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范文.doc_第1页
名词解释范文.doc_第2页
名词解释范文.doc_第3页
名词解释范文.doc_第4页
名词解释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范文 名词解释 1. 第一次文代会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2. 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4. 根本任务论 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5. 三突出创作原则 1968年5月23日,“四人帮”根据江青旨意最先提出“三突出”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 6. 主题先行论 其主题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这个主题无论对哪种体裁,在创作之前就已规定,创作时必须从它出发,必须根据这个主题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加以表现。 7. 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取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改革的成果,并将它们连同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封为“革命样板戏”。 8. 政治抒情诗: 1963年起,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内容直露地表白诗人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情操,甚至以标语口号来替代情感的抒发,诗歌变为“战歌”。诗的主题由赞颂新生活转向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大量运用浅薄的比兴象征、托物言志方法,红日、红旗、青松、风暴等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象征符号。代表作家有:郭小川、贺敬之。 9.山药蛋派 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等;是由部分山西作家构成,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一个文学流派;起源于40年代,繁荣于五六十年代;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赵树理的锻炼锻炼、三里湾、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赖大嫂等;作品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竭力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0.茶馆 话剧茶馆于1957年创作,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 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茶馆的艺术构思 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11.伤痕文学 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12.反思文学 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标志性作品: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13.先锋小说 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14.朦胧诗 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等。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15. 随想录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16. 新写实小说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7. 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 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简答题 一、双百方针(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2、具体内容: (1)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利用行政力量, 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3)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3、标志性意义 这一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出现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新气象。 二、概述50、60年代小说的情况。(包括创作变化、题材、体裁、主流、非主流等) 历史题材:以反映明主革命为主,描写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 反映解放战争: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 言的红岩;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娟的百合花 反映抗日战争和20年代、30年代的革命斗争: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 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茹野火春风斗古城 近代历史题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古代历史题材:徐懋庸鸡肋、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现实生活题材: 反映农村生活:马烽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秦兆阳农村散记、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反映农村劳动妇女: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李准李双双小传、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娟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 反映工业建设:周立波铁水奔流、雷加春天来到了鸭绿江、艾芜百炼成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敢于正视现实矛盾,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准灰色的帆篷、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 打破表现人情、人性的禁区,细腻地描写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充满浓郁的人情味。萧也牧我们父母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三、茶馆的艺术创新 (1)茶馆的艺术构思时独特的,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 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2)茶馆在艺术构思上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主题与典型 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普通的一个大茶馆使三教九流的人物同时聚集在一起,具有象征意味,是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3)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 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面。 (4)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 崩溃前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来的三个时代的生活做横截面,具有史与事结合、虚与实结合的优点。 (5)茶馆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如第一幕,穿插写庞太监娶老婆;第二 幕突出描写两个逃兵准备共娶一个老婆的故事等,这些事件的荒诞性与怪异性,增添了其悲喜剧色彩。 (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 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 (7)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主要使用了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也有在人物间偶然 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第一幕中秦仲义与庞太监在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上发生冲突)。 (8)老舍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 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如秦仲义的一生,作者只选择了他一生中三个闪光点在王力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败落后的自悲自悼来刻画人物性格。 侧面透露法(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历史) 民族地方的特色:北方茶馆 各色人等的出现,集体亮相:掌柜的和伙计、受宠的太监、特务、打手等。 各色人等均可在此暴露社会矛盾: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等 象征意味:茶馆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旧社会的缩影。 人像展览式,超越一人一事。 结构:坐标式的结构二维式立体感。有纵有横,有虚有实,纵是三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横是每个时代的矛盾冲突,三个时代的横断面。老舍的作品追求荒诞性和怪异性,这也是作品情节的小高潮。“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两个逃兵买一个媳妇”都体现了老舍家与戏剧的能力。 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有名有姓的有70多个任务,让人一遍就记住的有50来个人物。 艺术构思: 使用“反描法” 生动而精炼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变法后的清末社会军阀 统治的民国社会和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作者对他要阐发的主题,引而不发,而只在反面大做文章,让观众在反面否定的感受中,自然趋向正面主题。 使用“侧面透露法” 在茶馆中既没有选取某个特殊的大家庭,也没有选取每个特殊的地狱,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茶馆,进而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是一种典型环境的成功的选择和描述 有意识的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 全剧、 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这种方法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台,展现各种丑陋现象更加淋漓尽致。 艺术结构: 采取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三幕戏犹如三组风景画,三个画面按照社 会发展时序连缀起来,便成为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个缩影。作家选择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角度裕泰茶馆,以此展开故事。 每一幕中都要穿插描写一件非常怪异的事件 人物刻画: 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 用“单纯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 语言艺术: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语言的幽默风格。 15 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四、如何评价杨朔的散文模式? “杨朔模式”:作者借鉴古典诗文的意境,“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这些是杨朔散文的显著特色,成为当时人所称道、进人所诟病。 散文模式:独特的抒情结构形式,借用古典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在现代散文中寻求诗的意境,即“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颂歌这一抒情主题”. 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善于打出着眼,小处落墨,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生发联想和想象,洞隐烛幽,见微知著,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因而具有诗的视角和容量。 注重创造诗的意境。他的很多散文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创造诗的象征比附的意境。 讲究艺术结构:“再三裁剪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文章” ,“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的园林式结构 。巧妙运用虚实、隐显,张弛抑扬的辩证法裁剪、缝合、布局材料。 五、80年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前期思潮情况概述、后期思潮情况概述) 从1976年10月至1989年的文学思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思潮、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1、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1)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对一系列有关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的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2)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 2、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1)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的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2)徐敬亚在1983年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题为崛起的诗群一文。 3、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1)、以下几个重要的论争事件和焦点问题,让我们看到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变化和流程: A、1985年和1986年,被人们称为“方法年”、“观念年”。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 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点话题。 B、从1984年到1987年,围绕文学主体性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 C、从1985年就初露端倪的寻根小说创作,引发了文学的文化寻根热。 (2)、早在80年代初期的拨乱反正中,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曾引出修改或重写文学史的话题。1988年前后,文学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 六、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 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小事,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 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七、结合某个作家的文学作品谈谈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 八、80年代小说的艺术创作特色(汪曾祺) 1、汪曾祺的文化小说往往在浓郁的乡土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 2、汪曾祺的小说同时兼具着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 。 