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麻醉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麻醉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麻醉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麻醉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麻醉生理学复习资料麻醉生理学复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1. 麻醉生理学是研究生理学在_ _, _ _,_ _和_ _中的应用。2. 人体功能的稳态有赖于_,_ 和_来实现。3. 麻醉达到意识 、疼痛 、肌肉 等效果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功能而实现的。4. 根据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可将反射分为_和_两种形式。5. 各种麻醉手段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_和_的活动。二、选择题1.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小肠内的液体; E细胞内液2.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3.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迅速、短暂而精确; B持久; C缓慢而弥散; D广泛而高效; E局限4. 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是A内分泌系统; B免疫系统; C血液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E泌尿生殖系统5.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6.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A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B使人体血压维持稳定; C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D加速某一生理过程的完成; E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恒定7.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所必须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 D反射可有体液因素参与;E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8.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正确叙述包括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的绝对稳定; B它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负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 D失去稳态,生命受到威胁;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9.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屈肌反射; B看到水果引起的唾液的分泌; C食物的气味引起的胃液分泌;D排尿反射; E胃液分泌的肠期10. 手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产生应激反应; B引起出血、疼痛和情绪紧张; C启动生理性止血反应;D局部炎症细胞聚集; E反射性骨骼肌收缩增强三、名词解释: 内环境;稳态;生物节律四、回答下列问题1. 举例简述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2. 联系以后各章内容,说明麻醉期间(如粗暴气管插管、手术创伤、术中出血过多、环境温度、体位等)对人体稳态有什么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第二章 麻醉与神经系统一、填空1. 意识包括 和 。2. 全身麻醉药是通过抑制大脑皮层的功能来消除 , 。3. 局部兴奋的特点是_,_,_。4. 记忆过程包括_,_ ,_,_ 。5. 意识内容的核心是_ _,_ _。6. 觉醒状态包括_ _,_ _ 。7. 觉醒状态为主的意识障碍分为_ _ ,_ _,_ _,_ _。8. 肌松药可分为_ _,_ _两类。9. 意识内容为主的意识障碍包括_ _,_ _ 。10. 存在于脑干的反射中枢有_ _ ,_ _,_ _,_ _。11. 全身麻醉药是通过抑制大脑皮层的功能来消除 , 。12. 慢性疼痛(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 , , 。13. 脊髓背角传递痛觉信息的递质中公认的有 , 。14. 传入纤维对脊髓背角伤害性传递的抑制主要发生在 。15. 肌松药作用部位在 上的 型受体。16. 参与高位中枢下行调制系统的主要镇痛物质是 。17. 