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歌舞曲、小调.doc_第1页
3歌舞曲、小调.doc_第2页
3歌舞曲、小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歌舞曲、小调内蒙古、山西民歌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北民歌分类中的歌舞曲,知道什么是“二人台”、“小调”。2、学会唱红彩妹妹和绣荷包这两首民歌。培养学生欣赏、感受音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感受、了解陕北民歌(歌舞曲、小调)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听辩民歌所属类别的能力 。三、教具:钢琴、多媒体平台四、课时:1课时五、新课教学提问:我们在前两节课学习了西北民歌的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西北民歌中的歌舞曲和小调内蒙古、山西民歌。(一) 歌舞曲内蒙古民歌1、红彩妹妹(1)听内蒙古民歌红彩妹妹,学生跟随录音齐唱。(2)教师伴奏,学生随琴唱歌,解决好附点、切分节奏。(3)教师伴奏,男女同学轮流各唱一句的接龙方式演唱。2、挂红灯(1)观看歌舞曲(二人台)挂红灯的录像,感受“二人台”的独特风格。(2)讨论歌舞曲挂红灯的演唱风格、语言特点及表演形式。(3)学生展示课前作业,介绍什么是“二人台”,主要流行于哪些地区?(学生展示,教师补充总结)二人台是一种民歌体演唱形式,少部分演唱近乎小戏。早期的二人台一曲一目,演唱时一丑一旦,随处可唱,俗称“打坐腔”。建国后登上舞台表演才得名二人台。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河曲,是在河曲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流传于山西、陕西、内蒙、甘肃、河北等地。 (4)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情况随着音乐用不同形式来唱一唱:齐唱、领唱、轮唱等。教师讲述:河曲一带的人们把红红的灯笼当作是吉祥物,所以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挂红灯笼。(二)小调山西民歌歌曲绣荷包1、听歌曲绣荷包,让学生说出:这首民歌属于民歌题材分类的哪一类?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学生回答问题:(1)小调教师讲解什么是小调:小调是指流行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如果说信天游是“山野之歌”,那么小调则是“里巷之曲”了。所谓“山野之歌”是说属于山歌体的信天游是在农村流传和发展的一种民歌体裁。所谓“巷里之曲”是说小调的流传与发展更多的与城镇相联系,多数小调是由城镇传往农村的。(2)山西民歌绣荷包是反映旧社会广大农民由于地主阶级剥削或遭遇荒年被迫丢下妻子儿女到口外谋生,年轻的妻子接到出门在外的丈夫捎来书信要荷包,于是飞针走线,赶制荷包。作者借景言情,抒发了对远在外方丈夫的思念.2、跟随录音唱歌曲绣荷包,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按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出音阶(五声商调式),找出主音“2“。3、试将课本p31页的歌词填入绣荷包的旋律中,并唱出来。山曲三十名山二十里水听山曲三十名山二十里水,讨论作品是如何将“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展现出来的?(音调、节奏)音调:大跳小跳、级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