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阶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初阶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初阶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3页
初阶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4页
初阶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阶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击邻家之子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注释】选择战国墨翟墨子卷十三鲁问。 强梁:强暴蛮横。不材:不成器。笞(ch):用竹板、荆条或鞭、仗等抽打。 父(f):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悖(be):荒谬。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语(1)故其父笞之 (2)顺于其父之志 (3)则岂不悖哉 (4)举木而击之2、翻译下列句子(1)故其父笞之。(2)则岂不悖哉?3、想一想,邻家之父击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亡鈇者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也。【注释】选自战国列御寇列子说符。亡:丢失。鈇(f):斧子。 意:猜测、怀疑。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抇(h):挖掘。 谷:深穴口,井。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复见其邻人之子 (2)无似窃鈇者2、翻译下列句子(1)无为而不窃鈇也。(2)视其行步,窃鈇也。3、判断下面的词在文中的含义,在正确的下面加横线(1)亡A.死亡 B.逃跑 C.丢失 D.灭亡(2)意A.意思 B.心愿 C.情态 D.猜想4.下面翻译意思无误的一项是( )A.(看那人脸上的)色彩,像是偷了斧子的。 B.(看那人脸上的)脸皮,像是偷了斧子的。C.(看那人脸上的)表情,像是偷了斧子的。 D.(看那人脸上的)色调,像是偷了斧子的。5、读了这篇文章,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三)掩耳盗钟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注释】选自吕氏春秋自知。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年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亡,逃亡。 负:背。椎(chu):木槌。 框然:形容众生很响。况,击钟的声音。 遽(j):急速。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欲负而走 B. 如释重负 C. 负荆请罪 D.负隅顽抗2、区别“走”字的古今义欲负而走 古义: 今义:3、“掩耳盗钟”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想一想,你身边存在掩耳盗钟之事吗?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四)曾参杀人 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注释】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曾参(shn):姓曾,名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学说的重要传播者。他与孟子、颜子(颜回)和子思同为孔子之后的四大圣人。 费:鲁国邑(城镇)名。 自若:自如。如平常一样;依然如故。 有顷:过了一会。 顷之:不久。之,助词,无义。 杼(zh)织布的梭子。走,跑。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曾子处费 (2)吾子不杀人 (3)有顷焉 (4)逾墙而走2、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知道( )【多选】A.曾参杀了人 B.仅仅是与曾参同名者杀了人 C.曾参的母亲未能坚持己见,道听途说 D.是其他人在四处散布谣言3、为何最后连曾参的母亲也相信曾参杀了人?4、由这个故事你联想到了什么?5、这个小故事让你想到哪个成语? (五)巫马其买酖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曰:“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注释】选自尸子。 巫马其:人名。酖(zhn):通“鸩”,毒酒。 荆王:楚国国君。荆,国名。春秋时楚国的古称,后以之代称楚国。 使,出使。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省东部一带。后被秦惠王所灭。 是何以:这东西有什么用。 酖人:用毒酒毒人。 注:倾倒。 江:长江。1、“于是请买之”中的“请”的解释应选( )A.请求 B.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C.延聘、邀、约人来 D.谒见、会见2、“又益之车马”中的“益”是什么意思?( )A. 增加 B.好处,有好处 C.更加 D.古同“溢”,水漫出来3、你认为文中的卖酖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A.你买我卖,一个合法的经营者。B.卖酖者非常嚣张。竟然明目张胆地说在卖毒酒,目无王法。C.一个很正常的生意人。D.善于为他人着想,善解人意的人。4、巫马其应该怎么对付卖酖者?( )A.买下他的毒酒然后让他走。 B.将贩卖毒酒的坏人绳之于法,捉拿归案,并将毒酒合理地处理掉。C.不管不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把毒酒抢过来,然后随便倒掉。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如果我们遇到坏人坏事应该怎样做?6、巫马其最后处理毒酒的方法对不对呢,为什么? (六)自啮鼻落甲与乙斗争,甲啮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注释】选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啮(ni):咬。 