美洲箭毒可以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终板膜上的_受体,因而可以_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8. 麻醉状态下的意识活动、感觉和绝大多数反射均逐渐丧失,但这种丧是 , 。19. 麻醉状态下的中枢神经系统,首先被抑制的是 , 的抑制最迟。20. 全麻药作用的主要靶区是 。二、选择题1.对麻醉状态下的意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暂时的; B可逆的; C大脑皮层首先被抑制; D抑制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RAS)导致意识丧失; E“术中知晓”完全依赖于麻醉深度2. 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纤维属于A A类; B类; CA; D类; EA3. 属于觉醒抑制系统的神经递质是 A Glu; B5-HT; CAsp; DACh; ENE4. 局麻药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电活动的机制是 A“闪烁样阻断作用”; B阻断K+ 通道; C阻断Ca2+ 通道; D阻断Na+ 通道;E间接影响某些递质的受体5. 人意识内容活动的核心是A语言和思维; B学习; C记忆; D定向和感情; E思维和学习6. 意识障碍中最严重的一个等级是A嗜睡; B昏睡; C意识模糊; D昏迷; E谵妄7.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是通过哪一受体起作用的?A N1; B N2; C M1; D M2; E 8.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第二信号系统; D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E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9. 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全或无”特征; B可进行时间总和; C可进行空间总和;D呈电紧张性扩布; E幅度随阈下刺激强度变化10. 下列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的器官是A皮肤和肌肉血管; B多数汗腺; C竖毛肌; D睫状肌; E肾上腺髓质三、名词解释: 疼痛;肌紧张;意识;皮层下觉醒;闸门控制学说:意识障碍四、回答下列问题1意识的特征有哪些?2. 举例简述麻醉对神经系统生物电活动的影响。2何谓意识?包括哪两个组成部分?3简述觉醒状态是如何维持的。4评估意识状态的指征是什么?5何谓谵妄状态?何谓昏迷?6. 麻醉状态下,意识、感觉的表现是怎样?7. 有关麻醉深度的反射有哪些?各定位在哪里?8. 以琥珀胆碱为例,简述去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机制。9. 以筒箭毒为例,简述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机制。10. 脑诱发电位的特点有哪些?11. 试述局麻药的镇痛机制。12. 试述全麻药的镇痛机制。13. 全麻药作用下为何发生肌肉震颤?采用什么方法使肌肉松弛?第三章 麻醉与呼吸一、填空1. 在肺通气的化学调节中,PCO2升高主要通过 化学感受器,引起肺通气 。低氧刺激是通过 化学感受器起作用,增强肺通气。2. 麻醉期间影响肺通气的因素有_ _,_ _,_ _,_ _。3. 缺氧可分为_ ,_ _,_ _,_ 几种类型。4.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有_,_,_。5. 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有_,_,_。6. 常用的麻醉药都是 肺通气,同一药物的剂量增加,抑制程度 。二、选择题1. 肺活量等于A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B功能残气量残气量; C肺总量残气量;D补吸气量潮气量; E补呼气量潮气量2.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人为造成A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压力差; B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C呼吸运动;D胸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E肺内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3. 影响气道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A呼吸道长度; B气流速度; C气流形式; D呼吸运动; E呼吸道口径4.不能用于哮喘病人的麻醉药物是A氟烷; B阿托品; C吗啡; D氯胺酮; E七氟醚5. 用于哮喘病人,但忌用于肺A高压病人的麻醉药是A利多卡因; B氯胺酮; C硫喷妥钠; D吗啡; E氟烷6. 吸入麻醉药中肺通气抑制作用最强的是A氟烷; B地氟醚; C七氟醚; D安(恩)氟醚; E异氟醚7. 麻醉期间引起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支气管扩张; B心输出量增加;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左到右分流的先心病; E肺水肿8. 