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建设工程及临时尾矿库 汛期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尾矿库建设工程及临时尾矿库 汛期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尾矿库建设工程及临时尾矿库 汛期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尾矿库建设工程及临时尾矿库 汛期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尾矿库建设工程及临时尾矿库 汛期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尾矿库建设工程及临时尾矿库汛期应急救援预案南温河钨矿修制时间:2009-3-23 实施时间:2008-4-1一、应急预案的目的、方针与原则为了有效防御突发性洪水,规范防汛抗洪程序,切实保证尾矿库建设工程生产安全,确保临时尾矿库安全度汛,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规定,结合项目部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定本预案。应急救援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财产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二、工程概况岩脚尾矿库工程地处麻栗坡县天保镇城子上村山间南温河主沟,初期坝为透水堆石坝,坝高为48m,总库容为1799万m3;初期坝排洪设施由拦泥坝、溢洪道、竖井、截洪坝、溢水塔、斜井、隧硐、明渠、消力池、海曼组成,主隧硐总长度为1934.65米。为筑坝需要,在后山及进水口位置先后设置采石场,破坏了原地表植被,部分剥离的弃土排至路边,形成一个小型的排土场。同时,建造9.7万立方米的临时尾矿库一座,15万立方米的原兴盛采石场一座,以满足筑坝要求及生产排尾要求。三、水文地质情况:该区域具有局部性大雨、暴雨多的特点,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占年雨量的18%。库区汇水面积40.98km2。水文地质条件属以裂隙弱含水层为主的简单类型,地貌对地下水排泄影响较大,强切割地形占60以上,坡陡谷深,具有水排泄畅通而迅速的特点。四、尾矿库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 长:林占芹副组长:杨永顺、王新高、林锦红、颜怡忠成 员:田友鹏、范敦坤、王家波 李世阳、许学相及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班组长。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1、现场总指挥(组长)的职能和职责(1)下达应急指令,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的关键成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的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分析和处理。2、副组长职责(1)听从组长指挥,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财产损失;(2)在救援组织机构来临之前积极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安全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信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3、通信联络组职责(杨永顺负责)(1)确保外部联络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信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4、技术支持组职责(王新高、杨永顺负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中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5、保卫组职责(田友鹏负责)(1)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行;(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畅通,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3)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6、抢险抢修组职责(林锦红、颜怡忠负责安排实施)(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复查,报告,确保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7、医疗救治组(矿医务室负责)(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伤害进行必要的抢救,(如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感染等);(2)使重度伤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伤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伤害者。8、后勤保障组(范敦坤负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需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2)提供合格的救援物资。五、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1、各相关成员,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根据近期的天气情况,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导流明渠承受不住洪水时,在确保硐内人员全部撤离的前提下,立即通知隧硐二标(颜怡忠)将洪水截流引入3#支硐,林锦红负责调动机械设备配合,各负责人要加强时间观念,人员的撤离,机械设备的调动要及时。2、各相关成员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对讲机通话畅通。3、隧硐施工应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整施工,尽量避免较大损失。浅埋段砼边墙浇筑,一旦冲垮钢支架垮塌,造成硐内泄洪堵塞,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确保在4月底之前完成底板、边墙砼的浇筑。4、应急抢险期间,二标段(林锦红)施工机械设备由项目部、监理统一调配使用,在接到通知后,施工机械应立即调至事故抢险现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听从统一指挥,积极配合抢险工作。5、尾矿车间负责人(王新高),在汛期主要负责临时坝,临时截洪坝,导流明渠的巡查工作,紧急情况下,将调动安排人员配合。