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教案) 西盟一中罗华 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目标: 1、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二)方法和过程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并分析过去和现代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形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 2、特点:(1)2)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条件:土壤、 地形、 气候 、 水源。(徒弟喝汽水)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政策、 交通 、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政府通常争着管理有金的老地主) (3)技术条件:、冷藏、冷粮化饥)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古代: (2)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3)农业政策 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导入: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师生合作学习】 1、农业生产特点 (1) 农业生产特点: 地域性 (因地制宜); 季节性与周期性(因时制宜) (2)判断下列农业生产的特点 南方生产甘蔗,北方生产甜菜地域性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季节性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播种正当时季节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周期性 1 自然条件:气候(光热水,温差)、地形、水源、土壤。(徒弟喝汽水)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的政策、劳动力、土地的价格、资金、管理。(市政 府通常争着管理有金的老地主) 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冷粮化饥) (2)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1的哈密瓜甜又香。(气候中的温差)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地形 )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市场 )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土壤) 5园艺业、乳畜业应布局在主要公路旁边 。( 交通 ) 6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技术) 3、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农业的政策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总结提升】 4、城郊农业的分析思路(课件案例分析1) (1)农业种类的特征待选地的条件 (2)地价和单位面积产值(分析离城区远近)市场需求交通 需水量(水源)、面积、地形 组合后 A地种植小麦原因: A地: 离城区远,地价低地形平坦开阔适合种植小麦,小麦占地面积 大,单位面积产值低;产品可远距离运输。 B地发展乳牛业原因: B地: 近公路,交通便利; 离城区近适合发展乳牛业乳牛,单位面 2 积产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产品易腐烂变质。 C地发展花卉种植业原因: C地: 近城区;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合发展花卉和蔬菜种植业; 花蔬:单位面积产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产品易腐烂变质;需水 量大。 D地种植水果果园: D地:为丘陵地区适合发展果园,果园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地丘陵适 合种植水果, 5、农业区位区位优势分析(课件案例分析2) 普洱茶种植的区位优势 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充分运用材料,分析答案要点,画出关键词。答题要规范化、序号化 一、自然条件(徒弟喝汽水) 1、地形:地形崎岖云贵高原,排水条件好。 2、气候: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水源充足湿度适宜 ;光照充足。 3、土壤: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土壤显微酸性 4、水源:充沛 二、社会经济条件(市政府通常争着管理有金的老地主) 1、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2、市场: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 3、历史:种植历史,经验丰富 【课堂检测】 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是 ( C ) A 气候和地形B交通运输条件C市场需求量D政策 2、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最主要的原因是 ( C) 交通条件改善政策优势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南方的蔬菜过剩 A B C D 3、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华南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上海郊区的乳牛业 A热量水源 光照市场 B热量 地形 热量 市场 C地形 国家政策 土壤 科技 D土壤热量 地形 政策 【作业】 分析寿光蔬菜基地的区位优势(课本58页活动) 【反思】 3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农业生产活动 【考点搜索】 1.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理解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3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建构】 【“农业生产”专题主干知识与整合】 一、农业生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原则的一般规律 1. 季节性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2. 地域性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1)水热配合好的平原、三角洲地区种植业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多数山区发展林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半干旱、半湿润草原地区发展牧业垦荒种田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降水丰富、河湖较多的地区不能围湖造田阻塞水道,洪水泛滥 (2)三大粮食作物的地域性分布 (3)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 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本专题的核心知识 1. 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 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 人文因素: 三、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1. 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2. 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四、世界的农业生产 1.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课标解读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农业的区位,通过分析农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观点思考农业 问题。 教材首先通过“明前龙井”这一案例创设情景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农生产 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浓厚兴趣。 教材第一目,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业的概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这 部分内容课程标准虽然没有作要求,但这是讲述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必要 铺垫。本目的重点是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材通过网络图的形式系统地展示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举例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 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总体上看,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衰减,社会经济和农业技术的 影响越来越突出。教材以交通运输、市场、农业政策为例,说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 短了农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 了分离,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教材中的“活动”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教学中可 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了农业区位论,图文并茂,利于深入理解农业区 位因素。