3、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亦是别具一格的,简洁明快,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 九、莫言红高粱的艺术特色 1、红高粱的叙述沿两条线展开,主线是土匪投资“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 2、小说对题材的处理体现出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叛逆,是以追忆的姿态讲述的故事。在莫言的艺术世界里,蕴含着中国农民的生命观、历史观、乃至时空观。 3、红高粱的叙事策略和语言方式追求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小说的展开是由感觉引导,情绪推动。 4、小说在叙事人称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叠合在一起。在语言运用上,红高粱追求一种富有力度的表达,一切都服从主题的自由创造和审美快感。重视感觉,大胆运用丰富的比喻、夸张、同感,还有对于语言色泽的选择和气势的营造。 十、“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 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和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缺席式的叙述。 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或无所适从的尴尬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以及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 第一章绪论 三、名词解释 1耐火等级 1答案: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它由组成房屋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所决定,划分耐火等级的目的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 2耐火极限 答案: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3基本模数 答案:基本模数是指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OOmm,符号为M,即1M=1OOmm。 4模数数列 答案: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5大量性建筑 答案:指建筑数量较多、规模不大,单方造价较低的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所等。 第三章基础和地下室 三、名词解释 1地基 答案: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土层。不是建筑的一部分。 2基础 答案: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它承受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 它是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部分,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3天然地基 答案:指天然状态下即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处理的地基。如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 4人工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好,但上部荷载较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需对土层进行人工处理的地基。 5基础埋置深度 答案: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6刚性基础 答案: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 7柔性基础 答案:不受刚性角限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8单独基础 答案:基础为独立的柱墩形式,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9条形基础 答案:连续的长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墙承重或密集的柱子承重时经常采用。 10箱形基础 答案:当基础需深埋时,可将钢筋混凝土筑成有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为整体的空心箱形 结构,称为箱形基础。 11刚性角 答案:指刚性基础的允许宽与高所夹的角,是为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破坏,必须限制基础的挑出长度与高度之比。 12全地下室 答案:地下室室内地坪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为地下室净高的1/2以上时,称为全地下室。 13半地下室 答案:地下室室内地坪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为地下室净高的1/31/2时,称为全地下室。 第四章墙体 三、名词解释 1承重墙 答案:承受楼板或屋顶等传来的荷载的墙体。 2自承重墙 答案: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至基础的墙体。 3隔墙 答案: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的墙体。 4横墙承重 答案:楼面及屋面板等水平构件搁置在横墙上。 5纵墙承重 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构件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6纵横墙承重 答案: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组成 7墙柱混合承重 答案: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承重 8勒脚 答案: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的高差 9明沟 答案:设置在外墙四周的排水沟,它将水有组织的导向积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 10散水 答案:沿建筑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3%-5%的倾斜坡面。 11过梁 答案: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和楼板传来的荷载,并传递给两侧墙的水平承重构件。 12圈梁 答案: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第五章楼板层与地面 三、名词解释 1板式楼板 答案:楼板内部设置梁,将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楼板。 2无梁楼板 答案:无梁楼板是将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不设主梁和次梁。 3整体地面 答案:用现场浇筑的方法做成整片的地面,如水泥砂浆地面、现浇水磨石地面等。 4块材地面 答案:利用各种块材铺贴而成的地面,如瓷砖地面、石板地面、木地面等。 5卷材地面 答案:用成卷的铺材铺贴而成的地面,如塑料地毡、相交地毡、地毯等。 6涂料地面 答案:利用涂料涂刷或涂刮而成的地面,如地板漆地面。 7顶棚 8直接式顶棚 9散水 答案:沿建筑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3%-5%的倾斜坡面。 11吊顶 答案:即悬吊式顶棚,指悬挂在屋顶或楼板下,由骨架和面板所组成的顶棚。 12雨蓬 答案:设置在建筑出人口处,起遮挡雨雪、保护外门、丰富建筑立面等作用。 第六章楼梯 三、名词解释 1栏杆扶手的高度 答案: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踏步面中心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2明步 答案:梯梁在踏步板下部,踏步外露,称为明步。 3暗步 答案:梯梁在踏步板上部,形成反梁,踏步包在梁内,称为暗步。 4梯段净高 5平台净高 答案:平台净高是指平台面或楼地面到顶部平台梁底的垂直距离。 第七章门窗 三、名词解释 1 立口 答案:先立窗口,后砌墙体 2塞口 答案:是先砌墙,预留窗洞口,后装门窗框。 