6、洪水过后,经检查导流明渠排水畅通、无异常,隧硐二标(颜怡忠)接到指令后,将水引入导流明渠,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硐内进行全面排查(用电情况、围岩情况等)确保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林锦红应重点检查露天采石场边坡的稳定情况,浮石、危石情况,及时处理隐患;项目部注意后山采石场的山体,边坡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撤离。7、各施工单位应严格做好上下班、下井出井作业人员、请假、休息、外出人员的登记,在下达特殊指令前,各单位、班组立即进行人员清点汇报,不得虚报。8、各施工单位在汛期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发现紧急情况,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人员,在险情发生第一时间上报本单位的领导。 9、临时尾矿库安全防范措施(1)按尾矿库相关技术要求严格进行管理和运行。(2)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操作,在试生产前尾矿管道用清水试运行,停止送尾矿后及时用清水冲30分钟。(3)保证四周排水设施完善,不得让库外水进入尾矿库,做好清污分流,用3到5台潜水泵。(4)生产初期尾矿水中添加絮凝剂(生石灰30吨/天),加快尾水悬浮物的沉淀,保证尾水达标排放。(5)尾矿库设专人专职进行每天24小时监控(2人/班)、巡查,仔细观察坝体、库内水位、回水和防洪设施等情况,尾水达标排放情况,并做好记录。(6)尾矿车间必须备有絮凝剂(150吨生石灰)、锄头、铁铲等防洪工具(锄头20把、铁铲20把、编织袋1000个、)。(7)为了防止各选矿厂输送尾矿浆管道泄漏或堵塞,巡管工4人和管道维修人员2人应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处理。(8) 利用2台IS80-100-120离心式水泵和5台7.5KW污物污水潜水泵,进行回水,一旦发现回水量小,应立即启动应急排水泵,加大回水量。(9)加强对尾矿库的安全检查,重点有:坝体位移、子坝坡脚渗流情况、干滩坡度及长度等是否符合防汛的要求。发现冲沟、管涌、滑坡等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10)事故抢救要求:a.各组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携带铁锨、镐头、编织袋等救援物资赶赴现场。在现场总指挥的指挥下展开抢险救援活动。b.应急救援队员在现场总指挥和小组长的指挥下,对坝坡裂纹、决口或塌陷处用编织袋装砂回填,直到将其堵住。如无法实施回填,应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设木桩、木筏拦堵或用速凝水泥回填拦堵),降低灾害。c.靠近险区作业人员必须腰系大绳、安全带。夜间抢险必须安设探照灯,保证有足够的照明。d.如涵洞泄水不足时,库内蓄水超过最小干滩长度时,应进行调洪,降低库内蓄水至最小干滩允许长度。调整库内蓄水可采用加大排水能力和从排洪硐排水的方法。e.抢险结束后,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小组在现场总指挥带领下继续观察24小时,防止再次溃坝、崩塌。情况稳定、无变化异常后,方可撤离人员。(11) 洪水漫顶抢救措施尾矿坝多为散粒结构,如果洪水漫顶就会迅速冲出决口,造成溃坝事故。当排水设施已全部使用水位仍继续上升,根据水情预报可能出现险情时。应抢筑子堤,增加挡水高度。在堤顶不宽、土质较差的情况下,可用土袋抢筑子堤。在铺第一层土袋前,要清理堤坝顶的杂物并耙松表土。用草袋、编织袋、麻袋或蒲包等装土七成左右,将袋口缝紧,铺于子堤的迎水面。铺砌时,袋口应向背水侧互相搭接,用脚踩实,要求上下层袋缝必须错开。待铺叠至预计水位以上时,再在土袋背水面填土夯实。填土的背水坡度不得陡于1:1。在堤顶较窄的场合下,可采用单层木板或埽捆子堤。其具体作法,是先在提顶距上游边缘约0.51.0米处打小木桩一排,木桩长1.52.0米,入土0.51.0米,桩距1.0米。再在木桩的背水侧用钉子、铅丝将单层木板或预制埽捆(长23米,直径约0.3米)钉牢,然后在后面填土加戗。当出现超过设计标准的特大洪水时,应在抢筑子堤的同时,报请上级批准,采取非常措施加强排洪,降低库水位。如开放上游河道预先选定的分洪口分洪,严禁任意在主坝坝上开沟泄洪。(12)坝顶决口抢救措施对尾矿坝坝顶受风浪冲击而决口的抢护,除参照前面有关办法进行处理外,还可采取防浪措施处理。用草袋或麻袋装土(或砂)约70%,放置在波浪上下波动的部位,袋口用绳缝合。并互相叠压成鱼鳞状。当风浪较小时,还可采用柴排防浪。用柳枝、芦苇或其他秸杆扎成直径为0。50。8米的柴枕长1030米,枕的中心卷入二根57米的竹缆做芯子,枕的纵向每0。61。0米用铅丝捆扎。在堤顶或背水坡签钉木桩,用麻绳或竹缆把柴枕连在桩上,然后推放到迎水坡波浪拍击的地段。可根据水位的涨落,松紧绳缆,使柴排浮在水面上。挂树防浪是砍下枝叶繁茂的灌木,使树梢向下放入水中,并用块石或砂袋压住,其树干用铅丝、麻绳或者竹缆连接于堤坝顶的桩上。木桩直径0。10。15米,长1。01。5米,布置形式可为单桩、双桩或梅花桩等。 六、应急救援物资现场配备,工作性能良好的挖掘机4台、装载机5台、柴油发电机2台,电焊机3台、水泵8台、通风机4台、砼喷射机2台,机动翻斗车15辆,小车4辆。(1) 在硐内显著位置配备适当的救生器具,如救生圈、安全绳、长竹杆等;(2) 硐口和通道口预备沙袋等物,利用堵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七、应急响应(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项目管理部;(2)各单位积极配合工程管理部工作;(3)当发生一般意外事件时,各单位按应急措施进行的处置,及时撒离人员和重要物资,控制和防止事件扩大,努力将损失或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八、安全撒离当确认发生水灾事故时,由总指挥(组长)下令,立即通知各副组长,组织所有现场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由项目管理人员、班组长带队全部撒离。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撒离的,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洪水,进行自我保护,等待矿部及外部力量组织救援。九、供电和照明及恢复在洪水可能危及到现场变压器时,应切断电源,并通知供电部门停止供电,起动现场发电机或启动专用照明线路,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供电。各部位险情排除、确认具备安全施工条件后,经项目部救援指挥部组长发布,方可进行复工工作。十、事故报告及预案的评审事故发生后,由项目部负责督促事故发生单位写出灾害情况分析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评审本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并及时修订。十一、通讯及值班应急抢险人员通信录序 号姓 名手机号码备 注1林占 长2王新组长3林锦组长4颜怡组长5杨永组长6董德程监理7田友员8范敦 员9101112131415部 门负 责 人电 话矿总指挥陈露副总指挥江金指挥员廖德指挥员隋永指挥员黄发指挥员刘显产技术处陈远测处杨春资供应处钟开矿库总指挥林占矿副总指挥王新高158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