断:判决,判案。 就:靠近。 床子:凳子。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A. 甲啮(yo)下乙鼻 B. 甲称乙自啮落(lo) C. 夫人鼻高耳(r) D. 他踏(ci)床子就啮之2、古今异义:甲与乙斗争。 古义: 今义: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1)甲与乙打架,乙把甲的鼻子咬掉了。( )(2)当官的审理这个案子硬说乙的鼻子是他自己咬掉的。( )(3)官吏的意思是人无法咬着自己的鼻子。( )(4)甲的意思是乙踩凳子上去咬的。( )4、你觉得像“甲”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存在?我们怎样对待这种人? (七)蜜中鼠屎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宫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屎。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屎,屎里燥。亮大笑曰:“若屎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注释】选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孙亮传) 亮: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黄门:宦官。中藏:公众仓库。 渍(z):浸、蘸。 服:认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亮出西苑 (2)黄门从汝求蜜耶(3)此易知耳 (4)黄门首服2、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孙亮盘问管仓库的宦官说:“官吏从你这儿拿蜜吗?”B. 孙亮便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宦官向你要过蜜吗?”C. 孙亮审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宦官有没有从你这儿拿蜜呢?”D. 孙亮便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宦官不是从你这儿拿过蜜吗?”3、孙亮发现了蜜中有鼠屎,召问藏吏,藏吏叩头。想想,此时的藏吏神情如何?又会说些什么?4、面对事实,黄门、藏吏各执一词。孙亮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5、如果给这篇小故事换个题目,下面最恰当的是( )A.孙亮识破诡计 B.黄门使坏 C.藏吏 D.孙亮吃梅6、孙亮是三国时吴国国君孙权的小儿子。孙权死时,他只有10岁。读了上面的故事,你认为孙亮是个怎样的人?你认为他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八)巧辩 甲问乙曰:“我有千金,子敬事我乎?”乙曰:“子有千金,于我何有?何为敬事子?”甲曰:“我与子中分之,子敬事我乎?”乙曰:“中分则我与子等耳,何为敬事子?”甲又曰:“吾全以千金予子,子敬事我乎?乙曰:“子贫我富,子敬事我可也,我何敬事子?”【注释】选自明归昌世假庵杂著。 敬世:尊重、尊敬、伺候。 中分:对半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子敬事我乎( ) (2)中分则我与子等耳( )(3)吾全以千金予子( ) (4)子贫我富( )2、与“何为敬事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敬谢不敏 B.敬你一杯 C.肃然起敬 D.敬酒不吃吃罚酒3、“我有千金,子敬事我乎?”对于甲的疑问,乙怎么回答?请用自己的话表述。4、档甲提出与乙均分千金,甚至全部送给乙,乙会宫颈伺候甲吗?为什么?5、我也来巧辩。 老师批评班里的值日生说:“黑板那么脏,抹布是干的,地球仪上”说着他用手抹了一下,“全是灰。”“哦,老师,”值日生说,“你抹的地方恰好是撒哈拉大沙漠。” 如果你作为老师,该如何应对这一切? (九)喷嚏难学 或人命其子曰:“尔一言一动,皆当效师所为。”领命侍师于食,师食亦食,师饮亦饮,师侧身亦侧身。师暗视,不觉失笑,搁箸而喷嚏。生不能强为,乃揖而谢曰:“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也。”【注释】选自明冯梦龙广笑府儒箴。 或人:有人。 效:模仿,照着做。箸:筷子。 谢:道歉。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搁箸(zh) 强为(qing) 揖而谢(y) B. 搁箸(zh) 强为(qing) 揖而谢(y)C. 搁箸(zh) 强为(jing) 揖而谢(j)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人命其子曰(命令) B. 皆当效师所为(效法) C. 搁箸而喷嚏(筷子) D. 乃揖而谢曰(道歉)3、翻译句子 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也。4、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师生关系?5、“强”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A.有余,略多 B.强迫,勉强 C.强大 选出可用来解释下列句子中“强”的选项(1)奋发图强( ) (2)生不能强为( )6、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十)愿换手指有仙人到人间,点石成金,试验人心。若寻个贪财少的,就度他成仙。遍地没有。末后遇一人,仙指石谓日:“我将此石,点金与你用罢。”其人摇头不要。仙意以为小,又指一大石曰:“我将此极大的石,点金与你用罢。”其人也摇头不要。仙人心想,此人贪财之心全无,可度他成仙,因问曰:“你大小金都不要,却要什么?”其人伸出手指曰:“我别样都不要,只要老神仙方才点石成金的这个指头,换在我的手指上,任随我到处点金,用个不计其数。”【注释】选自清石成金笑得好初集。 度:度脱,宗教迷信,指使人解脱人世苦难。到达仙佛境界。 与:给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寻(xn)个贪财少的 度(d他成仙 不计其数(sh)B. 寻(xn)个贪财少的 度(du)他成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