降低潮气量而不增加呼吸频率的吸入麻醉药是 A恩氟烷; B地氟烷; C七氟烷; D异氟烷; E氧化亚氮三、名词解释: 闭合容量;闭合气量;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四、回答下列问题1麻醉期间急性高二氧化碳血症对生理功能有何影响?2. 麻醉期间低二氧化碳血症对生理功能有何影响?3. 简述麻醉期间影响肺通气的因素有哪些?4肺循环有哪些特点?5PCO2 、PO2、H+如何影响肺通气?6简述麻醉期间缺氧的原因。7为什么高二氧化碳血症的病人不能骤然进行过度通气?否则会出现哪些征象?第四章 麻醉与循环一、填空1. 在心功能障碍病人可用扩血管药物,这是因为 。2. 运动时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心交感中枢_和心迷走中枢。3. 保护缺血心肌的基本途径是 , 。4. 颅内高压患者常以动脉血压 ,心率 为特征。5. 电击复律术治疗心律失常时,要使刺激不落入心室的 内,以免引起心室颤动。6. 儿茶酚胺可诱发 和 引起自律型心律失常。7. 循环衰竭包括: 和 。8. 椎管内麻醉时,心输出量 。二、选择题1. Starling机制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A平均动脉压; B心率贮备; C心力贮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2.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强心室肌收缩力;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心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3. 麻醉药物对心排出量的抑制程度从轻到重的顺序为A氧化亚氮乙醚异氟烷氟烷; B乙醚氧化亚氮异氟烷氟烷;C异氟烷氟烷氧化亚氮乙醚; D氧化亚氮乙醚氟烷异氟烷;E乙醚异氟烷氟烷氧化亚氮4. 奎尼丁可抑制下列哪种通道使心肌兴奋性降低A Ca2+; B K+; C Cl-; D Mg2 + ; ENa+5. 关于冠脉循环的解剖生理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丰富,与心肌纤维数的比例为1:1; B各冠状血管之间有吻合支存在;C血流丰富,6080ML/(100gmin) D;心肌血流分布均匀; E心室腔内存在腔血管6. 下列哪项不是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A自主神经平衡失调; B电解质紊乱; C麻醉用药; D手术刺激心脏; E输血7. 眼科手术时可引起心功能过缓甚至停搏的反射是A眨眼反射; B眼心反射; C眼睑反射; D瞳孔对光反射;E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性反射8.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取决于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E钠-钾泵的功能9. 麻醉后体位由平卧转为直立位时,循环系统发生什么变化?A血压下降; B血压升高; C血压不变; D心率减慢; E以上都不正确10.保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前馈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三、名词解释: 易损期;电异步状态后;除极;兴奋折返;临界闭合压;颈A窦综合征;Bainbridge反射;眼心反射四、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心肌自律性改变对心律失常的影响。2心肌细胞兴奋传导慢的部位在何处?有何利与不利?3心肌前后负荷分别指的是什么?4麻醉期间为何进行控制性降压?5当血压下降时,人体通过哪些神经体液调节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6在深麻醉后突然抬高病人头位或双腿有危险吗?为什么?7当颅内压升高时,血压与心率有何变化?为什么?8. 保护心肌的措施有哪些?其中哪些项目最重要?第五章 麻醉与肝脏一、填空1. 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其合成蛋白的功能 ,血浆蛋白的含量 。2. 交感神经兴奋,肝动脉血管 ,肝血流量 ,数分钟后可恢复正常。二、选择题1. 能使肝动脉扩张的因素是A交感神经兴奋; B5-羟色胺; C血管紧张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前列腺素2. 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对肝血流量的调节不正确的是A肝血流量暂时下降; B门静脉压升高; C门静脉压血流量减少; D肝动脉收缩;E门静脉压收缩3. 评价肝功能损害特异性较高,最为敏感的肝功能试验是A血氨测定; BAST测定; CALT测定; D胆碱酯酶测定; E碱性磷酸酶测定4. 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而增加胆道内压,作用强度最大的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是 A吗啡; B芬太尼; C 派替啶; D布托啡诺; E纳布啡三、名词解释: 相反应;相反应;酶抑制(酶抑);四、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其中哪些功能与临床麻醉有关?2肝病患者为何会出现药物高度敏感现象?3在球蛋白增高的患者,药物敏感性出现什么变化?4肝病患者术中为何易出血?5. 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重要诱因是什么?