通过本目的学习,应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 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农业资源。 第二目“农业的地域类型”,教材首先通过图3l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全 景展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按照农业的发展阶段选择3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区 域,从区位因素、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对每个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区 域进行分析。由于各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也不同。 因此,教材在讲述各农业地域类型时,各有侧重:热带迁移农业侧重介绍其对自然生态的破 坏;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侧重于区位分析和生产特点;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侧重其生产、经营 特点的介绍及显著的生产优点。 为了使学生对现代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兼顾到不与必修三 区域地理的内容重复,教材在编排上以“知识窗”的形式安排了有关“生态农业”的知识。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因素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以及对混合农业的了解, 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区分布”,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注意这一点。 第三目“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集中归纳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不利 影响,其中,重点是介绍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突出这一点,一方面是为了警示 人们关注这些问题;另一方面隐含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帮助 学生树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知识结构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具有和特点。 2、随着社会的进步,条件和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同 时, 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3、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划出以为中心的的土地利用同心圆,围绕城市市场由内 到外依次为、 、 4、说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 (二)农业地域类型 1、目前,热带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精耕细作的种植业以 经营为主,生产规模 ,因此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 3、混合农业是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布在 、 和非洲 的以及大洋洲、的等地 区。此外,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也属于混合农业的范畴。 4、 5、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普遍采用和混合经营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 6、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是和门彼此结合,相互促进。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热带地区原始森林的到了严重破坏。 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 3、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 四、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晏子春秋有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据此完成12题。 1、这句话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带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地域性 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淮北、淮南的( ) A. 气候条件B. 土层深厚 C. 地势高低 D. 栽培技术 3、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原因是( )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生活习惯的改变 自然条件的变化 A. B. C. D. 右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此图回答问题46题 4、处于阶段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 A、大农场生产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5、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 ) 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 6、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 A、加大技术投人 B、加强市场 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D、大量 使用农药 7、如下图,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 化趋势的是( ) 8、上海郊区形成了以生产蔬菜肉蛋奶等为主的农业生产基地,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条件B 水源条件C 市场需求D 政府政策 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市场需求量 C政策 D交通 10、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农业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B.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 C.市场因素的差异D.民族构成的差异 11、下列农业区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A.古巴甘蔗园B.美国的棉花带 C.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D.印度黄麻产区 12、地处中南半岛的泰国,以盛产“泰国香米”而闻名世界。目前泰国政府已经将“香米” 生产技术作为知识产权,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请了专利。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妥 的是( ) A.香米的生产与当地的气候、土壤关系密切 B.技术条件已成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C.农业的主要区位包括政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泰国的农民会因此获利 13、关于亚洲水稻种植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 B.商品率很高 C.主要以大农场为主 D.资金的投入比较多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 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半模式,据图完成1416题。 14、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15、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16、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II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综合题 1、读图“我国北方某城镇农业布局示意图”,该城 镇若在A、B、C、D四处发展蔬菜、棉花、水果和 乳牛生产。据此回答: (1)A处宜发展 生产, 因为这里 。 (2)B处宜发展 生产, 其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 (3)C处宜发展生产, 因为 。 (4)D处宜发展 生产,因为。 (5)为了城镇居民能吃到新鲜蔬菜,根据原理,推广 生产,改善 蔬菜生产的因素,调节、 、 等 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6)如果在D处按等高线修筑梯田,其好处是, 。 2、读“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 、 (2)A、B、C三地均为资源丰富。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 ) A、河流冲积平原B、河口三角洲 C、滨海平原 D、高原和山区 (4)与其它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劳动强度入大量劳动进行 。 (5)该地区人口,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高, 低; 低。 五、高考精解 1、(xx年,天津)读“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