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讯员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_第1页
在通讯员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_第2页
在通讯员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_第3页
在通讯员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_第4页
在通讯员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通讯员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通讯员经验交流在采访的路上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一个喜气祥和的新春佳节刚刚过去。其间,在和同学、朋友相聚时,有人对我说:看到我的时候,仅仅是报纸、电视上的名字;打电话找我的时候,我总在采访的路上。在采访的路上,用这句话来描述我们作为通讯员的日常状态,我觉得比较恰当,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运输行业工作的通讯员。正是我们一次次在路上,一次次普通的采访过程,让油城人了解我们身边的新闻事件,油田的发展和建设进程。就我个人而言,XX年共在油田电视台、江汉石油报、油田局域网上播出刊登新闻90余条,运输公司主营收入首次逾亿元被油田局域网评为好信息,多条新闻被电视台评为好新闻。江汉运输雪灾期间力保原油拉运等4条新闻外送中国石化新闻播出,其中,反映我们油田“双促”主题活动典型油品运输分公司三深入三服务,把办公桌搬到车场的新闻服务先行谋发展还在中国石化新闻中上了提要新闻。此外,我积极参加了3次新闻中心组织的新闻进油站、进工厂、进社区异地采访活动,和同行们相互交流。主动制作公司青年人物展播、七一先锋模范事迹展播、迎奥运危货运输专题汇报和优质党课电教片等电视专题片10余部,接收省市检查的“迎奥运危货运输专题汇报片”还被XX市作为样板片巡回展播。我不知道我们这个群体是不是属于特殊,但这一行确实有着它不一样的地方,哪里发生了事故、出现了危险,别人可能要尽快地离开,但我们许多时候却恰恰相反,常常逆人流而动,一步步接近核心,为大家了解真相。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里,赶赴现场。我们知道自己就是读者的眼睛、观众的耳朵,最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声音、镜头,把最真实的信息告诉大家。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常常在路上。在路上,我们记录下路上发生的一切有价值的故事。XX年1月13日,一场50年一遇的雪灾突袭江汉大地,十里油城大雪覆盖,百里矿区道路冰封,湖北省多次发出现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为保油田勘探开发进度,运输公司顶风冒雪,知难而进,我多次随生产车辆到执行任务的现场。那段日子,连续五天风雪,运输搬迁三支井队。我和司机们在茫茫雪野里,克服看不清路、单行道长、钻杆桥滑、田间拐弯多、井场泥泞等困难,谨慎前进。很多井场无法掉头,车辆只能蜗牛一样的慢慢倒着爬进井场。车轮压在桥板上,就只见冰水,不见路面了。最为艰苦的是32628队从XX境内的周1676井搬至天门彭市镇马3654井,全程近一百公里的道路雪盖冰封,还要翻越东荆河及汉江两座大桥,近十座小桥和临时搭建的简易钻杆桥。大家都知道,冬季里的风洞效益,致使桥面温度极低,结冰很厚,很多地方都超过了10厘米,车辆行驶在上面很难控制,稍有不慎就会滑到路边,甚至撞上栏杆或滑到河沟里。地方上基本没有车辆通行,只有我们江汉运输保勘探开发用车的脚步不曾停止。每到一个危险处,我和安全部门的一位同志就下车帮忙探路指挥,在冰天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随行拍摄,现场采访生产组织人员和司机,点点滴滴的记录下在搬迁路上的艰难历程。有的车辆挡风玻璃冻住了,看不清路,就走一路、停一路、擦一路。有的路实在太滑太危险,特别是进井场的一段路,积雪碾压成冰,过不去,大家就下车扫雪铲冰,清除障碍。就这样,在茫茫大雪中,运输将士们把一车一车井队设备艰难地运抵新井。10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5个多小时。返回江汉时,我们又在雪夜里随车拍摄和采访,顶风冒雪,全程关注,直到临时担当外景主持的安全部门的同事在车场说到:各位观众,现在已经是晚上12点半,我们的搬迁车辆安全返回车场。才最终完成现场新闻特写风雪搬迁路,匆忙运输人。后来听公司领导在局里开会回来说,我们的报道得到了多个部门和兄弟单位的表扬,心里感到非常的值得。雪灾那段日子里,我一直和司机们在一起,一直在采访的路上,先后又完成了油品运输分公司雪夜抢运原油的现场新闻特写:雪天力保油田原油运输、物流公司在油田千家万户关心的取暖问题上高度重视,夜以继日抢运全局春节期间采暖用煤的现场新闻特写:雪中送碳等一系列雪灾期间的运输新闻特写,展现出油品、工程、物流三个车辆单位顶风冒雪保油田生产生活用车的抗击雪灾感人画卷,生动鲜活,感染力强。反映了运输人迎难而上、科学组织生产的奋进场面,提振人心,鼓舞士气。其中,雪天力保油田原油运输还在中国石化新闻中播出,较好宣传了江汉石油人不畏风雪,勇往直前的形象。因为我们是基层新闻事件的纪录者,所以,越是在有故事的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我们越是要在路上奔走,在车场、井队、油站感受火热的工作场面,大力宣扬坚守岗位干部职工的可歌事迹。每年大年初一,按习惯,我早晨六点钟就要来到车场。有一年,天还没亮,爆竹声声,在车场大红灯笼红彤彤光亮映衬下,雨点斜织,雪花漫舞,好一番风雪送春归的景象。陆陆续续,司机们来到车场,互贺新春,燃放爆竹,祈求平安。7时许,百余台车辆同时鸣笛,响彻云霄,相当震撼。我陶醉在这种氛围里,决定在当天执行任务的40多台车里,选择一台随车体验一下新年的第一车油是怎样拉运的。这台车要去浩38井拉油,和想象的春光美景完全不一样,一路上天寒地冻,见不到人影子,雨雪打在车玻璃上,视线模糊,北风呼呼的吹,气氛寂寥。土路上深深的车辙里积满了冰水,车轮碾过,黄黄的冰水哗哗四溅。车辆与结满冰粒子的竹丛擦肩,在胳膊肘弯的小桥上来回前后倒车,寸步前行,回到缷油站,车上挂满了冰柱子,一番历经风雪的景象。我在多次下车拍摄时,镜头因驾驶室内外温差起雾;多次手动僵了,用嘴哈哈气再拍;多次脚上沾满了厚厚的泥土,剥离掉了再前行。这才有了当年电视台评出的一条好新闻:百车齐鸣迎春来,一路风雪拉油去。我们作为通讯员,没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可讲,有的都是作为记者在路上经常所经历的琐事。有的是平凡工作中,从不同视角看到的石油人不平凡的付出和不平凡的业绩。我们作为通讯员,也没有太大必要讲我们的故事,我们应该把笔、把话筒、把镜头对着一线的同志,我们更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