第六章 麻醉与肾脏一、填空1. 肾血流量的特点有 、 、 。在灌注压为 的范围内可保持稳定。2. 酚红排泄实验可以作为反映肾 小管的分泌功能的指标。3. 围手术期出现少尿的常见原因有 , ,和 。二、选择题1. 临床最常用于测量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是A碘特锐; B内生肌酐; C尿素; D菊粉; E葡萄糖2. 围手术期出现肾后性少尿的原因是A焦虑; B紧张; C失血; D双侧输尿管梗阻; E电解质紊乱3. 原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A葡萄糖浓度; BNaCl浓度; C蛋白质含量; D晶体渗透压; EpH值三、名词解释: 清除率;渗透性利尿四、回答下列问题1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达何处可使肾血流量下降?2简述肾缺血时间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3麻醉和手术期间有哪些情况可影响肾功能?第七章麻醉与内分泌一、填空1. 加压素可使记忆 。2. 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大量增加时,食物摄入量和食欲_,身体的代谢率_,而体重减轻。二、选择题1. 影响降钙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A血镁浓度; B血钙浓度; C血磷浓度; D血钠浓度; E血钾浓度2. 使皮质醇浓度增加的麻醉药是A吗啡; B巴比妥类; C芬太尼; D乙醚; E恩氟烷3. 使皮质醇浓度降低的因素是A手术创伤; B低血压; C术中缺氧; D二氧化碳蓄积; E低温三、名词解释: 应激反应四、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麻醉和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2. 试述麻醉、手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第八章麻醉与体温一、填空1. 一般情况下手术室的室温在 ,湿度为 。2. 低体温是指人体的中心温度低于 。二、选择题1. 不属于自主性体温调节的是A增减皮肤血流量; B战栗; C发汗; D严寒时蜷曲身体; E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2. 机体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 B肝脏; C肌肉; D大脑; E胃3. 低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传导减慢; B冠脉血流减少 C心肌耗氧降低; DP-R间期缩短; EQRS波群增宽4. 低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错误的是A随体温下降,呼吸逐渐深慢; B在25以下时,呼吸变弱甚至停止; C可增加解剖无效腔; D使氧离曲线左移; E有利于组织供氧5. 下列操作可导致体温升高的是A机体深部大面积暴露; B大量低温液体冲洗; C局部低温保护措施;D使用骨粘固剂; E用乙醇等冷消毒液消毒6. 在全身麻醉中可使体温升高的原因不包括A麻醉过浅; BCO2蓄积; C无肌松药配合; D循环紧闭式麻醉; E开放式麻醉7. 下列关于发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热是一种防御性反应; B发热时白细胞增多; C发热可加重心脏负担; D老年体弱一般不易出现高热; E发热的寒战期体温低于正常8. 人体抵抗寒冷的调节反应是A寒战; B皮肤血管收缩; C采取防寒措施; D甲状腺分泌增加; E以上都不是三、名词解释: 恶性高热;表层体温四、回答下列问题1. 围手术期影响体温的因素有哪些?2. 简述体温的正常变动及其影响因素。3. 简述高热对机体的影响。4. 简述恶性高热的发病机制。第九章麻醉与妊娠生理一、填空1. 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 ,妊娠末期基础代谢率 。2. 妊娠末期血压常受体位影响,容易发生 。3. 胎儿的血液循环除体循环和肺循环外,还有第三个组成部分即 。二、选择题1. 关于妊娠期母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中胰岛素含量增高; B蛋白质代谢增加; C保持负蛋平衡; D生理性水潴留;E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 妊娠期间母体呼吸系统的改变有A膈肌下降; B胸围增加; C肋骨韧带紧张; D大气道狭窄; E以腹式呼吸为主3. 妊娠期间母体激素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血中胰岛素增加; B雌激素增加;C孕激素增加;D黄体生成素减少;E甲状腺激素减少三、名词解释: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四、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妊娠期母体体液的变化及原因。2. 妊娠期间孕妇呼吸系统的变化对麻醉有何重要的意义?3. 分娩时导致胎儿供氧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第十章 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一、填空1. 手术室的室温在婴儿麻醉时宜保持在 左右,对成人则以 为宜。2.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 和 为多见。