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宋玉花.doc_第1页
《三峡》教案-宋玉花.doc_第2页
《三峡》教案-宋玉花.doc_第3页
《三峡》教案-宋玉花.doc_第4页
《三峡》教案-宋玉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重点: 1、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 2、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 教学构思: 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让学生懂得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解决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过程一、欣赏长江三峡风光,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百度知道: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1&rn=1&di=24891586100&ln=1996&word=%C8%FD%CF%BF%B7%E7%B9%E2#pn1&-1&di24891586100&objURLhttp%3A%2F%2F%2F20091030%2F2163048_172417074839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09AzdH3Flcvjjnv9m1mm1avl_z%26e3Bip4s&W1024&H683&T7584&S250&TPjpg(三峡图片)/v_show/id_XNTQwMTk1MDg=.html(长江之歌)二、导入:同学们刚才听了歌颂长江的歌曲,欣赏了三峡的美景,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最简洁的词语说出感受。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长江之美,美在三峡,它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向往。今天我们就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做一次三峡之旅。 三、板块一:走近三峡首先我们来一个小测试,(请把你课下积累的有关三峡的材料展示给大家) 资料平台:三峡知识知多少?百度知道:/question/16123990.html 1、三峡大坝工程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 2、三峡的组成: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3、作家作品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作者对祖国的雄伟江山、秀丽风光作了形象的描绘,记述了不少生动的故事,抒发了爱国胸怀,文笔简洁精美,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起了先导作用,影响很大。四、板块二:赏读三峡 (一)分析三峡的特点 1、过渡:同学们对三峡的知识了解的真不少,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课下的自学,借助工具书,已经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没有困难,让大家一起帮助解决好不好?(要学生指出不懂的问题)。哪位同学想领大家做一次三峡之旅?(指名读文,正音) (提要求:读的同学注意读音,并注意停顿之处,听的同学认真听,然后点评)2、赏读评析正音、点评(出示课件)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3、听课文录音,再次领略三峡之美边听录音,边欣赏画面,看三峡的美究竟体现在哪?准备用“三峡的美。你看”说一句话 例如: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百度知道:/w58/play_album-aid-7782118_vid-NDg1MjA3NTE.html4、过渡:同学们说得都不错,的确三峡的山美、树美水美、四季美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那些特点呢?你能说吗?然后找出能表现这些特点的相应的语句加以分析,看谁分析的透彻。(分小组进行,先划出相应的语句,理解意思,再分析特点,然后交流。) 5、交流总结:分析是抓能表现景物特点的重点词句 三峡的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壮美 三峡的夏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壮美 三峡的春冬: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林寒涧肃,凄凉哀婉凄美 注意几个侧面表现山水特点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山高)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夏水湍急)结合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秋景凄清) (二)背诵课文 1、过渡,这么美的三峡不赏遗憾,这么美散文不诵遗憾,刚才我们已经感悟了三峡的美,下面就让这美妙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自由背诵课文。 2、指名背诵、齐背 3、师导入下一个板块: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古今许多文人墨客也都对三峡进行了描述。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道出了三峡水之壮美;刘白羽的“碧波雪浪,海鸥翩飞;水天柔和,江船宁静”画出了三峡少女般的柔情三峡是大自然的杰作,我们之所以不到三峡就能欣赏三峡的美景,我们应该感谢谁呀?赏读完郦道元的三峡,老师来了点灵感,拟写了一幅对联:大自然鬼斧神工塑三峡,郦道元丹青妙笔成美文。你也一定有展示一下文笔的冲动吧。现在就尽情的展示吧! 五、板块三:描绘三峡 1、对对子: 师:若是让你在山的恰当地方凿一副对联于其上,你写一副怎样的对联呢?(提示:就课文内容进行新的组合)。 (1)、上联: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不见日月。 下联:。 (2)、上联:湍素潭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 下联:。 2、片断描写:(抓住三峡的一个侧面展开想像,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可以用“三峡之秋、三峡之夏、三峡之春、三峡之山、三峡之水”等拟题) 3、写完后读 六、板块四:展望三峡 1、师小结: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2、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假如你是郦道元,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看到三峡今天的面貌,他又会有什么感受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板书设计: 三峡: 郦道元 山两岸连山,重岩叠嶂(正面描写:山多峡长) 隐天蔽日,不见羲日(侧面描写:山高峡陡) 夏:襄陵阻绝 王命急宣 (凶险疾正面描写)(抓住景物特点) 朝发白帝, 暮至江陵 水: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恬静幽美 秋:林寒涧肃,凄清哀婉水枯谷空教学反思:三峡是一篇描写山水景色的优美的古代散文。在课文的处理上,我从赏析入手,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我在设计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三峡图片,先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仔细品味文中描写三峡山水的语句,感受三峡壮丽的风光,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课前,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了解三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预习课文,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并提出质疑。同时我还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融入到课文的赏析中,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张扬。最后,练笔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而且可以强化读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根据文言文教学特点和训练让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中的“写”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是这样确定练笔的内容:在这一堂课中,我们饱览了三峡的四时之景,感受了作者爱国情怀。今日新三峡,已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历史画廊。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假如你是郦道元,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看到三峡今天的面貌,他又会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