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渡汛和应急预案.doc_第1页
--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渡汛和应急预案.doc_第2页
--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渡汛和应急预案.doc_第3页
--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渡汛和应急预案.doc_第4页
--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渡汛和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铁五局贵广铁路GGTJ-3标指挥部第一项目部(GGTJ-3标一项目施工段DK186+080.75DK202+127.5) 乌洛河二工区防洪渡汛方案编 制: 尹卫文审 核: 陈明君 钟伟宏审 批: 张海彬中铁五局贵广铁路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二零零九年四月乌洛河二工区防洪渡汛方案1、 乌洛河二工区工程简介1、 二工区工程概况:二工区主要是负责千丘榜隧道出口、乌洛河大桥、大月岭隧道进口这三个方面的施工任务。2、 二工区参与施工单位、人员和搅拌站主要机械设备:二工区设两个施工作业队(隧三队,负责千丘榜隧道出口;隧四队负责大月领隧道出口和乌洛河大桥),一个专业混凝土生产搅拌站。总施工人员现阶段是145人,在施工最高峰时,估计在400人左右。搅拌站配置的主要设备:混凝土搅拌机两台,配料机两套,撒装水泥罐(100吨)8个,混凝土输送车(9立方)4台,发电机(600千瓦)1台,混凝土输送泵2台2、 乌洛河二工区水文地质情况1、 二工区所处地形情况:经调查了解乌洛河工区上游无水库、水坝、水电站之类水利设施,工区上游现在水面宽度50米,拌合站和驻地位置处现在水面宽度60米,如水位达到拌合站现在地面标高以上 ,则过水河面宽度将达到170米以上。具体请参见附图一。2、乌洛河二工区水文地质情况:经询问当地村民,了解到乌洛河片区历史上曾有四次大的洪灾,经过实地测量,得知四次洪灾的水位分别为:2007年,最高水面标高为340.63米;1996年,最高水面标高为 342.1米;1949年,最高水面标高为 344.5米;民国30年即1941年,最高水面标高为345.45米。3、历年较大洪水与工区搅拌站和驻地的相对高差:经实地量测得知拌合站料仓最低处地面标高为340.038,二工区驻地面地标高为341.589,经对比计算,如按2007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将比拌合站最低处高0.5m;如按1996年最高洪水位考虑,将比驻地高0.5m,如按1949年最高洪水位考虑,将比驻地高3m,如按1941年最高洪水位考虑,将比驻地高3.9m。3、 乌洛河二工区防洪渡汛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1、 加强气象预报,准确掌握汛情:通过榕江县气象局,申请定向气象预报,可提前五至十五天,做好应对较大洪汛的准备,在得到气象局洪汛的预警警报后,指派专人在工区的乌洛河上游2公里处24小时值班监控实时汛情,确保在较大洪峰到达工区之前,将所有施工人员和主要机械设备,以及其它一些能够较快转移的资料、物资等转移至安全地带。2、 初步规划弃碴场在搅拌站和职工驻地的上游,弃碴场挡墙修建情况(见附图)可作为挡洪堤坝。主要是在象1996年的洪灾的情况下,用来保护搅拌站料场的砂石料免受洪水冲刷污染,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 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具体防洪应急预案见附件)4、 乌洛河二工区洪灾危害风险评估1、 根据乌洛河二工区所处地段的地形分析,由于本地段河面较为宽阔,尤其是水位如上涨至搅拌站地面标高以上时,将达到170米,且在工区上游也没有水库、水坝、电站等水利设施,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大洪流强猛冲刷的可能,洪水主要是以自然雨水的汇集为主,洪水的上涨应该是逐步上涨,所以相对来讲洪水所表现出来的破坏力不是很强。因此,只要能够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时提早转移人员、机具物资等,洪灾应该不会造成人员和大的直接经济损失。2、 根据乌洛河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得知,如遇到象2007年的洪水的情况下,洪水所能达到最高位置为340.63米,比我们最低的搅拌站的地面高出0.5米左右。有挡洪堤坝将水他隔应该不会造成较大的洪灾损失。如遇到象1996年的较大洪灾的情况下,洪水所能达到最高位置为 342.1米,比搅拌站地面标高将高出2.1米左右,比我们驻地的地面标高将高出0.5米左右,挡洪堤坝修筑高度宜为2.3米左右,形成围堰形式,确保拌合站将不被洪水淹没,减少洪水对砂石料的污染。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得到气象局较大汛情的通知后,尽量减少砂石料的储存数量。并初步计划划在靠近搅拌站和驻地的上游侧修建一条挡洪堤坝(目前加高搅拌站料仓的37厘米围墙至2米高),在象1996年的洪灾的影响下,总的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可以控制在1万元以下。如遇到象1941年、1949年的大洪灾时,洪灾水位将可能达到344.5、345.45米,按初步设计图纸看出百年一遇的洪水位是347.42米,在这种情况下,搅拌站和驻地将基本被洪水淹没,我项目二工区将被迫停止生产,二工区的驻地房屋将有可能被洪水冲毁,需要重新建设,而混凝土搅拌设备由于基础和结构相对较为稳固,在洪水回落后,应该可以很快恢复投入生产。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可以控制在50万元以内(主要以计算房屋、生活用品等的损失为主)。对以上三年的大洪灾采取应对措施,在汛期前工区负责人和部分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进驻该工点24小时进行值班,检查防洪物资是否充足,在洪水到来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报告项目部,建议是否起动应急救援系统,并布置人员及物质的撤离方案,作好撤离准备。人员的撤离安置,所有人员将撤离到隧三队、隧四队的钢筋加工棚和隧道口的生产用房等处,或直接转移至项目其它工点安置。 中国中铁五局贵广铁路第一项目部 2009年4月附件:中国中铁五局贵广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应急预案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中国中铁五局贵广铁路第一项目部乌洛河工区施工期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是安全渡汛,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将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的依据是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和榕江县乌洛河水文资料。 3、编制原则:确定防洪范围,制订防洪方案,明确防洪职责,坚持企业第一责任人负责制,落实防洪措施。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预防措施和紧急抢护措施相结合。二、 乌洛河工区建设工程概况 1、二工区工程概况:二工区主要是负责千丘榜隧道出口、乌洛河大桥、大月领隧道进口这三个方面的施工任务。2、工区参与施工单位、人员和搅拌站主要机械设备:二工区设两个施工作业队(隧三队,负责千丘榜隧道出口;隧四队负责大月领隧道出口和乌洛河大桥),一个专业混凝土生产搅拌站。总施工人员现阶段是145人,在施工最高峰时,估计在400人左右。 三、应急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 根据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的规定,项目部成立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如下:总 指 挥:项目经理兼党工委书记张海彬。