3. 老年人在睡眠中易出现 和 等呼吸系统问题。4. 在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 是保持心输出量最重要的因素。5. 早产儿缺乏 ,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6. 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 。二、选择题1. 关于小儿喉头解剖特点,错误的是A位置比成人高; B从上向下看呈漏斗状; C最狭窄的部位在声门裂;D粘膜下血管丰富,易发生水肿; E会厌呈U形或V形2. 下列关于老年人代谢的叙述错误的说法是A老年人代谢率低; B糖代谢紊5.3乱; C糖耐量增加; D不易保存体热;E寒战反应微弱3. 新生儿对低氧血症的耐受能力比成年人A强; B弱; C相同; D均不对; E不确定4. 婴幼儿提高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方法是A呼吸幅度; B呼吸频率; C呼吸方式; D增加气道阻力; E减小无效腔5. 不符合老年人生理变化的是A中枢退行性变对中枢抑制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B肝肾功能下降药物清除率下降;C对吸入麻醉药耐受力好; D在睡眠中易出现呼吸暂停;E心率失常多见,以室上性和室早多见三、名词解释: 新生儿期;婴儿期四、回答下列问题1. 造成老年人呼吸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为何老年人易于出现低钠血症?3. 为何对新生儿采取保暖措施甚为重要?4. 新生儿手术时是否应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为什么?麻醉生理学一、以下每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老年病人肺功能改变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A肺总顺应性明显降低B肺弹性回缩能力减弱C解剖和生理死腔无明显改变D功能残气量及呼吸储备功能减少E时间肺活量减小2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c9 Q# $ P7 S/ S3 DA胰腺B细胞3 f$ P! T k: f% |; tB胰腺D1细胞4 L7 p5 # - e* K, E: z4 G卫人论坛C胰腺PP细胞D胰腺D细胞8 I* r! n3 F! # fE胰腺A细胞1 n1 E! Y6 kB3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是4 e* d1 Q2 p# h3 e, IA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V9 l& . E8 i7 M$ * ( o2 a. zB氯离子的平衡电位C钠离子的平衡电位5 j; A) A) T yD钙离子的平衡电位E镁、钾、钠离子的平衡电位4下列有关与的叙述,错误的是! w/ x( B/ j( ( E- zA正常值约为26.6mmHg(3.5kPa)b B碱中毒时可降低C温度增高使P50降低# t; j% u% / $ K% W$ sD多次输入库存血时P50降低为EP50是用氧解离曲线求出的SO2在50的PaO2数值: S7 A7 u i2 z3 X4 U5眼科手术时可引起心功能过缓甚至停搏的反射是( 0 d( rO: Lf( A眨眼反射B眼心反射C眼睑反射-D瞳孔对光反射& h# % q. k/ # K. i V卫人论坛E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性反射, & p2 N1 w6 6 c/ K9 k6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相对稳定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顺应性& a. U5 o. J A0 A- r+ B; a5 FC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D它是一种脂蛋白复合物E它由型细胞合成、贮存和释放- t0 * m O2 Y/ N7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藕联的因子为 t* % j0 K1 j: g% AMg2+BK) z$ _p: q8 F7 E. Z/ TCZn2+#DCa2+H( ?1 O! Y1 f, E. ENa+8N2O的特点是A易燃烧、爆炸$ q& i- & y6 Y! E0 B化学性质不稳定; HN$ h- I: eC对气道刺激性强D在体内代谢性高+ h& C5 io. n R3 p- AE血气分配系数低9肺的闭合容量是指; W. i# I1 F7 X( A两侧肺呼出的气量B一侧肺呼出的气量C闭合气量VD余气量( f- r uB$ O$ SE闭合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d& : s/ G2 A% _/ b10低温时降低的参数是A血浆容量B血细胞比容0 . q4 W% b3 iC血液黏滞度1 x/ e- v5 g7 I- x- O8 XD微循环阻力E中心静脉压. w M8 t7 x K* 8 T M11酸中毒的病人常伴有血钾离子浓度增加的原因是5 O8 Y0 I1 N7 U+ ; A( F$ 卫人论坛A酸中毒时细胞破坏较多,钾离子释出较多: % B* r U$ 7 z2 Y; eB酸中毒尿量减少,排钾离子减少C肾脏氢离子-钠离子交换较多,钾离子-钠离子交换减少7 _H: x+ _/ q; X$ k, E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4 