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预习并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音、形及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课文异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比照突出中心的写法3、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 2、重点诵读相关片段,再送杜仲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着重品位准确、生动的语言,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教学难点 1、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正确评价老师。 2、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文朗读录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布置预习(初读课文)通读23遍,要求:(1)标注出生字词,自主合作解决(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3)标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以及不理解的地方二、导入激趣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介绍鲁迅生平简历。(由学生介绍)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三、 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展示收获(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多媒体呈现)攒(cun) 拗(o) 确凿(zo) 菜畦(q) 桑椹(shn) 轻捷(ji)臃肿(yng)(zhng) 脑髓(su) 书塾(sh) 蝉蜕(chn)(tu) 人迹罕至(hn) 人声鼎沸(dng) 皂荚树(ji) 油蛉(lng) 斑蝥(mo) 敛(lin) 秕谷(b) 系(j) 窦(du) 倜傥(t)(tng) 叵(p)盔甲(ku)锡箔(b)(2)从标题看,课文写了那几处地方?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些地方?(3)诵读你喜欢的段落,交流。指名朗读(注意听评、纠错)(4)说说你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和问题。2、品读体悟(1)听录音,边听边想课文中叙述了那些事(2)浏览课文:关于百草园文中写了那些趣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读一读。三味书屋又写了那些事?你感兴趣的是什么?也读一读。3、检查感知的效果:(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多媒体呈现)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四、理清思路1、课文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生活,文中怎样由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的?(体会三个“也许”句)2、探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四、小结根据课堂情况小结五、作业1、课后大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节2、仿照课文,有“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写一段话附板书设计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