副 总指 挥:主 管 生 产 副 经 理吕保平。现场抢救组:组长项目副经理钟伟宏,固定成员有郑 岐、尹卫文、孔 坚技术处理组:组长项目总工程师陈明君 ,固定成员有陶正素、王文化、杨海波通讯联络组:组长项目副经理雷 鸣,固定成员有万泽军、刘红杰后勤保障组:组长党工委副书记苏黎明,固定成员黄小强、张龙智、潘长健。所有应急小组机动成员根据需要服从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的调配,尤其是紧急事件工点负责人,积极组织本工点各种资源协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两支架子队抢险队由隧道三队、隧道四队各自组建一支,并将相关人员名单上报项目安质部备案。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职务、联系电话、应急领导小组岗位序号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应急领导小组岗位备注1张海彬项目经理兼党工委书指挥2吕保平项目主管生产副经理1518578802副总指挥3钟伟宏项目安全总监兼副经场抢救组组长4陈明君项目总工程术处理组组长5雷 鸣项目副经讯联络组组长6苏黎明项目党工委副书勤保障组组长7郑 岐生产副经场抢救组成员8尹卫文项目安质部部场抢救组成员9孔 坚项目工程部部场抢救组成员10陶正素项目副总工程术处理组成员11杨海波项目合同部部术处理组成员 12王文化项目协调部部术处理组成员 13万泽军调度室主讯联络组成员14刘红杰项目财务部部讯联络组成员 15张龙智项目综合部部勤保障组成员16潘长健物机部部勤保障组成员17黄小强项目总经济勤保障组成员18杨胜丹路基队队组机动成员19易德明桥梁一队队组机动成员20杨年波桥梁二队队组机动成员21杨 臻桥梁三队队组机动成员22刘 涛隧道一队队组机动成员23刘庆义隧道二队队组机动成员24周 鸿隧道三队队组机动成员25曾广义隧道四队队组机动成员26敬小兵隧道五队队组机动成员27敬 礼隧道六队队组机动成员28曹明华隧道七队队组机动成员29刘 波测量分公司负责组机动成员30詹 谨试验分公司负责组机动成员31赵九富混凝土分公司负责组机动成员32黄小云机械租赁分公司负责组机动成员33向 华钢结构分公司负责组机动成员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机构图见图1-1总指挥:项目经理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技术处理组现场抢救组二支架子队抢险队图1-1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机构图 2、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1、负责组织研究、制定、审核项目应急救援预案。 2.2、负责项目部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的调配与供应。 2.3、在接到下属施工单位紧急事件的报告后,立即按项目应急救援程序全面负责开展救援工作,直至更高一级的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为止。在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到达现场时,则积极主动配合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4、负责提供应急救援事件的基础原始资料,协助上级部门做好应急事件处理的报告和预防方案,组织恢复生产。 2.5、对汛情等做出初步分析,出具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至上级单位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等。 2.6、组织管理评审,改进应急预案。 3、项目应急小组岗位职责与权限 3.1、应急救援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3.1.1、根据下属单位上报的紧急事件的情况,立即分析、核实基本状况,并决定是否启动本项目部应急救援系统; 3.1.2、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制定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3.1.3、现场的指挥与协调; 3.1.4、与项目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3.1.5、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3.1.6、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3.1.7、决定应急撤离,以及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3.2、应急救援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3.2.1、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操作任务; 3.2.2、向总指挥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3.2.3、协调、组织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3.2.4、在平时,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巡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3.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3.3.1、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3.3.2、抢救现场物资; 3.3.3、实施现场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3.3.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3.3.5、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应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3.4、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3.4.1、根据各工点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定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3.4.2、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3.4.3、指导现场抢救小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4.4、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3.4.5、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3.5、通讯保障组的职能和职责 3.5.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3.5.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5.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界协议救援单位联络。 3.6、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3.6.1、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3.6.2、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3.6.3、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