k0 z/ k/ u8 L12关于血流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流速度快、血管口径小、血液黏滞度高易产生湍流B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0 a- |% z3 z8 6 z E) uC血流量与血管的压力差呈反比! N; 4 q8 q8 n; d ! p; r/ n. _7 MD血流量与血管的长度和血液黏滞度呈正比E血流量与血管的半径呈反比13生理无效腔量在潮气量中约占多少A40+ x, j: J h: c0 f8 dB30%2 _b, |( H# p1 w* WC20D10%, R+ x3 y7 % w, & a+ H3 bE5. % m5 x% W* r, F+ Q# 14有关肺循环的正确描述是A肺动脉平均压约为20mmhg(2.7Kpa)9 z/ * E8 | ut; L7 r; e* S2 m( B肺循环血流量约占全身总血量的20%C缺氧易引起肺血管收缩, d% , u1 w+ d IrQ* bD肺毛细血管楔压反映右心工作状态6 X+ c* B5 r2 H) C! q, PE以上全不对15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排血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等容收缩期缩短0 & h. Z+ ?0 E. # S; ?* r. pB减慢射血期缩短C快速充盈期缩短/ k% T2 G! K( j( v p7 m/ h卫人论坛D减慢充盈期缩短|F6 _5 K* z$ R4 AL: zE心房收缩期缩短16哪一项血气参数最能反映肺通气状况6 r: 0 / i q7 N+ wABE&BSaO2+CPaO28 N, G W8 Z) vDPaCO2& L! k9 b- V$ L# F8 n+ / l* EpH* n8 G. x+ B6 F卫人论坛17PaCO2升高,PaO2下降,对颅内压力容量关系的影响为( d- j& q. b) C) : 卫人论坛A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 p$ I1 z4 R M$ m, w, nB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下降6 o- rC. h3 G! K; t. oY! q卫人论坛C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下降 s8 w) Y; D$ k$ i( L; 1 _J卫人论坛D脑血流量增加,脑容量减少,颅内压下降E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增高18肥胖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错误的是A使肺-胸顺应性降低B使肺活量、深吸气量减少:C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R. i) a! j! ! e9 D使通气血流比值失调E使肺泡通气量降低19下列哪项不能提示病人呼吸功能不全9 p; X+ a! c; y% U: R卫人论坛A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60%B通气储量百分比70%/ 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lFVC%)60%或50卫D呼气时间短于3秒4 K/ c( Z$ 8 t- Y- BE屏气时间短于20秒6 g0 O0 v9 C) g3 6 u1 F20腰麻对生理的影响下列叙述哪项错误A阻滞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使动、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B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下降幅度与麻醉平面有关C高位腰麻因使血压下降而通过压力反射使心率增快D麻醉平面在T8以下时呼吸功能基本无影响# 4 m% R7 Hw: i. DE腰麻时胃肠蠕动增加,胆汁反流人胃。易致恶心、呕吐* c8 v; sx9 A; p5 n21剖胸手术时若病人仍保留自主呼吸,下列病理生理改变哪项不对A反常呼吸) i; H1 p) * fB纵隔移位C纵隔摆动D通气血流比值增加,致肺内分流. Q: T4 Z* M! D7 e- i/ AE心排血量降低b22ASA提出的麻醉中5个基本监测手段是/ W& . k0 5 Q U卫人论坛A心电图、动静脉血压、即仇、ET-C仇、尿量B体温、SpO2,心电图、动脉压、中心静脉压7 Q+ G3 i& u3 H VC心电图、SpO2、无创动脉压、尿量、中心静脉压- E! t) w 9 l4 S$ FD心电图、SpO2、无创动脉压、体温、尿量-E体温、动静脉血压、心电图、SpO2、ETCO223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率下降6 S L! U# c k9 Q: |( ?+ 1 M卫人论坛A2一3!B45C6%7* t) d) 7 n4 b0 Q1 Z- R LD89E910%! p* k0 m4 F8 G- _7 k9 E) I24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方式主要是; T. i4 n( KG! ( M. r 卫人论坛A溶解在血浆中B与血红蛋白结合 q% HO. S( p5 h* VC以碳酸盐的形式D以上均是* q/ lz* : r* o9 jE以上均不是# , |% W% e3 M0 X- p25氧在血液中运输方式主要是4 D1 Y8 oL+ q# 8 B& HA溶解在血浆中B与血红蛋白结合(C以碳酸盐的形式% j% . G. W - + T! P8 K2 AD以上均是0 . g7 G% ! d. QE以上均不是26.