3羊角头 答案:为使窗框与墙体连接牢固,应在窗口的上下槛各伸出120mm左右的端头,俗称“羊角头” 第八章屋顶 三、名词解释 1 材料找坡 答案:又称为垫置坡度或填坡,是指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在屋面板上用轻质材料铺垫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 2结构找坡 答案:又称为搁置坡度或撑坡,是指将屋面板倾斜地搁置在下部的承重墙或屋面梁及屋架上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 3无组织排水 答案:又称自由落水,指雨水经屋檐直接自由落下 4有组织排水 答案: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5外排水 答案: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外雨水管排至室外地面的方式 6内排水 答案: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内雨水管,再由地下管将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系统的方式 7柔性防水屋面(卷材防水屋面) 答案:利用防水卷材和粘结剂结合,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来防水的一种屋顶。 8泛水 答案: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屋面突出物交接处的防水处理。 9无组织排水挑檐 答案:从屋顶悬挑出不小于400mm宽的板,以利雨水下落时不致浇湿墙面的做法 10有组织排水挑檐 答案:在屋顶边缘处悬挑处排水天沟,并将雨水导向雨水口的做法。 11刚性防水屋面 答案:以刚性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等 12正铺法保温屋面 答案: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的做法。 13倒铺法保温屋面 答案:保温层设在防水层之上的做法。 14通风隔热屋面 答案:在屋顶中设置通风的空气间层 15蓄水隔热屋面 答案:在屋顶上蓄积一层水,在太阳照射下,水细受热量而蒸发,达到降温隔热目的。 16种植隔热屋面 答案: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利用植被的蒸腾和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热,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 17反射降温屋面 答案:利用材料表面的颜色和光滑度对热辐射的反射作用,将一部分热量反射出去,达到降温目的。 18山墙承重 答案:按屋顶坡度要求,将横墙上部砌成山尖形,在其上直接搁置檩条来承受屋顶重量的一种承重方式。 19屋架承重 答案:在外纵墙或柱上搁置屋架,屋架上搁置檩条来承受屋顶重量的一种承重方式。 20梁架承重 答案:我国传统的结构形式,用柱和梁形成梁架支承檩条,然后每隔两根或三根檩条立一柱,利用檩条和联系梁(枋)把房屋组成一个整体骨架,墙只起维护和分隔作用。 名词解释 1. 组蛋白:是保守的DNA结合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2. C值反常现象:也称C值谬误。指C值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样的现象,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如一些两栖动物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 3. 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过程中,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链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4. 复制子: 单独复制的一个DNA单元。(它是一个可移动的单位) 5. 冈崎片段:是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生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的短的DNA片段,能被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6. SSB蛋白:结合于螺旋酶沿复制叉方向向前推进产生的单链区,防止新形成的单链DNA重新配对形成双链DNA或被核酸酶降解的蛋白质。 7. 错配修复:是对DNA错配区的修复。通过母链甲基化原则找出区分母链与子链从而修正了链上错配的密码。 8. AP位点: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的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B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9.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0. D环复制:双螺旋的两条链并不同时进行复制,重链先开始复制,稍后轻链再开始复制,当复制沿轻链开始时,重链上产生了D环,随环形轻链复制的进行,D环增大,轻链后亦开始复制,最后两条链完成复制形成两条新的DNA又螺旋 1. 模板链:指DNA双链中能作为转录模板通过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前体合成的DNA双链,又称反义链。 2. 编码链:值DNA双链中与mRNA序列(除T/U替换外)和方向相同的那条DNA链,又称有意义链。 3. RNA聚合酶:使用D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酶,也称为DNA依赖性RNA聚合酶。 4. 转录单元:是一段可被RNA聚合酶转录成一条连续mRNA链的DNA,包括转录起始和终止信号。 5. 启动子:指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DNA序列。(与基因表达启动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一段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6. 增强子:能提高转录起始效率的序列。增强子可位于转录起始点的5或3末端,而且一般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的距离无关。 7. Pribnow盒:在启动子序列的被保护区内有一个由5个核苷酸组成的共同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点。 8. 终止子:模板DNA上存在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 9.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10. 转录: 指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除了TU之外)的RNA单链的过程。 11. 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序列,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 1. 遗传密码:mRNA上每三个核苷酸翻译成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子。 2. 摆动假说:Crick为解释反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2个以上密码子的问题而提出的假说。 3. 校正tRNA:通过其反密码子上的突变以校正基因或密码子突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一类tRNA。 4. 氨酰-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相结合的特异性酶。 5. 信号肽:在起始密码子后,有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RNA区域,被称为信号肽序列,他负责把蛋白质引导到细胞内不同膜结构的亚细胞器内。 6. 前导肽:一些氨基酸操纵子序列中含有起弱化调节作用的前导序列,前导序列能够被部分翻译表达产生的多肽。 7. 分子伴侣:它是细胞中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到不完全折叠或装配的蛋白质上以帮助这些多肽正确折叠、转运或防止他们聚集的蛋白质,其本身不参与终产物的形成。 8. 兼并密码:指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互称为兼并密码子。 9. 无义突变:在DNA序列中任何导致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子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AG/UGA/UAA)的突变,它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物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 10. 错义突变: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核苷酸的变化使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另一种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