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五、问答题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你是怎样看的?六、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填然鼓之”一句中“填”是拟声词,“鼓”为击鼓,与“一鼓作气”中的用法相同吗?属哪种活用?“之”是代词吗? 2、“兵刃既接”“兵”是“士兵”的意思吗? 3、“弃甲曳兵而走”。其中“曳”怎么解释?“走”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一致吗? 4、这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5、“是亦走也”这句话是陈述句还是判断句? 6、作者用比喻说理有什么效果?目标检测答案18、寡人之于国也一、1、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亦;也。然:这样,如此3、鼓;击鼓,动词。之:无实义的衬音助词。4、直:只是、不过。走:跑,逃跑。5、无:通“毋”,不要。时:时机,时节。6、谨:谨慎,此处意为“谨慎认真地从事”。用作动词。7、罪:归咎,归罪。动词。岁:年成。二、无:通“毋”。颁:通“斑”无:通“毋”。涂:通“途”。三、1、河:古义为“黄河”,是一个特称。今为一切河流之泛称。凶:文中指年成不好,荒年;现在多为“凶恶”、“凶狠”义。2、兵:文中义为兵器。今指士兵。3、以为:文中实际上是两个词,是“以之为”,即“把他任命做”的意思。现在“以为”是一个词,是“认为”的意思。四、详见课文翻译五、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各言所见即可。我们的参考意见是:1、从理论上讲:“仁政”比“暴政”好;“王道”比“霸道”强。2、历史事实证明:并不存在高纯度的“仁政”,“仁政”永远是有限的。而在专制统治下,“仁政”往往只是幌子和招牌。3、一阴一阳谓之道。统治策略往往是刚柔并用、软硬兼施的,单用“仁政”行不通的。4、民主是通向真正的“仁政”之途径。平等是“仁政”的保证,一个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里,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仁政”和“王道”的。六、(一)1、相同,属名词活用作动词;之,音节助词2、兵,兵器、武器3、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4、五十步笑百步5、判断句6、增强形象性,说理深入浅出七、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兵刃既接(已经) B弃甲曳兵而走(拖着)C数罟不入洿池(密) D涂有饿莩(野菜)2选出加点词属于古今词义转移的一项(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四体不勤,五谷不分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其臭如兰3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斧斤以时入山林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不赂者以赂者丧4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答案:一、加点词语解释1.请以战喻。2.寡人之于国也。3.弃甲曳兵而走。4.树之以桑,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二、翻译题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三、词语积累1凶: 不吉祥、不幸:逢凶化吉 庄稼收成不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2兵: 兵器:弃甲曳兵而走 军队:上使外将兵士兵:可汗大点兵 军事、战争:兵旱相乘3胜: 能承担,能承受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沛公不胜杯杓 尽:谷不可胜食也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胜地,优美的景色:览胜4树: 种植、栽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竖立:独树一帜树木:鸟宿池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防疫知识培训会报道课件
- 技工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扶贫知识培训会新闻稿课件
- 扶贫政策知识大培训班课件
- 《呼啸山庄》课件
- 2025年航空装备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南平延拓文旅集团幼儿园保育员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文山州八布乡人民政府招聘联防所联防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市大关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集中招聘9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陕西、山西、青海、宁夏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医疗护理
- 农村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快递公司快递员管理制度
- T/CECS 10207-2022榫卯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课件
- 物业服务安全生产培训
-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护理要点
- 华为员工合同协议书
- 车位包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