氧化供能,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的营养物质是$ c+ S) L5 i/ b- B卫人论坛A糖 M, ; u2 W3 + o+ C7 w1 B蛋白质; C5 g$ t/ y- U+ k + UC脂类4 Z! |* G) 2 CD必需脂肪酸% I- 2 X$ X$ IE维生素27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 r% + M7 O- S6 G NE抗凝血酶和肝素28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A肺活量- x7 X1 q0 P: l2 b/ w NB每分肺泡通气量5 q) h+ O ! ?8 i3 c0 % E gC时间肺活量8 W7 + |8 B0 ND肺通气量bE潮气量) o$ 7 o0 b5 D- G29.加强呼吸时,其动力来自卫A肋间内肌B月戛肌; C肋间外肌D肋间外肌与隔肌E肋间外肌、隔肌、肋间内肌 L: C6 y1 F( 0 2 P0 W30下列描述CO2运输方式错误的是9 S& t* ?1 K Z, VA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4 2 H! T& 3 & c卫人论坛B物理溶解: i1 S; j- C% M& 5 m: WC形成碳酸氢钠$ x9 F) u6 J( B, a0 v6 ; b! K( P, 卫人论坛D形成碳酸氢钾E与血红蛋白的亚铁结合31维持基本正常的呼吸节律是靠# ( p1 K) r, ZA延髓4 : _; # O; B; E5 z4 WB脑桥1 W: h. A8 u2 1 a- w* UC大脑皮层! # p1 Z% w8 D延髓与脑桥; a+ f% m, v7 EE延髓与大脑皮层6 _8 cp& M& p2 Z$ K* B0 d$ w32氧分压下降对呼吸的影响是1 s- E4 rl8 N( % D# A缺氧是维持呼吸的经常性生理性刺激2 H. X/ $ T1 K$ Q9 OB缺氧直接兴奋呼吸中枢C缺氧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抑制:D氧分压越低呼吸中枢兴奋性越高) I) B% F8 Z4 8 V& M( X2 ; cE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l* z9 , e* u# D33肺内压的变化是/A吸气时大于呼气时!B吸气末大于呼气末C吸气时等于呼气时! 8 Z0 t. v( f# R/ UD吸气末等于呼气末E吸气时等于呼气末b34胸廓与肺的顺应性与下述哪项成正变% % T- l$ d; N9 l$ MA弹性阻力B气道阻力& m( Z: h) g1 K; f0 e/ _- hC呼吸肌的收缩力卫D肺泡的弹性回缩力/E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容积变化35气体的分压是指A空气的压力/ Z/ O7 2 f0 O( HB混合气体的压力C单纯某一气体的压力D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气体的压力E以上都不是36血液运输氧的主要方式是1 m- J$ _/ y/ JI( EA物理溶解1 p! + |+ T3 c7 g卫人论坛B与血浆白蛋白结合C与血浆球蛋白结合9 K2 z& G8 n* ?: jD与Hb结合E以上都对U, WH! W9 + & , 1 P37机体正常呼吸节律的调整部位在: A4 : X7 E - S: HA大脑皮质B中脑与脑桥C脑桥与延髓& M0 D2 v, & 7 J3 p% , q- W. sD延髓E中脑与延髓! : p, k. m8 0 F38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A保证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B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7 M4 P E0 6 L5 D% F- j# y+ R) k! C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相对恒定+ ?$ 6 a* X- y: J8 |& T D实现血液的防卫功能E以上都不是! 2 p# i f. U: O$ ( n& 9 j卫人论坛39.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bA心房肌细胞% V2 g$ e0 d- w, + I卫人论坛B心室肌细胞; F K# n/ e2 u$ q卫人论坛C心血管中枢: n+ J. ?# b% H, m4 D交感神经:E心脏特殊传导系统B, Q1 S/ _; R卫人论坛40.心肌在整个收缩期内,不再接受刺激而产生扩布性兴奋的原因是! z, g5 1 R3 P+ e# CA刺激强度不够5 7 W8 F( ?B膜电位绝对值太高C阂电位绝对值太高 G5 A F7 e, r# 6 iD兴奋性正处于有效不应期E兴奋性正处于相对不应期& f; z1 b6 ?8 K1 R6 _$ W41期前收缩的发生是由于9 C4 J7 0 f) OA额外刺激落在心室肌的局部反应期内$ u( R6 V+ K! R% Sb% yB额外刺激落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内C额外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内- b- t8 Q4 R2 Dp) N2 eD额外刺激落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E以上都不是42正常心跳的起搏点是& O* E7 # X4 l; ( A房室结bB窦房结$ + w3 ?; _* E5 s/ m! C房室束D蒲肯野纤维v& p. d9 z2 m: s& S4 N4 F9 YE心房肌43关于温度和pH对心肌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窦房结受温度的影响最明显B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心率加快. q, m: B8 6 z( z5 T9 K: |! e* wCpH偏高,心肌收缩力增强- T8 SD# t$ . o+ n, |; ?D氢离子能抑制钙离子内流而增强心肌收缩力EpH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44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e T. f8 Q# ( ! RA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5 % U) ?) |7 p0 v5 G7 kB心肌收缩力是产生血压的能量来源0 w4 d O1 f7 S/ H* 7 P2 U- wC可分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D小动脉口径小,血压最高-E随着血液的向前流动,血压逐渐变小# o# C; K7 r, v j! x45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舒张压升高主要是$A心率加快B大动脉弹性增大C循环血量增加D血液勃滞性增大E外周阻力增大46其他因素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加致使脉压增大的原因是A舒张压升高的幅度不如收缩压大B收缩压升高的幅度不如舒张压2 E- Y$ W! F+ R- & # D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也升高D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 1 i5 B4 y$ l, GE收缩压正常而舒张压降低卫47正常机体内,影响微循环灌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交感缩血管神经的紧张性+B体液中缩血管物质的浓度, O% Z% _8 c* 3 k OC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D血管平滑肌对交感神经的反应性bE局部代谢产物48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肾小球 V6 J* P+ T5 H! k/ e1 B肾小体0 u; - 5 S# u3 B+ t hC肾小管! |* O! E- z: X8 g+ zD集合管E肾单位) 7 K: W; I5 a. a y49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肾血流量约为心输出量的A14%bB510%( r, D( a; 1 O; D a2 L* W) m0 p卫人论坛C10%151 7 M* c# Q g9 7 ZD20259 w2 r( Y% l) XE30一35b50关于肾血液循环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流量大* n# f: R$ m3 |B血液分布不均匀;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低4 t8 S1 X9 , * v8 s3 r( rE肾血流量很不稳定; Q; e: 3 2 N- Y3 * I/ |51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调节水、盐代谢B维持酸碱平衡C排泄代谢产物 w$ |5 ?7 X9 x/ p7 l3 FD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y- |! M, 9 |/ WE产生生物活性物质52使肾血流量增大的因素是/ 3 r% E: l/ F5 H* C. TA强烈运动+B疼痛 k7 q t/ l g5 Y0 x卫人论坛C交感神经兴奋! K6 F$ w: W8 R. D静卧E麻醉; G% i5 v+ z$ $ g 53关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错误的是A动脉血压10.6423.94kPa即80180nunHg范围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V0 h7 F4 G) u% m5 G& Bz8 B只涉及皮质血流卫C与动脉血压对人球动脉的牵张刺激有关4 ( Y$ W/ o9 Q$ o7 D动脉血压升高时,人球动脉口径变小E动脉血压下降时,人球动脉口径变大54无髓纤维兴奋传导的机制是A跳跃式传导) K# b4 3 P9 LB局部电流. # o8 _6 z& o) e8 b4 DC化学传递D电紧张扩布E电一化学传递55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可发生一次扩布性电位变化为A膜电位B闭电位8 P* y* ?- t$ HC动作电位D后电位4 : XV, O( ?. Q2 w& ZE静息电位1 a6 ) z8 a5 F2 d* 56神经纤维上升相是指A去极化过程B超极化C复极化过程D极化:E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3 + L; l; h* x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